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公报金融商品之会计处理准则.ppt_第1页
号公报金融商品之会计处理准则.ppt_第2页
号公报金融商品之会计处理准则.ppt_第3页
号公报金融商品之会计处理准则.ppt_第4页
号公报金融商品之会计处理准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7/22,1,第三十四號公報 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報告人 洪櫻芬,2019/7/22,2,課程大綱,壹、第三十四號公報適用範圍 貳、金融商品分類及原始認列 參、非衍生性金融商品會計處理 肆、獨立式衍生性商品之會計處理 伍、嵌入式衍生性商品之會計處理 陸、我國企業現行金融商品會計處理與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規定比較 柒、第三十四號公報對企業可能造成之衝擊 捌、企業因應第三十四號公報之建議,2019/7/22,3,本公報係訂定金融商品(含衍生性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係指一方產生金融資產,另一方同時產生金融負債或權益商品之任何合約。,金融商品定義-第4段(1),壹、第三十四號公報適用範圍,2019/7/22,4,金融資產(第4段(2)),係指: 現金 表彰對某一企業擁有所有權之憑證 使企業本身能自另一方收取現金、其他金融商品或按潛在有利於己之條件與另一方交換其他金融商品之合約權利,定義,2019/7/22,5,金融負債(第4段(3)),係指使企業負有交付現金、其他金融商品或按潛在不利於己之條件與另一方交換其他金融商品之合約義務。,定義,2019/7/22,6,購買或出售非金融項目之合約,若得以現金或其他金融商品淨額交割者,視為金融商品,適用本公報之規定。但若合約之訂定係因應企業預期購買、出售或使用之需求,其目的在於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項目者,則不適用本公報。 非金融商品之商品期貨納入規範,但排除藉由此類合約做正常之進銷貨安排者。 國內正義食品操作玉米期貨合約失敗虧損約43億元,2019/7/22,7,下列金融商品不適用34號公報:,採權益法評價之長期股權投資(依照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五號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準則、第七號合併財務報表及第三十一號合資投資之會計處理準則處理)。 租賃產生之權利及義務(依照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二號租賃會計處理準則處理)。但嵌入於租賃之衍生性商品,應適用本公報之規定。 企業在退休辦法下之權利及義務(依照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八號退休金會計處理準則處理)。 保險合約產生之權利及義務。但嵌入於保險合約之衍生性商品,應適用本公報之規定。 企業發行之權益商品,包含被分類為該企業業主權益之選擇權、認股權及其他金融商品。但持有者對此類商品之處理仍適用本公報之規定。 持有人 VS. 發行人,2019/7/22,8,保證人於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必須代為清償之財務保證合約(包含信用狀)(依照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九號或有事項及期後事項之處理準則處理)。 企業合併所產生之或有價金。 根據氣候、地質或其他實體變數而付款之合約。但嵌入於此類合約之其他類型衍生性商品亦適用本公報之規定。 原始產生之放款及應收款。,2019/7/22,9,貳、金融商品分類及原始認列,一、金融資產分類 二、金融負債分類 三、金融商品原始認列 (一)交易日會計 (二)交割日會計,2019/7/22,10,一、金融資產分類之判斷流程,是否指定為交易目的【 4(8) 】 取得或發生之目的是否為近期內出售或再買回【 4(8) 】 投資組合之部分是否為短期獲利操作模式【 4(8) 】,是否為衍生性商品【 4(8) 】,直接提供金錢、商品或勞務予債務人【 4(7) 】,金融商品 有固定金額 有固定到期日 持有人 有積極意圖 有能力【 4(9) 】 無三年內限制情況【 82 】,原始產生之放款及應收款(不適用34號公報),金融商品之公平價值是否能可靠衡量【 78(2)及(3) 】,yes,no,持有至到期日投資,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其他三類以外者)【 4(10) 】,交易目的,是否被指定且為有效避險【 4(8) 】,yes,適用避險會計,no,yes,yes,以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101 】,no,2019/7/22,11,公平價值會計成本法例外處理(第78段),無活絡市場公開報價且公平價值無法可靠衡量的權益商品,應以成本衡量。 與前述權益商品連動並以該等權益商品交割的衍生性商品,應以成本衡量。,2019/7/22,12,金融資產分類,交易目的: 係指企業原始認列時指定為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 下列金融商品應分類為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 1.其取得或發生之主要目的為近期內出售或再買回。 2.其屬合併管理之可辨認金融商品投資組合之部分,且有證據顯示近期該組合實際上為短期獲利之操作模式。 3.其屬衍生性商品(被指定且為有效避險工具之衍生性商品除外)。 任何金融商品於原始認列時均可能被指定為交易目的持有(公平價值未能可靠衡量的權益商品除外)。,2019/7/22,13,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 係指具有固定或可決定之收取金額及固定到期日,且企業有積極意圖及能力持有至到期日之金融資產。 無三年內限制之情形,2019/7/22,14,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續):,企業持有浮動利率之債務證券可能符合持有至到期日投資之條件。大部分之權益證券,因無到期日(例如普通股)或因持有人可能收到之金額並非可決定者(例如股票選擇權及認股權),故非為持有至到期日投資。就持有至到期日投資而言,固定或可決定之付款金額以及固定到期日,係指於合約協議中約定付款予持有人之日期及金額,例如債務之利息及本金之支付。,2019/7/22,15,可賣回之金融資產(亦即持有人有權要求發行人於到期前付款或買回金融資產)不能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日投資,因負擔賣回權之成本與其持有至到期日之意圖矛盾。,2019/7/22,16,可贖回金融資產之持有人若有積極意圖且有能力持有至贖回或到期日,且持有人可收回幾乎所有之帳面價值,則該金融資產符合持有至到期日投資之條件,因在此情況下,發行人執行贖回權僅促使金融資產提前到期。反之,若發行人執行贖回權將造成金融資產持有人無法收回幾乎所有帳面價值,則此金融資產不能視為持有至到期日投資。,2019/7/22,17,備供出售之金融資產: 非屬 1.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 2.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 3.原始產生之放款及應收款等類別之金融資 產。,2019/7/22,18,二、金融負債分類,2019/7/22,19,三、金融商品原始認列,2019/7/22,20,原始認列,交易日會計 vs. 交割日會計 (1) 交易日為企業承諾購買或出售金融資 產之日期,交易日會計係於交易日認 列或除列相關之資產及負債。而交割 日則為企業收取或交付金融資產之日 期,交割日會計係於交割日認列或除 列相關之資產及負債。 (2) 採交割日會計者,交易日與交割日公 平價值變動: A. 成本法:不認列 B. 交易目的:認列當期損益 C. 備供出售:認列業主權益調整項目,2019/7/22,21,參、非衍生性金融商品會計處理,金融資產以公平價值衡量為原則,以成本衡量為例外。 金融負債以攤銷後成本衡量為原則,2019/7/22,22,公平價值無法可靠衡量時,改以成本衡量 公平價值能可靠衡量時,轉列備供出售之金融資產,2019/7/22,23,企業若於當年度或前二年度內,曾在到期日前出售或重分類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且其金額(相對於持有至到期日投資組合之總數而言)並非很小者,不得將任何金融資產歸類為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若有剩餘之持有至到期日投資,應重分類為備供出售之金融資產。,2019/7/22,24,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企業於相當接近到期日或金融資產贖回日(例如到期前三個月內)出售或重分類,在此情況下,市場利率之變動並不會顯著影響金融資產之公平價值。 在發行人依合約定期償付或提前清償方式下,企業已收回幾乎所有金融資產之原始本金(例如百分之九十)後,將剩餘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類。 企業因無法控制及不重複發生且無法合理預期之單一事件而出售或重分類。,2019/7/22,25,不影響分類者 因下列情況出售而不影響持有意圖 A. 發行人之信用顯著惡化 B. 稅法之改變,將取消或顯著減少持有至 到期日投資利息之免稅額(但非指稅法改 變而修改利息收入之邊際稅率) C. 重大之合併或處分(例如出售某一部門)而 使企業出售或移轉持有至到期日投資, 以維持企業既有利率風險部位或信用風險 政策,2019/7/22,26,D. 法規之修改,致合法投資之種類或上限金額 重大改變,而促使企業處分持有至到期日投 資。 E. 因管制產業之資本要求顯著增加,而使企業 出售持有至到期日投資以減縮投資規模。 風險性資本之管制目的所使用之風險權數顯 著提高,致使企業出售持有至到期日投資。,2019/7/22,27,2019/7/22,28,3. 金融資產減損或無法收回之客觀證據:,(1) 發行人發生顯著財務困難 (2) 發行人已發生違約之情事,例如支付利息 或清償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 (3) 債權人因經濟或法律因素考量,對發生財 務困難之債務人讓步。 (4) 發行人很有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整 (5) 企業前期財務報導期間曾認列該資產之減 損。,2019/7/22,29,(6) 由於發行人財務困難而使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 絡市場中繼續交易。 (7) 依一組金融資產過去之回收經驗顯示無法收回 所有到期本金及利息等金額。 (8) 發行人因技術、市場、經濟或法令等因素之不 利改變重大影響其經營環境,使權益證券之持 有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9) 權益證券之公平價值發生持久性之大幅下跌。,2019/7/22,30,金融資產衡量,2019/7/22,31,2019/7/22,32,公平價值的衡量 (No.27第4段(8),係指雙方對交易事項已充分瞭解並有成交意願,在正常交易下據以達成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之金額,公平價值定義,2019/7/22,33,公平價值的衡量(第34段),交易雙方為繼續經營企業,無意圖或需要清算、重大縮減營運規模或以不利條件進行交易 宜考慮現時狀況 (例如:決定立即出售的金融資產,其公平價值為預期收取的金額,受市場流動性及市場深度等因素影響),基本假設,2019/7/22,34,衡量公平價值的方法 (第3542段,第8690段),活絡市場公開報價 無活絡市場最近交易的市場交易 無活絡市場評價方法 選擇權訂價模式等市場常用者 參照實質相同商品的市價 現金流量折現法,優先順序,2019/7/22,35,活絡市場公開報價: 出價(Bid) 要價(offer) 中價(mid price) 收盤價,2019/7/22,36,肆、獨立式衍生性商品之會計處理,一、衍生性金融商品定義 : 衍生性金融商品為符合下列條件之商品:(1)其價值之變動係反應特定變數(有時稱為標的)之變動,例如:利率、匯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信用等級、價格指數、費率指數、或其他變數之變動。(2)相對於對市場情況之變動有類似反應之其他類型合約,僅需較小金額之原始淨投資,或無須原始淨投資者。(3)於未來日期交割。,2019/7/22,37,二、衍生性商品種類,1.獨立式(Stand-alone): 遠期合約(Forward) 、交換(Swap)、選擇權(Option)及期貨(Future) 2. 嵌入式( Embedded ): 包含在混合商品(Hybrid instrument,含主契約及衍生性商品)之衍生性商品。,2019/7/22,38,獨立衍生性商品類型,2019/7/22,39,1.外幣換算之會計處理第14號公報(民國77年) 2.轉換公司債第21號公報(民國82年) 3.附認股權公司債第26號公報(民國85年) 4.金融商品之揭露第27號公報(民國86年) 5.銀行財務報表之揭露第28號公報(民國88年) 6.金融資產之移轉及負債之消滅第32號公報(民國92年) 7.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第34號公報(民國92年)(會計年度結束日在95.12.31以後之財務報表適用,不得提前適用),三、我國有關衍生性商品財務會計準則公報,2019/7/22,40,2019/7/22,41,衍生性金融商品訂約日,不論本金是否依約交割,或僅供計算基礎使用,均將該名目本金作成備忘分錄。並於結清日將原訂約日所作之備忘分錄沖銷。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二十七號公報明定債務人對其相對人擁有互抵權時,得將相關金融資產負債互相抵銷以淨額列示,其條件規定如下: (1)雙方互欠對方債務且其金額可確定。 (2)財務報表編製主體有權抵銷其內對方之債務。 (3)財務報表編製主體意圖從事抵銷。 (4)互抵權具備法律上之執行效力。,資產負債互抵,2019/7/22,42,若雙方訂有淨額交割總約定,則無論是否具備條件(3),皆可互抵,但應一致採行。又,衍生性金融商品除符合上述四點外,產生損失部位交易之公平價值不得與有利得部位交易之公平價值互抵,且因該交易所產生之應收款項與應付款項亦不得互抵。 惟遠期外匯合約應按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十四號規定遠期合約的應收(付)款項,應於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並互為抵減。 2.因交易對手(Counter Party)不同,承擔信用風險不同,故其認列衍生性金融商品重評價(Mark to Market)損益所產生之資產負債不得互抵,應依每筆交易合約產生之利益或損失分別計入衍生性資產或衍生性負債。,2019/7/22,43,解釋範例,交易契約 損 益 A +1 mio B -5 mio C +4 mio 總計 0,衍生性資產: 1+4= 5 mio 衍生性負債: (5) mio 衍生性損益: 0,2019/7/22,44,(一) 非避險,四.獨立式衍生性商品會計處理,2019/7/22,45,(二)避險會計:指定避險且合乎避險要件者,2019/7/22,46,2019/7/22,47,2019/7/22,48,2019/7/22,49,(一)避險會計之避險型態 (二)避險條件 1.避險開始:正式書面文件 (包括程序、方法、是否排除時間價值等) 2. 現金流量避險之預期交易:高度有可能發生 3.避險有效性:高度有效(80%-125%) 避險開始:預期有效 持續評估:實際有效 4.必須指定避險關係以及規避之風險。,避險會計,2019/7/22,50,被避險項目,被避險項目可為已認列之單一或一組具有類似風險特性之資產、負債、未認列確定承諾或預期交易,以及國外營運機構淨投資。 被避險項目之一部分:部分現金流量或公平價值風險 58.若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之部分現金流量或公平價值風險,其避險有效性能衡量者,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得為被避險項目。,2019/7/22,51,持有至到期日投資 不能因為利率風險或提前還款風險而成為被避險項目,因該投資並未考慮利率之變動且企業意圖持有至到期日。 但若欲規避匯率及信用風險,則持有至到期日投資可為被避險項目。,2019/7/22,52,57.採用權益法評價之投資不能作為公平價值避險之被避險項目。 因權益法係投資公司依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比例認列投資損益,而非認列投資之公平價值變動。基於類似原因,對子公司之投資不能作為公平價值避險之被避險項目,因合併時係依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權比例認列投資損益,而非認列投資之公平價值變動。 但規避國外營運機構淨投資之匯率風險則有所不同,因其係規避匯率變動之風險,而非對投資之公平價值變動避險。,2019/7/22,53,60.若對具類似風險特性之資產或負債之組合進行避險,則該組合之個別資產或個別負債將同時承受所規避之風險,且組合內每一個別項目因被規避風險造成之公平價值變動,預期與該組合因被規避風險所造成整體公平價值變動宜大致成同比例。例如整個組合產生10之公平價值變動時,若每一單一資產或負債之價值變動在9至11之範圍內,則可認定為變動大致成同比例,但若單一項目之變動幅度達7至13,則其變動不宜視為大致成同比例。,2019/7/22,54,組合或整體避險不適用避險會計 整體之淨部位 61.因評估避險有效性時,須比較單一避險工具(或一組類似避險工具)與單一被避險項目(或一組類似被避險項目)公平價值或現金流量之變動,故比較避險工具與若干項目整體之淨部位(例如類似到期日之固定利率資產及固定利率負債之差額),不符合避險會計之規定。,2019/7/22,55,避險工具,原則上衍生性商品為避險工具,非衍生性商品不得為避險工具。非衍生性商品限匯率避險工具。 無法衡量公平價值者不宜為避險工具 發行選擇權原則上不宜為避險工具,2019/7/22,56,53.在避險關係中,可能指定整體避險工具之某一百分比(例如名目數量之百分之五十)為避險工具。但企業不宜針對避險工具合約期間之一部分指定避險關係。 54.單一避險工具若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時,可被指定用以規避一種以上之風險: 可明確辨認被規避之風險。 可顯示避險有效性。 可確定避險工具與被規避風險部位間之關係。,2019/7/22,57,52.避險工具通常以避險工具整體之單一公平價值衡量,且因導致公平價值變動之因素互有關聯,故企業宜針對避險工具整體之公平價值變動指定避險關係。下列各項為例外情形:(1)將選擇權之內含價值及時間價值分開,僅指定選擇權內含價值之改變作為避險工具,而選擇權之時間價值則排除在避險有效性評估之外;(2)將遠期合約之即期價格及利息部分分開。上述例外之原因在於選擇權內含價值及遠期合約溢價或折價通常可單獨衡量。,2019/7/22,58,母子集團避險,以避險會計目的而言,僅有與企業外部個體交易之衍生性商品始能指定為避險工具。雖然合併個體下之個別企業間或企業內之部門間可能相互進行避險交易,但於編製合併報表及母公司個別報表時,此種交易產生之利益及損失均須銷除,故此種合併個體內或企業內之避險交易,於編製合併報表及母公司個別報表時,不符合避險會計之規定。,2019/7/22,59,遠期外匯之會計處理,(一)財務會計準則第14號公報 外幣換算之會計處理準則規定,遠期外匯合約的應收(付)款項應於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並互為抵減,並依持有目的分為非避險交易及避險交易。 1.非避險交易 按截至評價日遠期合約剩餘期間之遠期外匯為評價基礎,並於次月初迴轉。 2.避險交易 溢折價應於合約期間平均攤銷。除規避國外營運機構淨投資及可辨認外幣承諾分別列入換算調整數及遞延資產或負債者外,應列入當期損益入帳,並於次月初迴轉。,2019/7/22,60,(避險性),訂約日 應收出售遠匯款 XXX 應付遠匯款 XXX 購入遠匯溢價 XXX 評價日 購入遠匯溢價 XXX 購入遠匯議價攤銷 XXX (採直線法攤銷),2019/7/22,61,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當企業成為本公報範圍內遠期合約之一方時,宜於承諾日而非結清日認列其權利及義務之淨公平價值為資產或負債。企業成為遠期合約之一方時,其權利及義務之公平價值通常相等,因此淨公平價值為零。,2019/7/22,62,Fx Swap Money Market Desk 資金拆借工具 Internal Swap Accrual Basis? Mark to Market,2019/7/22,63,FX SWAP:依34號公報規定,因貨幣交換要求簽約雙方在合約初期交換相同公平價值之不同貨幣,因原始淨投資為零,符合衍生性商品特性,應依相關規定處理之。,2019/7/22,64,選擇權會計處理,1.處理要點 與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不同,選擇權交易於交易日有權利 金之收付,惟權利金收付金額如何認列? (1)現行實務:因並無明確規定,企業有採收入費用科目入帳,或以其他資產負債入帳。 (2)34號公報:列為資產負債表之買入/賣出選擇權權利金科目,並依履約金額作表外備忘分錄。交易之續後評價,則依非避險性或避險目的處理,惟賣出選擇權原則上不符合避險目的。 (3)94.1.18基祕字第032號外匯選擇權於34號公報實施前會計處理疑義:企業於資產負債表日,應以外匯選擇權之公平市價調整帳面價值,所產生之損益列為當期損益.,2019/7/22,65,伍、嵌入式衍生性商品(第1215段),混合商品包括主契約及衍生性商品 包含在混合商品中的衍生性商品稱為嵌入式衍生性商品(embedded derivatives) 嵌入式衍生性商品自混合商品分離後,主契約依其屬金融商品或非金融商品的性質,採用相關公報的規定處理,2019/7/22,66,嵌入式衍生金融商品會計處理,2019/7/22,67,73.若依34號公報之規定須將嵌入式衍生性商品與主契約分離,卻無法於取得時或後續資產負債表日個別衡量該嵌入式衍生性商品之公平價值,則整體混合商品應視為交易目的之金融商品,2019/7/22,68,判斷嵌入者與主契約的經濟特性及風險是否緊密關聯(第14及15段),經 濟 特 性,風 險,主契約,衍生性商品之標的,債務商品,權益商品,租賃契約,利率或利率指數 通貨膨脹 信用風險,股價,通貨膨脹 銷售數量或金額 利率,無法收回幾乎所有帳列的投資金額 雙倍以上的槓桿效果,2019/7/22,69,匯率選擇權連結定期存款,1.交易內容: (1)客戶先存入一筆定期存款,假設為1,000千美元 (2)期間為7日。 (3)利率:9.5 (4)到期日:銀行可選擇以美金,或以一美元兌119.5日圓之匯率,以日圓支付存款本利和 2.交易分析: 該筆交易定期存款匯率選擇權,2019/7/22,70,陸、我國金融商品現行會計處理與 第34號公報規定之比較,一、非衍生性金融商品 (一) 原始分類 1. 現行: 短期投資 vs. 長期投資 2.第34號公報: 交易目的/備供出售/持有到至到期日,2019/7/22,71,(二)後續衡量,1. 現行: 短期投資:採成本法/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長期投資:權益法/成本法/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2.第34號公報:,*公平價值無法可靠衡量之權益商品應以成本法衡量,衡 量 方 法 變 動,交易目的 公平價值 當期損益,持有至到期日 攤銷後成本,備供出售 公平價值 股東權益,2019/7/22,72,(三)重分類,1.現行: 短期投資 vs. 長期投資互轉 比較當時之帳面價值與市價,若市價低於帳面價值 ,應即承認跌價損失,並以市價作為新成本 2.第34號公報: (1)交易目的者不得重分類 (2)持有至到期日投資,意圖或能力改變而重分類為備供出售,應以公平價值再衡量,其與帳面價值差額列入業主權益調整項目 (3) 備供出售投資,改為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時,應以改變日金融資產之公平價值作為新成本或新攤銷後成本,,2019/7/22,73,(四)金融資產價值減損及迴轉,1.現行: 長期投資未實現跌價損失,若有客觀證據顯示市價回復 之希望甚小時,應即轉為已實現跌價損失,列入當期損 益計算 。 2.第34號公報: (1)交易目的: 因以公平價值重衡量,無價值減損之適用。 (2)持有至到期日: 價值減損列為當期損益,嗣後價值回升 ,迴轉金額列為當期損益。 (3)備供出售:價值減損列為當期損益,嗣後價值回升 列為業主權益調整項目。以成本衡量之權益 商品價值減損列為當期損益,惟嗣後若價值 回升不得迴轉。,2019/7/22,74,二、衍生性商品,(一)非避險性衍生性商品之認列及衡量 1.現行: 第14號公報規定若遠期外匯買賣合約為非避險性質,訂約日以約定遠期匯率入帳,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合約剩餘期間之遠期匯率評價,產生兌換差額,認列為當期損益。 2.第34號公報: 非避險衍生性商品,應按公平價值評價,並認列為資產或負債,其公平價值變動所致之損益應於當期認列。,2019/7/22,75,(二)避險性衍生性商品之認列及衡量,1.現行: 第14號公報規定若遠期外匯買賣合約係為避險性質,應於訂約日以該日即期匯率入帳,即期匯率與約定遠期匯率間之差額則於合約期間攤銷,資產負債表日應以該日即期匯率調整,產生兌換差額,認列為當期損益。 2.第34號公報: 避險性交易分為三類,公平價值避險、現金流量避險及國外淨投資避險。,2019/7/22,76,(三) 避險條件之認定,1.現行: 依財會解釋函(80)基秘字第116號對第十四號公報之解釋,因避險目的而持有之金融商品,須符合以下要件: (1)被避險項目已存在,並使企業曝露於因價格變動而 產生損失之風險中,且可明確辨認。 (2)避險金融商品可降低風險,並被指定作為該項目之避險。 (3)避險金融商品公平價值之變動與被避險項目公平價值之相對變動,呈高度負相關。,2019/7/22,77,2.第34號公報,避險開始時,有關避險關係、企業風險管理目標及避險策略應有正式書面文件。 避險預期能高度有效,並與其制定的風險管理策略一致。高度有效係指被避險項目與避險工具實際抵銷結果在80%至125%之間。 現金流量避險之預期交易必須是高度很有可能發生,且其現金流量之變動將影響損益。 避險有效性能可靠衡量。 應持續評估避險有效性。,2019/7/22,78,(四)預期交易可否為被避險項目,1.現行: 預期交易不可為被避險項目 2.第34號公報: 高度很有可能發生預期交易得列為被避險項目。,2019/7/22,79,(五)非衍生性商品可否為避險工具,1.現行: 14號公報規定外幣資產及外幣負債得為避險商品。其餘公報無規範。 2.第34號公報: 非衍生性金融商品僅於規避外幣匯率變動之風險時,方可被指定為避險工具。,2019/7/22,80,(六)嵌入式衍生性商品,1.現行: 公報無明確規範。 2.第34號公報: 若嵌入式衍生性金融商品應與主契約分別認列,則依獨立衍生性金融商品處理之,有關主契約部分則依其屬金融商品或非金融商品之性質,採用相關公報之規定處理。 嵌入式衍生性金融商品與主契約共同認列處理。,2019/7/22,81,(七)遠期外匯合約表達與揭露,1.現行: 第14號公報規定遠期外匯合約的應收(付)款項,應於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並互為抵減。 2.第34號公報: 訂約時以公平價值認列,遠期合約未來應收(付)款,僅於表外作備忘分錄。,2019/7/22,82,柒、34號公報對企業可能造成的衝擊,(一)財務報表影響 1.Fx Swap 資金拆借工具? 2.盈餘波動變大: 金融商品按公平價值評價,可能造成盈餘波動變劇,如何與管制機關、信用評等機構或投資人溝通此項轉變之影響。,2019/7/22,83,(二)資本結構的侵蝕: 依第34號公報規定,多數金融商品須以公平價值評價,價值變動列為當年度損益,致本期盈餘可能含有未實現利益,若本期盈餘被全數分配時,恐有侵蝕資本結構之虞。,2019/7/22,84,(三)融資合約的終止 銀行基於債權確保,對企業的融資合約條款可能要求企業的盈餘或部分財務比率(如:負債比率、負債權益比等)須維持於某一標準下,第34號公報的實施,金融資產分類方式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