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萧笛文化传承,六(8),玉屏箫笛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11月7日,是全国著名的箫笛之乡,有“黔东门户”、“黔东明珠”之美称。 “玉屏箫笛”又称“平箫玉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 目前,玉屏侗族自治县有民间传承下来的萧笛手工作坊30余家,每年销售50万支萧笛,其中30万支销往海外。全县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辖4 镇2乡。居住着13.8万侗、汉、苗、回等民族人民,其中侗族人口占63%。玉屏也因县城所在地河水翠绿如玉,河边的青山横列为屏而得名,玉屏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玉屏箫笛,名扬海内外。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玉屏的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它是中国最先获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屏箫笛,雅俗共赏。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而在民间,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秀。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昂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箫笛艺人都为它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萧笛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它是侗乡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族乐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箫笛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当地产小水竹制作,竹节长而均匀,管壁肉厚持坚,不易破裂,不易虫蛀。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萧中上乘。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玉屏是中国著名的“箫笛之乡”。2005年,“玉屏箫笛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玉屏也相继举办了“2005年首届国际箫笛学术研讨会”、“2006首届箫笛之友节”等活动,给玉屏箫笛带来了发展契机,玉屏箫笛,不仅是一种极好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高雅的工艺品,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玉屏箫笛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 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玉屏始制箫笛的时间,民间传说很多,近年经过大量史料的比较、考证,中国乐器1991年第4期载文:“玉屏领风骚数百年的郑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龠“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 在远古时代, 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极为类似,只是一端封闭。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那么,究竟哪种乐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并使用呢?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但由于横吹音量大。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吹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 得到美的享受。,箫,又称洞箫,我国最古老的民族边棱气鸣乐器。单管,竖吹。历史悠久,箫文化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箫的音色柔和典雅。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江南丝竹等器乐合奏,浙江越剧等地方戏曲伴奏,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广泛流行。,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86年),刑部右侍郎王昶赴云南任定边副将军,途经玉屏,县令设宴招待。王将军听说玉屏有人擅长制箫,便想索要一支,但是没有得到。此事在王昶的滇行日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十二月初二日,颜君(按:指颜光祖,当时代理玉屏县令)招饮,闻玉屏有人家以工制箫擅名,声清绝。问之无夙制者,乃罢。”王昶求箫,因“无夙制者”而未得,可见“平箫玉笛”当时尚未制作成为商品。,到了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郑氏第十六代孙(郑维潘第十代孙)郑汝秀被胡林翼的“黔勇”军抓去当兵,家中妻小生活没有着落。他的妻子刘氏,为了养家糊口,开始专制祖传平箫玉笛在市场上出售。从此,玉屏传统的平箫玉笛,便由贡品、礼品变为商品。 郑汝秀别名郑芝山,聪明好学,善于吸取他人长处。他在外当了十八年兵,跑遍了江南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特别留意各种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乐理知识和乐器制作技艺。回家以后,便正式创办家庭作坊,开设箫笛店铺,对外挂出“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作雅颂贡箫”的招牌营业。,抗战期间(1931年1945年),日寇大举入侵我国,中原地区沦陷,东北、黄河流域及江浙一带的机关、学校和大批的难民纷纷涌向大西南避难。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邮政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吉安联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建筑应急预案封面
- 癫痫透析应急预案
- 经纪人与公司合同(标准版)
- 会务礼仪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探究
- 2025合同违约金规定
- 有机白心山药种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水务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全面剖析
- 灸疗技术操作规范脐药灸
- (二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册10月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
- 2025年度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牛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热点题型专练刷题03名校选词填空20篇(原卷版+解析)
- DB11T 2032-2022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英语学科全英答辩题目汇编(附汉语翻译)
- HG∕T 5087-2016 2,6-二叔丁基苯酚
- (完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