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三)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可推卸的。,(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含义:,意义:,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条件: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 首先是我国公民(国籍条件); 必须是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 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条件) 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能力条件);,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可见,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既有广泛性,又有条件性),(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含义:,意义:,条件:,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法律资格,我国的选举法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略),因此,作为我国基本政治权利的选举和被选举权,有特定内涵,严格外延。不能把公民在所有选举中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与选举与被选举权等同起来。但上述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含义意义条件,(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的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通过语言表达意思,以出版物形式表达,法定程序、持续性,聚集在一定场所,列队行进表达,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2、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选择题: 深圳有家酒吧在大门口打出“日本人不得入内”的招牌,拒绝日本人在该酒吧消费。酒吧经理称,此举是抗议日本修改教科书的行为。爱国从来就是且永远是值得敬重的。但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应当有个前提,就是这种举止、言行必须首先合法、合理,因为爱国主义也不能成为不合法、不合理行为的理由。这一事实昭示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应当 A、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B、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C、履行维护国格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D、爱国须先守法,应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D,(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含义意义条件,(2)政治自由:,内容意义要求,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3)监督权:,你知道吗?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应向哪些国家机关指控、告发、举报?,为了保护检举人,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严禁用任何方法、手段诬告陷害干部、群众。”对检举人打击报复的要严加惩处。,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 )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D,(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3)监督权,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3)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平等地享受权利并不等于可以平等地实现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的是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注意点:,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立法和司法上平等 B 在司法和守法上平等 C 在立法和守法上平等 D 在制定法律和适用法律上平等,B,辨析: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享有的权利就越多。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民受教育程度不影响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权利的享有) (2)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实际享有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因此,提高公民受教育水平,是公民充分享有权利的重要途径。(受教育与权利的实现)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要不断地加强民主建设,公民才能享有更多,更广泛的权利。(权利的实现) (4)因此,题中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在我国,二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3)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辨析: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有人认为,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国家利益的实现。,(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2)公民利益和国家利益毕竟是有所差异的两种利益,在某些问题上,二者之间还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关系及要求) (3)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实现。公民只有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才能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全面分析,揭示联系) (4)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辨析: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国家利益的实现。,(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从06年7月起,我省各市、县(区)、镇(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开展。这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镇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我省县镇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首次换届选举,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的选举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进行,广东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辨题: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国公民人人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辨题: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国公民人人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平等适用法律。题目看到这一点是合理的。(肯定一律平等) (2)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不等于人人享有) (3)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可见,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条件性) (4)因此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没注意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的。,(三)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基本内容,(法律规定公民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A.自治村民、居民;B.参与、监督政府工作),(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可或缺,(身在校园,心系天下),(三)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点击误区,、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错。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错。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错。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考点浏览,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三)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人民法院实行的司法救助制度,努力做到“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对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体现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D、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A,(四)理解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1、什么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坚持党的领导,2、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1)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2)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4)不断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防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货运值班员、检查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旅游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设备供应链中的应用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甘油(丙三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科技与互联网行业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报告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玉兰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 钝感力读后感课件
- (完整word版)软件投标书模板
-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及应用
-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纳思达在线测评试题
- 《文化研究导论》课件
- 融资入股合作协议
- PHQ-9抑郁评分量表
- 教师工作培训手册
- 汽车美容(劳动)单元六-汽车电子设备安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