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闻两则.ppt_第1页
高中语文新闻两则.ppt_第2页
高中语文新闻两则.ppt_第3页
高中语文新闻两则.ppt_第4页
高中语文新闻两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是一种及时简单地报道新而重要事实的新闻体裁。一般采用客观报道形式,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不应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二、新闻的分类?,广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消息,三、新闻的体裁分类? 1)消息报道 2)特写 3)通讯 4)报告文学,四、新闻的种类:,1、动态消息 2、综合消息 3、典型消息 4、述评消息,五、新闻的六要素:,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件起因(why) 事件发展(what) 事件结果(how)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六、新闻的特点: 1)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 2) 时效性: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尽量缩短“时间差”; 3) 准确性:受“真实性”的制约,这种文体用词准确,叙事恰切,对一些问题的提法与评价要有分寸。 4) 简明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用笔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结尾 (5)背景,七、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尾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尾有时可省略。,基本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吸引读者的信息放在开头这是消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 金字塔式结构: 把最重要、最精彩的放在后面,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标题:什么(人)干了什么事 什么(人)怎么样了 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主体+背景:对导语的补充 结尾:总结,新闻标题(消息): 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获第15届新闻奖的标题: 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瓜果菜一年“吃”掉三亿根木条 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 124户的山村走出142名大学生,浙江日报对永康一家重视环保的企业在屋顶上搞绿化的新闻,制作了 鸟鸣厂房顶 鱼跃排污池 (主题) 永康压延厂治污后成了“生态家园” (副题),例如杭州都市快报6月27日头版上的 浙大教授培育坚韧西瓜叫小芳 (主标题) 每斤减少破瓜损失一毛六农户大大受益 (副一) 快报征集15个三口之家参观生态园 (副二) 环保篮子请你自备,篮子有多大,免费瓜果就给你装多少 (副三),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导语有三大使命: 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 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 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主体: 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海南集中销毁因灾受损食品药品5249种价值逾千万,法制网海口9月22日电 记者 邢东伟 通讯员詹逸冰 记者在海口市食药局今日召开的食品药品监管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的“威马逊”、“海鸥”两次台风给海口市食品药品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截止目前,海口集中销毁因灾受损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5249 个品种,涉及金额1204.5 万元。 据介绍,台风灾后,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展开全面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32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超市、市场等3799家,责令整改36家,集中销毁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等5249 个品种,涉及金额1204.5 万元。同时,受理投诉93起,立案36起,其中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典型案件3起。另外,还协调海口市卫生、农业、粮食、水务、海洋和渔业等部门检查供水单位33家,粮食经营户300余家,消毒787口水井(其中受淹水井177口、未受淹水井610口),无害化处理死猪11000头、羊228只、牛41头、禽类89660只、养殖水产品4万余吨。,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 “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 等。其作用 在于帮助读者深刻 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 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东方之珠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鸟瞰香港夜景,香港码头,香港红勘体育馆,星光大道,李小龙,星光大道,香港迪斯尼乐园,香港地图,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是实行“一国两制”。,课文朗读,字词读音,凝( )重 紫荆( ) 掩( )映 旗帜( ) 停泊( ) 接载( ) 世人瞩( )目 冉冉升起( ),nng,jng,yn,zh,b,zi,zh,rn,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1)字面上看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深层次看“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 标题创意,1、一语双关 意味深长,2、句式倒装,重在突出、 强调,回归、雪耻,离开、告别,导语部分(第1自然段) 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 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 的英国统治的终结。,主体部分(210段) 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 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筛,选,信,息,场面一:,时间:4:30 地点:港督府 主要事件:彭定康注视着香港旗 帜降下旗杆降旗离府,末任港督 彭定康,场面二,时间:4:40 地点:港督府 主要事件: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港督府,资料图片展示,场面三:,时 间:6:15。 地 点:添马舰东面的广场 主要事件: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王子宣读女王赠言。,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皇家游轮,场面四:,时 间:7:45 地 点: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主要事件: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场面五:,时 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地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主要事件: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场面六:,时 间: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地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主要事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军营区升起,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易帜交接,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场面七:,时 间:零点40分 地 点:中国南海 主要事件:“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景中,1997年7月1日,盛世金莲,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1、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 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 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 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 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说明香港不再有港督,象征着 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的统治终结。,(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3)、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今昔对比,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变化。,结尾(最后一段) 是对全文的总结,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港岛统治的开始与结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1940年至1945年期间,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所害,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用头发编成的毯子,厕所,住的地方,美国士兵注视着死亡列车上的犹太人尸体 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毒气室,奥斯维辛,氰化物,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鞋子堆,巨大的焚尸炉,焚尸炉,牢房,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 。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读课文,毛骨悚然(sng) 和煦(x) 废墟(x) 不寒而栗(l) 踉跄(ling qing) 祈祷(do) 呆滞(zh),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2.为什么又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居然”一词有什么含义? 在布热金卡这个地方,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充满了恐怖、阴森的气氛,而在这罪恶的地方,也会是“阳光明媚温暖”,充满朝气、生机,让作者感到不可思议,“居然”一词,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怒。,(2)第二段中四个“不该”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四个“不该”排比造成气势,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的气氛,惨绝人寰。,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毒气室和焚尸炉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说明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 之花的绽放,这两种事物,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了生命是不会彻底被摧垮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之花也会在地球上遍地开放。,“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人性,双手沾满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会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者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南京大屠杀,德国二战后深刻反省错误,德国国内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