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导读,主讲人:张艺,【高考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读考纲,面临最大问题:,读不懂 审不清 答不准,诗歌鉴赏的三“懂”,1、懂密码 理解内容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3、懂表达 准确表述,懂密码,密码1题目,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中“闻笛”,笛声“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了。,其他诸如: 约客,题目交待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待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在未读诗句时,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密码2注释,两种作用 一是暗示背景,就是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密码3作者,知人论事 人生经历 作品内容 总体风格,密码4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有意象就有诗味,无意象就无诗味。因此诗歌的写作既忌有意无象,也忌有象无意。如: “天才与勤奋作伴 成功与刻苦相连 不要期待幸运 也不要坐等明天 听天由命,是懒惰者的信条 把握人生,是勤奋者的箴言。” 这样的诗,只是一般哲理的直白,缺乏比喻象征,忽视形象,不讲意象,因而就像“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一类的小格言一样,作为格言尚可,作为诗实在不行。 高尔基说得好:“真正的诗,即使略带哲学性,总是以专讲道理的东西为羞耻。”,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鹧鸪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酒偷闲学少年。 (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请用两字短语概括诗中描绘的景物。,淡云、轻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密码5诗眼,好诗都有诗眼,诗眼是最值得赏玩品味的。 如: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 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 “欲辨已忘言”。 “真意”虽比“心远”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出来的。将“心远”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诗的主旨“退隐后超脱尘世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许浑:晚唐诗人。 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三、四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鉴赏: 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的感情。,0分,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懂审题,明确指向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小松 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余杭 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结合诗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侧重从 什么角度写景色之美的。 解题: 结合诗句(落实) 两首诗(比较) 景色之美(同) 写景角度(异) 角度远望、近观 仰视、俯瞰 视觉、嗅觉、听觉、 (形象、气味、声音),甲诗从色彩角度写秋季美景。诗人用拟人手法,把乌桕写成“老染工”,小枫去偷天酒。“猩红”、“醉容”都突出了红,生动描绘出了一个红彤彤的金秋风光图。 乙诗从花香角度写春光。小诗先写山花的姹紫嫣红,然后侧重写花香的怡人,尤其是“熏满千村万落香”句写出了香味之浓,在嗅觉上给人以春的美好体验。 4分,小松主要从视觉角度写乌桕的猩红,小枫的“醉容”,古松的苍翠,描绘了秋景的绚丽多彩;乙诗先写山花的色彩,然后用夸张手法,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浓浓的花香。 3分,小松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字,为“错”“染”打下了伏笔;一个“偷”字,好像偷喝了天上的仙酒;“一夜”二字写出秋天来临之快。乙诗用动静结合手法,写出了春天山花烂漫,“熏满”一句使用夸张,写出了花香迷人的美丽。 2分,杨诗用正面描写手法,从小处入手写秋景之美,范诗用侧面描写手法,从大处落笔写春天的花香。 不懂角度 造成误评 1分,杨诗从局部入手,用拟人手法,把树写活了,乌桕、小枫、孤松都有了灵气,十分生动形象,给人美的享受。范诗从全局入手,妙在动静结合,而后使用夸张手法,写山花漫山遍野,让人美不胜收,堪称大手笔。 审题不当 答非所问 0分,杨诗融情于景,以美写哀,“孤”、“醉”二字写出心中满是凄凉,表达生命苦短的哀叹。而乙诗写蔷薇香自苦寒来的特点。 茫然一片 离题万里 0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 甲 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乙 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问题误读诗意 不明题意 措施抓准命题点 是什么确认手法、感情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03全国题),答: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仿佛显得幽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各题。 蝶恋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答案: 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融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说明: “怎样表现离恨苦”,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察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三个要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懂表达,切入准确、答题规范 抓点准确、无一遗漏 分层清晰、一目了然,懂抓“点”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许浑:晚唐诗人。 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三、四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懂分层 例: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咸阳城西楼晚眺三、四联的妙处。 答题思路 颔联景物描绘之妙 情感表达之妙 颈联景物描绘之妙 情感表达之妙,示例: 颔联妙在明写溪云骤起,斜日西沉,狂风大作,暴雨将至,暗写晚唐的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作者借咸阳西楼的风雨变化来表现时局的动荡不安,流露出深深的焦虑之情。,颈联妙在借秦汉故都的衰败写晚唐无可挽回的衰落“鸟下绿芜”暗示祸难临头的惊恐,“蝉鸣黄叶”透着来日不多的悲凉。曾经极盛一时的“秦苑” 、“汉宫”一片荒凉,预示着晚唐的风光不再,前景堪悲。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和凄苦之情,答题思路 颔联景物描绘之妙 颈联景物描绘之妙,情感表达之妙,示例1: 二、三两联妙在景物描写颇具暗示性,并且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二联写风云突变、日沉雨来,预示一场社会动荡的暴风雨将横扫晚唐。三联写秦宫汉阙前满目凄凉,鸟雀仓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井筒掘砌工冲突处理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洋油气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铜陵市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检验医学试题及答案
- 焊工比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建法规真题完整版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省九台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务工作者考前冲刺模拟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中日语会考试卷及答案
- 船舶管系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信网络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海边赶海活动方案
- 破拆技术消防课件教学
- 北京市2019-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131篇
- DL-T 5022-2023 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规程
- 电话催收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力行业质量月活动总结范文
- 中小学内控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瑜伽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 消防防护装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