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导论.ppt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导论.ppt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导论.ppt_第3页
自然辩证法-导论.ppt_第4页
自然辩证法-导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7/27,1,自然辩证法,授课教师 文法学院 梁伟军 联系方式,2019/7/27,2,参考教材,1全国工程硕士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谈新敏等,自然辩证法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4曾国屏等,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刘大椿等,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霍有光等,自然辩证法新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019/7/27,3,参考教材,7吴彤等,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陈芬,科学理性的价值审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1常平等译,美国国家工程院编,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2019/7/27,4,课程考核,1、课程作业:30% 课程论文/ 读书笔记 不少于3000字 题目,摘要,关键词,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参考文献 课程结束前上交 2、期末考试:70%,2019/7/27,5,课程主要内容,导论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基本理论自然观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2019/7/27,6,导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作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把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普遍方法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2019/7/27,7,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的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自然界 狭义,指自然科学技术所研究的无机界、有机界和人工自然界。 广义,还包括人类社会。,2019/7/27,8,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的辩证法 (2)从整体上 认识自然界的根本性质(如物质性、系统性、层次性、物质运动的机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运动转化的方向性等); 研究唯物辩证法的普遍性在自然界中表现的特殊性; 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转化的一般规律; 研究自然界物质内部存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研究自然界物质系统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规律等。,2019/7/27,9,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2、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观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指人类通过自然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是从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方法中概括或抽取出来的一般的方法(如科学研究的起步选题方法,搜集资料和积累知识的方法,观察方法,试验方法,科学抽象方法,逻辑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数学方法,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系统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等),2019/7/27,10,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3、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农、林、医等科技领域,即指自然科学和技术 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性质、功能和体系结构,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途径和环节等 研究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把自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的动力;探究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哲学和科技工作者思想意识的关系,揭示其发展的外动力;探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等,2019/7/27,11,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4、三部分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有机统一整体 区别: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辩证法;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联系:自然界客观的辩证法是基础和前提;主观的辩证法是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是研究结果,2019/7/27,12,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自然观 以物质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界; 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然界; 自然物质系统演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人与自然的关系等。,2019/7/27,13,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2、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3、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技发展规律 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途径和环节; 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外在条件; 自然科学、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2019/7/27,14,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三)自然辩证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分支学科 1、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自然界、数学、社会和人类思维这四大领域中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对这四大领域中普遍规律再进行的高度的科学抽象或概括,是一门概括层次最高的科学 2、自然辩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和科技史为依据,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属于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它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辩证法(即辩证逻辑)相并列,同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2019/7/27,15,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由自然辩证法史、总论和分论三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核心,2019/7/27,16,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事实材料和实验手段,推动了自然科学在19世纪的全面发展,开创了科学的文化世纪,2019/7/27,17,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2、 19世纪,自然科学一些主要部门的变化 相继由经验领域进入理论领域 即由搜集材料阶段进入到整理材料阶段 由分门别类研究进入到研究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由研究单个事实进入到研究过程变化 由研究力学的因果关系进入到研究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2019/7/27,18,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2、19世纪涌现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重大理论成果 自然科学 天文学领域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地质学领域的渐变论 物理学领域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理论 化学领域的原子论和元素周期律 生物学领域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 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揭示出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辩证法,2019/7/27,19,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2、19世纪涌现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重大理论成果 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从其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批判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和经验主义倾向,2019/7/27,20,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3、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重大进展,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记载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第一个历史文献,2019/7/27,2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第一阶段:1873-51876-5 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致信马克思反映了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全面构思,“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体。物体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各种物体的形式和种类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认识。”“自然科学只有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中,在物体的运动中观察物体,才能认识物体。对运动的各种形式的认识,就是对物体的认识。”,2019/7/27,2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第一阶段:1873-51876-5 恩格斯全力投入探索自然辩证法的工作,写出了94篇札记,包括1875-1876年写成的导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全书的精髓,2019/7/27,2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第一阶段:1873-51876-5 柏林大学讲师杜林(1833-1921)向马克思主义进攻,鼓吹终极真理论,致使德社民党内思想混乱,危害工人阶级革命事业 恩格斯接受该党领袖威廉李卜克内西 请求,批判杜林论,1876-9 1878-6,写成反杜林论 一书,2019/7/27,2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第二阶段:1878-71883-3 继续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写成了大部分论文和相当数量的札记 1878-8,写出自然辩证法的“总体计划草案”,是他五年前最初设想的补充,反映了两年前已呈现在他头脑中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最终的全貌” 1883-3-14,马克思去世 1883-91885-2,整理资本论第二卷 1894-10,整理完资本论第三卷 1895-8-5,恩格斯去世,未完成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和出版,2019/7/27,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第二阶段:1878-71883-3 恩格斯去世前对自然辩证法的手稿、札记和片段整理,将全部181篇稿分成四束,分别加上标题,第一束 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论文、札记和片段,127篇),第二束 自然研究和辩证法(6篇),第三束 自然界的辩证法(6篇),第四束 数学和自然科学,Diversa札记(42篇),2019/7/27,2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手稿,确立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 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2019/7/27,2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手稿,对自然科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科学预见,如关于原子可分、生命本质、各门学科的交叉点上必然产生新的边缘学科等,都为后来的科学发展事实有力佐证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在1925年以德文原文和俄文译文对照形式在前苏联第一次正式出版 日文版(1929)、中文版(1929)、英文版(1939)等相继问世,2019/7/27,28,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1、背景 20世纪,以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和两大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革命,开创了科学技术发展新时代 自然科学的研究从以宏观低速运动为对象,向上下两个层次拓展,宏观太空高速运动: 宇宙学等,微观原子内 部结构层次: 粒子物理学、 分子生物学,2019/7/27,29,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1、背景 现代科学革命现代技术革命新一轮产业革命生产力巨大进步,人类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极其深刻变化 为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 大大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使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在现代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2019/7/27,30,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学科,主要研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探讨: 科学的性质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逻辑 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提出、检验和评价 科学理论的结构、解释和更替 科学发现的模式 科学思维的形式、要素和特点等 为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2019/7/27,31,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1)1920年代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形成后,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22,石里克担任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教授,1926,卡尔纳普成为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两人为首,形成了科学哲学的维也纳学派(始称石里克小组) 该学派建立起逻辑经验主义的“标准”科学哲学,其基本特征是同时强调经验和逻辑,2019/7/27,32,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逻辑经验主义主张,只有可能达到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一串空洞的、无意义的词语排列 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标准就是可证实性原则 哲学的变革、改造,就是要坚决“排斥形而上学”,使哲学象经验科学一样精确 哲学的任务就是运用逻辑(主要是数理逻辑)的方法,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揭示其经验性 1920-1950年代,逻辑经验主义被奉为标准的科学哲学,占 据统治地位,2019/7/27,33,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2)1950年代后,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也称证伪主义)取代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正统地位 波普尔以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 分界问题上,他提出可证伪原则。认为,任何科学理论必定能推演出有可能在经验中受到检验或反驳的结论,并且终将被证伪,被更好的理论所取代;永远正确、不可反驳不是理论的优点,却是伪科学 的特征,2019/7/27,34,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归纳问题上,认为归纳既不能发现知识也不能证明知识 从单称观察陈述中不能得出全称的理论命题,从已知的观察中不能推出未知的事件 他提出猜测和反驳的方法,即通过试错法提出各种尝试性假说,并进行理性批判和经验检验,从而选择出暂时具有较高逼真度的理论,2019/7/27,35,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2、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3)1960年代兴起的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 主张从科学史提供的史料出发研究科学,即以历史取向取代逻辑取向,以发展态度取代静止态度 认为,科学知识是一种历史的产品,科学本质上一是一种人文的事业,社会的事业 科学是集团的产物,只有科学共同体才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批准者 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体系,其提出、接受和变更,不是靠逻辑的论证,也不是靠经验的证实或证伪,而是由科学共同体的“格式塔转换”(组织结构或整体) 因而,社会学和心理学被引入了科学哲学领域,2019/7/27,36,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3、科学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或社会事业,放在社会大系统的背景下,来着重考察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931,伦敦,第二次国际科技史大会,(苏)格森作了题为牛顿的社会经济根源的报告,突破了科学史研究的“内在论”模式,启迪人们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新视角考察科学,催化了科学社会学的面世,2019/7/27,37,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3、科学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剑桥大学为活动轴心的左派“无形学院”在1930年代形成,中心人物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 他系统地探究了自然科学史、科学的社会作用、社会经济因素对科技发展的作用等问题,并在1939发表巨著科学的社会功能,被认为是科学学的奠基之作,并且直接影响了科学社会学的发展,2019/7/27,38,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3、科学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默顿将探索的眼光投向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于1938发表了题为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博士论文 以17世纪英国社会的科学职业及科学兴趣中心转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怎样受到以新教为标记的特殊价值关系的培育而出现 这篇论文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被认为是科学社会学在美国诞生的标志,2019/7/27,39,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发展 3、科学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940-1950年代,科学社会学经历了一个休眠蛰伏时期,并在1960年代走向了成熟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计量学的创始人普赖斯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