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1页
《机械制图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2页
《机械制图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3页
《机械制图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4页
《机械制图基础教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教学内容,第7章零件图,7.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5.1 零件铸造工艺结构 1. 拔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将木模从沙型中顺利取出,在铸件的内、外壁上沿拔模方向设计出一定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如图726(a)所示。 拔模斜度的大小通常取1:101:20,也可以用角度表示,在图样上可以不画出、不标注。如图726(b)所示。,图726 拔模斜度,2. 铸造圆角 为了避免从沙型中起模时沙型尖角处落沙,防止铸件尖角处产生裂纹、缩孔等铸件缺陷,在铸件各表面相交处都做出铸造圆角。 3. 铸件壁厚应均匀 铸件在浇注时,为防止因壁厚不均匀导致冷却速度不同而在肥厚处产生缩孔、裂纹等,要求铸件壁厚均匀一致或采用逐渐过渡的结构。如图727。,图727 铸件壁厚,4. 过渡线 由于铸件表面相交处有铸造圆角存在,使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太明显,为使看图时能区分不同表面,图中交线仍要画出,这种交线通常称为过渡线。 (1) 渡线的画法与表面相交处无圆角时其交线的画法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时稍有差异。 两曲面相交的过渡线,不应与圆角轮廓线接触(图728(a);两曲面相切的过渡线,应在切点附近断开(图728(b)。,图728 两曲面相交、相切时过渡线的画法,(2) 平面和平面或平面与曲面相交的过渡线,应在转角处断开,并加画过渡圆弧,其弯向应与铸造圆角的弯向一致。如图729所示。 (3) 肋板与圆柱面相交的过渡线,其形状与端面的形状以及肋板与圆柱面相交或相切的情况有关,如图730所示。,图729 平面与平面或平面与曲面相交时过渡线的画法,图730 肋板与圆柱组合时的过渡线画法,7.5.2 零件加工工艺结构 1. 倒角和圆角 为了去除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和孔的端部(或零件的面和面的相交处)一般都加工成倒角;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往往加工成圆角的过渡形式即为倒圆。 倒角和倒圆的尺寸注法如图731(a)所示,有时倒角和倒圆也可以不画,但必须标注。45倒角可用简化标注(图731(a),其余角度必须分开标注(图731(b)。,(a) (b) 图731 倒角和倒圆,2. 钻孔结构 钻孔时,钻头的轴线应与被加工面垂直,否则会使钻头 弯曲,甚至折断。当零件表面倾斜时应设置凸台或凹坑,如图732(b)、(c)所示,而图732(a)是不合理的结构。钻头单边受力也容易折断,因此当钻通孔时,应使结构完整,如图732(e)所示,而图732(d)是不合理的结构。,图732 钻孔结构,3.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切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越过加工面,常在待加工的轴肩处预先车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如图733所示。 4. 凸台和凹坑 两零件的接触面一般都要进行加工,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使两零件接触良好,一般在零件的接触部位设置凸台或凹坑。如图734所示。,图733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图734 凸台与凹坑,图734 凸台与凹坑,图734 凸台与凹坑,7.6 零 件 测 绘,7.6.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1. 了解和分析被测绘零件 首先应了解被测绘零件的名称、材料、它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作用及与相邻零件的关系,然后对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进行分析。 2. 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 选择主视图:如泵盖(图735)主视图按工作位置安放,考虑形状特征,其投影方向选为与轴线垂直方向,这样可使主视图反映的外形和各部分相对位置比较清楚。,图735 泵盖轴测图,3. 画零件草图 零件草图的内容和零件图相同,可以徒手完成,要求视图和尺寸完整、图线清晰、字体工整,并注写必要的技术要求。 (1) 根据零件的总体尺寸和大致比例确定图幅,画边框线和标题栏,布置图形定出各视图的位置,画主要轴线、中心线,如图736(a)。 (2) 以目测比例徒手画出图形,如图736(b)。 (3) 检查并擦除多余线,描深,画剖面线,确定尺寸基准并根据尺寸基准画出尺寸线和箭头,如图736(c)。,图736 泵盖零件草图的绘制步骤(续),图736 泵盖零件草图的绘制步骤(续),(4) 测量尺寸,填写尺寸数值和必要的技术要求和标题栏,完成零件草图全部工作。如图740(d)。 4. 根据零件草图完成正规的零件图。如图737所示。,图737 泵盖零件图,7.6.2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测量零件的常用量具有直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千分尺,螺纹规等。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测量零件不同尺寸的方法分别如图738、图739、图740、图741所示。,图738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图739 测量壁厚,图740 测量孔间距,图741 测量中心高,7.7 读零件工作图,7.7.1 读图要求 读零件工作图的要求是:了解零件的名称、所用的材料和它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通过分析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想象出零件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具体的零件形象,并对其复杂程度、要求高低和加工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培养读图能力,是学习本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7.7.2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1. 读图的方法 读零件工作图的基本方法仍然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较复杂的零件图,由于其视图、尺寸数量及各种代号较多,初学者读图时往往不知从何看起,因而产生畏惧心理。,2. 读图的步骤 下面以图742为例,说明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1) 读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等。通过标题栏得知,该零件是壳体,属箱体类零件,材料是铸铝合金,画图比例为12。(图7 42中略去了标题栏。) (2) 纵览全图,弄清视图之间的关系:先找出主视图,再看看剖视图和剖面图是在哪个位置、用什么方法剖切及向哪个方向投影的,局部视图是从哪个方向投影的等等。,纵观图742,它有四个图形,即主、俯、左三个视图和一个局部视图。主视图取了全剖视,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俯视图是采用阶梯剖来表达的;左视图中除一个锪平孔采用了局部剖视外,其余为外形图;C向视图是局部视图,表达壳体上端面的外形。,图742 壳体零件图,(3) 详看视图,想象形状:先看主要结构,后看次要结构;先看易确定、易懂的结构,后看较难确定和难懂的结构;先看整体轮廓,后看细致结构。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各基本形 体,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对于投影关系较难理解的局部,要用线面分析法仔细分析。最后综合想象出零件的整体形状。,图743 壳体轴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