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期 ( 总 第 8 7 ) 2 0 0 7年 4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For e s t By Pr o du c t a n d S pe c i a l i t y i n Ch i na No 2 ( GS NO 8 7 ) Apr 2 0 07 肽类天然防腐剂产生菌一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c a s e i HD1 7 菌株培养基成分的研究 么宏伟 , 雷虹 , 聂怀林。 , 冯磊 , 吴 洪军 , 张磊 , 谢晨 阳 , 赵凤 臣 ( 1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2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3 东宁县计量检定测试所) 摘 要 : 对 小分子肽产生茵的发 酵培养基成分进行研 究。小分子肽 的生物合 成主要 受碳 源 、 氮 源、 磷 源 和金属 离子 的调控 。本文主要对各种不 同的有机 氮 源、 无机氮 源进行 了试验 , 发 现 以 2 蛋 白胨作 为氮 源效果最好 , 另外还对发酵培 养基 中氯化钠 的添加 量进行 了试验 , 氯化纳 的添加量为 2 0 g L抑茵效果最 好。此 外, 添加复合维生素对 小分子肽的产生无显著促进作用。在对种子培养基 的优化 中, 以茵体 的生 长速率为标 准得到 最佳 组合 为葡萄糖 2 、 酵母 膏 1 、 牛 肉膏 1 、 C a 抖0 0 0 0 5 mo l L、 Mn 抖0 0 0 0 2 5 mo l L、 吐 温 0 5 ml L。 关键词 : 乳酸茵 ; 小分子肽; 发 酵; 氮源 S t u d y o n Co mp o ne nt s i n Cu l t u r e M e di u m f o r Pr o d u c i n g S t r a i n L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a r a c a s e i HD1 7 o f Pe p t i d e Bi 0 p r e s e r V a t i V e Y a o Ho n g w e i , L e i Ho n g 2 , Ni e Hu a i l i n 3 , F e n g L e i , Wu ao n g j u n , Zh a ng Le i , Xi e c h e ny a ng , Zh a o F e n g c he n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s t b y - p r o d u c t a n d s p e c i a l i t y r e s e a r c h i n He i l o n g j i ang p r o v i n c e , He i l o n g j i ang , Mu d a n j i ang , 1 5 7 0 1 1 ; 2 T h e l i f e s c i e n c e c o l l e g e o f He i l o n g j i ang Un i v e r s i t y ; 3 Do n g n i n g me a s u r e m an d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t est i n g s t a t i o n ) Ab s t r a c t : Th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me di u m o f s ma l l pe p t i d e s wa s s t u d i e d Sma l l p e p t i de s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s e e ms t O be d e p e n d e n t o n c a r b o n s o u r c e r e gu l a t i o n, n i t r o g e n s o u r c e r e g ul a t i o n, me t a l h y d r o n i u m a n d p h o s p h a t e c o n t r o 1 Di f f e r e n t o r g a n i c a n d i n o r g a n i c n i t r o g e n r e s o u c e h a d be e n e x a mi n e d f o r t h e i r a b i l i t i e s t O p r o mo t e s ma l l p e p t i d e s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2 p e p t on e wa s t h e b e s t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T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e Na C1 i n t h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me d i u m wa s e x a mi n e d t o o ,t h e b e s t c o n t e n t o f i t i s 2 0 g L Ad d i t i o n a l l y , t h e c o mp l e x v i t a mi n s wa s r e c o v e r e d h a s n o i mp r o v e me n t f o r t h e p r o du c t i o n o f s ma l l p e p t i d e s I n t he p r o c e s s o f o p t i mi z i n g t h e me d i u m o f s e e d,wi t h t he s t a n d a r d o f t he g r o wt h o f t he Lb p a r a c a s e i HD1 7,t h e b e s t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2 g l u c o s e ,1 mi c r o z y me ,1 b e e f e x t r a c t ,0 0 0 0 5 mo l L C a 抖 ,0 0 0 0 2 5 mo l L Mn 2 , 0 5 ml L t we e n we r e o b t a i n e d Ke y wo r d: l a c t i c a c i d b a c t e r i a ; s ma l l p e p t i d e ; f e r me n t a t i o n; n i t r o g e n s o u r c e 1 前 言 防腐剂( p r e s e r v a t i v e ) 是指为 防止食 品腐败 、 变质 , 延长食 品保存 期 、 抑制 食 品 中微生 物 繁殖 的 物质n 。 大致 可分为化学 防腐 剂和天然 防腐剂 。 目前 , 我 国及 其它发展 中国家仍 然普遍 使用化学 防腐剂 , 这 对人 体 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毒害作 用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 提高 , 健康意识 不断 增强 , 倡 导安全 、 营养 的绿 色消 费 观念 已深入人心 , 因此 安全 高效的天 然食 品 防腐 剂取 代或部分取代化学 防腐剂 已成为一种趋势 3 。微生物 收稿 日期 : 2 0 0 6 一 l 1 1 2 4 天然防腐剂 中研究最早 最透彻 的是乳 酸链球 菌素 ( N i s i n ) , 也称乳链 菌肽 , N i s i n在乳制 品、 酿造业 、 制药业等 工业 中的应 用 已充分 展示 了其 作 为生 物 防腐 剂 的作 用 。 据研 究发现 , 未经灭菌 的 L - 乳 酸菌发 酵的酸菜 在 常温下保 质期长达 1 5年之久 , 经实验 证 明发现其 可 能为一种在食品 中具有较好 防腐作 用 , 而在 体 内可 被 分解 为氨基 酸的 高安 全性 的小 肽类 物 质极 具研 发 价 值 , 对提 高我国的天然 防腐剂 的技术 含量 和推进我 国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么宏伟等: 肽类天然防腐剂产生茵一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培养基成分的研究 第 2 期 的绿色 食 品 发 展 战 略 的发 展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本实验经过对小分 子肽产 生菌 的不 断筛选 , 获得 的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 乳 酸 菌菌株 的 抑菌 效果 比较好 , 适用 于发 酵条 件的优 化 , 诱变 育种 , 原生 质体融合等实 验 。为了使 L b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乳酸 菌菌株能够高产 , 本实验进行 了发酵条件 优化的研究 。 本试验从有机 氮源 、 无机氮源和其他 氮源 等方面 出发 , 对 L b p a r a c a s e i H D 1 7乳酸 菌菌株 的发酵培养 基成 分进行 了优化 , 得到 了最佳发酵培养基 配方 , 以及 通过 正交实验得到 了最佳 种子 培养基 配方 , 为进 一步 的研 究及生产工作 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2 材料与方 法 2 1 材料 2 1 I 1 供试菌种及来源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c a s e i H D 1 7菌株 : 齐齐哈尔 丰 源食 品公司提供 的酸菜发酵液 中分离得到 。 枯草芽孢杆 菌(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 : 黑龙 江省科 学 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 2 1 2 培养基 M 培养 基 、 牛 肉膏蛋 白胨 培养 基 、 素琼 脂 培 养基、 发 酵 培 养 基 ( 1 L ) : 豆 芽 1 5 0 g , 番 茄 2 0 0 g , 白菜 2 0 0 g , 蔗糖 2 0 g , N a C 1 2 0 g , 蛋 白胨 2 0 g , 蒸 馏水 1 0 0 0 ml ( O 1 5 MP a , 灭菌 2 0 mi n ) 。种 子培养基 : 葡 萄糖 2 、 酵 母膏 1 、 牛 肉膏 1 、 C a 0 0 0 1 mo l L、 Mn 0 0 0 0 5 mo l L、 吐 温 0 5 ml L、 p H6 8 2 2 方 法 2 2 1 培养 方法 刮半环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 到 M6 培养 基 上 , 恒 温 3 O 厌 氧 培养 4 8 h 。将 2环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刮 入 l ml 无 菌水 中, 混匀后 转 入 3 0 m1 种 子培养基 中, 恒 温 3 O 培养 2 4 h 。在 1 0 0 ml 发酵 培养 基 , 以 3 的接 种量 接 人种 子 培养 基 , 恒 温 3 O 培养 4 8 h。 2 2 2 分析方法 2 2 2 1 培养基 菌体浓度 的测定 。用 UV 7 7 5 B型分 光光度计在 5 2 0 n m处 测定 培养 4 8 h后 的培养 基 的光 密度 , 即 OD值。 2 2 2 2培养基 p H值 的测定 。用 P HS - 2 5 型标 准酸 度计测定离 心 ( 4 0 0 0 r mi n ,l O mi n ) 后 的培养 基 的 p H 值 。 2 2 2 3 双层检测平 板法 。在无 菌平皿 中倒 入 2 0 ml 加热融化的素琼脂( 2 ) , 待其充分冷却凝固后, 按一 定次序摆放整齐数个 已灭菌 的牛津杯 。将分装 于三角 瓶中的 3 0 ml 融化的指示菌培养基冷却至 5 o 左右, 加入稀释后 的指示 菌( 枯 草芽孢 杆 菌) 菌 悬液 2 ml , 迅 速混合均匀 , 倒 入平板 。冷却后 , 用无 菌镊子取 出牛津 杯 。此平板 为小分子肽抑菌效果 的检测平板 。将培养 好的培养基 浓 缩 1 O倍 , 用 移 液 枪 吸取 1 1 0 1 进 行 点 样 , 最后将平板置 于 3 7 的培养箱 中培养 1 2 h 后 , 测抑 菌 圈大小 。 2 2 3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2 2 3 1 发 酵 培 养 基 成 分 优 化 结 果 的对 比。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 经平板 、 种子培养 基活 化、 扩大 培养后 , 按 3 的量接入各优化后 的培养基 , 3 O 静止 培养 4 8 h 后 , 4 0 0 0 r mi n离 心 1 0 mi n后 测定 p H 值 , 剩 余培养基 1 O倍 浓缩 后 , 双层 检测 平板 法 检测 抑 菌效 果 。各优化 的培养基成分见表 2 1 。 表 2 1 发酵培养基优化成分表 单位 : L 2 2 3 2 不 同有机 氮源对 小分子 肽产量 的影 响 。将 发酵培养基 中的蛋 白胨分别用 2 牛 肉膏 、 2 酵母 膏 等有 机氮源进行替换 , 配制各培养基 , 同时 以发酵 培养 基 和不加蛋 白胨 的发酵培养 基作对 照 。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 菌株经 平板 、 种子培养基 活化 、 扩大培养后 , 按 3 的量 接入各 培养 基 , 3 O 静 止培养 4 8 h后 , 4 0 0 0 r mi n 离 心 1 0 mi n后 测定 p H值 , 剩 余培养基 1 O倍浓缩 后 , 双层 检测平板法检测抑菌效果 。 2 2 3 3 不 同无机 氮源对 小分子肽 产量 的影 响。将 发酵培养基 中的蛋 白胨分别用 0 4 ( NH 。 ) 。 S O 。 及含 氮量相等 的 NH 。 C 1 、 N H。 N O 。 、 ( NH。 ) 。 C O 。 、 N a N O 。 、 尿 素等无机氮源替换 , 配制各培养基 , 同时以发酵培养基 和不加 蛋 白胨 的 发 酵 培 养 基 作 对 照 。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经平板 、 种子培养基活化 、 扩 大培养后 , 按 3 的量接 入各 培养基 , 3 O 静止 培养 4 8 h后 , 4 0 0 0 r mi n离心 1 0 m i n 后 测定 p H 值 , 剩余 培养基 1 O 倍 浓缩 后 , 双层检测平板法检测抑菌效果 。 2 2 3 4 不 同其 他氮 源对小分 子肽产 量 的影 响 。将 发酵 培 养基 中的 蛋 白胨 分别 用 2 O 牛 肉 汤 、 5 O 豆 浆 、 等作为唯一 氮源进行 替换 , 配制 各培养 基 , 同时 以 发酵培养基 和不加 蛋 白胨 的发 酵培养 基作 对照 。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经平 板 、 种子 培养基 活化 、 扩 大 培养后 , 按 3 的量 接入各 培养 基 , 3 O 静 止 培养 4 8 h 后 , 4 0 0 0 r m i n 离 心 1 0 mi n后测定 p H值 , 剩余 培养 基 1 O倍浓缩后 , 双层检测平板法 检测抑菌效果 。 2 2 3 5 氯化钠 不 同浓 度 的小 分子 肽产 量 的影 响 。 将发酵培养基 中的氯化钠成分 , 按 1 0 g L、 2 0 g L 、 3 0 g L的梯度 , 分别作 成培养基 , L b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 株经平板 、 种子 培养 基活 化 、 扩 大培养 后 , 按 3 的量 接入各培养基 , 3 O 静止培养 4 8 h 后 , 4 0 0 0 r mi n 离 心 1 0 m i n 后 测定 p H 值 , 剩余 培养基 1 O 倍 浓缩后 , 双层 检 测平板法 检测抑 菌效果 。 2 2 3 6 复合维生素不 同浓度对小 分子肽 产量 的影 5 维普资讯 2 0 0 7血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第 2期 响 。将 等量 的维 生 素 B l 、 B 2 、 、 B 、 B 。 、 B H混合 制 成 复合维生素 , 分别 按 0 g g L , 1 0 g g L, 2 0 g g L的量 , 用 细菌滤器打入 以灭好 的发酵培 养基 中 , 作为培养 基使 用。L 6 p a r a c a s e i HD1 7菌株 经平板 、 种 子培养 基 活 化 、 扩 大培养 后 , 按 3 的量接 入各 培养 基 , 3 O 静止 培养 4 8 h后 , 4 0 0 0 r mi n离心 1 0 m i n后测定 p H 值 , 剩 余培养基 1 O倍 浓缩 后 , 双 层 检测 平 板法 检测 抑 菌效 果 。 2 2 4 种子培养基 成分 的优 化( 正交试验) 以种子培养基为 基础进行 培养 基成 分 的优 化 , 设 置葡萄糖 、 酵母 膏和牛 肉膏 、 C a 。 和 Mn 、 吐 温 8 O四 个 因子 , 每个因子设 计三个 水平 , 因子 、 水平 设计 见表 2 - 2 , 试验方案见表 2 3 。 表 2 - 2 种子培养基成分的优化正交试验的因子 与水平表 表 2 3 种子培养基成分 的优化正交试验的试验方案 葡 萄糖 吐 组合 1 1 1 1 1 组合 2 1 2 2 2 组合 3 1 3 3 3 组合 4 , 2 1 2 3 组合 5 2 2 3 1 组合 6 2 3 1 2 组合 7 3 1 3 2 组合 8 3 2 1 3 组合 9 3 3 2 1 L 6 p a r a c a s e i H D 1 7 菌株经平板 、 种子培养基活 化 、 扩 大培 养后 , 按 3 9 5 的量接 入各培 养基 , 3 O 静止 培养 4 8 h后 , 光 电比浊法 在 5 2 0 n m 波长下测定培养基 O D值、 4 0 0 0 r rai n 离心 1 0 rai n 后测定 p H值, 剩余培养 基 1 O 倍浓缩后 , 双层检测平板法检测抑菌效果 。 3 结果与分析 3 1 发 酵培 养基各成分对 小分子肽产量的影响 3 1 1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结果的对 比 依据本 实验 室人员对发酵培养基组分做 正交实验 所得 的两种 优化结 果 , 做进一 步 的优 化验证 。将 优化 出的两种发酵培养基 , 各 自培养 L 6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 菌株后 , 测得 p H 值和抑菌效果见表 3 1 。 表 3 - 1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的对 比 表 中结果 可 看 出, 优化 一、 优化 二均 能促 进 L b p a r a c a s e i HD1 7菌株 产 小分 子 肽, 但 产 量有 明显 差 别 , 优化一抑菌圈直径最大 , 说 明优化一的配方较好 。 3 1 2 不同有机氮源对 小分子肽产量的影 响 将发酵培养基 中的蛋 白胨分别用 2 牛 肉膏、 2 酵母 膏等有机氮源进行替换 , 配制各培养基 , 同时 以发 酵培养基和不加 蛋 白胨 的发酵培养 基作对 照 , 各培 养 基培养 L 6 r a c a s e i HD 1 7 菌株后 , 测得 p H 值和抑 菌效果见表 3 2 。 表 3 - 2 有机氮源培养基 p H 值和抑 菌效果 图 3 一 l 有机氮源培养基 p H值和抑菌效果 图 由表 中结果可 看 出, 蛋 白胨 、 牛 肉膏 、 酵 母 膏等有 机 氮源源, 均 能促进 L 6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产小分 子肽 , 但产 量有 明显 差别 , 其 中 2 蛋 白胨 的抑菌 圈直 径最大 , 说 明作为 氮源优 于其它有机氮 源。 3 1 3 不 同无机氮源对小分子肽产量 的影响 将 发 酵 培 养 基 中 的 蛋 白 胨 分 别 用0 4 ( NH ) 。 S O ,及 含 氮 量 相 等 的 NH C 1 、 NH N O 。 、 ( N H ) 。 C O 。 、 N a N O 。 、 尿素等 无机氮 源替换 , 配制 各培 养基 , 同时以发 酵培养 基和 不加蛋 白胨 的发酵培 养基 作对 照。各培养基培养 L 6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后 , 测得 p H 值和抑菌效果见表 3 3 。 表 3 3 无机 氮源培养基 p H值和抑 菌效果 6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么宏伟等: 肽类天然防腐剂产生茵一 l_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a r a c a s e i H D1 7菌株培养基成分的研究 第 2期 图 3 8 图 3 9 由表中结果 可看 出, N H 4 C l 、 N H 4 N Q 、 ( NI4 , ) 。 C 0 3 、 N a N Q 、 ( NH 4 ) 。 S 0 4 、 尿素、 蛋 白胨 等氮源, 均能促进 工 6 ? -a c a $ c i H D 1 7 菌株产小分子肽 , 但产量有明显差别, 其 中 2 蛋 白胨的抑菌圈直径最大, 说明作为氮源优于其它 无机氮源。 3 1 4 不同其他氮源对小分 子肽产量 的影 响 将 发酵 培养 基 中的 蛋 白胨 分 别用 2 0 牛 肉汤 、 5 0 豆浆等其他氮源进行替换 , 配制各培养基 , 同时 以 发酵培养基和不加蛋 白胨 的发酵 培养基作 对照 , 各 培 养基培养 p a ? -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后 , 测得 p H值 和 抑菌效果见表 3 4 。 表 3 4 其他氮 源培养基 p H值和抑 菌效 果 表 中结果可看出 , 牛肉汤 、 豆浆 、 蛋 白胨 等氮源 , 均 能促进 L b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 菌株产小分子肽 , 但产量 有明显差别 , 其 中 2 蛋 白胨 的抑 菌圈直径 最大 , 说 明 2 蛋 白胨 作为氮源优于其氮源 。 3 1 5 氯化钠不 同浓度的小分子肽产量的影 响 将 发酵培养基 中的氯化钠成分 , 按 1 0 g L 、 2 0 g L 、 3 0 g L的梯度 , 分别作成培养基 , 同时以不加蛋 白胨 的 发 酵培 养 基 作 对 照 , 各 培 养 基 培 养 L b p a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后 , 测得 p H值 和抑菌效果见表 3 - 5 。 表 3 - 5 不 同氯化钠浓度的发酵培 养基 p H 值和抑茵效 果 图3 一 l 1 不同氯化钠浓度的发酵培养基 p H值和押茵效果图 表中 结 果 可 看 出 , 四 种 培 养 基 均 能 促 进 p a ? -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 产 小分 子肽 , 但 产量 有 明显 差 别 , 其 中 N a C 1 添加量为 2 0 g L的抑菌 圈直径最 大 , 说 明 N a C 1 添加量为 2 0 g L作为培养基成分较好 。 3 1 6 复合维生素不同浓度对小分子肽产量的影响 将 等量 的维生 素 B 、 B 2 、 B 4 、 B 6 、 B 。 、 B H混合 制成 复合维生 素 , 分 别按 1 0 t g L , 2 0 “ g L的量 , 用 细菌 滤 器打入 以灭好 的发酵培 养基 中, 作为培养 基使用 。同 时以发酵培养基作对 照 , 各培养基 培养 p a ? - a c a s e i H D1 7菌株后 , 测得 p H值和抑菌效果见表 3 - 6 。 表 3 - 6 不同复合维生素浓度 的发酵培养基 p H 值和抑 菌效果 表 中 结 果 可 看 出, 三 种 培 养 基 均 能 促 进 p a r a c a s e i H D 1 7菌株 产 小分 子肽 , 但 产量 有 明显 差 别 , 其 中发酵培养基的抑菌圈直径 最大 , 说 明发 酵培养 基 中不 添加维生素较好 。 3 2 种子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正交试验) 以种子培养基为基 础进行 培养基 成分 的优化 , 设 置葡萄糖 、 酵 母膏和 牛肉膏、 C a 。 和 Mn 2 、 吐温 8 O四 个因子 , 每个因子设计三个水平 , 作正交试验 。各培养 7 维普资讯 2 0 0 7 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第 2期 基培养 L b p a r a c a s e i H D 1 7菌 株后 , 抑 菌 圈、 O D值 的直观分析见表 3 7 、 3 8 。 表 3 7 ( 3 ) 正交表 : 种子 培养基成分优化 的 正 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从表 3 7 可 以看 出, C a 、 Mn 2 和酵母 膏 、 牛 肉膏 的极差 R分居第 一 、 二 位 , 是 影响 培养 基抑 菌效 果 的 关键 因子 , 其次是吐温 8 0 , 葡萄糖 的影 响最小 。 根据各试验 因子 的总计数 或平均数 计算 , 以小 分 子肽的产量可以看 出, 发 酵培养 基成分最 佳组合 为 葡 萄糖 2 、 酵 母 膏 0 5 、 牛 肉膏 0 5 、 C a 0 0 0 1 5 mo l L、 Mn 2 0 0 0 0 7 5 mo l L、 吐 温 0 5 ml L。 表 3 8 L 。 ( 3 ) 正交表 种子培养基成分优化的 正 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too l L ) 。 ( m l L 。 ) 。值 ( ) 牛 肉膏( ) T2 1 1 65 5 1 3 2 5 9 T3 1 0 08 1 1 1 2 3 6 1 2 3 2 3 1 3 1 2 1 1 6 5 7 1 0 2 9 7 9 0 0 4 3 8 8 6 3 4 3 2 3 O 01 0 8 8 5 1 2 3 3 l 2 2 3 1 1 O 0 8 1 1 1 5 4 8 9 3 2 9 3 3 6 0 3 84 9 3 1 1 O O 7 3 9 2 1 5 5 4 4 5 6 2 6 1 1 2 2 6 2 4 3 4 7 5 0 4 6 2 0 4 6 4 4 5 6 3 5 7 9 8 从表 3 8可以看 出, 酵母 膏、 牛 肉膏和 C a 、 Mn 。 的极差 R分居第 一 、 二 位 , 是 影 响 培养基 抑菌 效果 的 关键因子 , 其 次是葡 萄糖 , 吐温的影 响最小 。 根据各试 验因子 的总计数 或平 均数计算 , 以菌 体 的生长素率为标 准可 以看 出, 种子 培养基成 分最佳组 合为葡萄糖 2 9 5 、 酵母 膏 1 9 5 、 牛 肉膏 1 、 C a 0 0 0 0 5 mo l L、 M n z 0 0 0 0 2 5 mo l L、 吐 温 0 5 ml L 。 4 结论 经过对 r a c a s e i HD 1 7菌株发酵培 养基及 种子培养基各成 分的试验 , 筛选 出一组最佳条件 : 4 1 蛋 白胨 、 牛 肉膏 、 酵 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天幼师面试题及答案
- 司法助理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材料研发方向试题及答案
- 瑞众保险笔试题及答案
- 广告拓展市场的成功案例试题及答案
- 定西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深度解读纺织品行业的重要指标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创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
- 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
-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 (4.3.1)-3.3我国储粮生态区的分布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2023年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方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包装的学问》课件
- 车辆采购、维修服务投标方案
- 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4 Lesson 11 Online Time 课件(30张PPT)
- 浅析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疏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