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二讲唐朝1.ppt_第1页
隋·唐第二讲唐朝1.ppt_第2页
隋·唐第二讲唐朝1.ppt_第3页
隋·唐第二讲唐朝1.ppt_第4页
隋·唐第二讲唐朝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唐朝:大一统帝国的发展与衰亡,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三)开元盛世,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李唐建国 2、玄武门之变 3、贞观之治 (二)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 2、从圣母神皇到大周皇帝 3、崛起与困惑 (三)开元盛世,(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李唐建国 2、玄武门之变 3、贞观之治,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李唐建国,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李唐建国,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右温大雅撰。纪高祖建义,至受隋禅,用师符谶受命典册事。,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李唐建国,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李唐建国,长子建成 四子元吉 魏徵、王珪等 次子世民 房玄龄、杜如晦等 三子玄霸,关陇军事集团 主体系西魏以来的军事贵族。(如裴寂、窦威等) 山东豪杰集团 胡汉混合的农民武装集团 (如徐世勣等) 山东士族 (如封德彝等) 江南贵族 (如萧瑀、陈叔达等),元稹教本书说:“洎我太宗文皇帝之在藩邸(洛阳),以至于为太子也,选知道德得十八人与之游习。即位之后,虽游宴饮食之间,若十八人者,实在其中。上失无不言,下情无不达,不四三年而名高盛古,岂一二日而致是乎?游习之渐之。”,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高祖惑于邪议,遂疏忌勇。“乃于玄武门达至德门量置候人,以伺动静,皆随事奏闻。” 武德四年,洛阳平定之后,苏世长归隋唐朝,高祖“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承乾惧凌夺,阴遣人诈称泰府典签,诣玄武门为泰进封事。,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太极宫东有东宫,西有掖庭宫,南有皇城,唯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地势较低,须有军队戍守,以防不测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从隐太子讨平河北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赐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怅(帐)之深诚。(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李义府常何墓碑(P.2640),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而北军统制之权实即中央政柄之所寄托也。 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用人,1不拘出身地域 长孙无忌,关陇;徐世勣,山东 尉迟恭,代北;褚遂良,江南 2不拘出身门第 长孙无忌,贵族;马周,门客 3不拘民族背景 阿史那社尔,突厥;契苾何力,铁勒 4不拘原属敌我 魏徵、王珪,建成辅佐,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纳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主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 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决策,注意完善政治体制(三省制、律令制)来保证决策政令的正确制定与实施。,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纪赞 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已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 元 戈直贞观政要题辞,翻阅一下贞观政要这部书,就可以突出地感觉到,贞观一朝二十余年中,君臣之间几乎每天都在研究、探讨“治道”,甚至可以说他们举办了一个常设的政治理论研究班 胡如雷李世民传,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该书初撰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时期,完成于玄宗开元七年(729),上距贞观(627649)已有80年之遥。 贞观政要实际上寄托着八世纪初期政治家和史学家们的政治理想,反映出在经历了武则天半个世纪非常手段的统治之后,士大夫们期待恢复太宗时期的政治秩序的强烈愿望。 参见吴宗国: “贞观政要与贞观君臣论治”,明宪宗,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辇,阎立本绘 步辇图,贞观时期的边疆形势: 北方,灭东突厥、薛延陀 西北,灭高昌,开拓西域,设安西四镇 西方,灭吐谷浑,与吐蕃和亲 东北,远征高丽不克,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唐太宗自评,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政治趋于开明专制 1、相劝之分割 2、私属(尚书、中书、侍中)为首长 3、废州(郡)县自辟僚佐之制 4、科举制 5、重视人民生命的尊严,如开皇律 6、人伦重于皇权,如行妇礼、禁父母拜王妃,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经济趋于放宽统制 1、不与民争利,如武德七年“制,食禄之家不得与民争利”。 2、政府不过多地干扰地方经济 关梁之设,襟要所在,义止惩奸,无取苛暴,近世拘刻,其潼关以东,缘河诸关,悉宜停废,。(唐会要),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社会趋于松弛管制 1、主观重于客观 2、轻刑多于重刑 3、老幼免罚或轻罚 4、预防为主,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六朝至唐中叶是贵族政治最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贵族制度,并不是天子赐予的人民领土,而是地方有名望的家族长期自然延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世家,亦即是郡望本体君主是贵族的共有物。 内藤湖南,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立嗣(承乾、泰、治;恪) 亲征高丽 贞观前期的良好政治风气未能完全保持,随着时间的流逝, 唐太宗的威望与日俱增。,贞观之治: 文治武功的盛世, 后世政治的楷模,国家由精力充沛又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谦虚耐心地听取精英意见这样一种施政作风之所以被推崇,不仅由于它的实际成就,还由于它接近儒家的治国理想,体现了君臣融洽互补的理想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太宗统治以低调告终,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637年14岁 入宫为太宗才人 650年27岁 高宗复召入宫,封为昭仪 655年32岁 册立为皇后 675年52岁 皇太子(长子)李弘暴卒 680年57岁 废黜皇太子(次子)李贤 683年60岁 高宗卒,中宗(三子)李显即 位,则天临朝称制 684年61岁 废李显,立睿宗(四子)李旦 688年65岁 加尊号“圣母神皇” 690年67岁 称帝,改国号为周 695年72岁 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698年75岁 复立中宗李显为皇太子 705年82岁 病重,大臣拥立中宗。寻病卒,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旧唐书 人非温顺,地实寒微 骆宾王,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2012年3月13日,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帝后密访勣,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废。 新唐书卷九三李勣传 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资治通鉴卷199,第6292页。 永徽六年(655)九月,贬褚遂良。十月,立武则天为皇后。 显庆二年(657), 贬韩瑗、来济,再贬褚(ch)遂良、柳奭sh 。 显庆四年(659), 削长孙无忌官,随后令其自杀。 杀柳奭、韩瑗,贬于志宁。,“废王立武”,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 旧唐书卷四则天顺圣武皇后纪,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意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ya)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 “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下狱死,籍没其家。朝士流贬者甚众,皆坐与仪交通故也。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 “二圣”。 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上元元年,进号天后,建言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zcu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委任官职的文凭)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帝皆下诏略施行之。 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传,天后临朝称制圣母神皇,始作崇先庙于西京,享武氏。承嗣伪款洛水石,后号为“宝图”(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于是汜人又上瑞石,(太后乃)自号“圣母神皇”,作神皇玺,改宝图曰“天授圣图” 。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任威刑以 禁异议 授禄位以 收人心,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1、旗帜为紫金色,官员服饰的变化 2、洛阳为神都 3、凤阁(中书)、鸾台(门下)、肃政台(御史) 4、其母被尊为太后。 5、厚赏年迈之人、救济贫困、减轻赋税、边境军民回家祭祖,684年大赦令,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hud) ,陷吾君于聚麀(yu )。加以虺蜴(huy)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太后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又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在所给轻传,供五品食,送京师,即日召见,厚饵爵赏歆动之。凡言变,吏不得呵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客馆。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故上变者遍天下,人人屏息,无敢议 新唐书 铜匦制度,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 神龙元(705),大臣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重新拥立中宗。同年,武则天去世,年82。,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2、从圣母神皇到大周皇帝,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神龙元年(705)正月,“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3、崛起与困惑,武则天做皇帝,事实上困难重重,她摆脱不了李唐的影响,也摆脱不了传统社会父系家族的束缚。其掌握政权所依靠的皇后背景,使其不可能与前一皇朝彻底决裂,无法从根本上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 传位问题带来的困扰(母子姑侄),矛盾日益突出。 性别带来的压力与苦恼,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3、崛起与困惑,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3、崛起与困惑,陈寅恪先生(一八九一九六九),李唐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3、崛起与困惑,705年 中宗复位,皇后韦氏与皇女安乐公主干政,武 氏家族武三思、崇训(安乐公主之夫)父子用 事,朝政混乱。 707年 皇太子重俊发动政变诛武氏父子,随后被中宗 镇压。 710年 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其少子重茂,韦 后临朝称制。临淄郡王李隆基(睿宗李旦第三 子)与太平公主(则天女、睿宗妹)发动政变 诛杀韦后、安乐 公主及其党羽,拥立睿宗复位, 隆基立为太子。 712年 睿宗传位于隆基,是为玄宗。 713年 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被玄宗挫败。,武则天后遗症,三、开元盛世 1、李隆基称帝,“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十事要说” 帝曰:“卿宜遂相朕。”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帝曰:“试为朕言之。” 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 ?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 ?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 ?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翌日,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开元盛世 2、开元之治,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三、开元盛世 2、开元之治,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盛唐气象,吐 蕃,唐,新罗,突 厥,唐玄宗前期疆域,682年复国 745年灭亡,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百千家如围棋局,十二阶街如种菜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 元好问长安志,84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东 亚 文 明 的 中心,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唐壁画 商旅图,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代户口数字: 唐会要:9 069 154户(754年) 旧唐书:9 187 548户 52 881 280口(755年) 通典: 8 914 790户 52 919 309口(755年),隋有户八百九十万。我国家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凡百三十八年,可以比崇汉室,而人户才比于隋氏,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虑,法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也。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 户籍脱漏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在唐代前期至少应占著籍户口的30%上下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问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 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西安附近出土的波斯银币 东罗马金币 阿拉伯金币,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唐三彩陶女立俑,唐代妇女是中国古代妇女中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社会地位不那么卑贱,她们所受到的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要少一些,还有着较多的自由。 唐人很崇尚女子的健康、英武甚至丰硕美。唐代社会物质生活富足,所以体态丰腴的女性居多;社会风气开放而有北朝尚武遗风,女性外出活动较多,并常参加骑射一类活动,因而往往体质健康,身姿英挺。这种现实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高世瑜唐代妇女,三、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唐玄宗纪泰山铭 开元十三年(725),开元二十四年(736)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任首相 开元二十九年(741) 纳杨玉环入宫 天宝元年(742) 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天宝四载(745) 册杨玉环为贵妃 天宝十载(751) 安禄山累兼三镇节度使 唐军伐南诏大败 唐军被大食军击败于怛(da) 罗斯(近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 天宝十一载(752) 李林甫卒,杨国忠拜相 天宝十四载(755) 安禄山起兵叛乱,三、开元盛世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