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文言实词 1古今异义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建筑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阿房宫赋,(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 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特征 (5)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古义:聚敛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同情,2、一词多义 【一】 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统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形容词,全部,所有) 【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 (动词,取尽) 【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连词,假使)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动词,做,当) 3词类活用 (1)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统一) (2)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把鼎、把玉、把金、把珠),(3)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当作铛、石、块、砾)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乘辇车) (4)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二、文言虚词 【焉】 (1)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 。 盘盘焉,囷囷焉 (2)句末语气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其】 (1)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于】 (1)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之】 (1)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助词,的。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代词。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也”,表判断)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者也”,表判断)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3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摽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4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5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四、难句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翻译:(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人宫墙。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翻译:(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五、名句积累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盘绕)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侮。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赤壁赋,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女子。 5、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往,去 今义:如同、像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 7、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星宿名 今义:一种体育活动或游戏,三、 一词多义 1而: 表转折 例:虽一毫而莫取 表承接 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表修饰 例:客喜而笑 2下:名词,下面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动词,攻占 例:下江陵 3方:名词,地方 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副词,正当 例:方其破荆州 4然:拟声词词尾,的样子 例:其声呜呜然 代词,这样 例:何为其然也,5乎:介词,相当“于” 例:郁乎苍苍 语气助词 例:困于周郎者乎 6之:助词“的” 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代词,大自然 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不知东方之既白 7如:介词,像 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动词,往 例:纵一苇之所如 8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例:七月既望 动词,眺望,远望 例:望美人兮天一方,四、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 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歌 3.桂棹兮兰桨:桂、兰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正襟危坐 (正使动用法,整理、端正) 5.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7.下江陵:下名作动,占领、攻下 8.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向东进发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10.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1.哀吾生之须臾:哀为动用法,为悲哀 12.肴核既尽:尽形作动,吃尽 13.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作动,显出白色,五句式 1判断句 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2倒装句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3省略句 (余)举酒属客。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曲)何为其然也。 (吾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六、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翻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翻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翻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七、名句积累 1名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2成语 凭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谨的样子。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或将毕时的情景。 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旌旗蔽空:旌旗蔽了太阳,形容军容或队伍壮盛。,一、掌握下列重要词语 1.余稍为修葺 (葺:维修。) 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偃仰:指悠然安居。) 3.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爨:起灶做饭。) 4.客逾庖而宴 (庖:厨房。) 5.久不见若影 (若:你的。) 6.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7.令人长号不自禁 (禁:忍住,自控。),项脊轩志,二、实词 (一)通假字 1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关闭。) (二)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主持。 2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时常,经常。 3先大母 古义:去世的。 今义:常指“在前边”,与“后”相对。 4凡再变矣 古义:两次或第二次。 今义:常作“又”讲。,(三)一词多义 1、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2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前,副词) 先妣抚之甚厚 (去世的,形容词) 3为: 轩东故尝为厨 (做过,动词)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4过: 日过午已昏 (偏过,动词) 大母过余 (看望,动词) 从轩前过 (经过,动词),5当: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动词) 以当南日 (挡住,动词) 三、虚词 1而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连词,表修饰关系)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连词,表承接关系) 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的)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关系)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连词,表修饰关系),2之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的,结构助词) 先*抚之甚厚。 (她,代词) 儿之成,则可待乎? (取独,助词) 顷之,持一象笏至。 (补充音节,助词)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问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它, 代词)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补充音节,助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那,代词) 3于: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介词) 其制稍异于前(比,介词) 室西连于中闺 (和,介词),四、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 (向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2使不上漏 (从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3前辟四窗(在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4垣墙周庭(垣墙:砌上墙,名词用如动词) 5东犬西吠(对着西面,名词用如状语) 6乳二世(喂奶,名词用如动词) 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词用如状语),五、句式 1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比去,(大母)以手阖门,自语日 六、名句积累 三五之夜,明日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一、掌握下列重要词语 1意映卿卿如晤(如晤:旧时书信中的常用语,用在书信的开头,对方的称呼之后,意思是“如同当面相见”。多用在平 辈之间的书信中。) 2虽不谓吾言为是(是:合理,对) 3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双栖:本指雌雄双鸟同栖,后常用来比喻夫妻同居。) 4汝泣告我(告:是“请求”的意思。) 5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寸管:毛笔的代称) 6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但) 7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语:告诉) 8是吾不是处(前“是”,判断动词;后“是”,形容词,“对”“正确”的意思。) 9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与妻书,二、实词 (一)通假字 1几家能彀 (“彀”通“够”) 2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 3念六夜四鼓 (“念”通“廿”) (二)一词多义 1语: 集诸将而语之曰(告诉,动词) 何事不语 (说,动词) 2竞: 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3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信,名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写,动词),5身: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自身代词) 且以汝之有身也 (身孕,名词) 6禁: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经受,动词) 重刑罚以禁之 (禁止,动词) 三、虚词 其: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他,人称代词)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人称代词) 吾亦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今则又望其真有 (它,代词) 汝其勿悲 (可,语气副词),五、难句翻译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翻译: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讨日子呢? 2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翻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和自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3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翻译: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4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 翻译:(写信的)方巾短而(我的)衷情长,(还)未(写)完的,还有万万千千,你可以想象到我的万千衷情。 六、名句积累 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2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而飞(怒:奋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夭阏:阻塞。)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朝菌不知晦朔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云气(绝:超越、穿越。),逍遥游,二、实词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能耐) 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7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二)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连词。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斛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称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指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指农历腊月是小建的年份。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送灶。 7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指春节。,(三)一词多义 1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2志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名词,志向) 齐谐者,志怪者也 (动词,记载、记录) 忘其所志,遂迷 (动词,标记) 此矢所以志也(动词,标志、标识,通“识”) 聊以志吾志 (动词,表明、表达)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名词,一种文体)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词,名字)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4置: 毋置之,吾计已决矣 (动词,放弃)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动词,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动词,购置) 5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形容词, 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穷岛屿之萦回 (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名词,困厄、处境困难),6苍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灰白色) 三、虚词 1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主谓之间,取独) 之二虫又何知! (代词,这) 穷发之北 (助词,的) 2其: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代词,代鹏) 其正色邪?(连词,表选择)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代词,他们),3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以八千岁为春 (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 (介词,凭)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作动词,南行) 3彼于致福者(致:使动用法,使到来) 4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向南。)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动用法,使满意。征:使动用法,使信任。),五、句式: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众人匹(于)之 3倒装句 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应为“以奚知其然也”) 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应为“莫夭阏之”) 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应为“彼且适奚也”)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应为“之二虫又知何”) 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应为“彼且待恶乎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翱翔蓬蒿之间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蓬蒿之间翱翔”),六、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翻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翻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翻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4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七名句积累 1名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成语 鹏程万里: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能飞万里,后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兰亭集序,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