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基础部分)ppt.ppt_第1页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基础部分)ppt.ppt_第2页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基础部分)ppt.ppt_第3页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基础部分)ppt.ppt_第4页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基础部分)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陈维强,基 础 实 验 部 分,一、高考生物实验考查的基本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大纲中17个),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二、重点实验点拨,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问题讨论:,(1)为什么要选择含糖量高的植物组织? (2)为什么要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什么不同?使用方法是否相同? (4)使用双缩脲试剂时为什么B液只能加34滴而不能过量? (5)在做糖、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时,为什么要留出一部分样液? (6)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有什么要求?,细胞质流动1,细胞质流动2,细胞质流动1,细胞质流动2,问题讨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及镜像亮度有何关系? 2、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运动与它的功能有何关系? 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影响细胞质流动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由此如何处理实验材料有利于更好地观察? 5、细胞质流动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问题讨论 (1)解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解离时间过短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漂洗不干净会有什么结果? (4)在分生区能不能看到细胞正在分裂?在分生区特点中,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如何理解? (5)观察有丝分裂,视野中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整齐可以是紧密的,也可能是疏松的,如果解离时间过短,就不能使细胞之间的连接分开,造成压片失败,细胞不能均匀地在装片上铺成一层。,如果漂洗不干净,沾在洋葱根尖上的盐酸与酒精就 会和龙胆紫反应,造成根尖细胞染色体不能染上颜色,(6)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1. 如果在实验中,用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1、2号试管,发现无猛烈燃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让其产生猛烈的燃烧,使其出现明亮的火焰? 2. 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A、试管是否干净 B、肝脏是否 新鲜 C、卫生 香是否点燃 D、是否有对 比实验,问题讨论,3、分别向4支各盛有5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内加入肝脏或沙子。其中A加入一块1g重的肝脏,B中加入1g碾碎的肝脏,C中加入1g煮沸冷却的碾碎的肝脏,D中只放等量沙子。在这个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和D不放氧。请回答: (1)肝脏中有什么物质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理由是什么? (2)为什么用煮沸冷却的肝脏做对照要比用沙子做对照更好些? (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 取1支试管,注入2ml浆糊。 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向试管内加入2ml唾液。 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取出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问题讨论,2.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还原糖 C.蔗糖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1、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在加入淀粉酶溶液之前控制好各自的温度?,防止在控制温度之前淀粉酶已将淀粉水解,从而失去对照作用,影响实验效果。,问题讨论,1、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能不能先加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后加蒸馏水、氢氧化钠、盐酸?为什么?,问题讨论,不能,这样可能在改变溶液pH之前淀粉酶已将淀粉水解,从而影响实验效果。,问题讨论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分离方法是什么? 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是淡绿色的,分析原因可能是( )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丙酮加入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丙酮加的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未加CaCO3 粉末叶绿素分子已经被破坏 A. B. C. D .,淡绿色单位体积内叶绿素含量少。材料不绿、研磨不充分、提取液太多,色素被稀释色素被破坏,某同学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30%和50%的蔗糖溶液,1mol/L KNO3溶液和lmol/L的盐酸溶液制作了4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随时观察。发现前3组在23min后发生部分质壁分离,5min后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而第4组无质壁分离现象。 观察到前3组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后,再过5min观察,发现1、2组无变化,而第3组自动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然后对前2组装片滴加清水,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第1组45min后恢复原状,而第2组无变化,不能发生复原。 请分析各组实验装片发生变化的原因。,问题讨论,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和观察 原理:单侧光、重力作用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1)茎的向光性实验: 取材:小麦胚芽鞘长出35cm(第一片真叶长出胚芽鞘之前) 设计实验 选五株幼苗其胚芽鞘尖端套锡泊小帽 选五株幼苗其胚芽鞘尖端下部套锡泊小帽 选五株幼苗将其胚芽鞘尖端0.5cm切去 选五株幼苗作为对照 用单侧光照射24小时观察胚芽鞘生长情况并得出结论(生长素来源、感光部、生长部、单侧光作用机理),( 2)根的向地性实验 选取4粒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的湿润棉絮中,且种子尖端均朝向培养皿中央 固定:使种子不发生移动 垂直培养:把培养皿竖起来 观察:几天后玉米的根都朝 下长 比较:不同因素对生长素分 布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巩固 (难点:单侧光+重力作用),琼脂富含生长素,下图是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关系的实验示意图,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选择1号和2号作为一组实验,实验中控制的可变因素是_。该实验的目的_。 (2)若要了解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的关系,应选择实 验_。 (3)2号的实 验结果是_, 4号的实验结果 是_, 5号的实验结果 是_.,问题讨论,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 植 物 生 长 发 育 的 影 响,设计原理:生长素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生长素对扦插枝条、果实发育和落花落果的作用 设计示例: 实验题目: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的作用实验 目的要求:观察插条的基部在涂上不安定因素浓度生长素与不涂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材料用具:两枝长势相同的枝条、花盆、泥土、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实验假设:依据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原理,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枝条生根快,不涂生长素的枝条生根慢 实验预期: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枝条生根快,插条生长快;不涂生长素的枝条生根慢 方法步骤:配制10-10mol/L左右的生长素 剪取两枝长势相同、大小相等的枝条 将一个枝条的下端涂上配制好的生长素,另一个枝条不涂生长素,分别插在两个花盆中,并做好标记,每天做好记录,记录两个枝条的生长情况 过几天之后,取出两个枝条,记录根的长度和多少 实验记录:将观察时期、时间 、环境条件(温度、天气)、枝条生长情况等列表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1)实验材料选用鸡血细胞液,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是鸡血细胞液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是_ (2) 下列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_,问题讨论,DNA,C,(3)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的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A放入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 B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 C放人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_ (4)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将丝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 溶液加热,试管呈现 色;与此同时应作 实验。,A、b、C,二苯胺,蓝,对照,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原理 样方法(样方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的集合)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1)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例: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 方法:标志重捕法 过程:捕捉一部分个体,标记、计数(P)后放回原环境;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计数总捕获数(N1)和重捕中标记个体数(P1)。 求种群数量(N): N:P= N1:P1 说明:应尽量防止种群内有迁入或迁出的个体。,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或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类,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确定调查研究目的 2.制定调查研究计划 3.确定调查研究方式 4.实施调查研究 5.整理、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撰写报告,调查研究思路: 1.你的研究课题需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 2.你准备从哪几方面进行调查? 3.你想获得哪些调查指标? 4.你的研究课题的调查范围是什么? 5.你打算采用哪种方法获得调查资料? 6.你准备怎样整理和分析获得的调查资料? 7.实施调查中预计会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你准备怎样克服?,建议: 1. 在调查中,应尽量查阅最新资料。如调查结果与理论相差较大时,可走访有关部门,找出其中的原因,也可在报告中提出对策。 2. 抽样调查存在着偶然性,样本越大,结果越准确。如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有差异时,可用统计学的办法对结果进行检测,看误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调查可信度。,(2)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方法:等距取样法。 确定调查对象:例:荠菜或蒲公英 选取样方:在分布着某种植物的一块长方形地;按长度分成10等分,在每份的中央划出一个1M2的样方。 计数:将每个样方中内的个体数填入预先计设的表格 计算种群密度: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x株/m2,x可以是小数,设计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必须考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平衡。 方法步骤: 瓶子处理 取250ml或500ml的平底广口瓶,将其洗净,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放砂注水 加入1cm厚的洗净细砂,再注入河水(占容积的4/5仿河流生态系) 投放生物 将一棵长势良好的金鱼藻、螺丝12只(或一只小虾)放入瓶中,,加盖封口 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盖紧瓶口 粘贴标签 贴上标签,填写姓名,日期等,放在阳面阳台上(光不能直射)。 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直至瓶中生物全部死亡为止,即为生态系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 巩固 分析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非生物因素; 简析该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原理: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SO2由气孔进入,浓度越高,受害越严重 敏感植物及反应浓度,取材:三株长势相同的盆栽植物黄瓜幼苗(对SO2敏感、阔叶,便于观察) 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测出钟罩容积 计算并称量配制14mg/m3、28mg/m3的SO2所需的Na2SO3 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2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