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六.ppt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六.ppt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六.ppt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六.ppt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六):从论语看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精神,第六讲 杂论论语的其他伦理思想 主讲人:阮航 For 哲学2009级,第六讲 杂论论语的其他伦理思想,一、论语的政治思想 二、论语的经济观念 三、论语的天命观 四、论语的思考方式与叙述方式,一、论语的政治思想,(一)儒家的政治理想 (二)精英与政府的关系,(一)儒家的政治理想,1为政以德 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一)儒家的政治理想,2内圣外王 庄子天下:天下大乱,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不能相通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一)儒家的政治理想,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云:“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犹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二)精英与政府的关系,“德”与“位” 有“道”社会:以德制位 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路:苟正其身也,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二)精英与政府的关系,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雍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二、论语的经济观念,(一)义利观 (二)政治与民生问题,(一)义利观,这里的义利观:个体生活中道德考虑与求利动机之间何者优先的选择 1君子之“义”:君子用心当在何处? 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所求的“道”是仁道。 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义利观,2孔子义利观的层次 (1)一般的意义上说不能以利己的原则行事,否则会造成社会关系不和。 里仁: 放于利而行,多怨。 (2)求利行为的正当性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是对士的一般要求。 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一)义利观,(3)结合君子人格来说,君子必须从人生价值方向上作个决断:要做君子,就应该将自己的道德追求放在优先于求利的位置。 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阳货:君子义以为上。,(一)义利观,(4)最高境界是“安贫乐道”。 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二)政治与民生问题,1重民生:富而后教。 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二)政治与民生问题,2政治中以大事为重,不拘小利。 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里孔子讲的成大事,则不一定指利于公族,而是以大利为重的意思,也有以经济政策、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的意思。可参看孟子的发挥。,三、论语的天命观,(一)天人关系 (二)人性论取向,(一)天人关系,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二)人性论取向,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二)人性论取向,1人在原初意义上平等的道德能力 2强调后天自觉努力的重要性 孔子的说法为后世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后世儒家: 天地之性(纯善之根) 气质之性(将纯善从自我生命中透出的天赋。理论上说,既可以解释恶的来源;又为修养的必要性提供了根据:化解气质之性) 笛子的隐喻 王夫之:性日生日成,四、论语的思考方式与叙述方式,(一)中庸 (二)“象”与“相” (三)“学”与“习” (四)正名,(一)中庸,1中庸的含义 (1)日常含义 “庸”,常也。中庸之民 (2)伦理含义 无过无不及 (3)作为方法的中庸 用其中;取其中,(一)中庸,2中庸的境界 君子而时中 合外内之道 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一)中庸,3中庸与“诚” 中庸与生命的调适 不勉强而无执:无可无不可 靠真实的德性生命来把握(掘井汲泉)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二)“象”与“相”,中西传统思维之比较 1抽“相” “殊相”与“共相” 分析还原的方法,(二)“象”与“相”,2抽“象” “意”与“象” 。 “象”有“象征”义,表征具体的存在,可理解为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中表意的符号;“意象”之“意”则指意义、价值,乃至有本体的意谓。“象”的功能在于尽意,“意”与“象”之间有着“本体”与“方法”的关系。 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中概念化、范畴化的本体,儒家的“本体”重在突出其“生命性”,本体的意义是在本体与方法一体化并且相互作用之中不断生成的。,(二)“象”与“相”,3“意象”思维 第一,“取象”,即“把最熟悉的事物典型化,使之具有普遍的意义”。从论述方法上说,“意象”往往以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它所追求的是“言近旨远”、容有余味。 第二,就事论理。从本体角度看,“意象”意味着意义或价值总是以“境”(包括“心境”和“物境”)、“情”等为中介而展开。儒家论述义理往往针对具体人事,具有“情境”性,其旨趣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因而是随机应答,即时、即地、即人地吐露心中的体悟或给予指点”。,(二)“象”与“相”,第三,画龙点睛。儒家伦理注重思维的整体性。“象”本身只是具体而感性的事物,是个别、部分,如何从中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义理”)的内容?可以借助现代哲学术语“在场”与“不在场”来解释:“象”是“在场”的具体时空中的存在者,是可描述的,“义理”则是“不在场”的,不可“以言尽之”的。儒家将两者联结起来的方式是于“在场”(“象”)中寻找“不在场”(“义理”)的线索,点明这一线索即是指明通向意义领域的路径。,(二)“象”与“相”,逻辑之理与生活之理 以上三方面的特征可分别概括为三层意思:一是本体与方法之一体;二是现象即本体;三是突出“在场”与“不在场”的联系以及由此而生成意义的方式。与此相应,儒家伦理话语所追求的境界是“通”和“贯”,而不在于逻辑的严密。用小程子评论中庸的话说,即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也就是说,要做到收放自如,既明“大义”,又察“微言”;既能说明至高的“一以贯之”之理,又能以之应万事而不谬。,(三)“学”与“习”,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之以文,习之以礼。 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正名,名与实 1循名责实(伦理的政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刑名(政治安排中名实相符的重要性)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3春秋:正名,以伦理标准来衡量政治的合理性,2008级期末课程作业,任选一题,自拟标题作一篇小论文 一、从伦理学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忠恕之道的理解 二、子曰:“礼云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