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教育思想.ppt_第1页
张雪门教育思想.ppt_第2页
张雪门教育思想.ppt_第3页
张雪门教育思想.ppt_第4页
张雪门教育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张雪门 (18911973) 原名显烈,字承哉、尘芥,浙江鄞县人。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1912年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1918年任星荫幼稚园园长,发起募捐创办幼稚师范。1922年在宁波创建湖西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1924年入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1.1918年,创立宁波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 2.1924年,在北大教育系学习,细心研究了福禄倍尔、蒙台梭利以及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 3.1930年,应熊希龄之聘,任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长,4.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了系统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研究,抗战爆发后,幼师迁重庆,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儿童福利制度的实验。抗战爆发后,去广西桂林,主持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兼任桂林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兼任广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致力培训幼教师资。 5.1946年,前往台湾办理儿童保育院(台北育幼院),后因工作繁重,患上眼疾,并于1952年离开育幼院。 6.1960年,他突患脑病,半身不遂,在眼睛失明、手脚失灵、耳朵失聪的情况下陆续写下了幼稚教育、幼稚园行为课程等专著。 7.1973年脑病复发,抢救无效病逝于台湾,享年83岁。,张雪门,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主要著作: 幼稚园行政 儿童保育 幼稚教育 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 幼稚园行为课程等,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分为四类: (一)培养士大夫清末的蒙养院 (二)培养宗教信徒教会办的幼稚园 (三)发展儿童个性儿童本位教育思想指导的幼稚园 (四)改造中华民族理想的幼稚教育,三、论幼稚教育的行为课程 (一)行为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生活和实际行为,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在20世纪30年代, 张雪门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 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 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 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 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 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 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张雪门认为, 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 1. 儿童自发活动; 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升的活动; 3. 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剩生的活动; 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 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 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 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 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 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 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2. 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3. 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4. 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二)行为课程的组织 整体性 个体性 直接性 (三)行为课程的教学法 要旨: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 “行为即课程” 目标:兼顾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其内容来自周围环境,其方法采用单元设计教学法,其实施以行动为中心,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课程特点:1. 整个的 2. 直接的 3. 偏重个体发育 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 1. 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 都是整个儿的 2. 幼稚生时期, 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 编制课程时, 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 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 幼稚园的课程, 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四、论幼稚师范教育的见习和实习 (一)关于见习、实习的场所 四种单位:中心幼稚园 平民幼稚园 婴儿保育院 小学 (二)关于见习、实习的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 9学时 分三次进行 第二学年:学生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