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ppt_第1页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ppt_第2页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ppt_第3页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ppt_第4页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第一节 脊柱骨折 第二节 脊髓损伤 第三节 骨盆骨折,第一节 脊柱骨折,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解剖概要,脊柱骨分椎体与附件。 前柱:椎体的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和前纵韧带 中柱: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 后柱:后关节囊、黄韧带、脊椎的附件、关节突和棘上以及棘间韧带。 中、后柱损伤可累及神经系统。,病因与分类,暴力方向可通过:X、Y、Z轴。 脊柱运动方向: Y轴:压缩、牵拉、旋转 X轴:屈、伸、侧方移位 Z轴:侧屈和前后方向移动。,病因与分类,一、依据损伤机制分类 1、压缩骨折 2、屈曲分离骨折 3、旋转骨折 4、伸展分离骨折,病因与分类,二、依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性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 (1)脊柱三柱中两柱骨折 (2)爆裂骨折 (3)骨折脱位,病因与分类,三、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1、压缩骨折 2、爆裂骨折 3、撕脱骨折 4、Chance骨折 5、骨折脱位,临床表现,与损伤的部位、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有关; 局部表现可有局部畸形、皮下瘀斑、压痛、扣击痛等; 合并肋骨骨折可出现呼吸受限或呼吸音减弱;,临床表现,出现腹膜后血肿可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等; 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可表现为四肢 瘫、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辅助检查,X线、CT、MRI等有助于诊断,治疗,一、上颈椎损伤 二、下颈椎损伤 三、胸腰椎损伤,上颈椎损伤,1、寰椎前后弓骨折,上颈椎损伤,2、寰枢椎脱位,上颈椎损伤,3、齿状突骨折 可分为三型 I型:齿状突尖部骨折 II型:齿状突基底部与枢椎体交接处骨折 III型:齿状突骨折延伸及枢椎体部,上颈椎骨折,4、枢椎椎弓骨折 又称绞刑者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可牵引复位,外固定12周。,下颈椎损伤,1、屈曲压缩骨折,单纯压缩骨折可保守治疗 如骨折相邻椎体处于大于110度的成角,下颈椎损伤,2、爆裂骨折,多前路手术,内固定植骨,下颈椎损伤,3、关节突关节脱位 如无椎间盘突出,可行颅骨牵引复位,颈椎固定; 如合并急性椎间盘突出,在复位前应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并内固定植骨。,下颈椎损伤,4、颈椎后结构骨折 外固定812周。 5、颈椎过伸性损伤 无移位者,可行外固定8周; 如有明显移位,应予复位,植骨融合内 固定。,胸腰椎损伤,1、压缩骨折 视椎体压缩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胸腰椎损伤,2、爆裂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取决于脊柱后凸成角、椎管受累及神经检查情况。,胸腰椎骨折,3、屈曲分离骨折 损伤常累及椎骨和韧带组织,可累及单个或多个节段。手术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脊椎的稳定性。 4、骨折脱位 多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大部分病人需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复位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及稳定性,解除脊髓神经受压。 5、附件骨折,第二节 脊髓损伤,一、病理生理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一、病理生理,1、组织学改变 2、病理代谢,二、脊髓损伤的分类,1、脊髓振荡 2、脊髓休克 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4、完全性脊髓损伤 5、脊髓圆锥综合征,三、临床表现,1、颈髓损伤 表现与受伤的部位有关 上颈椎损伤可累及膈肌和腹肌,呼吸肌全部瘫痪,病情重,多危及生命; 下颈椎损伤可出现肩部以下四肢瘫,胸式呼吸消失,膈肌运动存在,腹式呼吸变浅,大小便功能丧失; 交感神经紊乱,可出现中枢性高热或持续低温。,三、临床表现,2、胸髓损伤 表现为截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丧失,浅反射不能引出,腱反射活跃或亢进,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三、临床表现,3、腰髓、脊髓圆锥损伤 临床表现较复杂,与损伤平面及受累的神经根有关。 L1以上的横贯性损伤可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三、临床表现,3、腰髓、脊髓圆锥损伤 L2椎节以下损伤,则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征;脊髓圆锥损伤,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会阴部皮肤呈马鞍状感觉减退或消失,逼尿肌麻痹,大小便失控,肛门反射及球海面体反射消失。,三、临床表现,4、马尾综合征 受损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四、诊断,脊髓损伤平面的诊断 脊髓损伤性质的诊断 脊髓损伤严重度分级 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脊髓损伤电生理检查,五、治疗,(一)非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2、高压氧治疗 3、电场治疗 4、磁场治疗,(二)手术治疗 目的是保护残存的脊髓组织,防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尽可能促进脊髓的恢复。 手术原则:复位、减压、 重建稳定性,五、治疗,五、治疗,(三)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1、褥疮的防治 2、泌尿系感染防治 3、呼吸系统感染防治 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1、褥疮的防治,(1)原因 (2)分度 I度:皮肤发红,周围水肿; II度:皮肤出现水泡,色泽紫黑,有浅层坏死; III度:皮肤全层坏死; IV度:坏死范围深达韧带与骨骼。,1、褥疮的防治,(3)防治方法 卧床柔软,保持床铺清洁干净; 保持病人清洁,定时翻身,23小时一次,日夜坚持。对骨隆突处用软垫保护,局部皮肤用2550酒精擦洗;,1、褥疮的防治,(3)防治方法 若已发生浅表褥疮,要尽量避免该处再受压,清洁换药或生机膏外敷,加强全身营养状况; 褥疮累及深部肌肉或骨骼者,行彻底情创,用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2、泌尿系感染防治,(1)病因: 术前尿路感染未完全控制; 导尿时未严格无菌操作; 保留导尿管处理不当;,2、泌尿系感染防治,(2)防治方法 处理原则:重在预防,如有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加强日常护理和膀胱冲洗,避免感染扩散。 严格无菌操作,每周更换一次。 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或呋喃西林等药物,每日冲洗膀胱12次;每日清洗尿道口;,2、泌尿系感染防治,训练自动膀胱,每34小时开放一次,防治持续开放导尿引起膀胱萎缩。 截瘫病人应注意取坐位或半坐位,使尿液体位引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发生; 定期检查尿液,若有感染应用抗生素控制。,三、呼吸系统感染防治,(1)原因 术前准备不充分; 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未及时排除, 导致分泌物在气道和肺泡内积聚并逐渐变 稠,阻塞气道; 呕吐物误吸入,三、呼吸系统感染防治,(2)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鼓励患者深呼吸,帮助患者有效咳痰,协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可用橡皮管或硅胶管插入气管或支气管吸痰。 处理原则:根据痰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给予祛痰药及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必要时采用支气管镜吸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部复张。,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1) 病因 长期卧床,活动少,肌肉失神经支配,肌泵作用丧失,静脉内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2)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重在预防。多做下肢活动,给予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处理原则:使血栓局限,预防血栓脱落,消除肿胀,恢复静脉循环。 处理措施: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早期使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和溶栓剂,必要时切开取栓。,五、治疗,(四)康复治疗,第三节 骨盆骨折,一、解剖概要 二、损伤机制 三、分类 四、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和合并症 六、诊断 七、治疗,一、解剖概要,骨盆由耻骨、坐骨和髂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骨、尾骨构成的环状骨性结构,是脊柱和下肢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骨盆分为前环和后环。 前环包括耻骨支和坐骨支,后环包括骶骨、髂骨和坐骨结节。,二、损伤机制,前后挤压或外旋暴力损伤 侧方挤压或内旋暴力损伤 垂直剪切暴力 复合暴力损伤,三、分类,(一)按骨折部位与数量分类 (二)按损伤暴力的方向分类 (三)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按骨折部位与数量分类,1、骨盆边缘撕脱骨折 2、骶尾骨骨折 3、骨盆环单处骨折 4、骨盆环双处骨折,1、骨盆边缘撕脱骨折,由于肌肉猛烈收缩造成骨盆边缘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2、骶尾骨骨折,骶骨骨折 I区:骶骨翼部 II区:骶孔处 III区:正中骶管区 尾骨骨折,3、骨盆环单处骨折,髂骨骨折 闭孔处骨折 轻度耻骨联合骨折 轻度骶髂关节分离,4、骨盆环双处骨折,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 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按损伤暴力的方向分类,1、暴力来自侧方的骨折(LC骨折) 2、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 3、暴力来自垂直方向的剪力(VS骨折) 4、暴力来自混合方向(CM骨折),1、暴力来自侧方的骨折(LC骨折),LCI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 LC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及髂骨骨折 LC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髂骨骨折,对侧耻骨骨折,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以及对侧骶髂关节轻度分离,2、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APC型:耻骨联合分离 APC型:耻骨联合分离,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前方韧带已断,后方韧带保持完整; APC型:耻骨联合分离,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骶髂关节前、后韧带都断裂,骶髂关节分离,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1、A型:稳定型 2、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3、C型: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A型:稳定型,A1型: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型: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 A3型: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B1型:骨盆翻书样损伤,为外旋损伤 B2型: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 B2.1:骨盆侧方挤压损伤(单侧型) B2.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对侧型 B3型:双侧B型损伤,C型,C1型:骨盆单侧损伤 C1.1型:髂骨骨折,骶髂关节无损伤 C1.2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或单纯脱位 C1.3型:骶骨骨折,单侧骨盆向上移位 C2型: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压损伤 C3型:为骨盆两侧损伤,四、临床表现,症状: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擦伤、皮下瘀斑和红肿。 体征:浅表部位骨折区有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折端;如耻骨联合有分离或移位,可触及分离的间隙或两侧的耻骨棘不在同一平面上,有上下移位。,四、临床表现,如有骶髂关节脱位时,可有下列体征: 脐棘距及髂后上棘高度不同 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 肢体长度不对称 会阴部的瘀斑是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五、并发症和合并症,腹膜后血肿 腹部脏器损伤 尿道及膀胱损伤 直肠、肛管及阴道损伤 神经损伤,六、诊断,(一)X线平片 骨盆前后位片,六、诊断,(一)X线平片 骨盆入口位片,六、诊断,(一)X线平片 骨盆出口位片,六、诊断,(一)X线平片 骨盆斜位片,六、诊断,(一)X线平片 腹股沟侧位片,六、诊断,(二)CT,六、诊断,(三)螺旋CT,七、治疗,1、早期救治 2、骨盆骨折的处理,1、早期救治,处理原则:首先积极抢救危及生命的合并伤。 急诊抢救可按ABCDEF救治方案顺序进行: A(airway气道) B(bleeding出血) C(cente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 D(digest消化) E(excretion排泄) F(fracture骨折),2、骨盆骨折的处理,(1)骨盆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