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一、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高度)由低纬向高续递减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 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 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气温变化规律:,气温极端值: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纬20-30左右的沙漠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 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纬;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暖流经过气温高凸向高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二、降水和降水分布及其成因,1、降水的形成 (1)三个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重力足以克服空气阻力与浮力之和能够下降到地面。 2、降水分类: (1)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原因分: 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台风雨(气旋雨): (2)按降水的强度分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危害性暴雨,3、降水分布:,赤道附近: 降水多,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两极地区: 降水少,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 副热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右图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三、世界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1.气压带、风带:,2. 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 年受西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炎热干燥,全年温暖湿润,干湿季交替,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少,3. 季风影响:,4. 纬度位置: 纬度高,冬寒长 夏暖短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两极地区,全年酷寒极地气候 5.地形因素高原、高山气候,雨热同期,寒冷,高寒,四、气候类型的判断,(一)基本方法 1、气候分布模式法(结合地理空间定位知识判断 具体步骤:(对于世界重点地区或国家的气候状况要熟悉) (1)根据图示的纬度范围,判断当地所处的气候带 (2)根据图示的经度范围,判断当地的海陆分布情况(特别是中纬度地区) (3)结合以上信息,联系区域知识确定气候类型,热 带 雨 林 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苔 原 气 候,0,10,20,30,40,60,70,0,10,25,35,60,70,90,温带大陆性气候,A,B,C,D,E,F,G,H,K,M,P,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90,80,80,冰 原 气 候,N,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内部,2、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 (1)根据气温极值月,判断所在半球。 (2)根据气温确定气候带,即以“温”定带 (3)根据降水确定降水类型,即以“水”定型 (4)综合气候带和降水类型,确定气候类型,根据气温极值月,判断半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3、特殊地区气候的成因分析 4个地方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和中美洲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 受海洋信风、地形(山地迎风坡、地形雨)、暖流的影响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东非高原)影响 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雨影区)、风带影响 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类型(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影响,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地理 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生物,土壤,陆地自然带,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热量,太阳辐射,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低纬和高纬度自然带的变化,水分,海陆分布,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变化,水热状况,海拔高度,山地垂直 自然带,珠穆朗玛峰 垂直自然带,3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课堂练习: 1.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23题。 2.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3城市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 ,它们都是由于 形成的。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 E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1)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G、H 海陆热力差异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中纬,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从低纬向高纬依次更替,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自然带 从低纬向高纬更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东岸自然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更替,苔原带,冰原带,从低纬向高纬自然带的更替,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自然带从沿海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教育培训市场研究报告:K2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 装备制造业2025年智能制造与网络安全融合创新报告
- 巧放圆形课件
- 巧克力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奥迪售后经理培训课件
- 巡察业务知识课件
- 嵌入式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岷洮西战役课件
- 年产8800万支微量核酸纯化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版核能设备安全运行维护与保障服务合同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 Revit-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消防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命运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