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与文学课件(新人教).ppt_第1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与文学课件(新人教).ppt_第2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与文学课件(新人教).ppt_第3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与文学课件(新人教).ppt_第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与文学课件(新人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与文学,教学目的: 1. 认识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2.以旧知求新知,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理解课文,把握文章观点, 3. 运用课文观点,解释相关语言文学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融会贯通。重点研读词汇、语法和文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观点的迁移运用。,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 尔 基,作者介绍 王力(1900-1986),中国语言学家,诗人。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曾留学法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等校教授。1954年调任北京大学教授,直至去世。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有许多社会兼职。 王力先生一生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音韵学、汉语语法、汉语语汇、汉语史等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一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论著。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等。现有王力文集20卷行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铁水雁翎刀。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矮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比较下面两首诗,你觉得哪一首好些,为什么?,速读全文 提示:在速读过程中提取关键语句,概述本文的内容要点: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词汇与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音与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法与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在速读的过程中查解下列词语: 抑扬 回环 绝缘 味同嚼蜡 息息相关 言简意赅,学生讨论 概述要点,第一部分 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说 明学好语言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第二部分 讲词汇与文学的关系,主要讲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问题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但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也是语言问题。,第三部分 讲语音与文学,主要讲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第四部分 讲语法与文学,主要讲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研读探究:重点研读第一、二部分,1.“语言修养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这是作者对文学与语言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它的论据是什么?,引证: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尔基) 例证: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美的语言写成的( 概括性事例),2.语言修养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要想学好文学首先必须学好语言,那么从哪里入手呢?,要学好现代汉语; 要学习人民的语言; 要学好古代汉语。,3.作者在谈词汇与文学的关系时,指出形象思维是文学的问题也是语言的问题。作者论证自己观点时,选用的论据有何特点?,从诗经的比兴讲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是正面事例; 文心雕龙对形象思维的论述是理论论据; 明世宗的送毛伯温诗是反面事例。这一部分的论据有事实,有理论,既有正面论据又有反面论据,论述充分严谨。,背诵与翻译,杜甫的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背诵杜甫的秋兴和朱熹的观书有感,领会其论证作用,( 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烘托意境),(即使哲理诗也用具体名词塑造含蓄蕴藉的形象),2.翻译下列语句,领会形象思维的特点。,“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形象,“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小结,完成下表“词汇”列,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蒹葭或自选一首唐诗, 谈谈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第一节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填表,1.填空:作者在第三部分“语音与文学”中,主要讲了文学作品的_美和_美,文章抓住_和_这两个特点,以_ _和_为例,重点说明文学作品中_的抑扬美,同时简要说明了_带来的回环美,文章接着举例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供学习者了解。 2.在完成填空的基础上,提取本部分的内容要点,二、 导读、提要,(抑扬 回环 古韵 声调 旧体诗 古代骈 体文 新诗 平仄相间 押韵),交流内容提要,语音与文学 (1)平仄相间-抑扬美 例子:朱熹观书有感 王勃滕王阁序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押 韵-回环美 例子(无) (2)为了欣赏古代诗歌,我们需要懂得古韵和古代声调 诗经楚辞的古韵和今韵不同 例子 (无) 唐诗宋词的韵脚读音也和今韵不同 例子贺之章回乡偶书 杜牧的山行 唐宋的声调也不同于现代普通话的声调 例子:陈子昂 杜审言 宋之问 王维 杜甫 王安石等的诗句,参考:内容提要,(3) 有散文化的韵文, 如苏轼的前赤壁赋 也有韵文化的散文 ,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律诗的平仄在唐宋八大家散文中也常常用得 上,如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要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就必须略懂声韵,重点研读探究第四部分,1. 语言的整齐美(对仗)在文学中的表现是怎样的?,明确:律诗有对仗,古体诗和词曲也有一些对仗,散文也有对仗,(文心雕龙丽辞篇是专讲对仗的),2.对仗有什么特点?请你另外举例说明。,特点之一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同一词类放在前后两句的同一位置上。 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名词对名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动词:感恨 溅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形容词:明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数词:两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虚词:与共) 特点之二是把名词分成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相对,叫工对 如,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杜甫的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3.律诗中,为了言简意赅,常常用一些特殊语法形式。作者在文中提到完全句、不完全句、使动词,逐一分析课文例句后,试解释这几个语法概念。 完全句- 不完全句- 使动词-,扩展迁移,1.除了本文讲到的工对外,你还知道对仗的其他类型吗?请举例说明,明确: 对仗根据其严格程度及顺序特点,分为宽对、工对、流水对。 宽对即按词性的大类来对仗, 例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工对即按名词的小类来对仗, 例如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流水对对仗的两句又先后关系,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除了对仗,你还知道整齐美的其他手段吗?作者为何没有列举?,明确:排比。但它不是文学作品特有的手段,本文是谈语言与文学,所以作者没有列举。,3. 试结合作者的看法,从语音或语法的角度,对下边这段文字作简要分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从语音方面说,曲词句句押韵,创造了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