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教育她是个难题——湖湘语文主题研讨导引_第1页
爱情教育她是个难题——湖湘语文主题研讨导引_第2页
爱情教育她是个难题——湖湘语文主题研讨导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囊 7 国翁8 礅 爱情教育,她是个难题 湖湘语文主题研讨导引 本刊记者黄耀红 带着与“爱”相关的种种问题,来自长沙市各学校的老师,汇聚长沙市明德中学新 校区展开研讨。 庆国摄 万方数据 爱情矗是个难题对于这样一句边走边哼 的流行歌词,或许人们不会在意此中到底交织着 多少年轻的叹息与泪水,融汇着多少曾经的沧桑 与感慨。 借用这样一句歌词来描述目下中学校园的爱 情教育,实在有如一道魔咒。对,爱情她是个难题, 因而,中学爱情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一道难题。 中学爱情教育之难,难在何处? 如何真正让中 学语文教材里的爱情题材诗文成为爱情教育的宝 贵资源? 我们进行过与正在进行着的爱情教育是 否存有误区? 理想的爱情教育应当怎样? 带着与“爱”相关的种种问题,我们汇聚百年 老校长沙市明德中学新校区。 在这么一个寒风瑟瑟的日子,来自湖南师范 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 雅礼中学、长沙市明德中学、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湘潭县第四中学等学校3 0 余名教师坐在一起讨 论爱情教育,与其说这是一种温暖与浪漫,不如说 出于一种责任与使命。 在我们的生活话语里,爱情这个语词似乎从 来就不宜大声言说。“我爱你”这样的表白,更多地 属于情书,属于两个人的世界。人们更习惯于用 “喜欢”来置换那个羞怯的“爱”字。因此,所有关于 爱情的隐喻都与含蓄与神秘联系在一起。它是“羞 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是“月朦胧,鸟朦胧”, 是“欲诉无人能懂”的“一帘幽梦”,是“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是混杂着甜蜜、压抑与苦闷的“花季雨 季”。 然而,无论我们将爱情付之于怎样的诗性描 述,她终归源于我们的内心。 诗人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当爱情悄然降临于苍茫的青春原野,为人之师的 我们,究竟又能为学生做些什么? 深度关注中学生的爱情教育,实际上是在深 度关注中学生的成长。爱情教育,远不只是一个关 乎语文的命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的命题,一个关 乎人性的命题。 爱情之重,首在于爱。如果说爱是人作为类的 存在的根本价值,那么,爱情乃世间最为本真的人 性。中国儒家文化所崇尚的“仁者爱人”,西方基督 2 T 擦囊 教所信仰的“爱的拯救”,都不约而同地将“爱”作 为人类自我救赎的基本方式。 正如电影 2 0 1 2 所寓示的,没有对他者的爱, 就是对人性的背叛。 如果教育的第一问是“人”,那么,“爱”又是人 的第一问。 注目于今E l 之中学校园,成片成片地穿着统 一校服的青年、准青年,在应试压力如影随形的际 遇里,在日复一日、节复一节的课堂里,我们是否 关注过他们内心的萌动,关注过他们的忧郁、惶恐 与迷茫? 是否给予过他们真正有效的成长帮助? 特 别是从语文教师的角度,给予过他们相应的帮助? 至少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我们所代表的成 人世界与当下青年学生所代表的青春世界,并不 是一种理解、对话与融合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 一种攻守式的尖锐对立。中学生一旦有了爱的萌 动,很可能就要遭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围追堵截”。 于是,所谓情窦初开,永远都处于“地下状态”,此 中掺杂着太多的惊慌失措。 我们不是不谈爱情,不谈爱情教育。问题在 于,我们似乎没有把爱情教育真正当成过问题来 研究、来直面。在爱情教育上,到底存有哪些问题? 一是我们缺乏爱情教育的课程支持,没有真 正的爱情教育的读本或教科书。 二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爱情教育纳入德 育的框架,甚至是将谁谈了恋爱就视为“不听话” “不学好样”或“品德修养值得怀疑”。 三是我们会以功利目标为标准来要挟初生的 爱情。对于恋爱中的学生,我们最为经典的质疑便 是:你和他( 她) 会有结果吗? 你们的爱能走多远? 你们的爱会有婚姻作归宿吗? 没有结果的爱,当然 就是浪费青春。 四是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将学生恋爱与学 习对立起来,认为只要恋爱必然导致学习失败。 五是语文教科书里的爱情诗文实际是给学生 提供了一种爱的摹本或范式。这种摹本或范式,其 最大的特点在于爱的悲剧性,就是说,教材呈现给 学生的都是悲剧式的爱情,都与道德批判、社会批 判联系在一起。氓里的女主人如是,孑L 雀东南 飞里的刘兰芝如是,红楼梦里的宝黛之恋亦如 是。 一言以蔽之,爱情诗文里的爱情,多是成人化 万方数据 擦囊 的爱情,而不是成长中的爱情,是一种圣化的爱 情、神化的爱情,一种理念式的爱情。换言之,我们 所提供的爱情文本并非真正贴近青年生活。长期 以来,我们的爱情教育处于德性关照之下,处于政 治干预之下,处于功利审视之下,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保尔对冬妮娅的表达,相当典型地表示了 “革命”大于“爱情”、“我们”大于“我”的价值取向。 特别是,我们讲爱情,是否注意到诗文里的古 典爱情模式与网络、电视等现代传媒及周边生活 给青年的爱情观影响? 古典爱情的精致与含蓄,在 今天这种扁平化的文化环境下,在快节奏的生活 环境下,它是否发生了变异? 目前,我们的爱情教育基本上是离开情欲、离 开性爱来谈的精神层面的爱情。我们的言说旨归 永远都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仪”。我们似乎不太 愿意去直面、去破译身体的冲动与生命的密码。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爱情教育上,我们长 期所奉行的教育理念,其实是“教育为生活做准 备”,即学生今日之不谈恋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 谈恋爱。此之谓美好的风景总在前方。 我们所忽略的恰恰是“教育即生活”,忽略的 是学生的当下如何做,爱情降临时如何办。 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助理、语文特级教师张 建斌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爱情导师。长 期以来,“爱情导师”这个角色是缺位的。中国教育 有漫长的诗教传统,从“关睢”开始,爱情就与道德 觉悟、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裴多菲的“生命诚 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典 型地表达了爱情对于自由、对于革命的从属。在主 流意识形态里,爱情从来就面临一个人生价值的 “序列问题”。然而,在千百年来的民间文学中,爱 情似乎更自由一些、浪漫一些、本真一些。像梁祝, 像刘海砍樵,像西厢故事,多如此。 从爱情教育来说,我们提供的教育与学生的 青春需求之间存在着极不对称的关系。爱情总是 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语文教材里多为爱情诗,鲜 有爱的故事。我们以为,好的爱情教育不在理念 中,而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对爱情诗的理解,同样 不能忽视故事元素的介入。同时,要注意作品里的 爱情是艺术化的爱情。对人生来说,爱情是唯美 的,但爱情不是唯一的。 长沙市明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蒋艳明专门 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普遍喜欢 的爱情诗文是氓蒹葭和给女儿的信。在爱 情教育上,学生普遍反对教师讲大道理,要求贴着 他们的生活体验来引导。他们最欣赏的爱情名言 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情可待 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等。他们最感动的爱情范式是泰坦 尼克飘茶花女中的爱情。学生追问:为什么 教材提供的爱情故事都是古代的? 为什么爱情总 离现实那么遥远? 为什么爱情总与悲剧连在一起? 爱情是感性的,爱情教育所提供的恰好是理 性。 湖南师大附中的屈雪辉老师谈到了古典爱情 诗文中的女性形象。他认为,古典爱情故事里的女 人身上多背有“三座大山”。一是受“夫权”所压,二 是为“家庭”所累,三是“自己”自觉地给“自己”上 了爱的枷锁。该校教师欧阳剑锋则提出,我们常说 的“早恋”其实是相当难以界定的一个定义,什么 时候恋爱算是“早”? 难以说得清。另外,爱情教育 需要回答的理性问题其实很多。诸如爱的本质是 什么? 爱与性、爱与责任、爱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如 何处理? 我们如何跟家庭教育沟通起来? 这些都是 相当实在的难题。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李金国老师认为,当下 中学生的性教育应成为爱情教育的一个重要维 度,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性教育的课程开设与 教学方式。明德中学负责学生心理疏导的罗莺莺 老师具体介绍了跟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方法与步 骤。她认为,确认是不是爱情,有三个元素,一是 “激情”,二是“亲密”,三是“承诺”。很多时候,中学 生之间不是恋爱,而只是一种情的慰藉,我们应谨 防给学生贴标签。当发现学生确实恋爱了,可以考 虑的方法是,请他( 她) 分析对方的优点,进而分析 对方的缺点,再分析自己有哪些优点为对方所欣 赏,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最佳处理方式。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