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_第1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_第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_第3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_第4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内容,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 一、初生到满月 二、满月到半岁 三、半岁到周岁 第二节 13岁(先学前期) 一、学会直立行走 二、使用工具 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四、出现独立性 第三节 36岁(幼儿期) 一、34岁 二、45岁 三、56岁,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一、初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适应新生活 依靠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心理的发生 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有什么区别?,(一) 适应新生活,子宫:安全气囊 羊水:避震器 功能:提供空间、隔离作用、缓冲作用、平衡体液、均衡压力、减少感染、保温作用,从温室移到大自然,新生儿如何适应新生活? 无条件反射,不需学习就能对刺激形成反射的能力 由固定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刻板的反射就是无条件反射,也称作本能 依靠低级中枢实现,(二)依靠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迈步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 惊跳反射:新生儿面对突然的噪声刺激时立即把双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击剑反射: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简称TNR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另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作出击剑的姿势。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打呵欠。 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类似楼梯的边缘)时,他本能做出像猫的那样的蜷缩动作。,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 儿童最初的本能活动是儿童最初学习的基础。,注意:,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三)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回忆: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3,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思考: 如何让宝宝在断奶后学会使用小勺吃饭? 如何训练宝宝合理的作息规律?,4心理的发生,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 2、人际交往的开端,二、满月到半岁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开始认生,(一)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能够和眼球运动视线一致,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二)开始认生,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三、半岁到周岁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语言开始萌芽 依恋关系日益发展,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期间学习的。,2坐、爬、站、走的发展,(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三)语言开始萌芽,(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第二节 13岁(先学前期),13岁称为先学前期,一、学会直立行走,满周岁时,孩子开始迈步,但还走不稳。,之后,儿童逐渐学会:走、爬楼梯、原地跳、跑、攀登等动作,二、使用工具,1.5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拿小勺吃饭。 2岁以后,穿脱衣服、系扣子、洗手、用筷子吃饭。,二、使用工具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大致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四、出现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好动、爱做事怎么办? 闹独立怎么办?,第三节 36岁(幼儿期),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一、34岁 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二、45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1.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三)56岁 56岁是学前晚期,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