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微专题23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试题粤教版.docx_第1页
广东地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微专题23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试题粤教版.docx_第2页
广东地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微专题23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试题粤教版.docx_第3页
广东地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微专题23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试题粤教版.docx_第4页
广东地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微专题23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试题粤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 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方法点拨(1)由v 得出的速度是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而发射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要符合三个宇宙速度(2)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并指向它们轨道的圆心地心(3)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不是卫星,它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1(运行基本规律)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离地球越远,角速度越大B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一切地球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都大于7.9 km/s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在以地心为圆心、离地高度为固定值的一切圆轨道上运动2(同步卫星运行规律)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 h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之比为1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1C轨道半径之比为1D角速度之比为123(卫星运行参量分析)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悟空”的环绕周期为D“悟空”的质量为4(卫星与地面物体比较)“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B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C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倍D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倍5一颗人造卫星在如图1所示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4.8小时某时刻卫星正好经过赤道上A点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5 图1B该卫星和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C由题中条件和引力常量可求出该卫星的轨道半径D该时刻后的一昼夜时间内,卫星经过A点正上方2次6(多选)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6倍,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共面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在自己头顶正上方观察到一颗恰好由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人造卫星()A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4小时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相同D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7(多选)欧洲航天局(ESA)计划于2022年发射一颗专门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卫星“荧光探测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假设这颗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h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卫星正常运行时一定处于赤道正上方B该卫星一昼夜围绕地球运动一周C该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D地球质量为8如图2,地球半径为R,A为地球赤道表面上一点,B为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R的一颗卫星,其轨道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动周期为T,C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大约为5.6R,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卫星B的周期T等于B地面上A处的观察者能够连续观测卫星B的时间为C卫星B一昼夜经过A的正上方的次数为DB、C两颗卫星连续两次相距最近的时间间隔为9如图3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导航卫星G1和G2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1和G2的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导航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AOB60,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若高分一号与卫星G1的周期之比为1k(k1,且为整数),则从图示位置开始,在卫星G1运动一周的过程中二者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B卫星G1和G2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为gC若高分一号与卫星G1的质量相等,由于高分一号的绕行速度大,则发射所需的最小能量更多D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10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仅14光年的“另一个地球”沃尔夫(Wolf)1061c.沃尔夫1061c的质量为地球的4倍,围绕红矮星沃尔夫1061运行的周期为5天,它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距离最近的宜居星球设想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表面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天体的环绕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发射该卫星的速度应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B卫星绕行星沃尔夫1061c运行的周期与该卫星的密度有关C沃尔夫1061c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等于()2D若已知探测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质量,可近似求出沃尔夫1061c的半径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些导航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位于3.6万公里的(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高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下列关于该类导航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类导航卫星运行时会经过北京正上空B该类导航卫星内的设备不受重力作用C该类导航卫星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D该类导航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0.2 m/s212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甲、乙两颗卫星以相等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则两颗卫星()图4A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12B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动能之比为12D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13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5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图5A4.7 B4.7C1.7D1.714我国探月计划分成“绕、落、回”三部分若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a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某处飞船受到的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此处距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之比为abB飞船绕地球表面飞行和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之比为1C地球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D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2b1答案精析1B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2(Rh),解得 .卫星离地球越远,角速度越小,选项A错误;由Gm,解得v ,同一圆轨道上(r相等)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一定相同,选项B正确;当卫星近地面运行时,其线速度等于7.9 km/s,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其线速度减小,所以一切地球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都小于7.9 km/s,选项C错误;地球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高度为固定值的轨道上运动,选项D错误2C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得Gmr()2,可得r ,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选项C正确;由Gma,可得a,则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选项B错误;由Gm,可得v 则该卫星的线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1,选项A错误;由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可得,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1,选项D错误3C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环绕速度,则“悟空”的线速度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A项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a,半径小的加速度大,则“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B项错误;运动的角速度为,则周期T,C项正确;“悟空”为绕行天体无法测量其质量,D项错误4D设地球的质量、半径分别为M、R,同步卫星的绕行轨道半径为r,则同步卫星的加速度a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a2,则两个加速度之比为,A、B项错误;同步卫星绕行的速度为v1 ,近地卫星的绕行速度为v2 ,所以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绕行速度之比为,C项错误,D项正确5D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24小时,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5,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Trr,得r1r21,A选项错误;由v,得v1v21,B选项错误;由m()2r可知,要求得卫星的轨道半径,还需要已知地球质量,C选项错误;该卫星经过12小时,运动2.5圈,A点转到与初始位置关于地球球心中心对称位置,处于卫星正下方,卫星经过24小时,运动5圈运动到初始位置,卫星一昼夜经过A点正上方2次,D选项正确6ABD画出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观察到该卫星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人造卫星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选项A正确;对于地球同步卫星和此人造卫星,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解得T4 h,选项B正确;由可知,此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是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的6倍,选项C错误;由Gm解得v ,此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比值为 1.8,即此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选项D正确7CD该卫星不是地球的同步卫星,不一定在赤道正上方,A、B错误;该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a2(Rh),C正确;由Gmam,知M,D正确8D对B、C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有,求得TT0,A错误;过A点作地球的切线,交卫星B的运行轨迹于M、N点,由几何关系知由M至N卫星B运动的时间为,但是地球还在自转,故A处的观察者能够连续观测卫星B的时间大于,B错误;设每经t时间B就会经过A正上方一次,则有tt2,那么一昼夜即T0时间内卫星B经过A的正上方的次数为n,解得n,C错误;经过t时间B经过A的正上方,也就是C通过B的正上方,所以B、C连续两次相距最近的时间间隔为t,D正确9D在卫星G1转动一周过程中,高分一号转动k周,二者距离最远的次数为k1,二者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则A错误;卫星G1和G2在同一轨道上,故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Gma及Gm0g可知ag,B错误;虽然高分一号的绕行速度大,但在发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引力做功,由于卫星G1的高度较高,需要获得的引力势能更大,因此卫星G1发射所需的最小能量更多,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2r,得 ,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t,故D正确10D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表面运行,发射的速度应大于第三宇宙速度,A项错误;根据Gmr知,T 与卫星的密度无关,B项错误;沃尔夫1061c和地球围绕的中心天体不同,不能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轨道半径的三次方,可知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不等于()2,C项错误;已知地球的质量,可以得知沃尔夫1061c的质量,根据Gmr可以求出沃尔夫1061c的半径,D项正确11D该类导航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不可能经过北京正上方,A错误;该类导航卫星内的设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依然受重力作用,B错误;由v可知,该类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误;由a,GMR2g可知,该类导航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g0.2 m/s2,D正确12B由万有引力定律,卫星甲所受的万有引力F甲G,卫星乙所受的万有引力F乙G4G,即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14,A错误;由Gma甲,4G2ma乙,可知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正确;由Gm可知,甲卫星的动能为mv,同理,乙卫星的动能为2mv,动能之比为14,C错误;由vr可知,它们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v1v21,D错误13A设航天站绕月的周期为T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m1(3R)()2.设登月器做椭圆运动的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