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 1 课 孔 子 与 老 子,孔子诞辰纪念日,【情境引入】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的故乡曲阜,经常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据了解,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重要活动。 想一想: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祭祀孔子?祭孔的现代意义在哪里?,孔子诞辰纪念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孔子其人,反映了孔子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一、孔子的学说,2.孔子之思想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敬而远之,“仁”:,“礼”:,“德”:,“鬼”:,(1)政治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仁”的主要内容:,仁者爱人,(2)方法:,“忠恕 ”,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3)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2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儒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1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想一想:,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张:为政以德,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讲学图,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仁不让于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2、汉代大一统之后,经历代不断发扬和改造。 影响: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 原因: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是可忍,孰不可忍。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问礼于老子,1.老子生平,二、老子与道德经,姓李,名耳,字聃(又称 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称老子。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福建泉州宋代老君岩,2.老子之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1)哲学思想,(2)政治主张,“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 是 万 物 本 原,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辩 证 法,1、“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 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 为 而 治,“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积极,消极,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对老子思想的评介,以柔克刚,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功成身退 遇弱示强,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子名言欣赏:,老子道德经,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 B.(1)(3)(4) C.(2)(3)(4) D.(1)(2),学以致用,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D,B,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C,B,5、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A,6.以下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 ) A.“无为而治” B .“忠恕”之道 C.“守静” D.“天法道,道法自然”,B,7、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孔子和老子阶级立场的是 A.“仁者爱人”“无为而治” B.“克己复礼”“小国寡民” C.“为政以德”“以弱胜强” D.“克己复礼” “无为而治”,D,8、老子和孔子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严刑酷法 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改革 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 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A,10、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 ) A.孔子兴办私学,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 C.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 D.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9、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 A.“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法思想,D,1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 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D,11、下列对孔子思想中“仁”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要求 B.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C.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少暴政以利于其统治 D.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A,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心灵感悟,直译简单说就是:让天地长一个心(正确的思考标准)、让生民生活有着落、让古往圣贤登峰造极的学说传承发展下去、创造千秋万代太平和美的盛世。,阅读与思考(教材第4页)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答案: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礼”为核心学说,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实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 二是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反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 三是它设计出一套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总之,儒家思想更能够适合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解析与探究(教材第5页)对比以上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 答案:材料一体现了商周延续下来的天命观。神的世界即“上届”有一位统治者,他仁慈聪明,常常降临下届,考察民情,并相应的对人世事务作出安排。 材料二体现了老子的天命观。他认为“天”是一种以道为本原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材料三体现了孔子的天命观。他怀疑鬼神、重视人事,但又承认天命等不可抗拒力量的存在。,孔子为什么在他死后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想一想:,仁,礼,中庸,3、中庸思想:,你能从生活中举一个成功运用中庸之道的例子吗?,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执其两端而用乎中”,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机构网络课程版权分成协议
- 顶级游艇配备智能卫星导航系统租赁协议
- 研发团队竞业限制补偿金支付及项目交接协议
- 现代智能家居智能门锁云管理合作协议
- 司法鉴定机构合伙人业务培训与发展协议
- 目标管理理论体系框架
- 人体组织管理员工培训计划
- 《智能康复助手》课件
- 《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技术课件》
- 创业公司高效入职培训体系设计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高考数学真题(北京卷)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培训课件:如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 职代会知识培训课件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预防AI换脸诈骗
- 2024年中职电子商务自主学习试题及答案
- 物流行业数据分析技能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在数字时代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竹笛演奏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音乐学院
-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课件(共3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