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绵阳水资源公报_第1页
2012年绵阳水资源公报_第2页
2012年绵阳水资源公报_第3页
2012年绵阳水资源公报_第4页
2012年绵阳水资源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市水资源公报2012绵阳市水务局目录综述水资源量水利工程蓄水动态供用水量水质概况洪涝、干旱情况重大水事记载发布:绵阳市水务局批准:安天云审定:张庆荣审查:杜后奇唐训海编制:绵阳市水资源公报编制小组1编写:郭文斌 任晓明 李 涛邓香芬 戴德宏 黄利川李晨琦 徐 勤 王 巍水资源量综述综述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涪城”、“绵州”,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市介于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之间,幅员面积20267平方公里。全市按地貌主要类型:山区占61%,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平均海拔700米。全市河流分属四个水资源三级分区(广元昭化以上、广元昭化以下、涪江和沱江)。绵阳市共下辖两行政区(涪城区、游仙区)、四开发园区(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绵阳仙海国家水利风景区,六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一市(江油市),并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全市现有乡镇建制276个,其中乡133个,镇143个,农村村委会3370个,村民小组26867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388个,居民小组2121个。2011年绵阳市水资源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市降水总量198.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增加9.93%;平武、安县、盐亭三区域比常年增加15.6%、9.69%和16.0%。201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39.1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9.98%;其中北川、江油、安县、梓潼和盐亭四区域比常年增加25.7%、15.0%、16.0%、13.5%和23.3%。全市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其中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0.1亿立方米。绵阳市人均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543万人,人均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其中平武、北川人均水资源量26221立方米和12621立方米,游仙、三台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05立方米、167立方米。绵阳市行政区划分区图全市省11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4293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0.4095亿立方米。2011年,全市总供水量为15.95亿m3,其中地表水占89.6%。总用水耗水量为6.881亿m3,总耗水率为43.1。全市人均用水量294m3,万元GDP用水量为134m3,农业亩均用水量506 m3,全市工业增加值为616.56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0m3。201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636万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为9578万吨,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99.4%。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1.4%。2011年全市主要江河478公里河长的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类水域426公里,占评价河长89.1%,类水域52公里,占评价河长10.9%;枯水期类水域409公里,占评价河长85.6%,类水域17公里,占评价河长3.6%,类水域52公里,占评价河长10.8%;丰水期类水域352公里,类水域28公里,类水域52公里。26水资源量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978.0mm,降水总量为198.2亿m3,与常年平均值178.5亿m3相比增加了9.93%,比上年增加2.78%。实测最大年降水量发生在安县茶坪,为2050.8mm(上年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仍发生在安县茶坪站,为2192.3mm);实测最小年降水量发生在三台黎曙站,为570.3mm(上年实测最小年降水量发生在三台橦川站,为624.5mm);降水量等值线变化在700mm至2000mm。绵阳市2011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及降水量距平差等值线图见附图1、附图2。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及地区分布仍不均匀。平武、安县、盐亭三区域比常年增加15.6%、9.69%和16.0%,盐亭增加最多,为16.0%。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表见表1-1和图1-1。表 1-1 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常年比较县 级行政区计算面积 (km2)年降水量上年降水量(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 (亿m3)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mm)(亿m3)平武县5961.0951.0 56.7 54.3 47.9 4.2815.6北川县3083.31010.5 31.2 31.6 28.6 -1.578.1江油市2719.61056.5 28.7 27.2 26.9 5.426.48安县1184.81351.5 16.0 18.9 14.5 -18.39.69梓潼县1438.7860.9 12.4 13.7 12.1 -10.622.68游仙区1016.6934.2 9.50 10.5 8.6 -10.518.93涪城区556.6847.0 4.71 4.7 4.8 1.12-1.24三台县2660.3841.4 22.4 18.6 21.2 17.085.13盐亭县1646.21010.8 16.6 13.2 14.0 20.3916.0统计20267.1978.0 198.2 192.7 178.5 2.789.93从水资源分区来看,各个水资源分区比多年都有一定的增大,多年达到9.93%,其中广元昭化以下和涪江流域增加均在10%以上。这主要是受龙门山7月中旬的暴雨所致。2011年绵阳市各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表见表1-2和图1-2。表 1-2 2011年绵阳市各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常年比较水资源三级区计算面积 (km2)年降水量上年降水量(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 (亿m3)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mm)(亿m3)沱江22.981351.5 0.31 0.37 0.28 -18.39.69广元昭化以下238.41025.4 2.44 2.11 2.16 13.5211.8 广元昭化以上469.31054.5 4.95 4.68 4.62 5.416.65涪江19536.4975.1 190.51 185.53 171.47 2.6110.0 全市20267.1978.0 198.22 192.70 178.53 2.789.93图1-1 2011年绵阳各个行政区降水量与常年值比较图1-2 2011年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常年值比较(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不包括入境水量)。201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39.1亿m3,折合径流深为686.3mm,比上年减少6.48%,比常年增加9.98%。2011年,绵阳市入境水量为23.9亿m3,其中凯江入境量6.250亿m3,涪江干流入境水量8.858亿m3,通口河干流入境水量6.324亿m3,妻江入境水量1.170亿m3,人民渠调水及其它小河共入境水量1.305亿m3;全市出境水量为124.77亿m3,涪江干流出境水量101.53亿m3,梓潼江出境水量16.69亿m3,妻江出境水量2.153亿m3,清江河出境水量2.196亿m3,西河、青冈河、麻柳河、桃花河等共出境水量2.201亿m3。全市地表水资源量地区分布极为不均匀。北川、安县、梓潼、盐亭四区域比常年增加25.7%、16.1%和13.5%和23.3%,但是涪城区、游仙区和三台县却大幅缩减,均在30%以上。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天然径流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表见表1-3和图1-3。表1-3 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天然径流量与上年、常年比较县(区)计算面积(km2)天然年径流量上年径流量(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 (亿m3)与上年比 较 (%)与多年平均比较(%)(亿m3)(mm)平武县596148.36 811.4 49.67 47.86 -2.71.04北川县308329.96 971.7 27.57 22.27 7.9825.7江油市272018.58 683.0 19.81 15.80 -6.6715.0安县118515.31 1292.3 18.36 12.85 -19.9116.1梓潼县14396.925 481.4 7.81 5.99 -12.7613.5游仙区10173.262 320.9 3.89 3.792 -19.23-16.2涪城区5573.420 614.5 4.06 3.595 -18.65-5.11三台县26608.658 325.5 11.08 9.53 -27.95-10.1盐亭县16464.611 280.1 5.85 3.54 -26.8623.3全市20267139.1 686.3 148.1 125.2 -6.489.98从水资源分区来看,各个水资源分区比多年都有一定的增大,其中沱江、广元昭化以下和广元昭化以上各个分区增加均在10%以上。这主要是受龙门山7月中旬的暴雨所致。2011年绵阳市各水资源分区天然径流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表见表1-4和图1-4。表1-4 2011年绵阳市各水资源分区天然径流量与上年、常年比较水资源三级区计算面积(km2)天然年径流量上年径流量(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 (亿m3)与上年比 较 (%)与多年平均比较(%)(亿m3)(mm)沱江22.980.297 1292.31 0.356 0.249 -19.9116.1广元昭化以下238.41.067 447.38 1.217 0.876 -14.0617.9广元昭化以上469.33.217 685.48 3.429 2.746 -6.5814.6涪江19536.4134.5 688.36 143.1 121.3 -6.389.79全 市20267.1139.1 686.1 148.1 125.2 -6.479.98图1-3 2011年绵阳各个行政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值比较图1-4 2011年绵阳各个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值比较(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绵阳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2011年绵阳市地下水资源量24.3亿m3,其中平原区评价面积152km2,降水入渗补给及地表水入渗补给共计1.00亿m3;山丘区评价面积20092km2,地下水资源量25.3亿m3,平原与山丘之间地下水重复计算0.12亿m3。2011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及各县(市、区)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见表1-5、表1-6。表1-5 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水资源量 单位:亿立方米行政区计算面积(km2)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m3/人)平武596156.748.36 8.7438.62648.48226221 北川308331.229.96 5.4955.07830.37912621 江油272028.718.58 3.9353.83618.6742114 安县118516.015.31 2.1862.51214.9863405 涪城143912.46.925 1.0430.4217.5471102 游仙10179.503.262 0.7900.7533.299605 三台5574.713.420 0.2611.2202.462167 梓潼266022.48.658 2.1391.1389.6592514 盐亭164616.64.611 0.7060.6864.631776 全市20267198.2139.125.324.3140.12579 表1-6 2011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水资源量 单位:亿立方米水资源三级区计算面积(km2)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沱江22.980.3110.2970.0290.0280.298广元昭化以下238.42.4451.0670.2980.2851.079广元昭化以上469.34.9493.2170.5860.5833.220涪江19536.4190.5134.524.3923.39135.5全 市20267.1198.2139.125.324.3140.1(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外来水量)。201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0.1亿m3,(常年为126.10亿m3,上年为149.1亿m3),比常年增加了9.99%,比上年减少了6.42%;全市每平方公里产水量69.1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2579m3。绵阳市水资源多年比较见下图。水利工程蓄水动态水利工程蓄水动态全市已建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78座,小(二)型水库736座,蓄引提水能力达24亿m3。2011年,大、中、小型水库实际年供水量4.4961亿m3;引水工程、山平塘、石河堰实际年供水量6.2690亿m3;固定提灌工程、机电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实际年供水量1.3495亿m3;2011年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实际年供水量为10.6711亿m3。2011年,绵阳市水利工程蓄水动态变化为0.5333亿m3;大中型水库实际蓄水量为4.4293亿m3;水利工程蓄水动态变化及大中型水库实际蓄水量统计分别见表2-1、表2-2。表2-1 2011年绵阳市水利工程蓄水动态 单位: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水库座数年初年末年蓄水变化量大中型水库114.01984.4293+0.4095小(一)型水库770.86800.9915+0.1235小(二)型水库7361.12351.1366+0.0131山平塘624481.54641.5194-0.0270石河堰41920.58580.6000+0.0142合计674658.14358.6768+0.5333表2-2 2011年绵阳市大中型水库实际蓄水量变化情况 单位:亿立方米行政区水库名称应蓄水量年初蓄水量年末蓄水量蓄水变化量江油战旗、八一0.19540.16310.1681+0.0050安县白水河0.13400.13180.1322+0.0004涪城上游0.09470.07040.0754+0.0050游仙沉抗0.98200.59950.7329+0.1334三台团结、红旗堰、鲁班3.08152.77252.9847+0.2122梓潼东方红0.15000.01250.0875+0.0750盐亭两岔滩0.27500.27000.2485-0.0215全市4.91264.01984.4293+0.4095供用水量供用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是指各种供水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三大类,按受水区进行统计。2011年,全市总供水量15.95亿m3。(二)用水量用水量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统计,其中生产用水再划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2011年,绵阳市总用水量15.95亿m3,生产用水12.7亿m3,占总用水量的79.3%;生活用水1.836亿m3,占11.5%;生态用水1.428亿m3。按三级水资源分区统计,涪江区占总用水量的97.3%;广元昭化以上、广元昭化以下、沱江区共占用水量的2.7%。按四级水资源分区统计,绵阳丘陵区用水量为14.091亿m3,占总用水量的88.3%,其次为涪江盆边区,用水量为1.436亿m3,占总用水量的9.0%。绵阳市水资源分区、行政分区供用水量见表3-1、表3-2。表3-1 2011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四级区供水量用水量地表地下其它总供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总用水源水源水源水量农业工业城镇城镇农村用水水量公共绵阳丘陵区13.100.820.1714.098.242.010.800.910.791.4014.09涪江盆边区1.290.110.041.441.140.070.020.040.060.021.44川北盆边区0.140.030.000.180.150.010.000.010.020.010.18盆边广元区0.100.020.000.120.100.000.000.000.010.000.12成都平原沱江区0.120.000.000.120.110.000.000.000.010.000.12全市14.540.980.2215.959.732.090.830.960.881.4315.95表3-2 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行政区供水量用水量地表地下其它总供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总用水源水源水源水量农业工业城镇城镇农村用水水量公共平武0.4310.0000.0000.4310.3670.0260.0030.0150.0180.0020.431(含雨水)北川0.6750.0820.0000.7570.5200.0300.0650.0320.0450.0650.757江油3.6620.2870.0914.0402.0120.7230.0700.1910.1640.8804.040安县1.3020.3220.0211.6451.4260.0650.0160.0380.0740.0261.645涪城1.5580.0230.0781.6600.6760.1400.4380.3360.0400.0301.660游仙1.9930.0550.0002.0480.6860.5620.2100.1410.0680.3812.048三台3.2070.2150.0003.4222.3480.4940.0120.1130.4150.0403.422梓潼1.0100.0410.0061.0560.9590.0180.0050.0310.0400.0031.056盐亭0.6590.1990.0420.9000.7400.0350.0090.0600.0550.0010.900全市14.4821.2300.23815.9509.7342.0930.8280.9570.8791.42815.950(三)城市供用水量绵阳市城市建成区分为绵阳城区和江油市城区两部份,绵阳城区包括涪城区、游仙区和高新区。2011年,绵阳市城市建成区总供水量为2.803亿m3,其中绵阳城区供用水量1.820亿m3,江油市城区供水量0.983亿m3。在绵阳市城市建成区总供用水量中,生产供用水为1.420亿m3,占50.7;城市居民生活供用水为0.651亿m3,占23.2;城市公共供用水为0.570亿 m3,占20.3;城市环境供用水为0.162亿 m3,占5.8。绵阳市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组成见图3-1。图3-1 2011年绵阳市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组成(四)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或地下水体的水量。2011年,绵阳市用水消耗量6.881亿m3,总耗水率为43.1。其中三级水资源涪江区耗水量6.624亿m3,耗水率为42.7,广元昭化以上、广元昭化以下、成都平原沱江区共耗水0.257亿m3,各水资源分区耗水量及耗水率见表3-3。表3-3 2011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用水消耗量及耗水率三级区编码涪江F040200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沱江F030300全市耗水量(亿m3)6.6240.1130.0750.0696.881耗水率()42.762.861.557.543.1(五)用水指标用水指标是衡量供用水分配及用水效率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它反映出评价区内水资源与经济社会指标的有效利用情况及城镇、农村居民用水状况。2011年,绵阳市人均用水量294m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134m3,农业实灌亩均用水量506m3,工业增加值为531.2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当年价)39.4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4每日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61.3每日升。各各县(市、区)行政分区及绵阳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见表3-4和表3-5。表3-4 2011年绵阳市行政分区主要用水指标行政区(县、市、区)人均GDP(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用水量(m3)万元GDP用水量(m3)农业实灌亩均用水量(m3)人均生活用水量(L/d)本年实灌面积(万亩)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平武1.405524.0323317913731.81.374北川1.423328.2031426811973.91.527江油2.7853214.1145718947419772.742.44安县1.951171.9437422944615454.431.99涪城5.2356447.692393661818955.810.93游仙2.4054117.7436516930619753.422.43三台1.5907166.0023120554314690.143.28梓潼1.980360.1627517651513034.418.62盐亭1.679570.9116914239715530.718.62全市2.18841189.1129413450617461.3192.32表3-5 2011年绵阳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行政区(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总人口2011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公顷)本年有效灌溉面积(公顷)水田旱地平武24.0315.502.9918.49916194083500北川28.2016.697.3824.071018104382490江油214.1161.7926.5388.3228296986536980安县71.9437.276.7444.0121324867724830涪城447.6919.6548.8368.48728647089730游仙117.7434.919.6254.52149521010221740三台166.00126.221.19147.39288515054458810梓潼60.1631.896.5338.42131551522929910盐亭70.9149.0410.6259.66124142431522140全市1189.11392.93150.43543.36128212153286214050水质概况水质概况2011年度绵阳市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河流、水功能区、水库、水源地、市(洲)界水体五个部分。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依据为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一) 河流涪江是绵阳市的主要河流。涪江干流经我市平武、江油、涪城、游仙、经三台出境。涪江支流众多,均属嘉陵江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52条,连同溪、沟共计3000多条,水域自成体系。市境内主要的一级支流有:右岸的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凯江和左岸的芙蓉溪、梓江等,构成了羽状水系。2011年度水质评价河流为绵阳市主要江河及部分支流。1、主要江河水资源质量2011年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以下简称“三江”)主要江河水质评价河长共478公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全年“三江”水质略有变化,水质状况总体稳定。涪江 绵阳市主要河流,评价河长358公里,评价断面分别为:平武、江油、绵阳、涪江()、南塔、丰谷、三台。水质状况均符合地表水、类水域功能,水质良好或较好。年水质级别与去年相比有所变化,其中类水域河长34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5.3%;类水域河长17公里,占4.7%。汛期较去年上升1.7个百分点为类。非汛期维持类、类水域状况基本不变;绵阳市出境河流三台的水质目前绝大部分时段为类。芙蓉溪 评价河长52公里,评价断面为游仙断面,水质大部分时段为类,个别时段为类甚至劣类;全年、非汛期水质均为类,汛期水质由去年的类下降为类。类及劣类水体集中出现在枯水季节和汛初,如4月7日、5月5日、6月8日及12月14日,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其它各时段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水质较好。安昌河 涪江主要支流安昌河,评价河长68公里,评价断面为安县和飞来石。全年水质由去年类下降为类。汛期、非汛期与上年相比水质状况稳定,有明显好转趋势。2011年评价河流各水期分类河长水质评价见表4-1及图4-1。表4-1 2011年绵阳市“三江”水质评价成果表水期类别项目类类类类类劣类全年期河长(km)0341855200百分比(%)071.317.810.900汛期河长(km)0380460520百分比(%)079.59.6010.90非汛期河长(km)0341855200百分比(%)071.317.810.900图4-1 2011年绵阳市“三江”水质类别分类图2、次级河流水资源质量本年度参评的绵阳市次级河流包括通口河、凯江及梓江,评价河长498公里。其中:全年类河长45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2.0,劣类河长40公里,占8.0;汛期类河长45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2.0,劣类河长40公里,占8.0;非汛期类河长45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2.0,类河长40公里,占8.0;在各评价河流中,通口河、梓江总体水质较好,多为类,凯江(A)段除2月21日氨氮超标0.4倍外,其它时段均满足地表水类水域功能,水质较好。水质为类劣类的污染河段是凯江(B)段,该断面位于三台县幺口子人行渡,主要超标物质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及五日生化需氧量。(二) 水功能区2011年度我市共监测评价15个水功能区。其中,一级水功能区8个,二级水功能区7个。河流类水功能区14个,水库类水功能区1个。评价的水功能区河流长度924km。1、按功能区个数评价全市本年度评价水功能区15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7个),达标14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7个),达标率为93.3(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一级区评价8个,达标7个,达标率为97.5;二级区评价7个,达标7个,达标率为100。主要水功能区全年达标情况见表4-2及图4-2。表4-2 2011年绵阳市水功能区评价个数达标表水功能区评价个数达标个数达标率(%)一级区保护区22100保留区6583.3二级区饮用、工业用水区55100工业景观娱乐用水区11100过渡区11100图4-2 2011年绵阳市水功能区评价个数达标表2、按河流长度评价水功能区本年度评价河长924km,达标河长884km,达标率为95.7。其中,一级区评价河长620km,达标河长580km,达标率为93.5;二级区评价河长304km,达标河长304km,达标率为100。各类水功能区河长全年达标情况见表4-3及图4-3。表4-3 各类水功能区河长全年达标情况水功能区评价河长(km)达标河长(km)河长达标率()一级区保护区100100100保留区52048092.3二级区饮用、工业用水区241241100工业景观娱乐用水区4646100过渡区1717100图4-3 各类水功能区河长全年达标情况(三) 水库2011年度评价水库12座,其中,供水水源地(沉抗水库、胜利水库及战旗水库)3座。1、水库水质类别评价在湖库评价中,总磷、总氮仅为反映湖库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不作为参与评价因子。供水水源地除战旗水库10月9日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略超标外,其余两座水库各水期均符合地表水、类水域功能,水质较好;上游水库、团结水库、八一水库、白水湖水库、莲花湖水库及东方红水库年内各水期均符合地表水、类水域功能;红旗堰水库、岐山水库、鲁班水库由于高锰酸盐指数有不同程度超标,年内不同水期均有类水质出现。2011年评价水库各水期分类数量及占总评价数百分比详见表4-4和图4-4。水期类别/座数百分比类类类全年座数(个)471百分比(%)33.358.48.3汛期座数(个)453百分比(%)33.341.725非汛期座数(个)471百分比(%)33.358.48.3表4-4 2011年绵阳市水库各水期数量及占总评价数百分比图4-4 2011年绵阳市水库各水期数量及占总评价数百分比图2、水库营养状态评价在评价的12座水库中,无贫营养水库,中营养的水库4座,占33.3,富营养水库8座,占总数的66.7%。在富营养水库中,处于轻度富营养的水库6座,占富营养水库总数的75.0%;中度富营养水库2座,占富营养水库的25.0%;无重度富营养水库。(四) 水源地本年度全市共评价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地3个,分别是绵阳二水厂、绵阳三水厂及三台县自来水一厂。水源地各水期水质合格比例为100,且满足地表水、类水域功能。(五) 市(洲)界水体根据川水文水质2011号,关于加强四川省市(州)界交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平武、三台(涪江)、盐亭为绵阳市州界站。本年度监测的3个市(州)界水质断面中,除盐亭段4月7日出现氨氮超标0.4倍外,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水质类别均为类,水质较好。(六)地下水水体水质天然地下水在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中,从其周围介质获得各种成分,所以它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溶液。其水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生物特性,而且与其具体用途有关。由于地下水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循环速度很慢,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如重金属难以降解,尤其是深层地下水恢复时间有可能需要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全市地下水类型多,水文地质情况复杂。西部山地坡度陡,地表径流集中迅速,河水位涨落快,形成河川径流的比重大,年平均径流深可达1400 mm左右,地下水体交替强烈,屡见岩溶泉水;盆地边缘以砾岩含水和裂隙水为主,局部有砾岩溶洞水,人口居住位置高,利用地下水困难;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差,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难形成径流,年径流系数仅0.3左右。这一带径流低值区,径流深约300 mm。东南丘陵红层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红色砂泥岩平铺广布,地形切割细碎,地表水极易流失,地下水难聚集,是严重的缺水区和有名的“川中老旱区”。为了进一步掌握绵阳市城区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规律及现状,根据我市城区地下水分布情况,选择了城区内的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即:石马片15、御营坝片33、普明片53、平政片77和花园片99,并根据地下水活动规律,选择了枯水期(月份)和丰水期(月份)二次进行了检测,从而通过以点代面对城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作出概略分析和评价。并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含生活饮用水指标)分类,水质状况分述如下:1、 枯水期3月8日对绵阳市城区内个片区个监测点进行了监测。15、53及77水质符合地下水类标准。33由于锰超标4.2倍;99亚硝酸盐氮超标1.4倍,水质均为类。2011年绵阳市枯水期地下水水质类别与上年比较图。2、丰水期月10日再次对以上个点进行监测,从监测成果来看:普明片53符合地下水类标准;15、77水质为地下水类标准。33亚硝酸盐氮超标1.0倍;99总硬度轻微超标,水质均为类;水质状况比上年有明显改善。2011年绵阳市丰水期地下水水质类别与上年比较图。综上所述,绵阳市地下水中主要超标离子为“三氮”,其次为锰、总硬度。与上年相比,超标项目数有所减少,其它各组份变化不大。绵阳城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市境内地下水多属浅层地下水,水质好坏直接受地表污水浓度大小连续渗透的影响,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及周边、排污河道两侧、引污农灌区等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地下水环境污染呈现由点向面、由局部向区域扩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浅向深发展的趋势。所以地下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不能盲目开采,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除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之外,“关键始终在于监控与管理。”只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严禁过量开采,切断污染途径,防止地表污水的渗透,保护好地下水源。洪涝、干旱情况洪涝、干旱情况(一)雨、水情1、雨情8月16日20时至18日8时,我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多地降特大暴雨。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我市西北部北川、安县、平武等地,绵阳和江油降大到暴雨。强降雨最集中的两个时段分别在17日5时至10时和17日21时至18日2时(此时段降雨中心为安县高川乡)。截至18日8时,本轮主降雨过程(36小时)主要站点累计降雨量为(单位:毫米):北川的五星沟386.4、北川原址366、任家坪340.2、沙坝340.7、擂鼓337.3、坪上村314、石椅311、吉娜羌寨300.4、邓家292.3、苏宝沟277.6、黄家坝村248.8、桂溪231.6、云力村229.6、老场村182.5;安县的桑枣镇三清村428.1、双电334.4、齐心317.9、天佛302.5、灌滩287.5、沸水286.5、东益273.4、茶坪272、德胜268.4、白果林238.5;平武的平通249.2、桥头115.2。其中,17日21时,安县高川乡再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21时至23时,仅两小时降雨量就达到178毫米,1小时最高降雨量达104.6毫米。2、水情7月23日,绵阳市梓潼县、盐亭县、江油市、游仙区等部分地区普降特大暴雨,7月23日梓江梓潼站17时05分洪峰流量31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0.37米。7月24日晚至7月25日,绵阳市江油市、梓潼县、安县、游仙区、盐亭县、三台县再次普降特大暴雨,梓江再次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7月25日梓江梓潼站7时30分洪峰流量5634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2.44米,距保证水位仅0.06米。8月16日至18日, 我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主要站点水情为:安昌河永昌站(北川新县城)17日10时18分实测安昌河洪峰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水位94.38米(新建站,尚未设置特征水位,以历史情况对照已超过警戒水位);干河子雎水水位站18日3时20分实测水位为660.91米,超警戒水位0.41米,距保证水位0.59米;涪江绵阳城区涪江桥站17日17时洪峰流量为1870立方米/秒,水位462.15米,距警戒水位3.07米。(二)灾情暴雨诱发严重洪涝、地质灾害,导致北川、安县等部分地方交通、电力和通讯中断,交通和水利、防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农林经济作物受灾严重。经初步统计,全市受灾人口64908人,紧急转移9021人,因灾死亡2人,失踪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千公顷,成灾面积2000公顷,绝收面积960公顷,减产粮食900吨;停产企业20家,公路中断44条次,供电中断6条次,通讯中断2条次;损坏堤防31处、10.49千米,损坏护岸2处、水闸4座、机电泵站5座。因洪涝灾害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4.3537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