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代媒体与3G联系——展望媒体通信发展_第1页
a代媒体与3G联系——展望媒体通信发展_第2页
a代媒体与3G联系——展望媒体通信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 日趋融合,无线互联网、移动多媒 体已初露端倪。手机是继报纸、广 播、电视、网络后,堪称未来的第五 大媒体。在我国,随着3 G 手机的 引入。手机网络除了能进行话音 通讯外,还能用来上网浏览、收发 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资料、 开展电子商务等。这归功于各种 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出 现为普通移动电话向广义无线通 讯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未来移动通信业务 3 G 开创了无线通信与互联 网、视频相融合的新时代,由此而 产生的业务也必将成为未来移动 通信新的市场增长点,真正使移 动用户享受掌上无线的精彩;而 其中,以视频流媒体、移动手机动 画、移动手机电视最为突出。 1 移动业务走向数据化和分 组化 在传统的固定通信领域,话 音业务正在受到数据业务的强有 力挑战。全球数据通信量已过超 话音通信量。与同定通信相比,移 动通信目前的话音通信量依然占 绝对优势,但随着新技术的引入, 移动数据业务已开始呈现蓬勃发 展的景象。W A P 在窄带移动网络 上的实现,使移动通信能提供低 速率的信息访问。通过G P R S 等技 术对现有移动网络的改造,可以 提供更高带宽的数据业务,使其 更快速地上网浏览和开展其他信 息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 G ) 更是以提供带宽的多媒体数据业 务为一个主要出发点。 2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 主体结构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由以下 三大主体结构给予支撑: 设备制造商,负责制造移动 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 服务运营商,负责向用户提 供移动通信业务服务。 业务设计商,负责向运营商 提供用户喜闻乐见的业务形式和 业务内容。 这种由= 三大主体构成的移动 通信系统体系,是为了适应移动 通信业务未来将从单纯提供话音 业务向提供包括话音在内的多媒 体业务的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 上讲,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不仅 将为设备制造商和业务运营商提 供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将造就 一个庞大的业务服务群体,并为 其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问。 3 第三代移动通信( I M T 一 2 0 0 0 ) 概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为 3 r dG e n e r a t i o n ,简称为3 G 。它最早 于1 9 8 5 年由国际电信联盟f I T U ) 提出,当时被称为未来公众陆地 移动通信系统( F P L M T S ) ,1 9 9 6 年 更名为I M T 一2 0 0 0 ( 国际移动通信 一2 0 0 0 ) ,意即该系统工作在 2 0 0 0 M H z 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 达2 0 0 0k b s 。与第一代的模拟手 机和第二代数字手机( 包括G S M 和C D M A ) 相比,3 G 手机结合了 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 信,能够处理包括声音、图像、视 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 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 多种信息服务,而且更为安全可 靠。凭借高速传输率优势、庞大的 信息容量,3 G 手机具备了宽带互 联网的一切特性,把我们带入一 个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空间。 国际上3 G 技术标准分为3 大流派:以欧洲厂商为代表的 W - - C D M A 标准,它的支持者主要 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 世界科学200861 基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 N 啊、富士通、夏普等厂商;以美国 高通为首的C D M A 2 0 0 0 标准,它 的支持者主要有摩托罗拉、朗讯 和后来加入的三星( 韩国现在成 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还有就是中 国大唐电信提出的T D - - S C D M A 标准,它的主要支持者包括大唐 电信、中国普天、南方高科、华立、 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在内 的本土厂商和西门子。 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演进 ( 一) G S M 向第三代的演进 向移动用户提供高速率的数 据业务是推动第二代向第三代发 展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一些第二 代的运营者很难获得第三代的运 营执照,但又要保证其网络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的竞 争力。H S C S D ( 或原G S M 系统) 和 G P R S 系统都可以采用一种新的 高电平调制方式一E D G E 来提高 调制的有效性,它可以使用户数 据速率达到3 8 4 k b s 。E D G E 技术, 可以说是G S M 系统发展的最高终 端技术。 1 W C D M A 将成为中国发展 3 G 的首选方案 众所周知,W C D M A 基于G S M 核心网,能够平滑过渡,并具有良 好的网络兼容性。无论从标准、开 放性还是服务上,W C D M A 都适合 中国运营商发展3 G 。当前,随着 3 G 的开通运营,中国正“步步紧 跟”全球3 G 的发展形势。 之前,中国电信极有可能选 择W C D M A 和T D - - S C D M A 两种 技术共建网络。因为中国电信会 支持由我国大唐电信提出的国际 标准一T D - - S C D M A ,而W C D M A 又具有建网成本低、标准开放、应 囝堂墨壁兰型! :垒 用广泛等诸多优点,最重要的就 是它可以和T D - - S C D M A 进行兼 容,在大话务量地区可以进行自 由切换。 运营商看重W C D M A 技术, 它除了具有第3 代的诸多优势之 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网成本 低。这其中的因素有:首先是硬件 设备的效率,硬件设备越少,成本 越低;其次是频谱利用率,单位带 宽的用户越多,所需的站点数越 少;第三是Q o S 服务功效,如果没 有Q o S 功能,会有更多额外的投 入,而且仍不能保证提供高水平 的服务;第四是规模经济。参照以 上影响3 G 无线网络建设的因素 来看,W C D M A 标准在建网成本方 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2 从2 G 过渡到3 G 的通信技 术蓝牙技术 在向第三代过渡的过程中, 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蓝牙”。“蓝 牙”是一种新型无线网络低功率 无线接口,实时传输数字数据和 语音信号。它是由移动通信公司 与计算机公司联合开发的短距离 无线通信产品,具有传输速率高、 安全性强、价格较低等优点,可以 使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 其他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有 了它,就不必在各种电子设备间 布设专用线缆和连接器。只要在 电子设备中加装了这块芯片,局 部区域内的电子设备便被一根无 形的电缆连接起来,相关数据即 可实现自动交换。 ( 二) 、C D M A 1 ,窄带C D M A 向第三代的过 渡 窄带C D M A 最初采用的是 I S 一9 5 A 技术,它的数据传输能力 一般为1 4 4 k b s 。为了提供较高速 率的数据传输服务,自1 9 9 9 年开 始采用了I S 一9 5 B 技术。理论上, I S 一9 5 B 可支持l1 5 2 k b s 的数据 传输,但一般实际的I S 一9 5 B 系统 只能提供6 4 k b s 的速率。 c d m a 2 0 0 0 1 X f c d m a 2 0 0 0 单载 波方式) 是c d m a 2 0 0 0 的第一阶段。 c d m a - 2 0 0 0 1 X 的容量是I S 一9 5 B 系统的两倍,可支持3 0 8 k b s 的数 据传输。它的网络部分将引入分 组交换方式,以支持移动I P 业务。 为了在c d m a 2 0 0 0 1 X 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传输数率,以便与W C D M A 竞争,3 G P P 2 曾制定支持速率高 于2 M b s 的c d m a 2 0 0 0 1 X 增强标 准。其中高通公司的H D R ( 高数据 速率)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公司联 合提交的1 x t r e m e ,还有中国的 L A s C D M A 曾作为侯选技术探讨 过,这类技术可以说是c d m a 2 0 0 0 一I X 的边缘技术。 c d m a 2 0 0 0 1 X 的发展方向, 一种是沿着c d m a 2 0 0 0 3 X ( c d m a 2 0 0 0 三载波系统) 及更多载波 方式发展,一种是采用直接扩频 方式,即W C D M A 。韩国和日本的 窄带C D M A 的运营者明显倾向于 后者,三载波方式普遍不被看好。 当然我国窄带C D M A 发展情况, 也将直接影响着世界移动通信发 展的格局。 2 C D M A 的独特优点 与F D M A 和T D M A 相比。 C D M A 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一系统容量大。C D M A 系 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 道,当用户不讲话时,该信道内的 所有其他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 得益。因此利用人类话音特点的 c D M A 系统可大幅降低相互干 扰,增加实际容量近3 倍。 一系统通信质量更佳。软 切换技术( 先连接再断开) 可以克 服硬切换易掉话的缺点,C D M A 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 应阚值技术、强有力的误码纠错、 软切换技术和分离分多径分集接 收机,可提供T D M A 系统不能比 拟的较高数据质量。 一频率规划灵活。用户按 不同的序列码区分,不同C D M A 载波可以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 因此C D M A 网络的频率规划灵 活,扩展简单。 一一频带利用率高。C D M A 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尽管扩频 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 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 C D M A 允许单一频率在整个系统 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 共用这一频带并同时进行通话, 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一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系 统。C D M A 系统能方便地使用多 C D M A 信道方式和多C D M A 帧方 式,便于传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 媒体业务信息,处理方式和合成 方式比T D M A 方式和F D M A 方式 灵活、简便。 3 C D M A 的关键技术 ( 1 ) 功率控制技术 功率控制技术是C D M A 系统 的核心技术。C D M A 系统是一个 自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 相同的带宽和频率,C D M A 功率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既能维护 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其他用户产 生干扰。 ( 2 ) P N 码技术 P N 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 C D M A 系统的容量、抗f 扰能力 以及接入和切换的速度等性能。 C D M A 信道的区分是靠P N 码来 进行的,因而要求P N 码自相关性 要好、互相关性要弱、实现和编码 方案简单等。目前的C D M A 系统 就是采用一种基本的P N 序列 一i n 序列作为地址码,利用它 的不同相位来区分不同用户。 ( 3 ) R A K E 接收技术 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多径衰 落信道,R A K E 接收技术就是分别 接收每一路的信号并进行解调, 然后叠加输出以增强接收效果。 在C D M A 系统中,多径信号不再 是一个不利因素,而是变成了一 个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 ( 4 ) 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 值技术 C D M A 系统使用了确定声码 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自适应阈 值可以根据背景声学噪音电平的 变化改变声码器的数据速率。这 些阈值的使用压制了背景声学噪 声,因而在噪声环境下也能提供 清晰的话音。 三、3 G 媒体新服务 1 中国联通手机流媒体的发 展及前景 中国联通公司提供的C D M A l x ,用户网络带宽最多可以达到 1 0 0 k b i t s ,足够提供Q C I F 大小的 流媒体服务;随着3 G 无线网络的 应用,用户的网络带宽可以达到 3 8 4 k b i t s 。另一方面,手机设备运 算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空间也越 来越大。 在联通的网络上也存在着竞 争,不同的操作系统存在着不同 的平台之间的竞争。联通的U N I X 平台上,采用了M P E G - - 4 技术方 案;高通的B R E W 平台上,采用了 富年提供的H 2 6 4 方案;还有微 软平台。这三个平台互不兼容,平 台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导致最终效 果的差别。 不同的平台在手机终端支持 数量上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在这 i 个平台上,支持B R E W 平台的 手机终端数量最多,达到十几款。 这其中有L G 、二三星、摩托罗拉,以 及国内的大唐。而联通新时讯主 要还是大显C U 9 2 8 ,西伯尔也只 是通过包销拿到L G 手机。 2 中国移动手机流媒体的发 展及前景 2 0 0 4 年3 月,广州移动正式 开始向“全球通”用户提供手机流 媒体服务,3 G 应用已提前来到 了我们身边。奥运期间,北京移动 与多方合作伙伴强强联手,推出 了一项开拓性业务“流媒体”。 使用该业务的用户只需开通 G P R S 业务,并具备一部支持流媒 体功能的2 5 G 手机,通过手机登 陆( 移动梦网一掌上北京一手机 电视) ,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包括 影视、体育、新闻、娱乐、奥运专题 五大类2 0 多个的媒体视频产品, 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