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陈立 贵 (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723003) 摘要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量水溶性的非离子型多糖, 资源丰富, 应用广泛。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 理化特性以及物 理、 化学和复合改性研究进展, 提出了在其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未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改性; 进展 中图分类号 S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08)15 - 06157- 04 R e search Progre ss inthe M odification o f K on jac G lu com ann an CHEN Li-gu i ( College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 n iversity of T echnology ,H anzhong,Shaanxi 723003) Abstrac t The kon jac g lucom annanis a h igh - m olecular w eigh t ,w a ter-soluble and non -ion ic polysaccharide .It is w idely u sedin m anyfields .Inthis article the recen t advancem en t in the research onthe chem ical structu re ,physical-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m odification ,chem ical m od ification ,and com - pound m od ification of kon jac glucom annan w ere generalized.The existing problem s w ere poin ted ou t andthe exp loitation d irection of KGMinthe fu tu re w as expected . K ey words K onjac glucom annan;M od ification;P rogress ? 作者简 介 陈立贵(1978 - ) , 男, 湖 北 利 川 人, 硕 士 , 讲 师, 从 事 可 降解 高分子 材料 的制备 与性 能测试 及天然 高分 子的改 性研 究。 收稿 日期 2008-03-24 魔芋 ( Am orphopha llus K onjac)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的块茎, 在我国分布广泛, 主要栽培于我国西南部及长江中 下游一带, 资源十分丰富。新鲜魔芋为扁球形块茎, 一般将 其加工成魔芋精粉使用1。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是魔芋葡 甘聚糖( K on jac G lucom annan , 简称 KGM ) , 它具有良好的亲水 性、 凝胶性、 成膜性、 抗菌性、 可食用性、 低热值性等多种特性 和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化工以及 生物领域。但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吸水性强, 在水中的溶胀度 高, 溶胶的流变性及稳定性差, 为其更广泛的应用带来极大 不便。有关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已有报道2- 3, 笔者就 KGM 的改性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1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 据报道4, 魔芋葡甘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分别经高峰淀粉 酶、 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水解, 其产物经薄层色谱和凝胶 电泳分析表明: 魔芋葡甘聚糖是主链由 D - 甘露糖和 D - 葡萄 糖以 -1,4 吡糖苷键连结的杂多糖, 根据来源 不同,KGM 分子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 .6 4 .2。在主链甘露 糖的C3位上存在 -1 ,3 键结合的支链结构5, 大约每32 个 糖残基上有3 个左右支链, 支链仅含几个残基, 并且在某些 糖残基上可能有乙酰基团, 约每19 个糖残基上有1 个, 以酯 的方式相结合。常见的KGM 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摩尔比约 为1.51.7( 通常为1.6) , 乙酰基团含量为15% 。不同品种 与来源的KGM 的分子量不同, 一般来讲, 其粘均分子量约为 7 .01058.0105, 光散射法测得KGM 的重均分子量为8 .0 1052.62106。天然的KGM 是由放射状排列的胶束组成 的, 其晶体结构有型( 非晶型)和型( 结晶型) 2 种6。X 射线衍射表明,KGM 粒子显示为近似无定形结构, 退火的纤 维形式的KGM 在 X 射线衍射图上显示出伸展的二折螺旋形 结构; 魔芋葡甘聚糖三乙酸酯的纤维衍射形式呈伸展的三折 螺旋形结构。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构像, 分析结果表明, 其 有利的手性为左旋。 2 魔芋葡甘聚糖的特性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水溶性的非离子型多糖, 为白色粉 末状物质, 无特殊味道, 对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KGM 独特 的结构, 决定它具有多种独特的理化特性7 - 8。 2.1 水溶性 魔芋葡甘聚糖易溶于水, 可吸收相当于自身 体积80100 倍的水。Su to 等9报道了当魔芋葡甘聚糖的质 量分数达7 % 以上时, 通过偏光显微镜及圆二色谱可观测到 液晶现象, 而此时其流体行为仍为假塑性流体, 通过广角衍 射显示其挤压纤维保持相当程度的方向性, 意味着可作为纤 维或膜的材料。DSC 分析显示, 魔芋葡甘聚糖和水发生了明 显的相互作用, 该条件下的凝胶为不可逆凝胶; 当魔芋葡甘 聚糖溶胶脱水后, 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有粘着力的膜。 2.2 胶凝性 魔芋葡甘聚糖具有独特的胶凝性能, 在不同 条件下可形成热可逆( 热不稳定) 凝胶和热不可逆( 热稳定) 凝胶。当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 卡拉胶等产生强烈的协同 作用时形成热可逆凝胶10; 魔芋葡甘聚糖在碱性加热条件 下, 因脱掉分子链上的乙酰基, 形成十分稳定的凝胶, 该凝胶 对热十分稳定, 即使在100 下反复加热, 其凝胶强度也基 本不变6,11。较高浓度的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加热冷却后也 能形成一定强度的凝胶。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热固特性是 魔芋葡甘聚糖可以热成型的基础。魔芋葡甘聚糖凝胶进行 透析除碱后仍可保持凝胶结构。 2.3 增稠性 魔芋葡甘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 水合能力强 和不带电荷等特性决定了它具有优良的增稠性能。 1 % 魔芋 精粉的粘度达到数十至数百帕斯卡秒, 是自然界中粘度较 大的多糖之一, 具有很好的增稠作用。魔芋葡甘聚糖系非离 子型增稠剂, 与黄原胶、 瓜尔豆胶、 刺槐豆胶等增稠剂相比, 其增稠性受体系中盐的影响相对很小。 2.4 成膜性 魔芋葡甘聚糖改性后具有很好的成膜性, 在 碱性条件下(pH 10) 加热脱水后可形成有粘着力的、 透明的 和致密度高的硬膜, 这种膜在冷、 热水及酸溶液中都很稳定。 添加保湿剂可改变膜的机械性能, 随着保湿剂的添加量增 大, 膜的强度降低, 柔软性提高。膜的透水性则受添加剂的 影响, 添加亲水性物质, 膜的透水性提高; 添加疏水性物质, 膜的透水性降低。 2.5 可逆性 大多数物质在低温下呈固态, 高温下呈液态。 然而, 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具有奇特的可逆性, 在低温下(10 15 ) 呈液态或糊状, 而在常温或升温至60 以上则变为固 安徽农业科学,Jou rn al o f Anhu i Agri . Sci .2008,36(15) :6157- 6160 责任编辑 李菲菲 责任校对 马君叶 态或半凝固状态, 冷却后又恢复为液态。这种性质使魔芋葡 甘聚糖在食品加工及农产品保鲜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 魔芋葡甘聚糖还有乳化、 悬浮、 稳定等特性, 它的 这些性质与体系的pH 值密切相关。当pH 12 时, 在加热条件下形成热不可逆凝胶, 有成膜作用。 3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 早在1959 年,Sm ith 等 12 就对 KGM 的甲基醚等衍生物 的制备、 组成、 结构有过报道。 20 世纪70 80 年代, 日本的 N obru Sugiyam a 等对KGM 的结构及性能作过较详细的研究。 近些年来,KGM 的改性研究更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 3.1 魔芋葡甘聚糖的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主要用于 KGM 的纯化、 凝胶等。马惠玲等13利用酒精溶液浸泡和胶体磨 的挤压作用对魔芋精粉进行处理,KGM 表面覆盖的一层非葡 甘聚糖成分在浸泡和挤压下被去除, 同时 KGM 分子受到强 烈挤压而产生一定的交联效应, 使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链部分 降低或空间结构改变, 产生分子改性现象, 其水溶性、 粘度、 成膜性等明显提高。李波等14制备了 KGM 与黄原胶( XG) 的共混膜。该膜在强度和抗水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未改性的 KGM 膜。同时, 由于这种膜的耐水性只在短时间内有效, 长 期在水中浸泡会导致膜耐水性明显下降, 这为 KGM 的缓释 性膜奠 定了 理 论基 础。吴绍 艳 等15将 KGM 与 瓜尔 豆 胶 ( GG) 共混制得了强度、 抗水性、 耐洗刷性等各项指标都比较 好的共混膜。试验表明, 该共混膜分子间形成了致密的空间 结构, 膜的抗水性增强, 但这种膜的抗水性也只在短时间内 有效, 长时间浸泡过后膜的抗水性也会明显下降。 杨晓鸿16用卡拉胶对魔芋胶进行共混改性。魔芋胶与 处于同体系中的卡拉胶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彼此间相互作用 大大加强, 凝胶强度显著提高。倪学文等17研究了魔芋葡 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体系的流变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魔 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的配比、 温度、 pH 值、 搅拌速度 等因素对复配体系黏度有较大影响, 该复配体系具有协同增 效性, 高温有利于协效性的发挥, 复配体系在pH 值6 7 条 件下复配效果较好。谢建华等18制备了魔芋葡甘聚糖/ 卡 拉胶 共 混 膜并 对 其 性能 进 行了 研 究。通 过研 究 可 得出, 0 .6% 的KGM 溶胶与0 .4 % 的卡拉胶溶 胶共混制成的 共混 膜, 其强度、 抗水性能、 耐洗刷性能、 感官性能等各项指标性 能均达到最佳, 但其透明度还不够好,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 决。X iao 等19研究了聚氨酯( PU) 、 脱乙酰KGM 共混产物和 再生纤维素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再生纤维素膜具有极 强的拉伸强度、 抗水性能和突出的光学透性, 和共混产物之 间存在强烈的共价键和氢键相互作用, 从而使 KGM 中亲水 的基团急剧下降而使抗水性增强, 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膜的综 合性能。X iao 等20还将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 PAAm ) 加 入到 KGM 的溶胶中得到共混膜, 该膜在热稳定性、 吸水率、 力学性 能上均得到显著提高。红外光谱、 X 衍射、 热分析及扫描电 镜的结果表明, 两组分各自的链之间均存在分子内或分子间 的氢键作用, 两组分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3.2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 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 在 KGM 的分子链上引入或脱掉一些基团, 使 KGM 的分子结构 发生改变, 开发出多种具有特殊加工性能的 KGM 衍生物, 即 为化学改性。由KGM 的结构可知,KGM 的分子链中含有乙 酰基团和大量的羟基, 可方便地对其进行脱乙酰基或酯化、 接枝等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化学改性, 可提高其溶解度、 水 溶胶的粘度及稳定性, 使其具有适合各种用途的新功能, 从 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3.2.1 KGM 的脱乙酰基作用。KGM 在温和的碱性条件下, 能脱掉乙酰基团, 脱乙酰基后的葡甘聚糖有利于分子间羟基 的氢键相互交联及成膜性能的改变。 林晓艳等21对KGM 去乙酰基改性的条件及改性产物的 成膜特性进行了研究: 魔芋精粉浓度1% ,C a( OH)2调节pH 值为10 时, 制膜效果较好, 耐折度及抗张强度均有很大程度 提高; 当环境的pH 值12 时, 去乙酰基的溶胶中会出现絮状 物, 即发生了溶胶向凝胶的转变。 3.2.2 KGM 的交联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分子中存在多个可 反应的羟基, 可与多种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KGM 与具有2 个或多个官能团的化学试剂起反应, 使 KGM 分子羟基间联 结在一起, 所得的衍生物称为交联 KGM。KGM 交联的形式 有酰化交联、 酯化交联和醚化交联等。杨晓鸿16采用三氯 氧磷、 氯乙酸 醚化 对魔 芋 葡甘 聚糖( KGM ) 进 行 改性, 采 用 AR500 动态流变仪测定了魔芋胶的剪切弹性模量和粘性模 量随温度和角频率的变化。结果显示, 不同的改性方法可有 效调控魔芋胶的流变性, 使之适应更广泛的技术要求, 拓展 应用范围。罗立新等22对交联魔芋葡甘聚糖球( CKGG) 的制 备条件进行研究, 确定了在30% 乙醇水溶液中碱用量与魔芋 摩尔比1 2, 环氧氯丙烷用量与魔芋摩尔比1 1, 温度45 , 反应时间6 h 制得的CKGG 具有较好的交换容量。该种颗粒 为蜂窝状多孔微球, 色泽好, 粒度均匀, 阳离子交换容量为0 . 211 4 mm ol/ g , 不溶于水、 酸和碱。 罗立新等23还采用魔芋葡甘聚糖颗粒在醇水溶液中合 成了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 CM KGG) , 进而合成了交联羧 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 CCMKGG) , 讨论了合成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通过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碱用量为魔芋葡 甘聚糖 ( KGM ) 量的20 % , 氯乙酸用量为KGM 量的10 倍, 温度 55 , 反应8 h 制得的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的羧甲基程度较 好, 交联产物具有较好的交换容量。红外光谱、 光学显微镜 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 该颗粒为蜂窝状多孔微球, 粒度均 匀。经测试, 其 阳离子交换容 量为0.953 8 m m ol/ g , 不 溶于 水, 对酸、 碱稳定。陈立贵等 24 以魔芋葡甘聚糖为主要原料、 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 合成了生物可降解的磷酸酯化魔芋葡 甘聚糖水凝胶, 并探讨了该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以及不同反 应条件对凝胶平衡溶胀比的影响, 并通过体外降解试验分析 了该水凝胶的生物可降解性。结果表明, 该水凝胶在溶胀初 期溶胀比迅速增加, 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 溶胀比增长逐渐 变慢,8 h 后达到溶胀平衡。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魔芋 葡甘聚糖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随着交联剂三聚磷酸钠用 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水凝胶可被含有 - 葡聚糖苷酶的 纤维素酶降解, 而不能被不含 - 葡聚糖苷酶的胰酶等降解, 8516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年 保持了魔芋葡甘聚糖所具有的生物可降解性。 3.2.3 KGM 的酯化改性。将魔芋葡甘聚糖与酸或酸酐等在 一定的条件下反应, 即可生成相应的酯化产物。有关魔芋葡 甘聚糖的酯化改性研究我国进行的比较早, 主要有葡甘聚糖 与磷酸盐、 水杨酸钠、 苯甲酸、 马来酸酐、 没食子酸、 醋酸、 黄 原酸的酯化改性。胡慰望等25对魔芋的马来酸酐酯化进行 了研究。经过酯化的 KGM 耐剪切、 耐酸碱的性能显著提高, 特别是乙酰化KGM, 其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 高的胶液透 明度、 很好的粘附纱线特性及高的抗张强度和柔韧性。 3.2.4 KGM 的氧化 改性。氧化 魔芋 葡甘 聚 糖( OKGM) 与 KGM 相比, 颜色洁白, 糊液粘度低且稳定性、 透明性和成膜性 好, 原理为KGM 经氧化作用而引起解聚, 结果产生低粘度分 散体并引进羰基和羧基, 使其糊液粘度稳定性增加。采用不 同的氧化工艺、 氧化剂可制得性能不同的 OKGM, 常采用的 氧化剂有双氧水、 过醋酸、 次氯酸钠、 高锰酸钾等。 庞杰等26用悬 浮法和湿法 制备了 氧化魔 芋葡甘聚 糖 ( OKGM ) , 采用 DSC、 XRD、 SEM、 IR、 量子 化学计 算等方法 对 OKGM 的结构进行预测和表征。结果表明, 氧化主要发生在 糖残基的C2及C3位,OKGM 的特性粘度降至272.9 cm 3/ g , 约 为改性前的1/ 7, 玻璃化温度及晶体熔融温度分别为61 .5 和 149.36 , 同时结晶度略有增加。黄永春等27研究了在微 波辐射下 H2O2对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解作用, 考察了微波功 率、 pH、 H2O2浓度、 反应时间等对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 微波能有效促进H2O2对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解, 降解的最 适条件为: 微波功率540 W,pH3 .6,H2O2浓度为1 .8% , 降解 时间3 m in。董红兵等28将魔芋葡甘聚糖用 H2O2进行氧化, 制备了氧化魔芋葡甘聚糖颗粒, 加入或不加入 C a( OH)2, 以 传统的流涎法于室温下干燥, 分别得到杂化膜及透明薄膜。 性能测试表明, 由于粘度降低, 提高了水溶胶的固含量, 增加 了杂化膜的耐洗刷性及对C a( OH )2的荷载能力; 断链的同时 生成的极性基团, 增加了水溶胶的稳定性、 膜的断裂伸长率, 而膜的耐水性和拉伸强度有所下降。 3.2.5 KGM 的接枝共聚改性。 KGM 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 基, 其伯羟基、 仲羟基等处皆可成为接枝点, 可方便地与丙烯 腈、 丙烯酰胺、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 反应, 形成接枝共聚魔芋葡甘聚糖。不同的接枝单体、 接枝 率、 接枝效率, 可制得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产品。 邓霄等29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魔芋葡甘聚糖和丙烯酸 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条件, 通过对辐照剂量、 中和度、 单体与魔 芋胶的配比、 有氧无氧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试验, 探讨对吸 水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照法魔芋胶接枝丙烯酸 的最佳条件是: 辐照剂量5 .02 kG y 、 中和度60 % 、 最佳单体与 魔芋胶的比 ( 体积质量比)5 1 , 充氮无氧时, 吸水率达540 倍, 接枝率达79 % , 温度对接枝率和吸水率几乎没有影响。共聚 反应产物内聚性、 硬度和胶粘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黏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张克举等30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魔芋接枝丙烯酸- 丙烯酰胺类高吸水性树脂( SAP) , 确定了魔芋粉与丙烯酸- 丙烯酰 胺接 枝聚 合反 应 的最 佳工 艺 条件: 反 应温 度55 65 , 反应时 间为3 h , 引发 剂用量 为0.35%( 占单体的 质 量) , 魔芋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 4, 丙烯酸/ 丙烯酰胺( 质量) 为 1 1, 丙烯酸中和度为80 % , 交联剂用量为0.075%( 占单体的 质量) 的条件下, 制得的SAP 吸去离子水可达720 g/ g , 吸0 . 9 % 的N aC l 溶液为110 g/ g 。章肇敏等31以硝酸铈铵为引发 剂, 研究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魔芋葡甘聚糖基体的反应条 件,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 单体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等聚 合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 料, 丙烯腈为单体, 通过硝酸铈铵引发制得接枝魔芋葡甘聚 糖的最佳工艺为: 引发剂浓度0 .01 m ol/ L, 单体浓度1.6 m ol/ L, 反应温度50 , 反应时间3 h 。李娜等32以过硫酸钾引发 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并流涎成膜。采用5 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阻水剂、 增塑剂等各因素 对KGM 膜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透光率和吸水率的影响, 得到了相应的单指标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当石蜡用量 210 g 、 甘油用量12 m l 、 丙烯酸甲酯用量8 m l 、 反应时间2 .5 h 、 过硫酸钾浓度1 .0 10 - 3 m ol/ L 时, 膜的综合性能较好。陈 立贵等33以 硝酸铈 铵为引发 剂,N - N - 亚甲 基双丙 烯酰 胺 ( B IS ) 为交联剂,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魔芋葡甘聚糖/ 聚丙烯酸 杂混水凝胶; 并探讨了其有关动力学, 着重考察了反应条件 ( 单体浓度、 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浓度) 对凝胶平衡溶胀比的 影响。结果表明, 当魔芋葡甘聚糖用量为8.1 g/ L、 单体丙烯 酸浓度为1.0 m ol/ L、 引发剂硝酸铈铵为6.0 mm ol/ L、 交联剂 B IS 为8.0 mm ol/ L 时, 所得凝胶有较高的平衡溶胀比。 3.3 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物改性 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物改性 主要是酶法改性, 通过相应的多糖酶作用, 使KGM 的空间结 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使长的 KGM 分子链水解为短的 KGM 分 子链, 即使 KGM 多糖部分地转化为低聚糖或寡糖。国内对 KGM 酶解的工艺及机理研究得较少,KGM 的酶解过程中, 底 物浓度不同、 酶用量不同, 反应条件不同, 则所得的水解度不 同, 表现不同的功能理化特性。湖北美力公司和中国科学院 微生物所共同研制出了用P - 甘露低聚糖酶成功降解魔芋精 粉并获得甘露低聚糖。KGM 低聚糖是一种促生双歧杆菌增 殖的有效物质, 称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 ; 作为载体可大量 地应用于食品、 医药、 生物制品、 农药等方面。李庆国等34进 行了 R 酶降解魔芋葡甘聚糖, 获得低聚糖用于农药的研究。 4 结语 魔芋是我国的特产资源, 作为魔芋中重要成分的魔芋葡 甘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作为可再生资源, 它的改性 和利用一方面可节省大量石油资源, 另一方面可缓解大量非 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KGM 及其改性 材料废弃后可在自然环境中实现生物量的循环, 是环境友好 材料。目前我国魔芋市场的现状是, 重视魔芋精粉出口带来 的经济效益而轻视魔芋产品的深度开发, 忽视了我国自身这 个潜在的市场。我国对KGM 的研究工作已开展10 多年, 主 要研究内容集中在 KGM 的结构、 物理性质及一般化学改性, 基础和应用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因此, 加强 KGM 的开发与 应用研究对充分利用我国特产资源, 实现农产品科技增值,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JACO NSARAO MA,CO O LEY HJ,e t a l .T heiso la tionandch aracteriza tiono f a w aterextract o f k on jacflou rgumJ .C a rboh yd ra te P olym e rs,1993,20(1) :34 951636 卷15 期 陈立贵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 41. 2 汤荣生.魔芋精粉及其改性产物成膜性能研究 J .食品科学,1996,17 (7) :62- 65. 3 L I B,X IEBJ.S tudyon ge l form at ion m echan ismo f kon jac glu com annan J . A g ricu ltu ral S cien cein Ch ina,2003,2(4) :424- 428. 4 吴绍艳,张升晖,辛厚豪.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J . 安徽化 工,2004,131(5) :10- 12. 5 REHE I T,ISAO K,SA TO RUK.S tructu re o f glucom annan -o ligosacch arid es from the hyd rolyt ic p rodu cts o f kon jac glu com annan p rodu ced by - m ann an se from strep tom ycesspJ .Ag ric B iochem,1984,48(2) :2943- 2950. 6 许时婴,钱和.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和流变性质J . 无锡轻工业 学报,1991,10(1) :1- 12. 7 曹晖.魔芋葡甘聚糖的特性及其应用 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 (4) :61- 64. 8 李娜,罗学刚.魔芋葡甘聚糖理化性质及化学改性现状J . 食品工业 科技,2005,26(10) :188- 191. 9 SU TO S,A IT A K,OHK U BO M.P repa rat ion com p re ssive p rope rties andliqu id crysta l-form ability o f kon jac gel J .Sen G akk aish i ,1996,529(3) :21- 24. 10 何东保,詹东风.魔芋精粉与黄原胶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J . 高分子学报,1999(4) :460- 464. 11 许时婴,杨莉.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性质与魔芋精粉品质研究 J . 无锡 轻工业学院学报,1990,9(3) :26- 32. 12 SM ITHF,SR IVA ST A V AHC.C onst itu t iona l stud ies onthe glu com annan o f k on jac flou r J .Jou rna l o f Am erican C hem ica l Socie ty,1959,81:1715. 13 马惠玲,张院民. 魔芋精粉的物理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8 (5) :27- 28. 14 李波,谢笔钧.魔芋葡甘聚糖可食性膜材料研究( ) J . 食品科学, 2000,21(2) :24- 26. 15 吴绍艳,张升晖.魔芋葡甘聚糖与瓜尔豆胶共混膜材料的研究 J .食 品工业科技,2005,9(26) :57- 59. 16 杨晓鸿.魔芋胶的交联化学改性研究 J . 应用化工,2004,33(1) :9- 11. 17 倪学文,毛亚茹.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复配体系协效性研究 J . 江苏农业科学,2007(3) :213- 215. 18 谢建华,庞杰, 林惠清,等.魔芋葡甘聚糖- 卡拉胶共混膜制备及其性 能研究初探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4) :27- 28. 19X IAO C, GAO S, ZH AN G L. W a te r resistan t ce llu lose film s coa ted w ith p olyu re th an e acry lam ide gra fted k on jac g lucom ann an J .Jou rna l o f M acro- m olecu la r Science(P art A ) P u re an d App lied Ch em istry,2001,38(1) :33 37. 20 X IAO C,LU Y,ZHAN G L.P rep ara tion and ph ysical p rope rties o f k on jac glu com annan po lyacry lam ide blendfilm s J .Jou rna l of App lied P o lym er S ci- ence,2001,81(4) :882- 888. 21 林晓艳,陈彦,罗学刚. 魔芋葡甘聚糖去乙酰基改性制膜特性研究 J . 食品科学,2002,23(2) :21- 24. 22 罗立新, 冯长根.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J . 林产化学 与工业,2004,24(2) :77- 79. 23 罗立新, 冯长根.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J .林 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 :84- 86. 24 陈立贵,王忠, 付蕾,等.魔芋葡甘聚糖的磷酸酯化改性研究J . 安徽 农业科学,2007,35(33) :10841- 10842. 25 胡慰望, 谢笔均.魔芋葡甘聚糖马来酸酐酯化反应的研究 J . 食品科 学,1992(4) :5- 10. 26 庞杰,李斌,谢笔钧,等.氧化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研究 J . 结构化学, 2004,23(8) :912- 917. 27 黄永春,谢清若,何仁, 等.微波辅助H 2O2 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 J . 食品科学,2005,26(8) :197- 200. 28 董红兵,李斌, 谢笔钧.氧化魔芋葡甘聚糖 / C a( OH )2杂化膜的制备与 性能 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9) :22- 24. 29 邓霄, 潘思轶,林若泰.辐照法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条 件研究 J .食品科学,2005,26(8) :225- 229. 30 张克举,王乐明,李小红,等.魔芋粉- 丙烯酸-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 成高吸水树脂 J . 化工学报,2007,58(6) :1592- 1597. 31 章肇敏, 郭荣荣,潘思轶.魔芋葡甘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条件 研究 J .食品科学,2007,28(7) :149- 151. 32 李娜,罗学刚.魔芋葡甘聚糖 / 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研究 J .塑料工业, 2005,33(7) :63- 67. 33 陈立贵,王忠, 付蕾, 等.魔芋葡甘聚糖 /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动力 学及性能影响因素 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 :9134- 9135. 34 李庆国,干信,邹群.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与分析 J .湖北工学院学 报,2001,16(4) :10- 12. ( 上接第6156 页) 图7 反应时间对KGM -g -AM溶液粘度的影响 F ig.7 E ffe c ts o f re ac tiontim eonth e v isco sityo f KGM -g -AMso lu - tion 5 mm ol/ L,c( AM ) = 1 .41 m ol/ L,c( H+) = 0.02 m ol/ L, 反应温 度 T= 60 , 反应时间 t = 3 h , 最佳条件下的接枝率为93 . 68 % , 最大粘度为351.58 m Pa s 。 3 结论 (1) 接枝产物有较强的增粘 能力, 较好 的耐酸碱性能。 接枝产物溶液的稳定性较大, 在30 温度下, 用自来水可放 置2 d, 比魔芋粉多放置1 d 。 (2) 改性后的魔芋胶交联时间短、 抗温性能好。在中性 或偏碱性条件下, 加入硼砂交联剂, 抗温达76 。 (3) 以 K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站安全培训内容
- 2025年高端铜箔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医患关系微电影剧本
- 2025年高精度导航定位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端箱包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空带电作业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难忘的集体活动日记事周记13篇范文
- 船舶制造行业订单增长趋势分析及2025年技术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建筑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合同
- 企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
-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 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名著章节课件-《水浒传》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巩固试题
- 海口寰岛小升初数学试卷
- 城市更新中装饰工程重点及难点措施
- 惠普尔养障体肺炎诊疗要点解析
- 贷款中介员工培训
- 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面推进“十五五”现代渔业建设
- 校长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省直事业单位第二次集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费用优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