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pdf_第1页
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pdf_第2页
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pdf_第3页
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pdf_第4页
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O卷 第 5期 2 0 0 8年 9月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l l ma l o f L i a o n i n g A c u l t u r a l C o U e g e Vo 1 1 0No 5 S e p t 2 o o 8 三种葛根 总黄酮提取 工艺的 比较及 优化 汤晓 , 朱建华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华丰学院 宁波 3 1 5 8 o 0 ) 摘 要 : 对葛根总黄酮的三种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及优化。结果表明, 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7 0 , 料液比 1 : l 0, 提取时间 1 h , 提取温度 8 0 , 最佳提取率为 6 2 8 。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7 0 , 料液比 1 : l 5, 提取时间2 0 mi n , 超声温度 6 0 , 最佳提取率为 5 6 1 。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 浓度 6 O , 料液比 1 : 2 0 , 微波处理时间4 0 s ( 3次) , 中高火处理, 最佳提取率为8 5 7 。微波辅助提取的效果最好, 具有快速、 节能、 提取率高等优点。 关 键词 : 葛根; 黄酮 ; 乙醇回流提取; 超声提取; 微波辅助 中图分类号 : Q 5 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l 一 0 5 1 7 ( 2 0 0 8 ) O 5一 o 0 0 l 一 0 4 葛根 是豆科植物 葛的块根 , 主要成分为 黄酮 类、 芳香类、 三萜类等, 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 其 中的总黄酮具有抗氧化、 抗菌、 抗癌作用 , 能够防 治骨质疏松 , 对气管炎、 冠心病及妇科疾病也有一定 疗效。已有研究证明葛根总黄酮的临床疗效优于银 杏黄酮 , 因而深入研究葛根总黄酮成为功能食品、 医 药工业领域的热点问题。 葛根总黄酮的传统提取方法有水提法、 醇 回流 法 、 醇渗漉法 、 浸渍法等 , 而微波辅 助提取 以及 超声 提取等则为新兴 的提取工艺 。由于醇渗漉法 、 浸渍 法的生产周期较长, 溶剂用量也较大, 因此, 本文对 生产周期较短的醇 回流法、 微波辅 助法 以及超声提 取法进行 了优化及 比较 , 以期为提高葛根资源 的综 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1 1 1 材料 野葛根 , 产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九峰 山风景 区, 洗净后晾干 , 切片 , 于 8 0 c c下烘干, 粉碎备用。 1 1 2仪 器 7 5 2 N型紫外 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 仪器有限公 司) , 美的家用 微波炉 , 超声 清洗器 ( 宁 波市鄞州甬兴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数显恒温水浴 锅( 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 1 3试 剂 葛根素标准品( 南京 T c M中药研究所) , 其余 收稿 日期: 2 O o 8一 o 9 0 1 作者简介: 汤晓( 1 9 8 l一) , 女 , 浙江宁波人, 硕士学位, 主要 研究方向为生化物质分离。 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 2实验 方 法 1 2 1 乙醇 回流提 取 设计乙醇浓度 、 料液 比、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的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 共有 9组试验 , 每一组平行 测定三次 , 共计 2 7次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l 。 表 l 正交试验 中的影响 因素及水 平( 乙醇回流提取 ) 1 2 2 超 声提取 l _ 2 2 1 单 因素试验条件优化 分另 对超声时间 、 超声温度 、 料液比和乙醇浓度 进行考察。超声 提取 前 , 先 用一定 浓度 乙醇 预浸 3 0 mi n 。 1 2 2 2 正交试验条件优化 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 , 设计超声时间、 超声 温度、 料液 比、 乙醇浓度的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 共有 9组试验 , 每一组平行测定三次 , 共计 2 7次试 验 。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2 。超声提取前 , 先 用一定 浓度乙醇预浸 3 0 m i n 。 表 2 正 交试验 中的影响因素及 水平( 超声提取 ) 水 A B C D 平 超声时间( i )超声温度( o C) 料 液比( g 1 ) 乙醇浓度 ( ) 1 2 3微 波辅 助提 取 辽宁农 业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第 1 0卷 1 2 3 1 单因素试验条件优化 分别对微波强度 、 料液比、 微波辐射时间和乙醇 浓度进行考察 。微波处理前 , 先用 一定浓度乙醇预 浸 3 0 m i n 。微波处理后 , 待溶剂冷却再 次进行微波 处理 , 共计 3次。 1 2 3 2正交试验条件优化 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 设计乙醇浓度、 料液 比、 、 微波辐射时间 、 微波强度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 试验 , 共有 9组试验 , 每一组平行测定三次 , 共计 2 7 次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3 。微波处理前 , 先用 一 定浓度乙醇预浸 3 0 m i n 。微 波处理后 , 待溶剂冷 却再次进行微波处理 , 共计 3次。 表 3 正交试验 中的影响因素及水平( 微波辅助提取 ) 水 A B C D 平乙醇浓度 ( ) 料液比( g m1 )辐射时 问( 3次 ,s )微波强度 1 2 4 葛根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 2 4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准确称取葛根素对照品 5 mg , 置 于 2 5 mL容量 瓶中, 加入 9 5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分别 精确吸取0 1 , 0 2 , 0 3 , 0 4 , 0 5 , 0 6 , 0 7 , 0 8, 0 9 ,1 0于 l O m L容量瓶 中, 并各加 9 5 乙醇 1 0 m I ,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 摇匀 。另取 9 5 乙 醇 1 0 m L置 l 0 mL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 , 作空 白对照, 在 2 5 0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 标 , 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 绘制标准曲线。 1 2 4 2 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测定 精确吸取一定量的葛根提取液置于 l 0 mL容量 瓶中, 加入 9 5 乙醇 1 0 m L , 用蒸馏 水稀释至刻度 , 按上述操作方法, 在 2 5 0 n m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 , 根 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溶液 中总黄酮 的含量 。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 提取率 =( 样 品中总黄酮含 量 稀释倍数 l 0 3 ) ) 样品重( g ) 1 0 0 2 结果与讨论 2 1 乙醇回流提取正交优化结果 在前期实验中, 已对乙醇 回流提取的单 因素试 验作 了考察。乙醇回流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正交试验 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乙醇 回流提取 ) A B C D 葛根黄酮 乙 度 提 问提 度 笔 喜 ( ) ( g m 1 ) ( h ) ( 0 c) 一 _ 3 6 9 9 4 4 3 7 9 4 2 6 7 2 7 l O 2 6 7 4 7 7 6 6 3 1 5 2 8 2 4 2 l 6 2 5 9 41 6 3 8 36 9 9 4 2 8 9 8 3 l 2 5 5 6 4 2 6 l 6 2 9 5 8 8 3 5 3 l l l 3 O 2 7 由极差分析可知, 四个影响因素在本体系中的 影响强弱为: 料液比 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乙醇 浓度。最终确定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的最佳优化 组合为: A 2 B l C l D l 。即选择 7 0 的乙醇水溶液作 为溶剂, 料液 比为 l : 1 0 ( m 1 ) , 提取时间为 l h , 提 取温度为 8 0 。经实验后 , 乙醇 回流提取所得葛根 黄酮的最佳提取率为 6 2 8 。 2 2 超声提取条件优化结果 2 2 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 2 1 1 超声 时间的选择 超声 时间分别 为 1 0 mi n , 2 O m i n , 3 0 m i n , 4 0 m i n , 超声温度 5 0 , 料液比为 l : l O ( g m 1 ) , 乙醇浓度为 7 5 。实验结果如图 l 所示。 目l _J n J 图 1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 的影响 由图 l 可见, 随着超声时问的延长, 葛根黄酮的 提取率显 著增加 , 3 O m i n时达到最大值。当时间进 一 步延长, 提取率反而下降 , 这可能是 由于长时间下 超声波对细胞 的破碎作用 , 导致细胞 内非黄酮类物 质进一步溶出, 从而降低 了总黄酮的提取率。综合 J 二 述实验结果 , 选择 3 O mi n的超声提取时间为宜。 2 2 1 2 超声温度 的选择 超声温度分别为 4 0 , 5 0 , 6 0 , 7 0 c I 二 , 超声 4 6 O 3 4 6 5 6 l 弱 ; 3 踟 暑 踟 吾 5 鲫 ; m ; ;m ; l l l l l l 1 l l 加 踟 1 2 3 4 5 6 7 8 9一 U R 第5期 汤 晓等:三种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 3 时间为3 0 mi n , 料液 比为 l : l O( m1 ) , 乙醇浓 度为 7 5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 5 5 5 0 45 甜 40 蹑 轻 3 趟 户 撮 厦( ) 图 2 超声 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2可见 , 当超声温度上升时 , 可显著提高葛 根黄酮的提取率。进一步提高超声 温度 , 反而致使 总黄酮提取率降低 , 分析原因 , 可能是 由于在超声提 取条件下 , 葛根总黄酮对热稳定性不好所致 。综合 上述实验结果 , 选择 5 0 的超声温度为宜。 2 2 1 3料液 比的选择 料液 比分别 为 l : 5 , l : 1 0 , l : l 5 , l : 2 0 ( m1 ) , 超 声时间 为 3 0 mi n , 超声 温 度 为 5 0 c c, 乙醇 浓 度 为 7 5 。实验结果如图 3所示。 科 t R m I】 图 3 料液比对提取效果 的影响 由图 3可见 , 当料液比由 l : 5上 升至 l : l 0时 , 能够明显促进葛根 中总黄酮的浸出。随后 , 葛根黄 酮的提取率下降。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 选择 l : l 0的 料液 比为宜。 2 2 1 4 乙醇 浓度的选择 乙醇浓度分别 为 6 5 , 7 0 , 7 5 , 8 0 , 超声 时间为 3 0 m i n , 超声温度为 5 0 。 C, 料液比为 l : l 0 ( m 1 )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己耐浓 度 ( 图 4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4可见 , 当乙醇浓度为 7 0 时, 葛根黄酮 的提取率最高 , 增加乙醇浓度 , 提取率反而下降, 因 此 , 乙醇浓度以 7 0 为宜 。 2 2 1 。 5 正交试验结果 超声提取的正交试验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 正 交实验 结果及分 析( 超声提取 ) 由极差分析可知 , 四个影响 因素在本 体系中的 影响强弱为: 料液比 超声 温度 超声 时间 乙醇 浓度。最终确定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的最佳优化组合 为: A 。 B 。 C 。 D 。即选择超声时问为 2 0 m i n , 超声温度 为 6 0 , 料液 比为 l : l 5 ( g m1 ) , 乙醇浓度为 7 0 。 经实验后 , 超声提取所得葛根黄酮的最佳 提取率为 5 6 1 。 2 3 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优化结果 2 3 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 3 1 1 微波强度的选择 微波强度分别 为中低火 、 中火 、 中高火及高火 , 微波辐射时 间 3 0 s , 作 用 3次 , 料液 比为 l : 2 0 ( g m 1 ) , 乙醇浓度为 5 O 。实验结果如图 5所示 。 图 5 微波强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5可见 , 当微波强度从 中低火凋节为 中火 时 , 葛根黄酮 的提取率从 5 2 1 上升为 8 O 6 , 增 4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1 0卷 幅显著。当微波强度进 一步提高 , 黄酮提取率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微波功率大, 导致温度过高 , 而葛根总 黄酮对热稳定性不好 , 从而导致提取率下降。综合 上述实验结果, 选择中火的微波强度为宜。 2 3 1 2 料液比的选择 料液比分别为 1 : 2 0 , l : 2 5 , l : 3 0 , l : 3 5 ( g m 1 ) , 微波强度为 中火 , 微波辐射 时间 3 0 s , 作用 3次 , 乙 醇浓度为 5 O 。实验结果如图 6所示 。 科 散 比 g , 憎I j 图 6 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6可见 , 当料液比由 l : 2 0增至 l : 2 5时, 葛 根黄酮的提取率 随之提高, 但 当进一步提高料液 比 时 , 总黄酮 的提取率呈下降趋势 , 这可能是 由于水包 裹在被粉碎 的葛根表面 , 吸收了微波能 , 从而阻止了 葛根对微波能的吸收。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 选择 l : 2 5 ( g m 1 ) 的料液比为宜。 2 3 1 3 辐射时间的选择 辐射时间分别为 2 0 s , 3 0 s , 4 0 s , 5 O s , 作用 3次, 微波强度为中火 , 料液比为 l : 2 5 , 乙醇浓度为 5 0 。 实验结果如图 7所示。 依 扳描射町 t s ) 图 7辐射 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7可见 , 当辐射时间从 2 0 s 上升至 3 0 s , 由 于微波对细胞的破壁作用与加热作用 , 使葛根黄酮 的提取率提高。当辐射时间延长, 提取率反而下降, 这可能是 因为微波继续处理后 , 温度上升 , 一方面乙 醇溶液暴沸 , 溶剂挥发较多; 另一方面, 葛根粉 中残 留的淀粉糊化后 , 增加溶液粘度, 也会导致部分黄酮 被淀粉糊吸附, 从而降低 了总黄酮的提取率。综合 上述实验结果, 选择 3 0 s的辐射时间为宜。 2 3 1 4 乙醇浓度的选择 乙醇浓度分别为 5 0 , 6 0 , 7 0 , 8 0 , 微波 强度为中火 , 料液 比为 l : 2 5 , 微波辐射时间 3 0 s , 作 用 3次。实验结果如图 8所示。 已 醇 乘厦 ) 图 8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 8可见 , 当乙醇浓度为 6 0 时 , 葛根黄酮 的提取率最高 , 增加 乙醇浓度 , 提取率反而下降 , 因 此 , 乙醇浓度以6 O 为宜。 2 3 1 5 正交试验结果 微波辅助提取 的正交试验结果如表 6所示。 表 6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微波辅助提取 ) 由极差分析可知 , 四个影 响因素在本体系中的 影响强弱为 : 料液比 乙醇浓度 辐射时间 微波 强度。最终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的最佳优化 组合为 : A B C 3 I ) 3 。即选择 6 0 的乙醇水溶液作为 溶剂 , 料液比为 l : 2 O ( g m 1 ) , 辐射时间为 4 O s , 微波 强度为中高火。经实验后 , 微波辅助提取所得葛根 黄酮的最佳提取率为 8 5 7 。 2 4 三种提取工艺的比较 由实验结果可知 , 在上述三种葛根总黄酮的提 取工艺中, 微波辅助提取的效果最好 ; 经优化后 , 葛 根黄酮的提取率可达 8 5 7 , 并且( 下转第 L 5页) 第 5期 付政 义等 :南瓜制 种田套种粘玉 米试验研究 1 5 高于对 照 区, 处理 区南 瓜种 子平 均千粒 重 1 l 5 7 5 g , 对 照 区 平均 千粒 重 9 6 7 5 g 。 表 3南瓜种子平均千粒重 3 结论 3 1 降低南瓜果实 日灼病 的发病 率 连续 4年 的南 瓜制种 田套种粘玉米试验 , 均 表现为处理 区内南瓜生长前期粘玉米株较矮, 不影响南瓜光合作用并起 到防风害和固定秧蔓的作用。南瓜果实膨大至成熟期 , 粘玉 米长势较旺起到 了遮荫作用避免了强光照射, 果实病害较 轻 , 很少发生烂瓜。在对照区内南瓜生长后期 , 由于叶片不 能遮盖膨大的果实, 并因缺少套种粘玉米遮荫, 而受到高温 影 响和强光 照射 , 南瓜果 实大 量发生 日灼病 , 病 瓜发生 不 同 程度腐烂。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区内 日灼病平均发病率为 0 3 6 , 对照区果实 日灼病平均发病率为 2 6 5 。可见南 瓜制种田套种粘玉米防止日灼病具有明显效果。从根本上 解决了南瓜制种因日灼病危害而减产的问题 3 2 提 高南瓜种子产量和质量 在试验调杏 中看到 , 处 理 区内果 实 日灼 病很轻 , 果形 整 齐一 致 , 烂 果极 少 , 平均 每 6 6 7 m 南 瓜 种子 产量达 3 3 8 k g 。 对照区内往往发生风沙危害, 伤害较重的植株长势减弱, 枝 蔓较短, 果实不整齐, 烂瓜较多, 平均每 6 6 7 m 产种量为 2 2 6 k g , 每年处理区比对照区的种子产量增加 1 1 2 k g 。试验 中 处理区采收的果实后熟过程不易发生腐烂, 洗出的种子, 颜 色纯正, 有光泽且充实饱满; 对照区采收的果实后熟过程 中 易发生腐烂 , 洗出的种子瘪籽较多, 成 熟度不够, 千粒重下 降。试验表 明处理 区采 收 的种 子平 均千粒 重为 1 l 5 7 5 g , 对 照的种子平均 粒重 为 9 6 7 5 g , 处 理 区种 子 品质 明显优 于对 照 区。 3 3 提 高经济效益 在处理区内每年 6 6 7 m 平均多收粘玉米 3 2 5 0穗, 但粘 玉米种植也不能过密, 否则会影响南瓜光合作用; 也不能过 稀, 否则起不到遮荫作用, 只有南瓜与粘玉米合理套种, 才能 获得南瓜种子 和粘 玉米 双丰收 。 连续 4年开展的南瓜杂交制种田套种粘玉米研究充分 证明, 我省进行中、 晚熟南瓜种子生产, 应注重生育前期促进 植株生长, 后期预防南瓜 日灼病避免烂瓜。这是提高南瓜种 子产量的核心问题。本项研究采用南瓜与粘玉米套作的方 式, 较好地解决了南瓜种子生产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较好 的 试验效果,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_ _ - 一一- - - 一- 一+- - 一- _ - - - 一一 ( 上接 第 4页) 具有提取速度快、 节省能源等优点。超声提取工艺经优化 后, 葛根黄酮的最佳提取率为 5 6 1 ; 尽管该数值低于乙醇 回流提取的最优值( 6 2 8 ) , 但超声提取所用时间短, 提取 溶剂用量少, 且方法简便, 因此 , 相比乙醇回流提取仍具有优 势。 3 结论 3 1 乙醇回流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 度 7 O , 料液 比 1 : 1 0( m 1 ) , 提取 时 间 1 h , 提 取 温度 8 O , 最佳 提取 率为 6 2 8 。 3 2 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7 0 , 料液 比 l : l 5 ( m 1 ) , 超声时间 2 0 m i n , 超声温度 6 0 , 最佳提取率为 5 6 1 。 3 3 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6 0 , 料液 比 1 : 2 O ( g r n 1 ) , 辐射时间4 0 s ( 辐射 3次) , 微波强度中高火 , 最 佳提取率 为 8 5 7 。 3 4 在三种提取工艺中, 微波辅助提取的效果最好, 具有提 取率高、 节时、 节能、 简便等优点。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相 比, 超声提取的提取率尽管不高, 但能够节省溶剂、 节约时 间, 操作也简便, 因此仍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 1 崔苏镇,彭学莲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J 时珍国 药研究 ,1 9 9 8, 9 ( 3 ) : 2 4 6 2 4 7 2 华辉, 郭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 J 广东药 学 , l 9 9 9 , 9 ( 4 ) : 91 2 3 白兰莉, 蒋柏泉, 黄庆荣, 等葛根总黄酮提取新工艺的 研究 J 南昌大学学报( 工科版) , 2 o 0 6 , 2 8 ( 3 ) : 2 2 7 2 30 The op t i mi z a t i O n a nd CO mpa r i s O n O f Th r e e Ex t r a c t i 0 n Te c h nO l 0 g i e s O f Fl a V O nO i d s f r O m P e r 0 n 6 TANG Xi a 0 ZHU J i a n h u a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u a F e n g , N i n g b o P o l y t e c h n i c C o 1 1 e g e , N i n g b o , 3 l 5 8 0 O ) Ab s t r ac t :T hi s p a p e r o p t i mi z e d t hr e e k i n d s o f e x t r a c t i 0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na v o n 0 i d s f o m JP e , 也矗0 0 6 0 0 a n d c o mp a r e d t h e m wi t h e a c h o t h e r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e o p t i mi z e d c o n d i t i 0 n s o f e t h a n o le x t r a c t i n g we r e a s f l0 l l o w s :7 0 e t h a n 0 I e x t r a c t i n g a t 8 0 c c f 0 r 1 h,a n d t h e r a t i 0 o f ma t e r i a I t o s 0 l v e n t i s l: 1 0,u n d e r w h i c h t h e e x t I |a c 。 t i o n r a t e w a s 6 2 8 Ho we v e r , 8 5 7 e x t r a c t i o n r a t e c o u l d b e o b t a i n e d b y me a n s o f e t h a n o l e x t r a c t i n g w i 山 m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