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韩愈(唐),说:,解题:,古代文体的一种,属议论文范畴。,作者简介:,韩愈,唐代,自谓郡望(世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散文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对我国古文运动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著有昌黎先生集,本文即选自此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学者:,求学的人,师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所以:,用来的,受:,同“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生而知之,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了疑难却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知道、懂得的意思。,固先乎吾,固:本来;乎:比,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把他当作老师。,从 而 师之,从:跟从;而: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师之:“以之为师”,即把他当作老师。,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我后面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和知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把他当作老师。,吾师道也,师:学习,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夫庸 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知:识别;年:年龄; 之:取独;于:比; 乎:呢;,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 (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 无贵无贱,是故:所以;无:无论,所以无论高贵,无论卑贱,无论年长无论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风尚,流传,唉!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超出(一般)人,尚且,还,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了,尚且还跟老师并向老师请教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一般人,低于,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以学于师为耻,向,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人们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于:,对于,其:,他,身:,自己,耻师:,以从师为耻,惑:,糊涂,对于他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之:,指童子,其:,指书,句读:,这里泛指文章的字句。,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的人,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读之不知,解释成“不知句读”。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应理解为“不知句读”。如:“何陋之有”。,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或 师焉,或:有的人;师:从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向老师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这种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遗:,丢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和各种手工业工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族:,类,云者:,有“如此”或“等等”的意思,士大夫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 ,那么大家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谄媚,问他们为什么嘲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相近,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一提,欤:表感叹的语气词。译为“吗”,巫医、乐师和各种手工业工人,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现在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难道不是很奇怪吗!,圣人无常师。,常:,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师:,老师,固定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以 为师,师:,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一类人,比得上;,贤:,品德才能;,及:,他们的品德才能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就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有才智,,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如是:,而已:,术业:,攻:,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学问和技艺,钻研,如此,罢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好:,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喜好,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六艺经传都能普遍学习。,普遍、全部。,不拘于时,学于余。,拘:,拘束,于:,被,时俗,当时社会风气。,时:,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嘉:,赞许;,古道:,指古人从师学习之道,以:,用来,贻:,赠送,之:,他,指李蟠,我赞许他能够实行古人从师的道理,作了这篇师说赠给他。,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师,1.圣人无常师,老师。名词。,惑而不从师;,2.则耻师焉,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动词。,师道之不复;或师焉,或否焉;,3.吾从而师之,以(之)为师,把(他)当作老师。动词。,孔子师郯子,4.不耻相师,学习。动词。,吾师道也,之,1.择师而教之,代词,指孩子。,群聚而笑之 指代 “曰师曰弟子”的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指代六艺经传。,作师说以贻之 指代李蟠。,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3.彼童子之师,结构助词,的。,古之圣人,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提前的标志,应理解为“不知句读”。,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六艺 经 传皆通习之,流传,动词。读:,指解释经文的著作,名词。,从,1.惑而不从师,跟从,2.战则请从,3.民弗从也,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跟从,听从,介词,“由”、“自”的意思,则,1.于其身业,则耻师焉,表转折语气,可译为“却”。,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假设之后有一种结果,可译为“如果就”,表承接语气,可译为“就”,于,1.师不必贤于弟子,2.而耻学于师,3不拘于时,4.其皆出于此乎,5.于其身也,比,向,被,在,对于,乎,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生乎吾前,比,呢,在,乃,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就,无,1.无贵无贱,2.圣人无常师,无论,没有,所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用来的,的原因,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于其身业,则耻师焉,惑矣。,疑难问题,糊涂,或,1.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诵读课件
- 汉字易错字课件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3S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知到智慧树答案
- 《红楼梦》赏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楷书面
- 2025汽车销售的中介合同样本
- DBJ41-T 137-2014 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 求诸己课件教学课件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 2024年“泰山杯”山东省网络安全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地受伤赔偿协议书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磁悬浮型与普通型离心冷水机组的性能及能耗比较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口腔种植一期手术
- 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随访经验
- 员工团队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