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方法及遗忘曲线.ppt_第1页
记忆方法及遗忘曲线.ppt_第2页
记忆方法及遗忘曲线.ppt_第3页
记忆方法及遗忘曲线.ppt_第4页
记忆方法及遗忘曲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忆,谁的记忆力好,罗马凯撒大帝能记住每一个士兵的面孔和名字。,亚里士多德几乎能把所有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希特勒能把分布的兵力,弹药的储存量,敌军被毁的坦克和汽油等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美国纽约生物教师霍华德贝格在1990年以一分钟阅读并理解25000字的速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厚达320 页的戴安娜传书,仅仅花了五分钟便读完了这本书。然后他接受提问:10个问题中他竞准确无误地答对9题,而唯一没有回答出的是一个次要的问题戴安娜就读过的一所中学的校名,另一本近500页的新小说卧房,他用12分钟读完并答对了10个问题。 据体育生活报道,俄罗斯棋手卡斯帕格夫记下了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450多人的电话号码,熟记了12000个棋谱。,太原日报载文说英国伦敦举行了第四届世界记忆力大赛,在最关键的一项比赛(一小时必须记住2000位的数字,再用45分钟写下来),奥彬记住了1140位数字,然后用45分钟写了出来。 陕西省岐山县的张宏斌,是个医生。他陆续看过11遍红楼梦,能把443个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道个清清楚楚。红楼梦中225首诗词皆烂熟于心。1995年5月张给县高三学生讲授唐诗宋词,所有的诗词全是背出来的。当人们询问他有什么记忆诀窍时,他说:一是头脑高度集中,二是博学,博学引起联想,找出内部规律,三是讲究科学性。,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二、记忆的分类,1. 形象记忆,体验形象记忆 用文字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用音符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用绘画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总结: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逻辑记忆,体验逻辑记忆 用口头文字描述你最熟悉的科学定律 用书面文字描述你最熟悉的科学定律 总结: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3 .情绪记忆,体验情绪记忆 回忆你经历过的欢乐 回忆你经历过的幸福 回忆你经历过的悲伤 回忆你经历过的痛苦 总结:以体验过的某些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1)体验运动记忆 回忆你学过的某些体育活动 回忆你学过的一段舞蹈 回忆你写字的姿势 总结: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1、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贮存信息的时间很短,最多不超过 2 秒钟。,2、短时记忆,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为 20 秒左右。 (1)、短时记忆的编码。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 (2)、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位来测量 。 71863945284 H J M R O S F L B T W,3)、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复述就是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 组块化(chunking)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单元的过程。 18511921193719491989 1851 1921 1937 1949 1989 EARTVCIAUSAFBI EAR TV CIA USA FBI,3、长时记忆,指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1、保持时间长。 2、保存信息的容量大。 3、长时记忆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加以储存的 。 4、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处于一种潜伏状态 。,长时记忆的检索,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对刺激物进行编码时,将之编为形码、声码和意码。 舌尖现象(TOT 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三种记忆的比较,信息加工过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记忆过程可以区分为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一、识记,整个记忆过程从识记开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一)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2、有意识记 (二)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二、保持和遗忘,(一)保持 记忆不是一个被动的把过去经验简单地保持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二)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遗忘有两种:暂时性遗忘(TOT) 永久性遗忘,遗忘的原因,消退说 干扰说 压抑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用进废退,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够提取。,干扰效应表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 模式一: 模式二: 学习A学习B回忆B:学习A学习B回忆A 休息学习B回忆B 学习A休息回忆A ,压抑说。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所引起的遗忘,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以免因为这种记忆可能引起的焦虑。 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引起的遗忘也是常有的,如考试时,由于过分紧张,学过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考试过后却忽然记起。,3.遗忘的规律艾宾豪浩斯及其遗忘曲线,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先多后少,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除时间外,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者的态度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在记住和学会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其效果 优于适度学习,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学习效应”。 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 4、材料的序列位置,三、再现:再认和回忆,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于下列因素有关:,识记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性。 再认的事物与实际所留下的事物映像之间的一致性。 再认时的环境与识记时的环境相类似。,总结: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重新呈现 出来的过程叫做重现。 回忆常常是以联想的形式出现。,(二)回忆,(一)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先快后慢; 最初忘得快,忘得多; 以后忘得慢,忘得少。,减少遗忘,加强记忆的方法,心理实验:复习方式与效果 实验目的:复习方式对效果的影响。 实验材料:英语词汇。 实验方法:甲组,阅读一遍后,机械地复读三小时; 乙组,阅读一遍后,理解、联想地复读三 小时; 丙组,阅读一遍后,不复读。 实验结果:乙组的成绩好于甲组;甲组好于丙组。,2.注意复习方式,心理实验:记忆方法对记忆成绩的影响 实验目的:记忆方法对记忆成绩的影响。 实验材料:一篇课文。 实验方法:甲组连续阅读四次;乙组交替阅读两 次,尝试重现两次。 实验结果:复习后测验,甲组保持52%,乙组保持75%; 一天后测验,甲组保持30%,乙组保持72.5%; 十天后测验,甲组保持25%,乙组保持57%。,3.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心理实验:复习方法对记忆成绩的影响 实验目的:复习方法对记忆成绩的影响。 实验材料:一首诗, 实验方法:甲组,逐字逐句地,一遍遍地反复 阅读,直到能背诵为止; 乙组,每天阅读二遍,直到完全熟记为 止。 实验结果:达到准确重现这一首诗的阅读次数: 甲组平均18次;乙组平均7次。 在回忆中出现的错误:甲组平均9个; 乙组平均4个,4.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后的复习不仅要及时,而且要适量。复习数量的多少,必须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盲目地增加复习数量,致使学生负担过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二)复习要适量,超额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与回忆,把练习进行到超过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例如,记忆一首唐诗需要诵读4遍才能达到正确回忆,之后,再多读2遍可以巩固记忆。多读的这2遍就是超额的学习量。 一般言,超额学习达到50%效果最佳。,(三)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4、PQ4R法,P:preview 预习 Q:Question 提问 R1:Read 阅读 R2:Rehearsal 复述 R3:Recall 回忆 R4:Review 复习,。,最佳记忆时间段,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 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记忆的规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记忆25 的内容;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忆65的内容 。 因而学习者不适合用默读的方式学习词汇。为了使词汇在感觉记忆中的作用时间延长,使更多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我们在学习词汇时,需要重视语音与词汇的结合。,1.卷心菜:卷心菜中富含维生素B,能有效地预防大脑疲劳,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2.大豆:含有蛋黄素和丰富的蛋白质,每天食用适量的大豆或豆制品,可增强记忆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