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009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0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尝试探究】 你能结合图示和赵亮一起分析出原因吗?,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 半年。太阳直射 半球,北半球各地 大于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四周出现 现象。 (2)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 半年,太阳直射 半球,北半球各地 小于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四周出现 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自主预习学案,北,夏,昼长,夜长,长,短,极昼,冬,南,昼长,夜长,短,长,极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由 向 递减;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 , 达到最小值;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最大,一年有 次最大值。,赤道,两极,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最大值,南半球,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最小值,两,思考,1.北极熊为什么每年能比南极的企鹅多晒几天的太阳呢? 【思考提示】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公转的线速度不同。夏半年,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慢,用时多。冬半年,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快,用时少。因而北极点附近极昼天数比南极点附近的极昼天数多几天。 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即为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和黄赤交角的大小互余,所以,若黄赤交角减小了4,则回归线变成1926,极圈的纬度变为7034,因而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二、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的划分 (1)天文含义上划分 夏季: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 冬季: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 春、秋季:是冬、夏两季的 季节。 (2)气候上划分(北温带的国家)春季: 月;夏季: 月;秋季: 月;冬季: 月。,最长,最短,最高,最低,过渡,3、4、5,6、7、8,9、10、11,12、1、2,2五带的划分,思考,2.假如黄赤交角比现今的值小了4,则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思考提示】 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即为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和黄赤交角的大小互余,所以,若黄赤交角减小了4,则回归线变成1926,极圈的纬度变为7034,因而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核心要点突破,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注:冬夏半年和冬夏至日均为北半球。,3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的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1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1)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2)计算方法: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2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度,如北纬(40N)的昼长等于南纬(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昼夜、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之分、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成因上的不同点。 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射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征所决定的。,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要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只不过昼夜更替时间较长,为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1(2010年湖北武昌高一测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图中D点的地方时为 时,AB是 (填“晨”或“昏”)线。 (2)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4)图中C地的昼长为 小时,E地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 时日出。,解析:该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故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B是晨线,该线与赤道交于D点,即D点所在经线为6时,据此可推出其他各地的时间。 答案:(1)北回归线(2326N) 60E 6 晨 (2)6 22 夏至日 (3)昼长夜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4)12 4 10,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及图示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的子午线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见下图:,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过程,(2)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变化,拓展延伸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垂直物体的日影:cot H=影长/物体长度。 (2)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纬度差(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3)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距L和采光问题:L=楼高cot 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的区别 (1)太阳高度指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 (2)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才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2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完成(1)(2)题。,(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 B C D (2)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解析:由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可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方向有的在南半球,有的在北半球,有的则跨南、北半球。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依据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准确判断四地所在的纬度。第(1)题,由图中可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半年在北方,半年在南方,应为赤道地,区;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指示北方,且有一天太阳直射,说明地在南回归线上;同理地在北回归线上;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0,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地在北极圈上,只有地可能反映我国的情况,故选C项。第(2)题,由前面可知,地在南回归线上,当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故选D项。 答案:(1)C (2)D,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它是多年来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内容,现将有关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如下: 1地球光照图的常见类型 地球光照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的是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变式图。,(1)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或垂直或倾斜,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两端。,(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分北极图和南极图两大类。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通过南北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2日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点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极地图,南顺北逆。 经度数变化,自西向东东经不断增大,西经不断减小,进而结合判读。,纬度数变化,纬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北减小为南纬。 与节气结合,3月21日9月23日(春分到秋分),有极昼的为北半球,有极夜的为南半球。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直射纬度 a作图确定: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b平面图读图确定: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 c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纬线。 d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数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互余。,e极点的太阳高度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f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间隔。,g根据特殊节气,二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确定太阳直射的经线 a根据时间推算,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直射经线。,b中线判断法:昼半球的中线即为太阳直射经线。 c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经线。 (3)推判地方时 关键是利用6时经线和18时经线,注意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如下图:,(4)季节或日期的判定 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特殊日期的判定 a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全为夜,则为12月22日前后;若为昼,则为6月22日前后。,c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 (5)确定日出、日落方位 春分、秋分各地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各地均为东偏北升起,西偏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北半球冬半年),各地均东偏南升起,西偏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 (6)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即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地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同一条纬线上各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相同(同地方时)。 计算公式:日出12昼长/2或日落12昼长/2(公式还可以变化)。,日照图和日期图的区别和联系 日照图以极地为中心或侧方位投影日照图为主,图内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和昼半球,界线是晨昏线,图中有经线和纬线衬托,见图一、图二。,日期图则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圆内扇形比例图,图内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表示昨日和今日面积分布,日期的分界线为子夜零点(或24点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见图三。 在全球范围内,当划分日期的两条界线重合时,全球属同一日期;但在全球范围内,昼半球与夜半球各占一半。,3(2010年南京市高一检测)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前后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点,昼长是 小时。 (3)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 (4)C点的夜长是 小时,D点的夜长是 小时。,解析:从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此图所示的范围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图表示的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情况。此日太阳直射2326N,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66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据E点所在经线为18时,可推算A点的时间为15时,C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故夜长为12小时,D点位于北极圈上,故夜长为0小时。 答案:(1)6 22 (2)15 C 12 (3)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4)12 0,1四季更替 (1)形成: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2)天文四季(以北半球为例),(3)气候四季 传统的四季划分的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划分四季如下:,2五带的划分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了五带:,1不同标准下四季的比较 我国与西方传统的四季划分都属天文四季,但具体的时间划分不同。(如下图),2五带划分,4阅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示意图,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填写正确的是(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纬度变化 太阳高度纬度变化 太阳高度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 A B C D 解析:选B。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和南寒带。五带的形成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引起的;四季的更替是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引起的。,(2009年高考广东卷)读图,回答(1)(3)题。(双选题),高考真题赏析,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40分,【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不等,必然不是二分日,根据昼夜长短情况,那么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位于同一半球,乙地位于另一半球,乙、丙、丁三地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必是丙、丁两地。第(2)题,甲地位于赤道,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位于赤道,无地转偏向力,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有两次。第(3)题,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经度为120E,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经度为20W或160E,甲地日出时间为6时,则乙地为8时40分或20时40分。 【答案】 (1)CD (2)AD (3)BD,【名师导悟】 本题出错原因一是找不到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而感到无从下手,二是审题或观察图不仔细,误把乙、丁认为在同一半球。,(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2)在图示月份中( ) A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 【解析】 第(1)题,若三地位于南半球,分析图中三地的白昼变化,可知三地昼长夜短,表明是南半球夏半年,可据此排除B、C两项。三地a月份的昼长大于b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亲家活动策划书》课件
- 2024年11月社区护理试题+答案(附解析)
- 10月高级养老护理员练习题库及答案(附解析)
- 装潢设计在数码产品包装的未来感考核试卷
- 电子节能照明设备环保认证考核试卷
-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台州网络安全运维招聘注意事项信息
- 各国学前教育体系比较研究
- 《复习指南:出师表》课件
- 电力设备故障预测分析考核试卷
- 厂区保安培训试题及答案
- 资质挂靠设计院合同协议
- 2025年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2024年笔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食品中的X射线检查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豌豆上公主PPT课件
- 艾滋病防治条例PPT课件
- 学生入团申请推荐表
-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章节总结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轴对称与旋转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湘教版
- 渡槽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