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诗同行之唐宋词,晏殊【浣溪沙】,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人。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14岁进京参加殿试,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深受到真宗的赞赏。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晏殊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唯贤是举,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韩琦、富弼等一批名臣都曾得到他的栽培、荐引。 晏殊文学上的成就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现存珠玉词136首。,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与李后主一样,晏殊也是写人生无常的悲哀。不一样的是两人的情感特质有所不同: 李后主的悲哀是往而不返,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晏殊则对人生有一份圆融的观照-既有“花落去”的悲哀,亦有“燕归来”的喜悦,这两者的统一才是人生。如何面对这种“悲欣交集”的人生,才是本词最终所要传达的一种领悟。,一曲新词酒一杯,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情深。” 可见在古代诗人那里,歌、酒交集的背后往往是一份浓烈的悲情。之所以如此,应如汉乐府民歌所谓“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诗人正是借长歌、纵酒来宣泄内心那种由生命的有限性所引发的悲伤。,一曲新词酒一杯,然而,这种长歌当哭的情感在晏殊这里表现得极为平淡、含蓄、闲雅且有节制-“一曲新词酒一杯”,这正是晏殊词的一个特点。 所谓“新词”,谓歌词,乃至曲调可能都是新的,但其内容、情调,从下句(“去年天气旧亭台”)来看,应是一贯的,一如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去年天气旧亭台,眼前的“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宴乐,令词人忆起去年,相似的天气,相同的地方,同样的宴乐,一切似乎在重复,时间仿佛不曾流逝。 的确。自然界的天气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虽有变化,却是永恒;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虽然最终会朽坏坍塌,但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相比之下,人的生命不仅不会重复,且以显见的变化震撼诗人锐感的心灵,使其从身边各种事物皆能发现人生的有限与可贵。,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的思绪从对去年的回忆回到现实:就在宴乐之时,眼看着夕阳西下,眼看着生命中的一天消逝,无法挽回,即便是宴乐也无法掩饰,更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词人被眼前的“夕阳西下”这一日常而又平凡的景象惊呆了,他从中体验到了无常的强大力量。这种体验把他从先前的陶然与回忆中惊醒! 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也很自然。人的心灵的历程,也会出现一些重要的节点,或拐点。,夕阳西下几时回,“几时回”意为“何曾回”。词人在此提出:眼前的夕阳渐渐西下,又何曾归回!这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显然不同:太阳周而复始,今日夕阳西下,明日照常升起。 但词人的质问,并非一个理性层面的命题,乃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人生体验,其含义是:我的这一天逝去了,就永远的逝去!是的,自然作圆形运动,周而复始;人生作直线运动,往而不返。 曹丕善哉行: “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皆同此旨。,无可奈何花落去,体验到人生有限,还只是痛,痛,会带来超越的努力。但如果找不到根治疼痛的有效药,则只能痛着,或许有人会在痛中寻找一些安慰剂、缓释剂,甚或麻醉剂,但无论如何,痛,还在延续,久之,会转化为悲哀,甚至恶化为绝望! 词人面对“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无常之痛,深感无能为力,不得不体验、接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这里的“花落去”与前文“夕阳西下”一样,皆是生存论、人生论意义上的话语,有所不同的是:“花”及“花落去”更能表达词人对人生的美好及其短暂性的体认,其中包含词人的一份无限珍惜、不舍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人承认、接受“无可奈何”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释无常之痛,还可以避免李后主式的往而不返之悲,从而为“以理化情”的超越之路留下可能性。 所以,与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一味哀叹不同,晏殊看到事物大体存在两面:既有“花落去”的悲哀,亦有“燕归来”的喜悦。 在那繁茂复活的春天,当那似曾相识的燕子呢喃着归回旧巢、回到旧主人的身边的时候,你怎能不被宇宙中一种旺盛的生机所触动!当你与这种宇宙性的生机相连接时,个体的有限性就会被消融于宇宙的无限性-这是道家哲学提供的超越路径,也是词人此刻真实的生命体验。,小园香径独徘徊,这就是晏殊对于人生的一种圆融的观照,一如人们常说的“吃甘蔗”的比喻。这种领悟,既可使我们避免庸俗的乐观主义,学会严肃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可使我们避免过度的悲观主义,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所以,与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结局不同,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在春天的小圆,在铺满鲜花的小路,独自徘徊,流连、沉思。空气中香气馥郁,内心里有着“达人解其会”(陶渊明饮酒)的顿悟、喜悦。 至此,词人超越了或悲或喜的偏执,执其中道,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的智慧,面对宇宙人生,从容淡定、坦然无惧。,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本词似可看做 【浣溪沙一曲新词】的续篇。 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里,晏殊提出对人生悲与喜的两面性要有圆融的观照,本词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主张,即“酒筵歌席莫辞频”与“不如怜取眼前人”。 就风格来说,前词较为含蓄,本词较为外露。,一向年光有限身,“向”这里通“晌”,“一向”即“一晌”,一会儿。“年光”者,春光也。一向年光,谓春光短暂。 这里,词人以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光代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岁月(“青春”一词的用法本乎此),进而指代整个人生,故在“一向年光”之后紧接着“有限身”三字。 词一开头即明白宣示人生的无常、有限。这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里,是词人情思运行的结果,在本词里,则是词人情思运行的起点。,等闲离别易消魂,有限人生的一个慰籍是相爱之人的守望相助。 然而事实上,人生不仅“有限”,还充满各种各样的苦痛,这些苦痛使得有限的人生更是雪上加霜,难以承受。其中最痛者,当是佛学所谓人生八苦之一的“爱别离”苦吧! 这正如李后主所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晏殊将风雨意象具体化为“离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更何况“等闲离别”!等闲者,谓时常的、非必须的、外力强加的、不能自主的。如此之“等闲离别”给人带来的苦痛应格外剧烈。,酒筵歌席莫辞频,正因为人生短暂且充满别离之痛,晏殊提出你要用快乐去抵消,去面对。无论“酒筵”还是“歌席”,还是别的什么,只要能给你带来快乐的,莫要推辞,莫嫌频繁,而应牢牢把握。 虽然你无法改变业已发生的痛苦,甚至你不能避免将要发生的痛苦,但你可以努力地把握每一个快乐的时机,甚至创造这样的时机。这样,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发现一生中毕竟有快乐的记忆,甚至许多。不要追求完美无缺的人生。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你可以“常思一二”。,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然而“酒筵歌席”这样的人生乐事并不足以慰籍人生中“爱别离”的伤痛,数量上的计算过于拙劣。对此,晏殊另有建议。 处在“爱别离”之中的人,常常面对满目山河,瞻望弗及,空自流泪;每逢落花风雨的春天,更是伤怀不已。这些念远之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泪尽而亡。 对此,词人有所警醒与反省:“念远”,不能改变别离的现实;“伤春”,亦不能扭转“落花”的状态。因而这种念远与伤春,都只能白白地带来伤痛。为此,晏殊提出-,不如怜取眼前人,不要让“念远”、“伤春”毁掉你的现实生活,把你和身边的人的联系割断,如果那样,实不明智。 “不如怜取眼前人”,实在是一个智慧的忠告。这是希望你能以理性的、富于现实感的态度来面对“爱别离”之痛;希望你能把念远与伤春之中所包含的爱感投放到你身边同样需要关爱的人的身上。 其实,爱的秘诀之一就是爱你身边的人。 传奇:“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不如”一词表达的,就是要比较面对“爱别离”的两种态度:是要“空念远”、空“伤春”,还是要“怜取眼前人”!,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兼亦作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望穿秋水,本词抒写思妇怀人念远之情。 从昨夜的一夜秋风、一夜秋月、一夜未眠写到清晨庭院的菊烟兰露、燕子飞去,再写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将思妇的念远怀人之情与萧条冷落的秋景结合在一起,别具一种感人至深的悲剧力量。 这种写法早在曹丕燕歌行中即已出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槛菊愁烟兰泣露,秋天的清晨,一座精致而冷清的庭院。廊庑间的花圃里,盛开的菊花丛中,清雾迷漫,一片哀愁迷惘的光景;兰草绽放着花朵,露珠点点,仿佛哭泣的泪眼。 这一写景的句子,已将思妇悲伤的情感予以暗示,并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李贺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幕”通常悬挂于厅堂或门廊,将一个较大空间分割成较小空间,或多个层次。它是富贵人家的一个标志。 清晨,罗幕依然低垂,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的寒气。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唯有小燕子一早就启程,穿帘过户,离开了旧巢,旧主人,双双飞往温暖的南方。 “双飞去”三字十分有力:燕子的离去,似乎毫不顾惜女主人的感受,去得无情;而“双”字则从反面暗示出人的孤单与孤独。故“燕子双飞去”实暗含一个比较:小燕子可以尽享生命的自由、恩爱、幸福,人不如燕。,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不仅是燕子的离去,就连那彻夜朗照的月光,也刺痛了思妇,令其心生怨恨,责怪起月光不能体谅人间离别之苦,就那样从月升到月落,整夜地照着,穿过了朱户,直照进人的心里,一夜无眠,一夜无梦,再也不能借梦境作自我安慰、自我欺骗! 责怪“明月不谙”可谓无理,无理之言的背后乃是人生毫无慰籍的彻痛;“穿”字包含的强劲的力道正是对这种彻痛的呈现。,昨夜西风凋碧树,下片。思妇一夜无眠,倾听室外一夜风声。“西风”即秋风。秋风强劲,“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夏日繁茂的生命在秋风中凋零,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持续整个秋季。 “凋”字是一个及物动词,十分有力:不是“碧树”自动凋零,而是在西风的劲吹中不得不零落。 “碧树”,一树如碧,多么美好,正如一切美好的生命,然而她却被西风无情地摧残!“凋碧树”一语中含蕴生命的几多无奈、苦楚与挣扎!,比较:孟浩然春晓,此与孟浩然春晓所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面相似,却全然不同: 孟诗表现的乃是春天旺盛的生机-虽有花落,更有花开;花落与花开共同构成春天生机的整体。此诗表达的纯是生命的凋零,直至寒冬到来,生命彻底消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既已体认“西风凋碧树”的无情,以及在此种情况下生命的悲伤与无奈,思妇又如何能安然入眠!此刻,一种领悟被激发:宇宙中还有什么事物能够对抗这种宇宙性的无情?答案是:爱与爱情! 新约约翰一书:“亲爱的,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出于神的。” 又谓:“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住在神里面 , 神也住在他里面。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尽管人的爱情与圣经倡导的神圣的爱尚有距离,但毕竟是思妇所能把握的心灵唯一的慰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的爱情存在众多的有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它往往以“爱别离”的方式呈现。 思妇在这寒气袭人的秋晨,“独上高楼”,注定只能一无所见,而“望尽天涯路”!许多诗中,思妇一早登楼遥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商场精装修课件
- 大型仪器操作规程课件
- 大厦消防培训知识点
- 港口物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议题教学培训课件下载
- 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方案
- 温度计的作用课件
- 医疗机构纠风工作管理制度范本
- 老年综合征管理新进展考核试题及答案
- 温度与酶的关系课件
- 2024全新标前协议书范本下载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NB-T 10436-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冷却接口通.用技术要求
- 简易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