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22012年四川省 水资源公报四川省水利厅I目 录综述水资源量供用水量水体水质洪涝、干旱情况重大水事发 布:四川省水利厅批 准:冷 刚审 定:张强言审 查:李华杰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 任:高 镔副 主 任:林 伟 编 委:杨怀泽 权 燕 谭小平 王 华 王刚强 编 制: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主 编:林 伟编制人员:王正勇 张春红 宋元松 陈 曜 楼豫红 吕 行 田泽红 谢 英 王丽娜 马运革 郝仁琪综 述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介于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水资源评价面积48.43万平方公里。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西部川西高原山地和东部四川盆地两大部分(见下图)。全省共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全省河流分属7个水资源二级区。2012年四川省水资源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全省降水总量5003.09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增加5.6%;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增加6.3%,东部地区比常年增加4. 7%。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891.34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10.6%;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增加9.2%,东部地区比常年增加12.5%。全省地下水资源量614.92亿立方米,其中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892.49亿立方米。 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按2012年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581立方米,其中西部人均水资源量18681立方米,东部人均水资源量2234立方米,阿坝州人均水资源量为全省最高,达67998立方米,成都市人均水资源量全省最低,为493立方米。东、西部地区划分2012年全省20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212.35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1.60亿立方米。2012年全省总供用水量245.92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占13.5%,东部地区占86.5%。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6%,地下水源占7.6%,其他水源占1.8%;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7.9%,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占11.1%,生态与环境补水用水占1.0%。全省用水消耗量121.2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49.0%。按2012年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用水量304立方米。 2012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0.8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52.0%,建筑业废水占2.4%,第三产业污水占19.5%,生活污水占26.1 %,入河废污水量32.67亿吨。对全省5099公里河长进行评价,其中,长江流域5039公里,黄河流域60公里。全年期类水域河长为9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8%;类水域河长为328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4.4%;类河长868公里,占17.0 %;类河长559公里,占11.0%,类河长86公里,占1.7%;劣类河长209公里,占4.1%。 水资源量(一) 降水量降水量指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降落到地球表面的液态和固态水所折算的水层深度。201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033.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003.09亿立方米,比2011年增加16.0%,比常年增加5.6%。降水量等值线图及降水量距平差等值线图见附图1、附图2。从水资源分区看,与常年相比,减少最多的是汉江,减少16.1%,增加最多的是金沙江石鼓以下,增加8.0%;与2011年相比,减少最多的是汉江,减少37.8%,增加最多的是宜宾至宜昌,增加41.9%。各水资源分区降水量及其与2011年、常年值比较见表1和图1。表1 2012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水资源 二级区降水量(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全 省1033.216.0 5.6 嘉陵江1095.0 -6.0 4.6 金沙江石鼓以上693.723.0 -4.5 宜宾至宜昌1174.5 41.9 5.2 金沙江石鼓以下951.136.7 8.0 汉江1139.2 -37.8 -16.1 岷沱江1166.414.4 5.7 龙羊峡以上757.2 17.4 7.8 图1 2012年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常年值比较从行政分区看,与常年比较,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达州等5市的降水量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德阳市,减少10.3%,增加最多是遂宁市,增加26.6%;与2011年比,减少最多的是巴中市,减少29.2%,增加最多是自贡市,增加112.9%。2012年行政分区降水量及其与2011年、常年值比较见表2和图2。表2 2012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市(州)降水量(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市(州)降水量(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全 省1033.2 16.0 5.6 宜宾市1309.0 92.0 17.2 成都市1189.6 -15.4 -2.8 南充市1177.3 12.9 17.8 自贡市1108.0 112.9 10.3 达州市1154.7 -20.3 -7.5 攀枝花市1062.7 46.9 -3.6 雅安市1549.0 38.7 0.2 泸州市1160.4 37.3 5.3 广安市1274.1 33.2 20.2 德阳市937.0 1.2 -10.3 巴中市1236.1 -29.2 3.9 绵阳市1022.7 -5.4 -5.5 眉山市1408.4 35.1 3.2 广元市1039.6 -19.7 0.7 资阳市1050.1 33.2 22.9 遂宁市1092.5 43.8 26.6 阿坝州884.6 -4.0 9.0 内江市1145.6 52.5 16.6 甘孜州843.2 27.1 7.0 乐山市1602.4 61.3 9.9 凉山州1144.4 42.0 3.7 错误!链接无效。图2 2012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常年值比较(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201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891.3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97.1毫米,比2011年增加29.2%,比常年增加10.6%。从水资源分区看,金沙江石鼓以上与常年相比有所减少,汉江与常年和2011年相比均有减少,其余水资源二级区均有不同程度增加。2012年各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深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见表3和图3。表3 2012年水资源二级区天然年径流深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水资源 二级区径流深(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水资源 二级区径流深(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全 省597.129.210.6嘉陵江541.34.210.5金沙江石鼓以上306.625.2-17.2宜宾至宜昌干流647.8102.711.4金沙江石鼓以下546.051.59.5汉江739.6-27.1-5.6岷沱江779.724.915.0黄河龙羊峡以上315.029.112.5 图3 2012年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常年值比较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仅有5个地区与常年相比有所减少,其余16个市(州)与常年相比都有增加。2012年行政分区天然年径流深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见表4和图4。图4 2012年行政分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常年值比较表4 2012年行政分区天然年径流深与2011年和常年值比较市(州)径流深(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市(州)径流深(mm)与2011年比较增减()与常年值比较增减()全 省597.1 29.2 10.6 宜宾市824.9 168.2 20.2 成都市687.4 -14.9 4.3南充市532.8 46.5 62.7 自贡市480.6 159.6 42.3 达州市753.7 -6.1 20.3 攀枝花市667.7 26.6 3.2 雅安市1072.0 30.3 -4.2 泸州市593.2 95.3 17.9 广安市877.3 99.6 88.2 德阳市456.9 -8.0 -10.0 巴中市487.0 -37.5 -16.4 绵阳市476.8 1.0 -15.4 眉山市1064.6 100.7 28.6 广元市452.1 -18.6 -12.5 资阳市397.9 65.1 50.7 遂宁市326.1 112.7 53.1 阿坝州573.8 3.4 20.9 内江市575.1 111.4 106.4甘孜州460.2 33.4 3.4 乐山市1140.1 90.6 23.6凉山州716.1 73.8 7.9 全年从省外入省境水量1407.5亿立方米。按水资源二级区统计,金沙江石鼓以上入省境水量375.1亿立方米、金沙江石鼓以下入省境水量746.8亿立方米、岷沱江入省境水量42亿立方米、宜宾至宜昌干流入省境水量64.6亿立方米、嘉陵江入省境水量161.3亿立方米、汉江入省境水量17.7亿立方米。全年出省境水量4177.1亿立方米。按水资源二级区统计,黄河龙羊峡以上出省境水量53.3亿立方米、金沙江石鼓以上出省境水量364.3亿立方米、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出省境水量3028.4亿立方米、嘉陵江出省境水量709.7亿立方米、汉江出省境水量21.4亿立方米。与常年比较,2012年入省境水量增加15.2亿立方米,出省境水量增加420.8亿立方米。(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全省仅成都平原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其余各地按山丘区排泄量法计算。2012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614.92亿立方米,其中成都平原评价面积5968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25.43亿立方米;山丘区评价面积477590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593.29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3.80亿立方米。2012年各水资源二级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5,各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6。(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在计算中,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并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量统计;(扣除地下水资源量中的地表水入渗补给量)。2012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892.49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10.6%。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7.8%,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59.7万立方米。水资源二级区统计与常年相比除金沙江石鼓以上和汉江有所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下增加9.5%,岷沱江增加15.0%,嘉陵江增加10.5%,宜宾至宜昌增加11.4%,龙羊峡以上增加12.5%,金沙江石鼓以下减少17.2%,汉江减少5.6%。2012年各水资源分区水资源量见表5,与常年值比较见图5。表5 2012年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量 水资源二级区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全 省5003.092891.34614.921.152892.493581金沙江石鼓以上250.91110.8939.46110.8945317金沙江石鼓以下1476.13847.33184.39847.3313489岷沱江1765.811180.46272.141.131181.593100嘉陵江1109.41548.4279.750.02548.441939宜宾至宜昌266.69147.0927.97147.091960汉江5.733.720.523.722385龙羊峡以上128.4253.4310.6853.4329683图5 2012年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总量与常年值比较2012年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6,与常年值比较见图6。表6 2012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市(州)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全 省5003.092891.34614.921.152892.49 3581 成都市143.6182.9826.420.8183.79 493 自贡市48.5321.053.6521.05 745 攀枝花市79.1349.728.2149.72 3407 泸州市142.0572.6114.272.61 1845 德阳市56.0427.3311.060.3227.65 771 绵阳市207.0396.5325.330.0296.55 2086 广元市168.6973.3610.2873.36 3060 遂宁市58.2317.382.1517.38 555 内江市62.0731.162.3431.16 880 乐山市206.6146.9927.77146.99 4427 宜宾市173.86109.5621.37109.56 2622 南充市148.2267.087.7367.08 1107 达州市191.17124.7913.05124.79 2432 雅安市233.27161.4442.53161.44 10859 广安市81.0155.783.1155.78 1895 巴中市152.1959.967.4859.96 1953 眉山市101.8476.9814.0776.98 2599 资阳市83.4331.613.8331.61 963 阿坝州729.02472.9103.5472.90 54070 甘孜州1249.81682.09168.44682.09 67998 凉山州687.28430.0498.39430.04 10850 错误!链接无效。图6 2012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与常年值比较按2012年常住人口统计,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581立方米。其中,东部盆地区人均水资源量2234立方米,西部高山高原区人均水资源量18681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乐山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5市(州)(其人均水资源量见表6),其余16市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我省平均值。(五)水库蓄水动态2012年全省共收集有208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情况资料,36座大型水库中水利部门收集4座,其他部门32座;172座中型水库中水利部门收集105座,其他部门67座。2012年年末蓄水总量为212.35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3.91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6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8.44亿立方米,与年初蓄水总量相比没有增加。按流域统计,并与年初蓄水量比较,其年末蓄水量变化情况是:金沙江增加10.71亿立方米;岷沱江增加6.58亿立方米;嘉陵江减少3.99亿立方米;长江上游干流区增加0.38亿立方米。各流域蓄水量见表7,蓄水量变化情况见图7。表7 2012年流域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流域蓄水量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长江上游干流年 初63.2376.6474.671.97年 末73.4083.2270.682.35图7 2012年流域分区大中型水库蓄变量(六)水资源情势分析2012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892.49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10.6,比2011年增加29.2。从水资源分布分析,2012年我省水资源量为丰水年。所属的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干流、黄河龙羊峡以上5个水资源二级区比常年偏大9.514.9,金沙江石鼓以上、汉江分别比常年减少了17.2和5.6;除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巴中等5市(州)水资源总量较常年有所减少外,所辖16个市(州)比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12年全省降水量5003.09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5.6。所属的7个水资源二级区除金沙江石鼓以上和汉江比常年分别减少4.5和16.1外,其余5个比常年增加4.68.0;从行政分区来看,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达州等5市(州)比常年减少2.810.3,其余16市(州)比常年增加0.726.6。全省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55,2012年全省径流系数为0.58,略高于常年水平。 1956年2012年四川省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变化趋势如下图。供用水量(一)供水量 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之和,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三大类,并按受水区进行统计。地表水源供水量指地表水体工程的取水量,按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四种形式统计。地下水源供水量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淡水、深层承压水和微咸水分别统计。其他水源供水量是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等水源工程的供水量。2012年全省总供水量245.92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8.5%。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22.7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0.5%;地下水源供水量18.6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7.6%,其他水源供水量4.5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 1.9%,水资源分区供水量见表8。 表8 2012年水资源分区供水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水资源 二级区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总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百分比(%)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全 省222.7418.614.56245.9290.57.61.9金沙江石鼓以上0.540.040.000.5893.16.90.0金沙江石鼓以下32.510.681.1534.3494.72.03.3岷沱江111.4311.681.79124.9189.29.41.4嘉陵江61.005.171.1167.2890.67.71.7宜宾至宜昌16.701.000.5118.2191.75.52.8汉江0.260.020.010.2989.76.93.5龙羊峡以上0.310.020.000.3397.03.00.0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按水利工程分类统计,蓄水工程供水量70.64亿立方米,占31.7%;引水工程供水量118.21亿立方米,占53.1%;提水工程供水量33.72亿立方米,占15.1%,人工载运水量0.17亿立方米,占0.1。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17.93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0.69亿立方米。在其他水源供水量中,污水处理再利用量2.27亿立方米,集雨工程供水量2.29亿立方米。 东部盆地区供水量为212.78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86.5%,地表水供水占其总供水量的76.2%。西部高原山地区供水量为33.13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13.5%,地表水供水占其总供水量的14.4%。各市(州)行政分区2012年供水量见表9,组成见图8。表9 2012年行政分区供水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市(州)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总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百分比(%)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成都市45.754.941.1451.8388.39.52.2自贡市4.730.330.005.0693.56.50.0攀枝花市8.470.060.639.1692.50.76.9泸州市8.460.320.048.8295.93.60.5德阳市14.274.280.0018.5676.923.10.0绵阳市15.440.230.2315.9097.11.51.5广元市5.540.810.056.4086.612.70.8遂宁市5.490.360.005.8593.86.20.0内江市9.230.500.079.8094.25.10.7乐山市13.381.030.0014.4192.97.10.0宜宾市10.230.670.6811.5888.35.85.9南充市8.740.690.069.4992.17.30.6达州市8.750.520.379.6490.85.43.8雅安市5.810.320.106.2493.35.11.6广安市5.940.790.046.7787.711.70.6巴中市5.960.140.336.4392.72.25.1眉山市11.010.730.0711.8193.26.20.6资阳市8.641.180.2810.1085.511.72.8阿坝州1.550.090.001.6494.55.50.0甘孜州2.310.160.002.4793.56.50.0凉山州23.030.450.4823.9696.11.92.0图8 2012年行政分区供水量组成(二) 用水量用水量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和牲畜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等等各种服务行业的用水量。生活用水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统计。生态与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的生态水量。2012年全省总用水量245.92亿立方米。生产用水216.2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87.9%;生活用水27.1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1.1%;生态用水2.50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0%。2012年各水资源分区用水量见表10,各市(州)行政分区用水量见表11,用水组成见图10。表10 2012年水资源分区用水量 单位: 亿立方米水资源 二级区生产生活生态总用 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生产生活生态全 省216.2627.162.50245.9287.911.01.0金沙江 石鼓以上0.500.080.000.5886.213.80.0金沙江 石鼓以下31.972.190.1834.3493.16.40.5岷沱江109.8513.471.59124.9188.010.81.3嘉陵江57.758.930.5867.2885.913.30.9宜宾至宜昌15.672.390.1518.2186.113.10.8汉江0.230.050.000.2982.117.90.0龙羊峡以上0.280.050.000.3384.915.20.0表11 2012年行政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 亿立方米地级行政分区生产生活生态总用水量生产用水中所占的比例(%)生活用水中所占的比例(%)一产二产三产城镇农村全省216.2627.162.50245.9267.426.46.262.437.6成都市45.305.840.6951.8356.830.612.687.013.0自贡市4.010.980.075.0647.143.99.073.526.5攀枝花市8.620.510.039.1660.038.91.268.631.4泸州市7.471.260.098.8255.439.55.156.343.7德阳市17.241.280.0418.5677.021.51.544.555.5绵阳市14.071.660.1715.9072.525.71.868.731.3广元市5.580.790.036.4058.439.81.860.839.2遂宁市4.970.780.095.8570.226.83.060.239.8内江市8.191.100.509.7964.833.91.337.362.7乐山市12.871.450.0914.4170.725.24.169.730.3宜宾市10.171.350.0611.5852.745.51.857.043.0南充市7.481.880.139.4968.425.66.059.041.0达州市8.031.570.049.6463.831.35.054.845.2雅安市5.500.660.086.2480.815.83.444.255.8广安市5.800.870.106.7772.425.22.447.152.9巴中市5.430.980.026.4349.414.036.656.143.9眉山市10.761.000.0511.8181.416.02.667.033.0资阳市8.851.190.0610.1083.115.71.234.565.5阿坝州1.360.270.011.6477.116.26.740.759.3甘孜州2.150.320.002.4786.59.34.253.146.9凉山州22.391.420.1523.9681.512.06.546.553.5按四川东、西部统计,东部盆地区用水量208.68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4.9%),其中生产用水占87.9%,生活用水占11.1%,生态环境用水占1.0%。西部高山高原区用水量37.24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15.1%),其中生产用水占92.7%,生活用水占6.8%,生态环境用水占0.5%。 在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用水中(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和牲畜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9.3%,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占23.3%,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机关团体等各种服务行业用水量)占5.4%。全省用水组成见图9。 第三产业1.6%第二产业28.9%第一产业57.5%生产用水87.9%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11.1% 生态与环境补水 1.0%图9 2012年全省用水量组成图10 2012年行政分区用水组成(三) 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按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统计,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共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场等。2012年建成区总供水量33.32亿立方米,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的88.1%,地下水利用较低,占总供水的7.4%,污水处理回用占4.6%。城市建成区供水组成分别见图11。 2012年建成区总用水量33.32亿立方米,城市居民用水7.84亿立方米,服务业用水3.73亿立方米,城市环境用水2.4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8.26亿立方米,建筑业用水1.09亿立方米。建成区用水组成分别见图12 图11 2012年建成区供水组成 图12 2012年建成区用水组成(四)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12年全省用水消耗量121.21亿立方米,总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49.3%。各项耗水量及占全省耗水量的见表12。各水资源分区耗水量及耗水率见表13。表12 各项用水消耗量表各项名称农 田 灌 溉林 牧 渔 畜工 业城 镇 公 共居 民 生 活生 态 环 境全 省耗水量(亿立方米)66.4615.4817.895.2114.052.12121.21占总耗水量的百分比(%)54.712.715.14.311.61.7100 表13 2012年水资源分区用水消耗量及耗水率水资源 分区全 省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宜 宾 至宜昌汉 江龙羊峡 以 上耗水量(亿立方米)121.210.4212.5858.4032.748.410.150.22耗水率(%)49 76 53 47 50 50 50 69 水体水质2012年度四川省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河流、水功能区、湖泊、水库、水源地、省界水体六个部分。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评价依据为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一) 河流2012年度水质评价范围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二级区的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汉江及黄河流域水资源二级区龙羊峡以上。评价河流为四川省主要河流的干流及支流,即: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渠江、州河、涪江、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汉江任河及黄河流域的白河、黑河等,评价河长为5099公里。其中,长江流域5039公里,黄河流域60公里。评价结果如下:全年类河长4245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3.2,类河长645公里,占12.7,劣类河长209公里,占4.1;汛期类河长4560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9.4,类河长376公里,占7.4,劣类河长163公里,占3.2;非汛期类河长421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2.7,类河长597公里,占11.7,劣类河长285公里,占5.6。2012年评价河流各水期分类河长水质评价见表14及图13。表14 2012年评价河流河长水质评价成果表 水期类别 项目类类类类类劣类全年期河长(km)91328686855986209百分比(%)1.864.417.011.01.74.1汛期河长(km)913100136934036163百分比(%)1.860.826.86.70.73.2非汛期河长(km)2931531035332265285百分比(%)0.661.820.36.55.25.6 在全年期各评价河流中,长江流域的金沙江、岷江干流上游、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渠江、涪江及汉江总体水质较好,多为类,岷江打色尔沟理县水源地、嘉陵江九寨沟的树正沟段水质为类。水质为类的污染河段是岷江的彭山、眉山、犍为、泥溪、宜宾段,沙河升仙湖段、南河新津段,青衣江芦山河的芦山段、名山河的蒙阳镇段,沱江的灵仙、登瀛岩、申家沟、内江二水厂、龙门镇、海潮乡、社家街段,沱江绵远河的清江段及濑溪河的福集段,涪江芙蓉溪的绵阳城区段、嘉陵江西充河的南充城区段,长江支流长宁河的长宁县城段。水质为类的污染河段是岷江干流的董村、旧大桥、悦来及沱江干流三皇庙段。水质为劣类的污染河段主要有安宁河海河的袁家山段,岷江支流桃关沟的桃关工业园区段(仅为pH值超标)、支流锦江的望江楼、金华段,沙河的沙河大桥段,茫溪河鲝草滩段、峨嵋河苏稽段,沱江支流威远河的高垌大桥段、釜溪河自贡段、毗河苟家滩段。黄河流域的白河唐克段、黑河大水段水质为类,均为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二) 水功能区2012年度我省共监测评价124个水功能区(含全国重要水功能区99个)。其中,一级水功能区78个,二级水功能区46个。河流类水功能区116个,水库类水功能区7个,湖泊类水功能区1个。在评价的水功能区中,长江流域122个,黄河流域2个。1、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全因子评价全省本年度评价水功能区124个,达标74个,达标率为59.7。一级区评价78个,达标49个,达标率为62.8;二级区评价46个,达标25个,达标率为54.3。 双因子评价双因子评价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或COD)、氨氮。全省本年度评价水功能区124个,达标86个,达标率为69.4。一级区评价78个,达标56个,达标率为71.8;二级区评价46个,达标30个,达标率为65.2。2、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全因子评价全省本年度评价全国重要水功能区99个,达标58个,达标率为58.6。一级区评价59个,达标36个,达标率为61.0;二级区评价40个,达标22个,达标率为55.0。 双因子评价评价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或COD)、氨氮。全省本年度评价全国重要水功能区99个,达标68个,达标率为68.7。一级区评价59个,达标41个,达标率为69.5;二级区评价40个,达标27个,达标率为67.5。主要水功能区全年达标情况见表15和表16及图14和图15。表15 2012年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状况表水功能区全因子评价双因子评价评价个数达标个数达标率(%)评价个数达标个数达标率(%)一级区保护区12541.712866.7保留区624166.1624572.6缓冲区4375.04375.0二级区饮用水源区251976.0252392.0工业用水区7342.97457.1农业用水区100.0100.0渔业用水区3266.73266.7景观用水区7114.37114.3过渡区300.00300.00合计1247459.71248669.3表16 2012年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状况表水功能区全因子评价双因子评价评价个数达标个数达标率(%)评价个数达标个数达标率(%)一级区保护区10440.010660.0保留区452964.4453271.1缓冲区4375.04375.0二级区饮用水源区231773.9232191.3工业用水区6350.06466.7渔业用水区3266.73266.7景观用水区500.0500.0过渡区300.0300.0合计995858.6996868.6 (三) 湖泊本年度评价湖泊3个,为邛海、马湖和泸沽湖。评价面积共60.88平方公里。邛海评价面积为26.88平方公里,马湖评价面积为7.0平方公里,泸沽湖评价面积为27平方公里。邛海、马湖和泸沽湖全年水质类别均符合地表水环境类标准。三个湖泊营养化程度均为中营养。湖泊水质类别及营养化程度评价见表17。表17 2012年湖泊水质状况评价表湖泊名称水资源二级区全年水质分类面积(km2)营养化程度评价面积类类邛海金沙江石鼓以下26.8826.88中营养马湖7.07.0 中营养泸沽湖27.027.0 中营养全省60.8860.88 (四) 水库2012年度评价水库143座,按水资源二级区划分,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下6座、岷沱江54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共同创业失败后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水利水电实务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自动化与控制工程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活常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BA考试管理学基础复习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健康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智慧农业金融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诗经整本书阅读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承包商全流程安全培训
- 养生店国庆节活动方案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桩基质量管理制度
- 口腔颌面外科缝合技术要点
- 汽车机械基础(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