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导性性杀菌剂.ppt_第1页
非传导性性杀菌剂.ppt_第2页
非传导性性杀菌剂.ppt_第3页
非传导性性杀菌剂.ppt_第4页
非传导性性杀菌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传导性性杀菌剂,第四节 非传导性杀菌剂,铜制剂,无机硫杀菌剂,抗致病性杀菌剂,非传导性杀菌剂作用特点,不传导,对植物体内的病原菌效果相对较差; 杀菌谱广,干扰病原菌的生物氧化; 多作用位点,不易产生抗药性. 有些品种经过剂型的改进,显著提高了生物活性。如氧化亚铜的粉粒带电荷,增加了附着性,代森锰锌粉粒细度可通过700目,增加覆盖面积和黏附性;百菌清加工成水分散性粒剂,大大改善了制剂性能。,一、铜制剂,1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 (碱式硫酸铜) CuSO4xCu(OH)2yCa(OH)2zH2O,波尔多液的发明,波尔多液(Bordeux Mixture),Cuso4 Cao 络合剂.增粘剂,超微粉碎,混 合,包 装,氢氧化铜系列,杜邦可杀得101(77氢氧化铜WP) 杜邦可杀得2000(53.8%DF) 杜邦可杀得3000(41.6%氢氧化铜WG),优秀的保护性杀菌剂 有效预防各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CuSO4.5H2O硫酸铜:五水硫酸铜 铜矿或废铜在热的硫酸中溶化 当溶液冷却形成硫酸铜晶体 形成五水硫酸铜 波尔多混合液/碳酸钠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硫酸铜+熟石灰(氢氧化钙) 碳酸钠波尔多液=硫酸铜+碳酸钠 CuCl2.3Cu(OH)2王铜(氯氧化铜) 金属铜与盐酸反应 Cu2O氧化亚铜(铜大师、靠山) 金属铜电解产生 铜的天然氧化物 Cu(OH)2氢氧化铜 由金属铜电解产生,铜制剂: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波尔多液 (Ca (OH)2) 2 -Cu So4,Kocide: Copper hydroxide 可杀得:氢氧化铜 Cu (OH)2,Copper oxychloride COC 氯氧化铜 Cu Cl2 ,3 Cu(O H)2,氢氧化铜可以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当波尔多液喷施到到叶面上就变成了“碱式碳酸铜 ”,随后分解出氢氧化铜释放出二价铜离子,氢氧化铜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氯氧化铜被转换成氯化亚铜(非可利用性铜),然后变成氢氧化铜释放二价铜离子,3CuOCuCl24H2O,Copper sulphate 波尔多液 (Ca(OH)2) CuSO4,Copper oxychloride 王铜/氯氧化铜 3 Cu (OH)2 Cu Cl2,Cupric chloride 氯化亚铜 Cu Cl2,Copper hydroxide 氢氧化铜 Cu (OH)2,Cu +,氢氧化铜:一种含有最高可利用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含铜形式,Kocide: copper hydroxide 可杀得:氢氧化铜 Cu (OH)2,Cu +,CuCO3, Cu(OH)2,铜制剂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二价铜离子,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 (100%),硫 磺(Sulphur) 有效成分:元素硫S 生物活性:防白粉病(杀螨,杀虫),二、含硫杀菌剂,单质硫主要有单斜硫和斜方硫两种形式.但斜方硫是室温下唯一稳定的硫的存在形式,CaSSx,石硫合剂(Lime Sulphur),性质:褐色,臭蛋味,碱性,易被氧化。 使用: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药害:幼嫩组织 配制:石灰:硫磺:水=1:2:13 石灰乳液 煮沸 加硫磺粉 继续煮45分钟,多硫化钙生产工艺,调制分散(分散剂、崩解剂) 密封包装 Cao S 催化反应 热滤 冷结晶 分离 真空包装 H2o 废液 洗涤 废液 回 收,多硫化钡(barium polysulfide),分子式:BaSSx 俗名硫钡粉,深灰色粉末。约含硫化钡40%45%,硫黄20%25%,其他如煤屑、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钡和硅石等30%35%。用水配制时,硫化钡与硫黄化合成多硫化钡溶液(四硫化钡和五硫化钡)。水溶液呈黄色至深橙色或樱红色。可用于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水稻的纹枯病和害虫红蜘蛛等。由重晶石用无烟煤加热还原成硫化钡,粉碎熔融后,加适量硫黄研磨均匀而成。,有机硫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三氯甲硫基(Cl3CS-),代森锰锌 Mancozeb,化学名称: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使用:广谱,真菌性叶部病害 剂型:70%可湿性粉剂,作用特点:氮原子上仍保留一个游离的氢原子能使H2S或HS-分裂出来,形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 )抑止病原菌丙酮酸的氧化作用。,剂型: 70和80代森锰锌WP, ( 80喷克、大生M-45、新万生WP)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 炭疽病、褐斑病等。 叶面喷洒,隔710 d喷1次,也可用作种子处理 。 稀释倍数:400-500,百泰(代森联+吡唑醚菌酯),作用机理及产品特点,百泰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2005年投放中国市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由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杀菌成分-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复配而成,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病害都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早期使用还可以很好地促进作物抗病毒蛋白的形成,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其具有预防、免疫、治疗、调节植物增产等多重功效。,使用技术 目前国内登记作作和病害是:黄瓜霜霉病,亩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5080公斤(即10001500倍)均匀喷雾。在发病初期用药,每季作物用药34次,间隔714天。,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2009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种新型杀菌剂:18.7烯酰吡唑酯(凯特)水分散粒剂。该药是防治卵菌病害的特效杀菌剂,具有叶面渗透能力强,分散性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的特点,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300克/公顷),丙森锌(propineb),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氨基甲酸酯类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 主要是抑制病原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对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等)、炭疽病、黑星病、轮纹病等防效高。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大白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蕃茄早疫病、蕃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等多种农作物病害。 600800倍液,均匀喷雾至开始滴水。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视作物的发病程度,通常施药34次,每隔57天喷药1次。,福美双 化学名称: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LD50:865mg/kg 剂型:50% WP 作用特点:保护作用。500800倍叶面喷雾防治葡萄 灰霉病,果实黑星病,油料作物菌核病等。 a.i0.25%种子处理或2.5g/m2防治腐霉菌引起的猝 倒病和镰刀菌引起的其他病害。 多与传导性杀菌剂混合使用.,Captan,三氯甲硫基(Cl3CS-),N-三氯甲硫基-4-环己烯-1,2-二甲酰亚胺,理化性质:工业品为黄棕色,略带臭味。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稳定,在高温和磁性条件下易水解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广谱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防治多种蔬菜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西红柿和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500800倍液喷雾 ;0.75g/m2处理苗床 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对丝核菌病害特效。-SH抑制剂,解耦联剂,砷元素在人、畜体内累积和破坏土壤使用受限。,三、有机胂杀菌剂,稻脚青(zinc methanearsonate ),固体,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溶于酸性介质。对丝核菌、半知菌类所致 病害有效。用于水稻孕穗前的纹枯病、棉花 苗期病害的防治。保护和铲除作用,残效期 长。慢性毒性较突出。 LD50:46.8mg/kg 20%稻脚青可湿粉500倍喷雾防治纹枯病; 0.4%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四、芳烃类杀菌剂,五氯硝基苯(Terraclor),主要用作土壤和种子处理。对多种蔬菜的苗期病害及土壤传染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将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1:l混合后拌种或土壤处理,可以扩大防病种类,提高防治效果。 种子处理0.2%0.4%防治小麦腥黑穗病、 散黑穗病和黑粉病。,百菌清(达科宁) (chlorothalonil),纯品无色结晶对碱、酸、水、紫外光都稳定。 六氯苯的杂质应小于30mg/kg,否则存在慢性毒性。 杀菌谱广,蔬菜、花卉、林木使用。但蔬菜和果实 应控制使用。水稻MRL0.2mg/kg;果树 1mg/kg。与菌体内含巯基的酶发生反应,干扰多个 生化过程。 百菌清可湿粉 30百菌清烟剂 大棚和温室作物病害使用烟剂: 250300g/667m2 其他真菌病害8001000倍喷雾。,4-(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钠,氨基磺酸类,纯品大鼠急性经口LD50:75毫克/公斤, 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毫克/公斤。 作用机理与特点:对真菌中腐霉菌、黑穗病菌及多种土传病害有效。具有一定的内吸渗透作用。对腐霉菌和丝囊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对作物兼有生长刺激作用。 50%、70%可湿性粉剂、95%可溶性粉剂 防治稻瘟病、稻恶苗病、锈病、猝倒病、白粉病、疫病、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立枯病、根腐病和茎腐病,以及粮食作物的小麦网腥黑穗病、腥黑穗病。 喷雾:95%可溶性粉剂500倍或3000克/公顷 拌种 :1% 土壤处理:10克/m2,乙烯菌核利由英国巴斯夫公司年推出的取代菌核利的防治核盘菌属和灰葡萄孢菌所致的菌核病和灰霉病的特效药。其化学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位的乙烯基的有无。除速克灵等有弱的内吸活性外,大多数为非内吸性杀菌剂,是一类特异部位起作用的接触性杀菌剂。(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的,五、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功能。),3-(3,5-二氯苯基)-5甲基-5-乙烯基-2,4恶唑烷二酮,乙烯菌核利(农利灵)vinclozolin,白色结晶固体,室温水中稳定。在水中形成悬浮液扩散性能好。对核盘菌、灰霉菌、链格菌特效,并兼治其他病害和螨类。 10000mg/kg以上。 剂型:可湿粉 各种作物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 油菜菌核病、白菜黑斑病。 8001000倍喷雾。,N-(3,5-二氯苯基)-1,2-二甲基环丙烷-1,2-二羰基亚胺,速克灵(腐霉利)procymidone,主要用于防治油菜、黄瓜、番茄、葡萄等作物上的灰霉病和菌核病。 保护性、治疗性和持效性杀菌剂,能杀灭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深部的病菌有效阻止病斑发展。从叶、根吸收,耐雨性好;对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有效。 油菜菌核病50%可湿性粉剂3350g/亩,防治葡萄、番茄、草莓、黄瓜的灰霉病,发病初期用10002000倍叶喷雾,间隔710d,喷药12次。,扑海因(异菌脲)iprodione,3-(3,5-二氯苯基)-1-异丙基氨基甲酰基乙内酰脲,50%可湿性粉剂,25%、5%扑海因油悬浮剂 扑海因能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它即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扑海因主要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常用于防治立枯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每隔1014天喷药1次,连续喷洒23次。,六、卵菌纲病害杀菌剂,卵菌纲病害主要是指鞭毛菌亚门中根肿菌纲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 、卵菌纲中腐霉科(Pythiaceae) 、霜霉科(Peronosporaceae)真菌所致病害。此类病原菌两栖或陆生,寄生或专性寄生。腐霉和霜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无性生殖主要产生游动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现代保护性防治卵菌纲病害用杀菌剂主要有:磺胺咪唑类、二硝基苯胺类、氰唑磺菌胺等。,1.氰霜唑cyazofamid,,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生产 ,被推荐与氟啶胺配套用于苗床处理,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葡萄、番茄、荔枝、马铃薯上防治霜霉病、晚疫病、霜疫霉病的登记 。氰霜唑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细胞色素bcl中Qi抑制剂,不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对卵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或敏感的病菌均有活性。,磺胺咪唑类杀菌剂,4-氯-2-氰基-N,N-二甲基-5-对甲苯基咪唑-1-磺酰胺,10%科佳悬浮剂 药效试验表明,对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有很好的防效。每亩用本产品8mL,一般加水15kg,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一般喷雾3次,间隔7-10d,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耐雨水冲刷,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 防治白菜根肿病按每1000营养钵拌本品18mL(a.i.60-100g/ha ),可保大田生长35天不产生萎蔫。,2.氟啶胺fluazinm 在土壤中药效稳定,但在较高浓度下能够对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不宜作灌根等集中式施药,也不宜在苗期使用,适宜在移栽大田采取对土壤喷雾后进行混土的处理办法。,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福帅得50%悬浮剂,2,6-二硝基苯胺类,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性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植食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防治根肿病:125250g(a.i.)/ha 喷雾处理 防治根霉病12.520mg(a.i.)/L土壤处理。,3.氰唑磺菌胺, 4-氟 -2 氢基 N,N-二甲基 -5-P-甲苯基咪哇-1- 磺酞胺,100g/L氰唑磺菌胺SC 氰唑磺菌胺主要表现出对卵菌纲真菌有很强的杀菌活性,对马铃薯晚疫霉 菌的各生长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包括游动抱子囊的发芽和形成 、休眠抱子 的萌芽 、卵抱子的形成、游动抱子的移动和菌丝体的生长。氰唑磺菌胺通过阻断卵菌纲通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 b c l络合物中的 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供应。它的作用部位是在酶的 Q i 中心。,对晚疫病和霜霉病的活性最高。50-100mg/L即有显著的防效。,七、抗致病性杀菌剂 (Nonfungitoxic Protectants),药剂喷到植物上,在能起到防病效果的浓度下,对病菌本身却没有毒性或几乎没有毒性。 直接作用于病菌或干扰病菌致病的关键因素(真菌毒素或酶的活性)削弱其致病力;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 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药效持久(诱导获得抗病性);不易产生抗药性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如三环唑 角质酶抑制剂 二异丙基氟代磷酸酯 有效霉素:抑制菌体肌醇的合成阻碍穿透或扩展抑制或钝化病菌产生的毒素 如阿魏酸、微量原素,三环唑(tricyclazole),三环唑是第一个被认识的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小柱孢酮脱水酶(SD)抑制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并能迅速在稻株体内转移,持效期710周。离体条件下并不能抑制稻瘟孢子萌发、附着孢形成和菌丝生长,但却能完全阻碍附着孢黑色素的生成。(0.1mg/L)。,剂型:20%三环唑WP 75%比艳WP 0.1%拌种可使5周内不受稻瘟菌的侵染;1000mg/L浸根1020min后,移植苗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