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_第1页
课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_第2页
课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_第3页
课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_第4页
课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真菌的概念,真菌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具有真正细胞核、产生孢子、不含叶绿素 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吸取养料 能进行有性和(或)无性繁殖 具有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几丁质的微纤维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 有记载的真菌达10万种 与人类有关的 400种,真菌的概念,临床分类 浅部真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癣) 深部真菌:侵犯皮肤深层和内脏 深部真菌病的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 隐球菌、念珠菌、曲霉、毛霉 致病性真菌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 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孢子丝菌,真菌的概念,根据深部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分为: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菌落与一般细菌相似,以出芽方式繁殖,如新型隐球菌 类酵母菌:外观似酵母菌落,但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假菌丝,它是由伸长的芽生孢子形成,如念珠菌 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即一般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us)或霉菌(mold) 双相菌:酵母型(37)或丝状型(25) (副)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一般形态模式图,酵母菌-新型隐球菌,类酵母样菌-模式图,类酵母样菌-白色念珠菌,双相真菌-模式图,双相真菌-组织胞浆菌,丝状真菌(霉菌)-模式图,丝状真菌(霉菌)-烟曲霉菌,真菌的致病性,致病性: 外毒素 产酶/酸性代谢产物 在机体内大量繁殖和侵袭,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菌体/代谢产物的抗原性变态反应组织损伤 宿主易感性:危险因素 广谱抗生素使用 免疫抑制(DM,血液病,器官移植,AIDS) 侵入性操作,肺曲霉菌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 曲霉球(瘤),各型肺曲霉菌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IPFI的分级诊断标准,IPFI发病危险因素,外周血白细胞(WBC) 10 d HSCT患者 长期激素治疗 3周以上 过去90天内接受T细胞免疫抑制剂治疗 严重先天免疫缺陷疾病,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 局限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状或斑片状阴影 数天后病灶周围出现晕轮征(halo sign) 1015 d肺实变区周围坏死、液化出现新月征(crescent sign)或空洞 这是IPA较为特征的征象,有诊断意义。 由于影像学特征在一定程度总是相对性的,且受读片者个人因素等的影响,故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CT影像学改变,气管镜,气管支气管炎表现 溃疡 结节 伪膜 斑块,2019/8/5,21,可编辑,PMATB镜下表现,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1. 合格的深部咳痰标本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霉菌。 2. 气管内吸引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或胸液分离到霉菌。 3. BALF 和(或) 血液G-test或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alactomannan, GM)连续2次阳性。 4. 肺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在肉芽肿病变中见粗细较均匀、呈45分叉、放射状分布的典型霉菌菌丝和(或)组织研碎培养分离到霉菌。,镜下曲霉菌(痰涂片),G-Test(1,3-D葡聚糖),1,3-D葡聚糖(1,3-D-glucan) 存在于大部分真菌,除外隐球菌和接合菌 是真菌细胞壁的成分 缺乏特异性,假阳性率高 受多因素影响,GM-Test(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 GM大部分存在于曲霉,是曲霉生长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壁多糖成分,还存在于青霉 GM抗原检测(ELISA法)的阳性敏感预计值为1ng/mL 可在临床征象出现之前提示诊断 抗原血症在发热、胸片阳性、HRCT阳性和首次痰培养阳性之前出现,中位时间分别为3.5天、8天、6天和9天 每周至少需进行两次检测 然而,其他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甚至有作者报道其敏感度低达29.4% 抗原血症超过基线值的升高幅度与单一测定值超过临界值的幅度相比,可能更有意义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患者可出现假阳性结果,确诊标准,镜下曲霉菌(病理片),防治原则,1.一般预防 2.靶向预防(预防性治疗) 3.拟诊治疗(经验性治疗) 4.临床诊断治疗(先发/抢先治疗) 5.确诊治疗(靶向治疗),抗真菌治疗的药物种类,细胞膜功能 多烯类 两性霉素B,细胞壁合成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麦角固醇合成 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核酸合成 5-氟胞嘧啶,COPD合并IPA的流行病学,曲霉菌导致死亡的患者中COPD占1.3% COPD合并IPA的死亡率72%-95%,高危因素,激素(静脉与吸入) 广谱抗生素 气道结构破坏,防御力下降 曲霉菌定植 营养不良,临床表现,高热、气道分泌物增加 静息状态下喘息(激素无效)、干罗音 呼吸衰竭(II型) 血象持续升高 肾功能急剧恶化 双肺影像学进展迅速(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 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胸片渗出影是IPA严重的标志,2004-12-29入RICU,2005-1-5死亡,2004-12-29,2005-1-4,胸片渗出影出现前后比较,COPD合并IPA的诊治,治疗,早期积极治疗极为重要 Amphotericin B 1.01.5 mg/kg/day. Amphocil (Amphotec) 34 mg/kg/day 6 mg/kg/day Itraconazole 400600 mg/day(2 days) 200 mg/day Caspofungin 70 mg BID (1 day)50 mg BID Voriconazole 6 mg/kg IV b.i.d. (day 1) 4 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