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的_数字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S_第1页
基于DP的_数字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S_第2页
基于DP的_数字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S_第3页
基于DP的_数字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S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0卷第 2期 。 2 0 1 0年 2月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OMPrc 丌ER TE CHNOI X) GY AND DEVEL( ) PM ENT vc ) i 2 ( ) No 2 F e b 2 0 l 0 基于 D S P的数字 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 王子剑, 孔峰 ( 广西工学院 电子信息与控制系, 广西 柳 州 5 4 5 0 0 6 ) 摘要: 为改善传统的电子负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差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 D S P的高速数字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数 字 P I D控制的优点, 以定点 3 2 位 D S P T MS 3 2 0 L F 2 8 1 2 为控制环的数字电子负载 , 具有根据设定值快速调整负载电压和电 流的特点, 较好地满足了测试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 不仅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而且提高了电子负载控制系统的稳 态和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D S P 作为控制器的数字电子负载, 更适合于对控制性能要求较高的电源测试场合, 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1 MS L 2 0 2 8 l 2 ; 数字 P I D控制器; 电子负载; D A 中图分类号 : T P 3 1 1 ; T P 2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2 9 X ( 2 0 1 0 ) 0 2 0 2 4 1 0 4 De s i g n o f Di g i t a l E 。 。 Lo a d Co n t r o l l e r Ba s e d o n DS P WA NG Z i j i a n , K ON G F e n g ( D e p t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L i u z h o u 5 4 5 0 0 6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o i mp r o v e p o o r r e li a bil i t y a n d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t r a d i t io n a 1 e l e c t r o n ic l o a d d e s i g n a DS Pb a s e d hig hs p e e d dig i t a l c o n t roll e r Us i n g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d i g i t a l PI D c o n t r o l ,t h e d igit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lo a d b a s e d o n 3 2一b i t f ix e dp o i n t DS P TMS 3 2 O LF 2 8l 2,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r a p i d a d j u s t me n t i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t h e l oad v o lt a g e and c u r r e n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e t t i n g s B e t t e r me e t t h e t e s t s y s t e m s p e e d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e q u i r em e n t s, l lO t o n l y h a v e s o me i mp r o v em e n t i n a c c u r a c y ,b u t als o i mp r o v e t h e s y s t e m s t e a d ys ta t e and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 csTe s t r es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u s e o f DS P a S a con t r o l l e r o f t he d i g i t al e l e c t r o n i c load i n t h e o c c a s io n s wi t h h i g h e r d e - ma n d o f con t r o l c a p a b il it y 。 wh i c h h a s a p o t e n t ial v a l u e f o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Ke y W O l d S : TMS U 2 0 2 8 1 2; d igit a l PI D c o n t rol l e r ; ELo a d: D A 0 引 言 电源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或产品出厂前都需要进行 负载试验以检验电源的电气性能和输出能力 , 负载的 好坏直接影响试验的效率和精度。传统的负载常用滑 线变阻器或变阻箱, 稳定性差、 调节困难。而实际上负 载的形式较为复杂, 常为一些动态负载, 如负载消耗的 功率是时间的函数, 或者负载工作在恒定电流、 恒定电 阻、 负载为瞬时短路负载等, 传统负载不但不能模拟这 些复杂的负载形式, 更不能完成 自动测试。电子负载 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负载( 用电器) , 其原理是控制 内功率 MO s F E T或晶体管的导通量( 量占空比大小) , 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 它能够准确检 测出负载电压, 精确调整负载电流, 同时可以实现模拟 负载短路, 模拟负载是感性阻性和容性, 调整负载电流 收稿 日期 : 2 0 0 9一i ) 5 1 4 ; 修回 日期 : 2 0 0 9 0 82 9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汁划资助项目( 2 0 0 8 1 0 5 9 4 0 8 1 4 M0 3 ) 作者简介 : 王子剑 ( 1 9 8 0一) , 男 , 河南安 阳人 ,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 为电子 负载研究; -f L 峰 , 教授 , 研究方向为神经 网络。 上升厂 F降时间。现有电子负载的大都是模拟控制环 节, 调节和控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差, 难以适应不同电 源的具体情况。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电子负载, 可 以对负载电流上升下降率采取数字化实时程序控制, 自动地调节负载电流, 满足各种不同的电源特性要求。 文中基于 T I 公司T MS 3 2 0 L F 2 8 1 2和外接 D A转换芯 片, 实现数字 P I D控制器, 采用的 P I D控制算法是增 量式 P I D控制算法u J 。 1 解决思路 T MS 3 2 0 L F 2 8 1 2 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数据 处理 能力, 能保证系统对多路模拟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集成度。在 I ) S I 内部设置参 考输入量, 通过 I s P的片上 l 2位 A A ) 转换器采样, 把 控制对象的实际输出量采集到 D S I 中, 经过 D S P的数 字运算处理后 , 通过外 部的 D A转换 芯 片( I ) A 6 l 7 ) 进行数 模转换 , 得到实际的模拟控制量去控制被控 对 象 , 使之按照系统 的设置运行 工作。文 中是 一个数字 电子负载 P I D控制 器 , 现假 设它是一 个对 负载电流进 2 4 2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第 2 0卷 行 给 图 1 传统的 P I D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图 1中 , ( ) 是电流设定值 , Y ( f ) 是电子负载的 实际测量值, e ( t ) 是输入控制器的偏差信号, u ( t ) 是 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 则P I D控制算式 如式( 1 ) 所示: L , ( ) = e + 击 e ( ) d t + + U o ( 1 ) 其中: K 是比例系数, 是积分时间常数, T D是 微分时间常数。 上式是模拟形式 的 P I D控 制算式, 现在 采用 T MS L F 2 8 1 2实现数字 P I D控制, D S P控制是一种采样 控制, 它只能根据采样使可得偏差计算控制量, 而不能 像模拟控制那样连续地输出控制量, 进行连续控制, 上 式中的积分和微分项不能直接使用, 必须进行离散化 处理。 离散化处理的方法为: 以 T 作为采样周期, K 作为采样序号, 则离散采样时间 T对应连续时 间t , 用求和的形式代替积分, 用增 量的形式代替微分 2 l , 可作如式 ( 2 ) 所示变化。 t k T 舢 f T T ) =丁 1 =0 盟 二 幽: f + 争 ( 一: ) + ( 4 ) ( 3 ) 式 和( 4 ) 式 相减 得方程 ( 5 ) 就是本控制程 序中用到 的增量 式 P I D 控制算式 : t l k UkU 一 1 Kp 1+ T + 丁T o 一 Kp ( 1 + l +Kp A +如 - l + ( 5 ) 其 中 :A= K p H T + 辛 B = 一 K p ( 1 + ) , C : Kp T 下 。 由式( 5 ) 可以看出,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恒定 的采样周期 T, 一旦确定了 A, B, C, 只要前后三次测 量的偏差 , 就可求出控制量。增量式 P I D控制与位置 式 P I D控制相比仅是算法上有所改变, 它只是改变输 出增量, 减少了 D S P误操作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而 且不会产生积分失控。该实例基于 T MS L F 2 8 1 2的 P I D控制器的实现框图如图 2所示。 一 e k一1 T ( 2 ) 其中 k=( 0 , 1 , 2 , 3 ) , 为表示方便将 e ( k T) 简 化为 e , e ( k一1 ) 7 、 简化为e k 一 1 。 将上式代入( 1 ) 式中 就可得离散的 P I D表达式 : = + ( 一 1 ) +“ o ( 3 ) =0 如果采样周期取的足够小, 则以上的近似计算可 获足够的精确结果, 离散控制过程与连续控制过程十 分接近。 为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采用增量式 P I D控 制 算 式 ,即 让 T MS L F 2 8 1 2只 输 出 控 制 量 的 增 量 U ( k ) 。 式( 3 ) 是第 k次 P I I ) 控制器的输出量, 那么第 k一1 次 P I D控 制器的输出如式 ( 4 ) 所示 : 图 2 基 于 T MS L F 2 8 1 2的 P I D控制 器的 实现框图 从图 2 可以看出电子负载的设定值 由 、 P给出, 经过 D S P计算出控制量 , 对它进行 D A转换 , 产生模 拟控制量 , 从而实现对被控信号板的电流和电压的控 制, 而信号板的实际电流电压值通过 A D转换器送人 D S P , 使整个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 2 程序设计 2 1 数字 P I D控制器的 D S P电路设计 基 于 T MS L F 2 8 1 2的电子负载数字 P I D控制器 的 D S P 实现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 3 所示 J 。 图3中, D A采用 T I 公司的 D A C 7 6 1 7数模芯片, 它可以实现同时转换四路模拟信号输出, 并有 l 2位的 精度, 转换时间为 l 0微秒。T MS L F 2 8 1 2片上 自带的 A 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限制在0 3 3 0 0 mV, 信号板的 实际输 出电流 , 通过一个采样 电阻 I 送到电压跟随器 第 2 期 王子剑等: 基于 D S P的数字电子负载控制器设计 2 4 3 T M S F 2 8 1 2 驱动电路 信号 板 l 。 n T D A C 控制电 压 I d 1 1 7 6 1 7 率电 ) f, I ; + AD C I N5 电流 反馈 电压 V 电 源模块 电 压 ; M CU 检 测 1 控 制器 调理 后慵由滚 T 一 杓 卜_ A D C I N 7 电 路 一 库 匪 图 3 电子负载 实现数 字 P I D控制 器的电路原理框 图 里经过放大后, 以 03 V电压的形式输 出到 D S P的 A D I N 7口。电压信号经驱动电路被成比例的控制在 0 3 V 之 间, 输 人 到 D S P 的 A D C I N 5 口。T M- S L 2 0 2 8 1 2 一共有 1 6 路复用的片上 A D转换器 , 该 实例只采用第 5 , 7通道的A D转换, 由D S P计算出控 制量, 数据通过 串行接12 1 S P I 发送给 D A转换器l 4 J , 转换出来的电压进入驱动放大电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 号, 控制驱动放大电路内部相应的模拟开关动作, 进而 改变输出到信号板上 MO S F E T管栅极的电压值 , 达到 改变漏源电流 I d的大小。在外接电源电压 V一定的 情况下, I d 的变化可以看做等效电阻( MO S F E T) 的阻 值的变化。 2 2 程序设计与说 明 通用 D S P的源代码开发都可以采用两个方法: 一 种是直接利用其提供的汇编指令编写源代码, 然后经 汇编器和链接器进行汇编链接后生成 目标可执行代 码;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标准 C C+语言编写源代码, 然后经 C C+编译器 、 汇编器和链接 器进行编译 链 接, 最后生成 目标可执行代码。这两种代码开发方法 都使得开发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代码的编写 上面, 增大产品开发难度, 延长产品开发周期, 从而影 响 开 发 效 率。MAT L A B里 E mb e d d T a r g e t f o r T i C 2 0 0 0 D S P提 供 了 D S P代 码开 发 的平 台 引, Ma t h Wo r k s 公司和 Tl 公司联合开发的工具包 一 乙 L i n l f 0 r C _ C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o l s , 已经能 把 MA T L 和 T I 的 D S P集 成开发 环境 C C S ( C o d e C o mp o s e r S t a d i u ) 及目标 D S P连接起来。利用此工具可以像操 作 MA T I 变量一样来操作 T I D S P的存储器或寄 存器, 即整个 目标 D S P对于 MA T L A B像透明的一样, 开发人员在 MA T L A B环境下 , 就 可 以完成对 ( 的 操作。M AT L A B L i n k f o r C C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o l s 可以 支持 C C S 能够识别的任何 目标板, 包括 T J 公司 D S K E V M 板 和 用 户 自己 开 发 的 目标 D S P板 。 如 果 把 MATL AB L i n k f o r C C S D e v e l o p me n t T ool s与 Ma t h Wo r k s 公司和 T I 公司联合开发的另外一工具包 Emb e d d e d Ta r g e t f o r t h e TI I M S3 2 0 C2 0 0 0 DS P P l a t f o re1 配合使用, 则可 以直接 由 MA T L A B的 S i mu l i n k 模型生成 D S P的可执行代码, 即在集成 的、 统一 的 MA T 环境下可完成 D S P开发的整个过程 6。将 电子负载的模型和 S i mu l i n k里面的模块合理的组合, 通过实时工作站和 T i 的开发工具将 S i mu l i n k模型转 变为实时的 C代码, 下载到电子负载系统的 D S P板 上 , 见 图 4 所示 。 C o n c e p tu a l D e s i s n 概念设计 + S i mu l in k 、C 2 O 0 o L 曲 调用C 2 0 0 0 库模块仿真 E mb e d d e dT a r lt f o r T l C2 0 0 0D S P T t C 2 0 0 0 , 式目标系统 n u li a k 模型 md R c a l - 罚n c Wk s h o p实时工作室 MA T L A BL in k妇 C CS l q m 篁 t T o o l s ( C C S L in k ) T I MA T L 的开发环境连接 c o d c S t d i o ( C C S ) DE 1 1 提供的的软件 集成开发环境 下筑、运行验证代码 图4 I 代码 自 动 生成开发流程 图 该实例的程序基于图 2和图 3的平台实现数字 P 1 D控制器, 程序的文件名是 * a s m。另外系统 配置 命令文件( * C ) 实现对程序存储空问和数据存储 空间的分配, 从该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出该实例的存储 器资源和配置方法。一个实际的 D S P控制系统, 实时 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该程序为了保证数字 P I D控 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在 A I ) 采样的中断响应子程序 中就调用 P I D控制算法程序, 立 即计算出控制输出量 并送到被控对象, 根据 T MS I F 28 1 2的性能、 机器时钟 周期和中断的延时, 可以计算出系统从采样到当前实 际输人值到输出控制量大约需要 4微秒, 这对于 8 0纳 - 2 4 4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第2 O卷 秒一次的采样来说是足够的, 完全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在中断子程序中实时调用 P I D控制算法的程序如下: A D C I N T I S R: ; 高优先级模式的A D C中断予程序 C L I S v l ; 抑制符号位扩展 L D P# 4; 指向用户变量区 L A R A R 2 , #R E S U L T O; 把当前 A I ) 转换 的结果存储 到 AR 2中 MA R *, A R 2; 把 A R 2 设置为当前辅助寄存器 煅*, l 2; 由于 D s P内嵌 的 A D转换器是 1 2位的, 所 以左移 1 0位加载到 0 C高位 S A C HA D R E S U L T; 变量 A D R E S UL T存储 当前 A D转换 的结果 C A I J P I D C o n t r o l ; 调用数字 P I D控制子程序, 保证实时控 制 C U I N T M ; 开总中断 , 因为一进中断就自动关闭总中断 R E T; 中断返回 3 试验结果 数字电子负载的功能除了完成作为负载的功能以 外, 还要实现测量的任务, 从测量功能上看, 要测量 3 个参数 : 输出的直流电压、 直流电流和输出的纹波电 压, 这是 3 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电信号。电子负载工作 模式选用恒压模式, 连接市售输出为 5 V 0 4 8 A直流 电源, 设定为 0 5 1 A, 0 3 2 A, 0 1 5 A吸取导入电流, 测 试电子负载的电流实时调节性能, 由图 4测试结果可 知: 调整负载电流时输出电压很稳定, 负载电流精度控 制在4 mA左右, 电流调节过程中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 很小, 保持在 5 V左右, 切换电流档位时出现的电压峰 值为 5 2 6 V, 仍在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数字电子负载 对负载电流进行数字化的实时控制调节, 可以根据电 源供应器的特性, 自动地调节和控制负载电流大小及 其上升厂 F降率 , 以适应种类繁多的电源供应器, 不会 引起 电源供应器 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震荡 冲 击 7 , 8 l 。 4 结束语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直流电子负载负载仪对负载 电流的调节和控制采用硬件模拟电路的方法, 调节和 控制的适应性和实时性差, 仅仅具有静态负载的测试 功能, 不能适应不同的电源供应器的具体情况。经试 验测试, 利用 T MS 3 2 0 F 2 8 1 2作为控制器的电子负载, 从硬件上保证了P I D控制策略的实时性, 特别是适应 了负载的动态瞬变, 实现了在两个不同负载准位之间 的动态切换, 具有了动态负载的测试功能, 可以满足一 些较高要求和特殊测试的场合。 参考文献: 【 1 Z h a n gWa n f e n g D S P imp l e m e n t a t i o n 0 f p r e d i c t i v e c o n t r o l 8 t r - a t e g y f o r p o w e r f a c t o r c o r r e c t i o n J 】 A P E C , 2 0 0 4 ( 2 ) : 6 7 7 3 【 2 刘王 i , 梁昔明 一种结合数值优化的P I D制器韵设计与 仿真【 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2 o 0 7 , 1 7 ( 4 ) : 2 4 2 6 3 史增树, 张建红 T MS 3 2 0 F 2 8 1 2在全数字开关电源中的应 用 J 现代电子技术, 2 0 0 6 ( 1 3 ) : 9 7 9 9 【 4 T e x a s I n s t r u me n t s 1 1 垤 2 0 ) ( 2 8 l XS e r i a l P e r i p h e r a l I m e r a c e ( S P I ) R e f e r e n c e G u i d e M T e x a s , US A: T I , 2 0 0 6 5 张琴 嵌入式目标模块在D S P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J 华 中科技大学学报, 2 0 o 5 ( 2 ) : 9 6 9 8 6 严杰, 王莉 , 王志强 基于 Ma t l a b 的功率 MO S F E T建 模 J 电力电子技术 , 2 0 0 5 ( 3 ) : 2 3 2 6 7 U s e r s G u i d e A g i l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D CE l e c t r o n i c L o a d s Mo d e l s N 3 3 0 4 5 A M U S A A g il e n t , 2 0 0 5 8 洪贞启 N 3 3 0 5 A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