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综 述,一、古代诗文阅读高考考点知识图解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文言文阅读,(三)古代诗歌鉴赏,二、文言文阅读粤考规律及备考指导 (一)粤考规律总结,自 2004 年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趋于,稳定,“大同”中存“小异”。,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从表达方式上来说,以叙 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 借人物之口发议论;从运用的词语来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 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从,句式上来说,主要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从内容上来说,与 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 的名物典章制度。如 2008 年广东卷文言文节选自唐朝房玄龄修 纂的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周访传中的有关内容, 属较为浅易的文言文。周访是晋书成功刻画的一个人物, 原文篇幅较长,约 1900 字,不符合考试中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 求。根据命题的需要,删减连缀为 573 字的文段,既概述了周 访的生平,又通过最能体现周访个性及功绩的材料,让人对周,访留下深刻的印象。从阅读角度来看,由于采用了删节与加注 等方法,文中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名物典 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从整体风格上看, 这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平。经删改后的周访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类散文,这 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校在高三备考中大 量训练过的,与教学实际相符,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从选文的来源来看,二十四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3 年至,从选文的体裁来看,以人物传记为主,所选人物大多为有 声名的文臣武将,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叙 述,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思想性较强,一般突出人物 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2011年广东高考文言文选段分别来源于旧唐书 孔子家语 后汉书杜环小传聊斋志异晋书 宋史 后鉴录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从全国高考题来看, 我们发现,继史记后汉书之后,晋书 新唐书 宋史元史明史逐渐为命题专家所看好。,2设题注重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历年高考文言文考查,其知识点总与教材内篇目有关联。 如 2006 年广东卷实词判断题 C 项:“谭谢不纳,母大困。” 其中的“谢”就与孔雀东南飞中的“阿母谢媒人”中的 “谢”意思一样。翻译题第 1 小题“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 友乎?盍往依之?”中关键词语“盍”的意思,就与课文齐 桓晋文之事中的“则盍反其本矣”的“盍”一样。固定句式 “非乎”就在赤壁赋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一句中出现过。2007 年广东卷翻译题第 1 小题“但以浓墨洒作 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一句里,关键词“但” 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中的“但” 意思一样,“异”的用法在桃花源记的“渔人甚异之”一 句中出现过。,毫无疑问,文言文阅读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与课本知识 相关联,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运用课本知识的迁移意识,而 且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课内知识,重视平时文言文的 学习。一方面,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现 象等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例如民 俗礼仪、音乐建筑、文人逸事等。,另外,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阅读考查“文”“言”并 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古今词 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从测试能力看,着重 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二)复习方法,1从课内到课外,注重课内诵读,培养语感。高考考查的,无论是实词词义、 虚词用法、文句理解,还是特殊句式、筛选信息、分析概括, 无一不是源自课内;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 联的知识点。因此,复习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是基本立足点。 一般来说,课内篇目可复习 34 遍,重视积累基本的文言实词 和虚词。 考试大纲上规定的 120 个单音节文言实词要依据课 文理解其多个义项。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 节词进行归纳整理。文言虚词考查的趋势是淡化用法的界定而 强调词义的理解。因此,对考试大纲上要求掌握的有关虚 词的用法和意义要了然于心。,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注重课内积累,掌握一定的文 言知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加强课外阅读,形成一定的文言 语感是学好文言文的保证。课外广泛阅读经典史籍、散文等, 形成文言文阅读的感性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时时总 结归纳,比较实虚词意义用法、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类型 等,以此培养对此类文章的语感,形成敏锐的文言语言感知能 力。在阅读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揣摩语言,理清全文脉络,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强化语段训练,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阅读容量,想要稳妥得分,还得进 行科学训练。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的广泛性决定了我们进行强 化训练时,不能像以前一样,仅仅停留在史传类人物传记上, 而应该精心选择 100 篇左右涉及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训练 文段,培养文言文综合解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既要继续积 累一定的文言知识,还要注意分析考试命题的基本特点,掌握 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三)阅读方法,1阅读时材料(文段)、题干选项、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材料(文段)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整体把握的重中 之重,而考生多忽略的是对选择题题干选项的分析和对尾注的 暗示作用的关注。选择题中的题干选项,特别是分析概括型选 择题中的四个选项,它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拐杖。因 为分析概括型选择题多是要求选出一项不正确的,这意味着其 余三项均是正确的,这对于考生来说等于是变相的翻译和解释。 因此,利用好该题选项中的信息,整体阅读就会事半功倍,化 难为易。尾注,既然加了,肯定有用,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尾 注标注的是一些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规定的、超出中学生阅读 能力范围的内容,如不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 解形成障碍。,2“阅”要有“序”,完成文言文阅读题要运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概览全文,明白文中的时、地、人、事和作者的,看法,读全试题,但不追究难词难句。,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理解。所谓“死 字”,即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 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面一一标出,既可防止它干扰“视听”, 又可以之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表时、地的词)。接着再读 原文,分析“关系”以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 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 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并确立文段的中心思想。 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因为是从宏观上着眼,它们一般 不会影响“分析理解”。,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文段中的加点 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 通过前两遍的阅读分析,不少内容已经“理解”,但还需再读 第三遍,并对照研读题中所设问题,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 础上,进行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可呼唤“记忆”, 重温课本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可借助狭义语境, 瞻前顾后,疏通“文气”;可借助选项,进行比较,验证选优; 可借助“注释”(有的文段后附有),解决相关文化常识和写作 背景问题;甚至还可以大胆猜测推断。,以上“三步法”告诉我们,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3“想”要有“据”,文言语段、题目设置和所学知识,是思考的三大依据。对 字词意义及用法的辨误求正唯有从与之相关的语句、语段来分 析,才能准确无误,而理解句意(译句)判别对错,要以句中某 些关键字词的是与非为衡量标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题与题之 间的关联帮助思考。,4“析”要有“理”,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 事理,也有逻辑事理。在文言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判 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还是判断句意、表述是与非,都应分析 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通的人之常情、事之常 理。,5“选”要讲“系”,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语段及每道选择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 其中“题”与“文”,“题”与“题”之间表现出多种相互联 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对备选项进行筛选并作出选择的时候, 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点。,专题十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纲阐释,粤题精讲,1(2012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 ,不亦乐,乎?_,不亦君子乎?”(论语) (2)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_ , 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_,_,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与往年古诗古文内容各半、初高中教材内容各半不同,2012 年 调整为“三句古文,一句古诗”,“三句初中,一句高中”; 除第四句外,其余句子仍然是考生们应该较为熟悉的。 【参考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2011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 曾 子 曰 : “ 吾 日 三 省 吾 身 : _ ?,_?传不习乎?”(论语),(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3) 秦 人 不 暇 自 哀 , 而 后 人 哀 之 ; _ ,,_。(杜牧阿房宫赋),(4)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难度不大,不少考生能得满分。注意“涯”和“奈”字的写法, 注意(1)句和(3)句的句式。不要多字、漏字。,【参考答案】(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3(2010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 呼 尔 而 与 之 , 行 道 之 人 弗 受 ; _ ,,_。(孟子告子上),(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杜甫登高),(3)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 ,,_。(苏轼赤壁赋),【名师剖析】本题严格遵守了考试说明“默写常见的 名句名篇”的要求,每小题中所选的作品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 的文学名家的经典名篇,难度也不大。 【参考答案】(1)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粤考规律,自广东自主命题以来,名句名篇的默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 考点,一般采用 M 选 N 的形式,考查内容经典化。2007 年至 2012 年都采用 4 小题中任选 3 小题(6 句)的形式,考查范围均 在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之内,且均为直接型默写题,难度 较低。,考点透析,广东省近年来只考查较容易的直接型默写,且考查篇目均 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范围内,因此,只要扎实掌握考 试说明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详细内容见配套资料制胜 锦囊)即可。,解题指津,1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 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够, 以致因书写有误而丢分。如:,以上两句中,“簪”“眦”就极易写错。我们在复习时, 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2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 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 义词,通过有意识的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如:,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 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成“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 “暗恨”,理解了词义,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 思是“绿柳成荫”,易误写为“岸”。,3注意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这 类词对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 点”之一,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这两句中,“长”易误写成“常”,“冈”易误写成,“岗”。,4借助语境记忆,对名句名篇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 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做到对名句既 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如:,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5留心词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如:,以上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蓬山此去” 写成“此去蓬山”,“秋月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区绿植井盖施工方案
- 劳务公司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 怎么设置心理咨询方案
- 零星修缮施工方案
- 公司安全月活动方案策划表
- 亚克力烤漆字施工方案
- 施工方案目录格式要求
- 智能化咨询服务模式-洞察及研究
- 加密算法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光伏组件生产设备智能工厂规划与实施报告
- 2025年人保非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培训考试题土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益海嘉里员工手册
- 膀胱镜检查术后护理常规
- 公司股权分配协议
- 光伏施工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LEC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