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发展的规律,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课本P87相关链接),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精神方面,(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最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判断: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 D .生产力 E 科学发展观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BCDF,法国启蒙运动代表爱尔维修: 意见支配世界、必须有天才,才能有好的法律来代替坏的法律。,古希腊的唯物论者赫拉克利特:只有智慧的人才是高贵的人,他蔑视群众,说什么:“一个人如果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人,在我看来就抵得上一万人。”,德国哲学家尼采: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朱熹认为,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他认为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 请问朱熹的观点正确吗? 他在看待社会时坚持的是一种什么历史观? 与前面几位哲学家的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探究一:,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漫画:万能的上帝,鬼神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探究二:(读课本86-88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有什么相互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哪怕是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虚幻的反映。,中国的菩萨形象,西方的耶稣形象,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013年度流行热词: 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爸爸去哪?内什么!待我长发及腰 2014年度流行热词: 且行且珍惜。萌萌哒。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2015年度流行热词: 1、Duang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3、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2016年度流行热词: 1、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2、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我也是醉了 4、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5、洪荒之力 6、老司机带带我,说说你知道的2013-2016热词、流行语,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这说明个人的社会意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性质决定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探究四: P88材料,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那为什么在我国这个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残余,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产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探究五:,关注新消保法:对于新消保法中“七日无理由退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贾东明表示:此举一方面可提高经营者的销售额,增加利润,消费者也能买得放心;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能增强,可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扩大内需。,结合材料思考:材料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起促进作用?,(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 重视先进社会意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找找茬:,注意: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注意: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注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前者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后者属于唯物论知识。,找找茬:,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而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和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注意: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和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旧的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原因: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意,1、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管婴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2、在新时期,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的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C,3.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内部的矛盾,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内部的矛盾,?,?,温故知新,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理解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问题; 3、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问题;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 由此得知,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1、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一个基础两个决定),思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哪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生产方式:,是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劳动者 劳动工具(生产力水平标志) 劳动对象,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最重要) 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B.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生产力,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矛盾运动,(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依法治国体系 C 国家政权 D 政府行政机构 E 反腐败体系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CDEGH,(生产力),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此我国制定和实施了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请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两对关系、两个基本规律、四个概念,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是在人类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小结: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思考,看图思考: 1、你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样的? 2、社会发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即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3、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支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发展,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阶级社会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小结:,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强大)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2013年11月9日到12日在京召开,改革将成为本次会议的关键词,下列对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变化 A、 B、 C、 D、,D,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新一届中央政府改革举措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年文明岗工作汇报
- 月子中心店长年终总结
- 道法教师工作总结
- 物流仓储智能化讲解
- 服务公司工作总结
- 阀门厂厂长年终总结报告
- 翻转课堂学习成果汇报
- 2025设备购买合同登记流程
- 2025年网络直播艺人经纪合同范本
- 利润分成合作协议7篇
- 文言文基础知识测验(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九 设备与管线部品
-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 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教学设计
-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之一SPC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正式版)JBT 14587-2024 胶体铅酸蓄电池 技术规范
- 医疗健康知识科普活动总结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武汉过早文化研究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