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二、甲骨文,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就是原始的文字。,一、原始的文字,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117页 说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为什么?,答:不是。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刃,狼,星,三、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有铭文的西周青铜盘,写出铸有左图三个字的商朝青铜器的名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商朝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为后人研究商周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四、小篆和隶书,秦统一全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书写简便的隶书也逐渐流行。,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秦 代 的 小 篆,汉代隶书,“汉并天下”的瓦当,1、什么字体?,2、它的出土证明了什么?,答:小篆,答: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五、草书、楷书和行书,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楷法”书写文字,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行书。,2、成熟,1、出现,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3、作品,隶 书,草 书,楷 书,行 书,六、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甲骨文,金文,秦 代 的 小 篆,隶 书,草 书,楷 书,行 书,楷 书,行 书,基本规律: 书写由难到易,字体由单一到多样。,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一、孔子,1、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庙龙柱(山东曲阜),2、成就,(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A 他提出“仁”的学说。,B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A 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C 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B 他编订诗书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练习: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学说?,(2)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秦始皇、汉武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不同措施?,(3)这两种不同措施的最相似之处体现在哪里?,(4)你认为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答: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答: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世 流传 的一 种论语版本(书影),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1)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2)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3) 周天子名存实亡; (4) 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得势;(5) 分裂势头减弱,统一趋势明显。,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2、原因,(1)社会变化快,社会情况复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2)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人都需要自己的代言人。,(3)教育发展了,读书人多了,有学问的人多了。,(4)各国统治者重视读书人。,(5)读书、著书有前途,有修养,有学问。,3、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庄周,宋国,庄子,墨翟,鲁国,墨子,韩非,韩国,韩非子,孙膑,齐国,孙膑兵法,123页 孟轲、荀况与孔子的关系,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2 、孟轲、荀况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3 、三位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巩固练习:,1 、什么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书上122页。,拓展练习:论语为政篇第三章云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韩非子曰: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答:孔子,治国方针是以德治国;,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位人物的治国方针,分别是什么?,韩非子,治国方针是以法治国。,2、以上两种治国方针或主张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答:秦朝以法治国,但法律过于严酷而发展为暴政,因而迅速灭亡。,西汉推崇儒家学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22课 文学 史学和宗教,一、大诗人屈原,1、时代、国别,战国时期,楚国。,2、代表作,离骚,天问,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瑰宝。,二、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简介,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出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2、史记,(1)记述的内容,(2)历史地位,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B史记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三、佛教的传入,1、佛教的产生地,印度,2、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境内。,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对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3、佛教是沿着什么路线传入中国内地的?,沿着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内地的。,四、道教的兴起,1、创立时间,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2、教主,尊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为教主。,3、教义,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一、战国编钟,1、制作时代,2、用途,3、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战国,礼仪祭祀活动时用来演奏的乐器,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优秀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考古、音乐史、冶铸史上的重大发现。,二、秦始皇陵兵马俑,1、位于何地,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东侧。,2、历史地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三、王羲之的书法,1、生活时代,3、代表作品,东晋。,兰亭序,天 下 第 一 行 书,2、作品特点,擅长写多种字体,他书写的隶书和楷书端正规范,行书和草书流畅潇洒。,四、顾恺之的绘画,1、生活时代,3、代表作品,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2、作品特点,擅长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不仅形象优美逼真,而且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都得到充分表现。,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一、商朝,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1、汉字,甲骨文,2、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二、西周,1、汉字,金文(铭文、钟鼎文),三、战国,2、青铜器,1、卓越的工程,(1)都江堰,(2)郑国渠,2、活跃的学术思想,3、文学,大诗人屈原,作品有天文 离骚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艺术,(1)编钟,四、秦朝,1、卓越的工程,(1)秦长城,2、汉字,(1)小篆,(2)隶书,(2)灵渠,(1)秦始皇陵兵马俑,3、艺术,五、汉朝,2、汉字,(2)草书、楷书出现,(3)行书出现,1、科学技术,(1)西汉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2)我国现存的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东汉初年。,(3)东汉时期医学成就显著。,“医圣”张仲景;名医华佗。,(1)隶书广泛使用,3、史学,(1)史学家司马迁,(2)史学名著史记,4、宗教,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六、两晋南北朝,1、科学技术,(2)农学成就显著。,(3)地理学成就显著。,北魏贾思勰所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北魏郦道元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2、汉字,(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3、艺术,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教学课件模板
- 时间的重量团课课件
- 戏子创意画课件
- 学生干部培训课程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光伏电站设备采购与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演出场地借用合同
- 二零二五版婚姻解体财产分配协议:净身出户执行细则
- 2025版汽修厂汽车漆面修补与喷涂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环保垃圾清运承包合同
- 2025版国际公路货运服务质量评价合同
- 销售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图表作文写作技巧与范文解析
- 设备监理表格使用说明
- 文化创意公司章程范本
- 代谢性脑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 五年级阅读理解(通用15篇)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学与文学 寄予植物的情怀
- Unit 11 Lesson 1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现状及进展
-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拓展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