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庄子(下).ppt_第1页
先秦诸子·庄子(下).ppt_第2页
先秦诸子·庄子(下).ppt_第3页
先秦诸子·庄子(下).ppt_第4页
先秦诸子·庄子(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选修先秦诸子 哲学系 杨泽波,庄子对于老子思想的发展(下),庄子思想核心的第二个方面:万物为一,不谴是非。,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衍生万事万物,那么道与万物毕竟有所不同。由此庄子引出一个重要结论:道是全,物是偏。,如时间: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如大小: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秋水),如盈亏: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不鼓琴也。(齐物论),既然道是全,物是偏,任何物,包括人在内,都只是道的一个部分,那么就没有办法以此物作为判别他物的标准,这样也可以引出一个结论:如果以此物去看彼物,一定没有是非。,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鸱鸺夜撮蚤,昼出瞋目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庄子用朝三暮四的故事讽刺这些不明事理的人: 狙公赋茅曰:“朝三暮四。”众狙旨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齐物论),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则阳),庄子反对以物观物,主张以道观物: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齐物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齐物论),由此庄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以河伯的故事帮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秋水),庄子思想的意义在于警示人们,理性的力量是有限的。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秋水),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可以得之乎?” (天地),庄子还谈到语言的局限性问题。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齐物论),正确的办法是心斋: 若一志,无听以之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再就是坐忘: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庄子这一思想是极为深刻的。所谓心斋和坐忘,是把以前的一切(即所谓以物观物的思维方式)统统都排除掉,从而达到以道观物的高度,做到 “无所好”,“无所常” ,这样也就做到了“不谴是非”。,不谴是非的目的是养生: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主),庄子为此甚至提出了安时处顺的主张。 子祀、子舆谈修道。子舆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大宗师),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应该如何看待庄子成物为一,不谴是非的思想?,庄子教导我们改变了以往观察事物的角度,跳出了人类的视野,上升到了道的高度。这对于我们懂得万物平等的道理,摆脱在一些细小事情上的争夺与纠缠,有重大帮助。,但对于庄子这一思想同样必须有所警觉。有一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事物是不是绝对没有标准?绝对可以不谴是非?,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都有其标准,在这个范围内就有是非。如果越过这个层面,完全否定一定范围的是非标准,就会走向弊端。 看到不能以此之是非断彼之是非,这一点并不错。但“此”或“彼”本身是有是非的。如何既从道的角度看问题,又坚持“此”与“彼”的是非,这个问题庄子未能解决好。,在分别介绍了庄子无待逍遥和不谴是非的思想后,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样一个大问题:应该如何评判庄子的思想?,近代以来,庄子思想受到空前重视和欢迎,其原因无非有内外两个方面。,重估一切价值,冲破一切网箩。在这一口号的影响下,人们纷纷追求自己的自由和个性。但我们得到的现实却令人非常尴尬。原本我们可以有无数的选择机会,但事实上却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在食色生命方面彻底的放纵和堕落。,刻意追求的自由和个性只是低层次的,甚至是虚假的。现在整个社会光怪陆离,俗不可耐,原因正在于此。,这里有两句话送给大家: 大独同于群,小独异于众。 非圣贤不能合理突破旧的范式。,庄子最大的缺陷是“蔽于天而不知人”。 庄子不懂得人天生就是一个道德的存在。 既追求道德又坚持自然,那才是人生的至上之境。 总之:庄子尚不是一个至者。,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庄子确实可以在一段时间为我们的心灵营造一个安宁的栖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