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课件编辑说明,专题一 成语、病句 专题二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和修辞 专题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五 图文转换,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目 录,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考情分析,三年高考细思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部分具体特点如下: 1成语、病句、连贯和仿写试题是必考试题,题型、分值、考点稳定,这也将是2013年高考中的保留试题。因此这四个考点是本部分备考的重中之重。在高考试题中,仿用句式突出了语言表达中的规范化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结合的特点,这是命题的热点。所选材料可能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2012年辽宁卷。 2. 另一试题题型、分值稳定,考点不固定、轮考,这一点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全面,对于表格中未考的考点应加强复习与训练,因为这些考点势必成为2013年高考的重点。,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3. 从命题方式来看,修辞这一考点在课程标准卷一般不会直接地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广告词、对联、扩展语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等)”“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从知识点设置上看,仿句题常将比喻、比拟、借代等侧重内容的修辞与对偶、排比、反复、拟人等侧重形式的修辞中任意两种组合在一起考查,比喻与排比、比拟的套用连用是常见组合方式。在2013年高考中修辞也是必考内容,复习时切不可放弃和忽视。,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有创意的新题不断出现。要关注新题型,进行适当地有针对性地专门训练,培养灵活的思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针对语言运用题的实用性、通用的特点,备考中要借鉴其他省份试卷中优秀的语言运用试题。,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专题四 真题体验,1. 2012课程标准卷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真题体验,专题四 真题体验,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 。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 答:_ _ _,专题四 真题体验,答案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与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下段文字是对上段文字的转换与扩展,填空白时既要根据上段的内容,又要结合下段横线前后的语境。题干要求不要抄材料,那么在表述上就要换一种形式。前两个横线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看,原文表述,远古时期,黄帝就已经采铜矿铸造铜器了,史料中有记载,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但迄今没有找到考古发掘的证据。所以根据这些内容即可填出前两个空。最后一空是总结前面的话,前面是说已证实大概在夏晚期就有了不少青铜器,说明至少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器了。所以据此可以填出最后一句。 _,专题四 真题体验,22012广东卷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_ _ _,真题体验,专题四 真题体验,答案 示例:如果说植物是人类生活的伙伴,花卉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群。在这个光、影和色彩汇集的花园里,我们将观赏到桃花的娇艳、荷花的清纯、菊花的高洁、梅花的坚韧,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内容与摄影展相关,给2分;语意连贯,衔接自然,给2分;修辞手法,给2分。,专题四 真题体验,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及准确、鲜明、生动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前言要开门见山,不绕圈子。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在此基础上,为做到生动鲜明,可以考虑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一定要按题目要求用上两种以上修辞手法,可以考虑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因为这些修辞手法除必须按要求做到外,还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专题四 阅卷现场,2012山东卷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阅卷现场,专题四 阅卷现场,专题四 阅卷现场,我来评分2分 理由: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分清谦辞和敬辞的正确使用,把用正确的理解为用错误了。是没有抓住文体特征,这是书信的正文,应该用书面语。,专题四 技法点拨,一轮反思 1表意不准确。主要是在叙述事情、表达观点、表现情感或介绍事物时,因为用词的失当而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如说明时对事物所涉范围的用词失误,表达观点时的模棱两可,都会影响表意的准确。,技法点拨,专题四 技法点拨,2观点不鲜明。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看问题太绝对或太模糊,不用陈述判断而用疑问回避,都有可能造成观点不鲜明。 3表达不生动。只叙述不描绘,只用平实用语,不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用语,不用倾注了自己主观感情的用语,都有可能不生动。,专题四 技法点拨,二轮点睛 1简明 要做到语言简明,具体要求是: (1)简要。应抓住要表达意思的重点,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啰唆;不必要的重复,可有可无的词句都是造成语言啰唆的原因。 例1: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技法点拨,专题四 技法点拨,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突然跳下椅子,合图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 声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要是不回来,我管这个家!”,专题四 技法点拨,【思维轨迹】 指代词强调就近指代原则。直接用“苏泽广”与上文重复,应该删去或改为“他”。用“他”表意不明,让人搞不清是指哪个人,改为“合图”。用“合图”,让人感觉跳下椅子和吹灭蜡烛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应删除或改为“他”。用“他”表意不明,让人搞不清是指哪个人,改为“苏泽广”或者“父亲”。 【参考答案】 删除或改为“他”,改为“合图”,删除或改为“他”,改为“苏泽广”或者“父亲”。,专题四 技法点拨,(2)明确。明确指意思要说清楚,不让人产生误解或歧义。语言表达不明确主要表现是存在歧义。消除歧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补充语境法。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即可消除歧义。 更换词语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或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这个人好说话。把“好”改成“喜欢”,意思就单一了。 调整语序法。如:两个中学的老师。除了更换词语,把“个”改为“所”或者“位”之外,还可以调整语序为“中学的两个老师”,也就没有歧义了。,专题四 技法点拨,明确指代法。如:当他把奖品发给小谈时,他对他笑了笑。第二个分句中的两个“他”,只要明确其中一个就行。 标点消除法。如:中国篮球队击败了阿根廷队获得了冠军。只要加一个逗号,成为“中国篮球队击败了阿根廷队,获得了冠军”歧义随之消除。 例2:下面句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按要求改写成语意明确的句子。 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自己的论文加以修改,变更了全文的结论。 (1)如果表达的意思是“导师建议修改变更”,这个句子应该为:_,专题四 技法点拨,(2)如果表达的意思是“导师不同意修改变更”,这个句子应该为:_ 【思维轨迹】 这个句子有歧义,要消除歧义,可采用“调整语序法”和“补充语境法”。 【参考答案】 (1)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对论文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文结论的建议。(2)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仍修改了论文的观点,变更了全文的结论 2连贯。 (1)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一致性。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专题四 技法点拨,答题建模 1树立“语境意识”。通过语境理解题目题干,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考生复习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语境来完成题目。,专题四 技法点拨,2审准题目,是做好题的最好方法。有时考生由于不注意审题,就把自己本来会答得很好的题目回答错了。从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而知:平时在训练与练习语言运用题时,做得很好,但是到了正式高考时,却因为看错或审错题而失分的学生很多。所以考生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专题四 新题精练,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_。 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 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犁把翘翘直指云天 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 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 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A B C D,新题精练,专题四 新题精练,1C 解析 首先看见的应是“水墨画”的主体部分“灰黑的水牛”,因此首句为,可排除A、D项;其次中的“身后”与中的“身影”照应,中“另一件”是接中的“一具”说的,另外,这两句句式一致,因此应接在的后面,可进一步排除B项。,专题四 新题精练,2下面一则短信虽然表达了祝福之意,但读了实在感觉别扭。请你在保留原意、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基础上,重拟一则短信,使语句连贯、得体。(4分) 祝你烦恼像上帝一样找不见,快乐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朋友像流行病一样越来越多,成绩像地震一样给大家震撼。 答:_ _ _ _,专题四 新题精练,2答案 祝你烦恼像融化的冬雪一样不见踪影,快乐像潺潺春水一样连绵不绝,朋友像春风中的树叶一样越来越多,成绩像春雷一样让人震撼。(每句1分,共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修辞和得体。修辞应保留比喻和排比,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得具有相似性,另外表达祝福之意的短信,构成的喻体最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上帝”是虚无飘渺的事物,“洪水”“流行病”“地震”都是不好的事物,这几个喻体得换一下;在句式上“找不见”“滔滔不绝”“越来越多”“给大家震撼”这几个字数、结构应一致。,专题四 新题精练,3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一张海报,其中存在五处不够准确、简明、得体的地方。请先写出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海 报 为了迎接“元旦电影展”和开展学生影评征文活动,营造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水平和电影评论写作水平,特邀请著名电影艺术家张小歌赴我校作题为“如何欣赏电影艺术”的讲座。时间为2012年5月28日,地点在校礼堂,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中学学生会 2012年5月20日,专题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吧收银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数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 中学生钢笔考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梅州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联想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口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均衡秘诀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禁言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刷题上岸概率试题及答案
- 格力电器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电力企业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
- 农户生计韧性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
- GB/T 12406-2022表示货币的代码
- 赌博补偿协议书范本
- 《智能设备故障诊断》课件
- 2025年江苏南京鼓楼城市管养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 3598-T-469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要求》知识培训
- 人防竣工验收方案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2025年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