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饮料沉淀的产生及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pdf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新 技 术 S C lE N C E T E O H N 0 L 0 G Y 圃圆 绿茶饮料沉淀的产生及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黄彤 ( 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四川宜宾 6 4 4 O 0 7 ) 摘要: 沉淀的产生是绿茶饮料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严重制约了绿茶饮料生产的发展。 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沉淀产 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并对绿茶饮料的防沉淀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绿茶饮料 沉淀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 s 5 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7 9 i ( 2 o 1 1 ) 1 2 ( a ) 一 0 0 0 3 - 0 1 近年 来随 着科 学技术 的发 展 , 大 量的 先进技 术应 用到 茶饮 料的生 产发展 中来 , 推动 了茶饮料 的发 展, 但是 , 茶饮料在加工 技术 方面 , 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 尤 其是绿茶饮 料 品质不稳定 , 容易 出现 汤色 褐变 、 乳状沉淀 及香气成分的流失 , 制约了 绿 茶饮料生 产的发 展 。 本文试 对我 国绿茶 饮 料沉 淀 产 生的原 因及解 决方 法进 行 综 述 。 1 沉淀形成的机理 绿茶 液沉 淀的 主要成 分是 茶多酚 、 咖 啡碱 , 其次是 蛋白质、 糖 、 灰 分及少量 氨基 酸。 绿茶饮料沉淀的形成是茶汤 中的茶多 酚、 咖啡碱 、 蛋白质 、 少 量多糖以及疏 水性 脂质、 叶绿素 、 金属离子等物质间相互作用 而 形 成 浑 浊 沉 淀 的 复 杂 过 程 【 2 】 。 2 沉淀的解决方法 针 对 茶 饮 料 的 沉 淀 机 理 ,目前 采 用 的 防沉 淀技术 有以下几种 。 2 1酶 法 酶 类 可 使绿 茶 汤 中 的大 分 子物 质分 解 , 从而减少混浊沉淀现象 , 提高茶汤的澄 清度。 在 茶汤 中添加 蛋 白酶 水解部分 水溶 性 蛋 白质 , 不 仅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减 少 了 蛋 白 质与多 酚类形成 复合物浑 浊的机会 , 更重 要 的是增加 茶汤 中氨基酸含 量 , 从而 增加 茶饮 料的鲜爽滋味 。 宁井铭等 研 究了单 宁酶、 果胶 酶、 木瓜蛋 白酶等酶类对绿茶茶 汤抗沉淀 的作用 , 结果表 明, 单 宁酶的澄清 淀效果最好 , 最佳作用时 间为2 h, 并且在一 定范 围内, 随着单宁酶作用时 间的延长 , 茶 汤的透光率不断增大。 而谭平等则对单宁 酶、 果胶酶 、 木瓜 蛋白酶三种酶四种组合方 式对绿 茶饮料 质量 的影响 进行研究 , 结果 发 现 三 种 酶 复 合 处 理 防 沉 淀 效 果 最 好 。 2 2包埋 法 利用 包埋剂对茶汤 中参 与沉 淀形成的 物 质进行包埋以阻止和其它物质生成沉淀 的方法 。 研究表明, DC D 可包埋茶汁中可 溶成分 , 阻止茶多酚 、 蛋白质 、 金 属离子的 相互 反应 , 从而达到抑制沉淀的 目的】 , 并 且茶汤的透光度随 B CD 添加量提高而增 加 , 以萃取前加 入为更好【6 。 2 3离子络合法 茶叶 中的茶 多酚 、 氨基酸 、 咖啡碱 、 碳 水化合物 、 果胶 、 水溶性 蛋白质等多种 有机 组分都可能与C a 、 Mg 、 Z n 、 Mn ” 、 F e 等 2 0 多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或络合作用【 5 。 生 产 上 可 加 入 柠 檬 酸 、 复 合 磷 酸 盐 和 EDTA 等 , 与金属离子 鳌合,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绿 茶饮料沉淀的形成量。 E D T A是一种优 良的绍合剂 , 对茶汤 中易形成沉淀 的茶多 酚类物 质有 明显络合作 用 , 而使茶 多酚保 持 溶解状态 , 茶汤澄清透 明, 无沉淀 , 并且 还 有一 定的保色效果。 2 4 添加大分子胶体物质 可在茶 饮料 中添加 阿拉 伯胶 、 海藻酸 钠、 蔗糖脂肪酸脂等大分子胶体物 质【 9 1 。 由 于这些物 质具有 良好 的乳化作用和分散作 用, 使茶汁中可溶成分的分散 性得到改 良, 可避免在低温 下产生混 浊 , 并可提 高茶汁 的 色香 味【 】 。 2 5胰 分离 法 通过超 滤膜 对茶汤 进行超 滤 , 将大分 子的蛋白质 、 淀粉 、 果胶等形 成茶沉淀的物 质截留下来 , 在一定程 度上保证茶 汤的澄 清性能。 尹军峰等 分别采用平板膜和中空 纤维膜超滤 设备对绿茶 汁进行澄 清处理 , 结果发现绿 茶汁超滤 工艺采用5 万分子量 膜孔径 , 2 5 3 0 过滤温度 , 0 1 MP a 0 2 Mr , a 操作压力是可行 的。 夏涛 1 2 等人研 究 表 , 采 用 以 a -AL, O 为 材 料 制 成 的 陶 瓷膜对 浸提液过滤处理 , 既去 除了相当大 部分蛋白质、 果胶等大分子物质 , 又保留了 茶多酚 、 咖啡碱 、 氨基酸等 品质成分 。 3 结语 茶饮料 澄清 技术 方面的 研究 很多 , 另 外还有去除茶多酚法m】 、 脱咖啡碱法f 1 3 和转 溶法 等方法 。 去 除茶多酚法和 脱咖啡 碱法在去 除产生茶 汤浑浊物 质的 同时 , 也 去除 了茶汤中的部分 主要风 味物 质, 对 茶 汤的品 质有影响 。 转 溶法是利 用碱性物 质 断裂茶 多酚与咖啡碱 之 间的氢键 , 并与茶 多酚及其氧 化物形成 稳定的 水溶性 强盐 , 避免 茶 多酚及 其氧 化 物再 次 与咖 啡碱 络 合, 从而防止沉淀的形成 , 但转溶法可促使 多酚类过度氧化 , 使产品颜色加深 、 香气降 低 , 滋味变淡 。 所 以去除 茶多酚法 、 脱咖 啡 碱法和 转溶法在 茶饮料 的生产加工中应 用 比较少 。 针对绿茶饮料 中存 在的沉淀及褐变 问 题 , 科 学工 作者 提 出 了很 多 对策 , 护 色技 术 , 澄清技术等。 茶饮料 的褐变和沉 淀共存 于 同一体系 中, 所以有 时候难 免会 顾此失 彼 , 如离子护色法中, 通过 添加 金属 离子来 护 色, 很可能会在 一定程 度上增加 沉淀的 产生。 因此, 个人认为今后 在对绿茶饮料防 沉淀研究中, 应结合机理, 提 出综合全面 的 解决办法 , 以保证绿茶饮料 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雪丽 茶液稳定性及茶饮料工艺研究 【 D 武汉 : 华 中农业大学1 9 9 7 届硕士论 文 , 1 9 9 7 ( 5 ) 2 】曾海 宾, 朱俊 茶饮料沉淀机理及解决 途径的探讨 J 】 福建轻纺 , 2 0 0 3 , 1 0 : 4 8 5 0 3 宿迷菊 中国茶饮料的发展与研究进程 J 】 茶叶科学技术 , 2 0 0 5 ( 1 ) : 1 4 1 7 4 宁井 铭, 方世辉 茶饮料防沉淀技术研 究进 展 J 茶 业 通 报 , 2 0 0 4, 2 6 ( 1 ) : 41 4 4 【 5 】苗爱清, 伍锡岳 , 庞式 茶饮料沉淀的成 因及解决措施 J 】 广东农业科学 , 2 0 0 1 ( 3 ) : l 3 1 5 6 】孙素 , 须海 荣 蛋 白酶及其在茶饮料生 产 中 的应 用 研 究 J 茶叶 , 2 0 0 5, 3 l ( 4 ) : 21 72l 9 7 】谭平 , 廖晓 科 复合酶对绿茶饮料质量 影响 的研 究 J 】 食品与机械 , 2 0 0 5 , 2 1 ( 2 ) : 6 36 5 8 】骆锐 , 邵宛芳 , 吴红 茶饮料沉淀的成 因 与澄清技 术的应用 J 】 中国农学通 报 , 2 0 0 5 , 2 1 ( 1 2 ) : 9 59 8 9 】杨红 , 汪志君 , 张凌云 茶饮料冷后浑机 理研究进展 福建茶叶, 2 0 0 5 ( 1 ) : 1 2 1 5 1 0 】 吴少文 茶饮料生产中茶乳酪的形成及 解决方法 J 饮料工业, 2 0 0 0 , 3 ( 3 ) : 9 1 3 1 1 尹军峰 绿茶汁澄清工艺的膜分离技术 研究【 J 茶叶科学 , 2 0 0 1 , 2 1 ( 2 ) : l 1 6 1l 9 【 l 2 夏涛 , 时思全 陶瓷膜过滤茶汤 的研 究 J 】 安 徽农业 大学学报 , 2 0 0 4 , 3 1 ( 2 ) : l 78 1 8 O 1 3 易国斌 , 崔英德 , 廖列文, 等 P VP P吸附 绿 茶饮料 中 茶多酚 的研究 J 】 食品科 学, 2 0 0 l , 2 2 ( 5 ) : 1 4 l 6 【 l 4 宁井铭 , 方 世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