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1.ppt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1.ppt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1.ppt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1.ppt_第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词句。 2、学习本文通过个性化语言反 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写作特点。 3、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孔子,名_,字 ,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世;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走近孔子,(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唯利是图(成语) 5、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寻找规律和方法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质疑,解决疑难词义,(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乎”的用法: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如”的用法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代词,你,如果,至于,或者,(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2、唯求则非邦也与 复习学过的知识语气助词 1、失其所与,不知 2、遂与外人隔绝 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同意,与:语气助词,与:结交、亲附,与:和,与:给予,(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把握文意 划分层次,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 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研讨,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有抱负,坦诚,性格比较鲁莽、轻率) 哂之 冉有:谦虚(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 惜之 曾皙: 洒脱(从容稳健,机敏好学 ) 与之,3、结合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思考探究:,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吾与点也,板书设计:,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子路: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