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闵解析.ppt_第1页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闵解析.ppt_第2页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闵解析.ppt_第3页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闵解析.ppt_第4页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闵解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闵水发 2012.12,湖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操作办法,一、萧氏松茎象 二、鞭角华扁叶蜂 三、栗链蚧 四、橘大实蝇 五、红火蚁 六、杨树烂皮病菌 七、圆柏叶枯病菌 八、加拿大一枝黄花,一、萧氏松茎象,分 布 江西、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等省区及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襄樊市(宜城市、南漳县),恩施州(鹤峰县),宜昌市(当阳市、宜都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华山松、黄山松等松属植物,以湿地松受害最重,危害状况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华山松和黄山松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在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形成纵向或横向不规则蛀道,轻则引起大量流脂, 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重则导致树木死亡。该虫在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危害症状照片,湿地松受害状 马尾松受害状,传播途径 近距离扩散靠成虫爬行,远距离主要靠调运携有幼虫、蛹和成虫的带皮木材以及带有活虫的幼树传播 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 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萧氏松茎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松类栽植地、生态林、用材林,重点是郁闭度大,3年生以上的幼林、中林和成熟林,先在林地外围观察有无枯死松树,再沿着林间道,观察树干基部与地面处有否堆状褐色、白色、黄褐色如稀酱状、粒状或条块状的排泄物。,1.2 标准地调查 按林分面积设置标准地:每33hm2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45m45m,标准地的累计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5。 标准地内的林木应逐株进行发生程度分级调查,分别调查统计有虫株数,作好观察记录,计算出有虫株率。 1.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幼虫的有虫株率为统计单位: 轻 有虫株率9以下; 中 有虫株率1020; 重 有虫株率21以上。,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对未剥皮松原木按一批货物总数(m3或根)的10抽取。对未剥皮松原木采取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设点取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撬开带皮松原木、查看皮层内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在坑道,查找成虫、幼虫或蛹。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并出现大量流脂。,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体壁暗黑色,胫节端部、跗节和触角暗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毛状鳞片形成两行斑点。 幼虫 乳白色或米黄色,头黄红褐色,全身具突起。,萧氏松茎象成虫与幼虫,4. 检疫处理 剥皮处理 对带虫原木进行剥皮处理,剥下的树皮烧毁、深埋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洒毒杀。 熏蒸处理 用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h和72h。,二、鞭角华扁叶蜂,分 布 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及湖北省恩施州 (巴东县、利川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柏木、圆柏、塔柏、刺柏、扁柏、柳杉等植物 危害状况 该幼虫群集吐丝缀叶取食,一般不作株间转移。幼虫取食柏木鳞叶,也可以环状取食嫩枝皮部,致使上端的枝叶枯死,甚至将部分枝咬断。严重时致使柏木林一片赤红,使受害林木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柏木生长,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整株枯死。,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成虫飞行产卵传播,远距离主要以调运苗木携带幼虫、卵或调运带土苗木携带蛹人为传播。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杀预蛹 药剂防治 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柏木林中,用灭幼脲号胶悬剂,每hm2750g兑水750kg,于5月上旬、中旬喷雾防治幼虫。在郁闭度大、缺乏水源的林间,在12龄幼虫期,喷烟毒杀幼虫,每hm2用2.5溴氰菊酯120柴油液9L喷烟,鞭角华扁叶蜂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种苗繁育基地、生态林、用材林等地及四旁树,调查寄主植物上有无网幕和在网幕内取食鳞叶、嫩枝或韧皮的幼虫。 1.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每株植物上幼虫的数量为统计单位: 轻 幼林35条/株,成林515条/株; 中 幼林615条/株,成林1630条/株; 重 幼林16条以上/株,成林31条以上/株。,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幼树按一批货物总件数(株)的5抽取。苗木50株以下全部抽取。采取分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柏属、柳杉等苗木表面是否有卵、幼虫及被害状。对柏类鳞叶、柳杉叶片等检查是否有该虫卵粒。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雌虫中胸呈黑色,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呈红褐色。足红色。翅半透明,黄色,前端约1/3处灰褐色;翅痣黑色,基部黄褐。头部有细小的刻点。,卵 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稍有弯曲。 幼虫 初孵幼虫淡绿色,以后体色逐渐变深,到老熟幼虫为深绿色。幼虫体背和侧面有数条明显的白色纵带,但越冬越夏滞育幼虫无明显纵带。 蛹 离蛹,体色由刚化蛹时的鲜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卵 幼虫 预蛹及蛹,4. 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药剂处理 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液喷洒,三、栗链蚧,分 布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大悟)、荆门市(钟祥市、京山县)、荆州市(公安县)、鄂州市(大冶市)、恩施州(巴东县)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壳斗科植物,以板栗受害最重 危害状况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树干、枝条、叶片上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产生退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被害栗树枝干上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枝干表皮下陷皱缩、凹凸不平,新枝表面皱缩开裂,秋后干枯而死,叶片呈淡黄色班点,导致早期落叶,干部危害状,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初孵若虫活动自然扩散,远距离以随调运携虫的接穗和苗木,造成传播扩散 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 冬季剪除有虫枝条并及时烧毁,减少越冬虫源 药剂防治 若虫孵化盛期用10吡虫啉1.5kg/hm2或44速凯乳油1 000倍液喷杀,栗链蚧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板栗(栎)林地,调查寄主植物主干、侧枝有无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叶片是否出现淡黄色斑点和早期落叶现象。当年生新枝条是否出现表皮皱缩干裂,秋后枯死等受害现象 1.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轻 有虫株率(雌蚧)30以下; 中 有虫株率(雌蚧)3150; 重 有虫株率(雌蚧)51以上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枝条按一批货物总件数(株、根)的5抽取。采取分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少量苗木、枝条全部抽取。 2.2 现场检查 观察寄主植物是否出现以下现象:干部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当年生新梢被害后,表皮开裂,干枯死亡;叶片被害后出现淡黄色斑点,早期脱落。 检查苗木枝干部的树皮上是否有蚧壳成虫、若虫、蛹、卵。,3.1 玻片标本制作 固定 采集后的虫体要立即投入70的酒精中固定2h以上。 透明 将固定后的虫体移入1020的氢氧化钾(钠)液内,加热lOmin以上至虫体内含物溶化,清除内含物。 染色 采用品红染色液染色。 脱水 把虫体移入无水酒精中25min,最后将虫体移入二甲苯中25min脱水。 封片 将脱水后的虫体移到载玻片上,加1滴丁香油,用小毛笔整理虫体姿态。待虫体的位置固定后,再加1滴稀树脂,用盖玻片封盖,放进50温箱烘干。,4.2 形态鉴定 成虫 雌雄异型。雌介壳近圆形,直径约lmm,黄绿色或黄褐色,龟背形,有三条纵脊及数条浅横沟,体缘具粉红色刷状蜡丝。雄介壳长椭圆形,淡黄色,体缘亦具粉红色刷状蜡丝。 若虫 孵化初白色,固定后呈红褐色,椭圆形,触角、足和口器均发达,腹部分节明显,末端具细长毛1对。 蛹 雄蛹为离蛹,圆锥形,乳白色。,1.雄成虫 2.雄虫蜡壳 3.雌虫蜡壳 4.1龄若虫 5.被害状 6.卵,4. 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发现带虫苗木,及时销毁。 药剂处理 用洗衣粉lkg水40kg浸泡苗木、接穗30min,杀死蚧壳虫。,四、橘大实蝇,分 布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江苏、湖南、陕西、台湾等省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当阳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酸橙、柚子、柑橘、柠檬、甜橙、 金橘、温州蜜橘等植物 危害状况 危害柑橘类果实,成虫产卵于柑橘果皮下近果瓤处或果瓤中,幼虫潜食果瓤和种子,受害果表凹凸不平且粗糙,后期果实腐烂和落果 。,危害状,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成虫飞行自然扩散,远距离主要靠随柑橘类果实携带幼虫传播。 防治措施 中耕松土灭蛹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即将羽化出土时,中耕果园,把蛹翻到地面将蛹杀死。 药剂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树冠喷施20杀灭菊酯1500倍液加3红糖的混合液。 清除虫果 8月下旬摘除蛆柑,9月下旬检拾落果,对摘除的蛆柑和捡拾的虫果集中销毁。,橘大实蝇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1.2 标准地调查 按果园的面积设置:20hm2以下设1块,20hm2以上每增加10hm2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0.1hm2,采取对角“S”形线路方式,抽取样数2030株,进行虫害分级调查。 1.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轻 果实被害率5以下; 中 果实被害率610; 重 果实被害率11以上。,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果品的调查数量按每批总件数(箱、筐)的5抽取,不足5件(箱、筐)的全部进行检查。每件(箱、筐)抽取2030个果实进行检查。采取分层方式设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果品表皮有无干硬、肿大、凹凸不平以及粗糙等现象,被害处果皮是否呈乳房状突起,具黑色圆点和褐色斑痕产卵孔。对有上述现象的果实逐个剖开检查有无橘大实蝇幼虫。,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长1013mm,黄褐色,翅透明,前缘带淡棕黄色,翅痣和翅端斑点呈棕色。足黄色。腹部黄色至黄褐色。雌虫产卵器基节呈瓶状,产卵管末端尖。 卵 呈长椭圆形,乳白色。 幼虫 老熟幼虫乳白色,蛆状。 蛹 圆筒形,黄褐色,幼虫前后气门遗痕依然存在 。,幼虫和蛹 1.雄成虫 2.雌成虫 3.雌虫腹部侧面观4.产卵器末端,4. 检疫处理 严禁带蛆柑调入调出,发现虫果,立即放入开水中煮15min或将虫果丢入火中烧掉,也可采取挖80cm土坑深埋。,五、红火蚁,分 布 广东、广西、湖南,香港、台湾等省。 寄 主 红火蚁是杂食性土栖蚁类,可取食多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捕食土栖动物,叮咬家禽家畜,攻击人类;损坏灌溉系统,破坏户外和居家附近的电讯设施。 危害状况 主要危害植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严重影响植物的成长与收成;捕食土栖动物,破坏土壤微生态;当受到干扰时,会叮蜇人、畜。人被该虫叮咬后,皮肤出现红斑、红肿、痛痒,变粗畸形,或发高烧,疼痛、休克,严重者会死亡。,红火蚁 蚁丘(右上) 被红火蚁叮咬后的症状(右下),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迁飞传播,也可形成漂浮的蚁团随水流扩散。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受蚁巢污染的草皮、苗木、盆景等带有土壤的园艺产品和栽培介质人为运输传播。 防治措施 二阶段防治法 第一阶段是在红火蚁觅食区撒布含低毒药剂的饵料,让工蚁搬入蚁巢,以有效杀灭藏身于蚁巢深处的蚁后,使其无法继续产生后代;第二阶段则为个别蚁巢处理,即使用触杀性农药直接灌施于蚁巢,来杀灭活动中的工蚁、雄蚁,甚至巢中的蚁后。常用的饵剂有:赐诺杀、芬普尼、百利普芬,触杀性农药主要使用百灭宁、赛灭宁、第灭宁。二阶段处理法每年防治2次,通常在45月处理第一次,910月处理第二次。 沸水处理 在轻度危害区域可选择直接利用沸水来处理可见蚁巢。,红火蚁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1.2 疫情监测 如发现有高于10cm以上的土丘,或有大规模沙堆状的蚁巢,或发现有大量红色蚂蚁出现地表活动,应立即采样本进行鉴定,并开展详细调查。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带土草皮按每批货物(m3)的5抽样检查。带土苗木按每批货物总株数的5抽样检查。对有怀疑的带土苗木应全部进行检查。,2.2 现场检查 检查带土草皮、苗木、植株的根部是否有红火蚁各种虫态 。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体红褐色,长为36mm,复眼明显,由数十个小眼构成。头部宽度小于腹部宽度。胸腹间有2节明显腰节(腹柄节与后腹柄节)。 4. 检疫处理 对调运的草坪、苗木实施严格检疫,发现带红火蚁的草坪和苗木要烧毁。,六、杨树烂皮病菌,分 布 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各地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江陵县、石首市)、孝感市(应城市、孝昌县、孝南区)、宜昌市(枝江市)、荆门市(钟祥市)、鄂州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杨属、 其次为柳属、榆属和桑属等植物,危害及症状 该病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有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 干腐型较为常见,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发生严重。病初,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有肿胀,皮层腐烂变软,压破后流出褐色液体,有酒糟味。肿胀病斑失水下陷,边缘明显,呈黑褐色。后期在病斑上出现许多黑色针头状突起,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由顶端挤出橘黄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皮层腐烂,纤维分离成乱麻状,易自木质部剥离。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幼树的主干、侧枝上。初期病部呈暗灰色,无明显病斑,发病枝条失水枯死。后期在枯死的枝条上形成许多散生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树干被害状,传播途径 近距离依靠孢子借风、雨、昆虫和鸟类传播,远距离靠带菌苗木调运传播。 防治措施 抚育管理 栽植时应选择抗病树种和适宜的土壤条件。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除衰弱枝条及病株。 预防措施 对衰弱树,在 3、6、10月份三季涂白,预防感染。 病后治疗 用10双效灵1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50倍液涂干和喷干。对感病轻的寄主,先刮除病斑,然后涂药,每15d涂1次,两次即可。,杨树烂皮病菌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1.2 标准地调查 1.3 感病株率分级标准 轻 感病株率510; 中 感病株率1120; 重 感病株率21以上。,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按一批货物的总株数(件)的1抽取。采取分层方式设点抽样。 2.2 现场检查 检查寄主主干和分枝有无出现水渍状病斑、皮部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皮层流出有酒糟味褐色液体,寄主皮层外部是否有呈枯黄色、散生小黑点,韧皮部变为黑褐色的症状。 检查12 年生幼树主干或大树枝条上,是否出现如下症状:初期病部呈暗灰色,无明显病斑,发病枝条失水枯死。在枯死的枝条上形成许多散生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3. 检疫检验 形态检验 用针挑取少许子实体或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杨树烂皮病通常以无性世代出现。无性世代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Fr.子座尖球形或扁球形;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囊壳埋生于子座中,烧瓶状,具长颈;子囊棍棒状,两端稍尖,无色.,1.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 3.子座内的子囊壳 4.子囊及子囊孢子,4. 检疫处理 4.1销毁处理 苗木(含接穗、插条)调运时,经检查,发现感病严重的,就地全部销毁。 4.2药剂处理 发病较轻的,进行药剂处理,用10双效灵 1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50倍液涂干和喷干。,七、圆柏叶枯病菌,分 布 北京、陕西等省市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安陆市、孝南区)、荆州市(江陵区)、荆门市(东宝区)、鄂州市(大冶市) 寄主植物 圆柏、塔柏、刺柏等柏科植物 危害及症状 该病菌危害各龄柏科植物鳞叶、针叶及嫩梢。发病严重时树冠布满枯黄的病叶。小树发病严重。发病初期,鳞叶、针叶由深绿变为黄绿色,无光泽,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针叶早落。针叶上的病斑向下蔓延可危害嫩枝。嫩梢发病褪绿,变成黄绿色,最后成为枯黄色,不易脱落,次年春天被风吹落,重病树冠成为黄绿色。,危害状,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自伤口侵入;远距离靠苗木携带病原菌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源 清除枯枝落叶,尤其是树冠上截留的病枯枝落叶。对收集的枯枝落叶应进行烧毁处理。 药剂防治 5月份喷洒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1 000倍液,均有防效。,圆柏叶枯病菌检疫技术操作办法,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1.2 标准地调查 1.3 病害分级标准 级:植株健康 代表值为0; 级:树冠25以下枝叶发病 代表值为1; 级:树冠2650枝叶发病 代表值为2; 级:树冠5175枝梢发病 代表值为3; 级:树冠76以上枝梢发病 代表值为4。,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幼树按货物总件数(株)的5抽取。苗木、幼树按抽样比例,采取分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寄主鳞叶、针叶及嫩梢是否由深绿变为黄绿色,无光泽,针叶上的病斑是否向下蔓延为害嫩枝,病冠成为黄绿色。 3. 检疫检验 形态检验 用针挑取少许子实体或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以下特征: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绿褐色,有屈曲,顶端稍粗有孢子痕,分生孢子能形成长达10个左右孢子所组成的孢子链,孢子椭圆形、卵形或肾形、圆筒形,有19个横隔膜。,1.分生孢子梗和链 生的分生孢子 2.不分枝的孢梗 3.芽殖的分生孢子 4.分生孢子,4. 检疫处理 严禁从疫区调运寄主苗木进入非疫区,发现染疫苗木应及时销毁。,八、加拿大一枝黄花,分 布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云南、河南等省市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