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_第1页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_第2页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_第3页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_第4页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第3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温故而知新,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问题探讨,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 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 蛋,最后吃鸡。,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种 群 ,被捕食的 未被捕食的,食入的 未食入的,被同化的 未同化的,构成生物 机体的 呼吸消耗的,种被捕食的 群 未被捕食的,1、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中的? (1)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 (2)太阳能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中的?,(二)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传递和散失的?,生产者 (植物),第一营养级,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分 解 者,遗体 残骸/,初级消费者 摄入,分 解 者 利 用,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变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生产者 (植物),呼吸,太阳光能,化学能,热能(最终归宿),光合,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来?,思考与讨论:,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 源头 : 2.起点: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 渠道: 5.流动形式: 6.散失形式:,太阳能,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热能,能量流动小结:,有机物,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三)能量流动的特点,数据分析与处理,111.0,15.0,3.0,3.5,15.0,3.0,13.52%,20.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率为1020 逐级递减的原因: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10%20%(见下图),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积累量同化量呼吸量,光能入射量生产者固定量反射量,生产者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 各营养级同化量总和,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能量传递效率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为什么一般的食物链上营养级不会多于5个?,答: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流入到下一营养级能量是很少的。所以营养级越高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少。当能量流经45个营养级,所剩的能量就少到不足以再维持下一营养级的生命了。,在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_Kg。,X20%20%=1Kg x=25Kg,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X=(1/2) 10% +(1/4) 10% 10% + (1/4) 10% 10% 10% =280,秸秆,农作物,人,牲畜,燃烧,污染环境、影响飞机起降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沼气池,农田生态系统,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本节知识体系,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过程,能量的源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的总量,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研究意义,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太阳能,生态系统维持所需的大量物质,为什么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二、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范围,生物圈,3、特点,物质数量恒定、重复利用,4、类型,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碳循环,1、循环路线,无 机 环 境,生产者,消费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捕食,分解者,呼吸作用,煤、石油,燃烧,1、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问题思考,4、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1、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2、碳循环的特点?,(有机物),(有机物),全球性、反复循环,(CO2),食物链,碳循环小结,1、C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1)CO2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有机物:(生物群落内部),2、C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光合作用 3、C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形式、途径:,有机物 食物链(网),4、C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 (1)呼吸作用 (2)燃烧 (3)分解者分解,温室效应,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请思考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减排角度: 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的排放量; 增加吸收量角度: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强光合作用固定CO2量。,1、图中A、B、C、D各指什么? 2、 图中又分别指什么生理作用?,C,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示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问题:,D,A,B,生产者,无机环境,消费者,分解者,3、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 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线粒体、叶绿体,C,概念:,归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生物群落,反复循环,无机环境,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化循环)。,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全球(生物圈) 反复循环,1、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特点:具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实例: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1.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四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A、a; B、b; C、c; D、d。,练习,A,2.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3.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为,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c=a+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