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ppt_第1页
课件: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ppt_第2页
课件: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ppt_第3页
课件: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ppt_第4页
课件: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常生活与女性身体健康,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瘤科 王莉,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慢性病,常见的慢性病包括: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代谢异常,如糖尿病; 恶性肿瘤, 肥胖 精神类疾病。,慢性病-“东亚病夫”,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牵头人黄建始警告: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 在当今中国,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而且还在以每年一千万的势头增加;每5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病;北京应征的适龄青年,男的只有50%合格,女的40%合格。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世界排名第二,我们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人数是世界第一,现在约有两亿多,这些数字是很惊人的。全国现在已经有2.6亿的慢性病病人也就意味着每6个人里已经有一个人是“病夫”了。,慢性病-“东亚病夫”,2011年11月29日,卫生部和清华大学发起的“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卫生部部长称中国慢性病死亡率达85%以上。 该大会上中国慢性病报告及国际慢性疾病防控最新进展报告中提出:收入处于中等的人群,慢性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中国人超重3.05亿,肥胖1.2亿,高血压2.36亿,高胆固醇血症3293万,糖尿病9681万。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疾病。 死因前4位的慢性病: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 在城市工作时间提升21%,收入仅提升5.2%。农村里,工作时间提升12%,收入提升14.6%。 所以,收入和健康并不成正比,工作再忙也要顾惜身体。,慢性病-寿命,你能活多少岁?生活方式因素占60% 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有确凿文件证明的史上最老寿星,享年122岁又164天,是一位名叫詹妮路易卡门的法国女性,她生于1875年2月21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在寻找长寿的密码。但你想活多久?关键靠自己。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有: 环境因素占17% 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等。自然环境即生态系统,包括地质、气象、海拔、环境污染等。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60%包括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行为、戒除不良嗜好、合理求医和遵医行为等。 卫生服务因素占8%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包括医疗、预防、康复等机构的服务。 生物学因素占15%比如,遗传因素。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很差,好的遗传基因也会被浪费的。,慢性病,2012年7月9日,卫生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发布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已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33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5%以上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 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世界排名第二,我们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人数是世界第一。 2012中国肿瘤年报: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高血压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其发病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人群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依然很低。,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高血压病的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其他占60%。 遗传因素: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工作、生活因素:饮食(高盐、高脂、高蛋白饮食、酗酒等)、精神应激(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长期噪声环境等)。 其他:肥胖、口服避孕药、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日常生活与高血压防控,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美国心脏学会(AHA)高血压研究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学术年会,公布了多项研究结果,再次强调预防、控制高血压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除了传统的低盐饮食、加强锻炼等干预措施外,研究者还发现,听音乐和补充维生素C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日常生活与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及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行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在中国爆发流行,发展速度惊人!,日常生活与糖尿病,糖尿病发病原因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主要与内分泌失调,与生活作息,饮食,遗传等因素异常密切相关。 减肥、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愉快生活、减轻压力、戒烟酒等不良习惯、控制高血压、喝茶等。,日常生活与妇科恶性肿瘤,三大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发病率第一 卵巢癌:死亡率第一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升高。 乳腺癌女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其中,乳腺癌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均与人体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人体内分泌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 (GnRH) 泌乳素垂体 () (LH、FSH) 卵巢 雌激素 孕激素,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抑制大脑皮层活跃,从而抑制下丘脑活动,雌、孕激素的作用,在垂体释放的LH、FSH作用下,卵巢中卵泡发育、排卵、形成黄体,并分泌性激素(雌孕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引起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 过去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主 要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有关; 近些年我国亦有上升趋势:饮食、 污染(化学食品、速成动物、有些 营养品、化妆品、空气 和水等)压力大,家庭 矛盾,内分泌失调等。,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 (GnRH) 泌乳素垂体 () (LH、FSH) 卵巢 雌激素 孕激素,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抑制大脑皮层活跃,从而抑制下丘脑活动,雌激素 孕激素,泌乳素,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 ,极少恶变,大多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前后(更年期), 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有进一步年轻化 趋势。 一旦恶变则预后较差,易极早期转 移,发展较快。手术后容易复发。放、 化疗不敏感。,宫颈癌,是常见病,我国及发展中国家成增高趋势。 发达国家发病率降低,但是癌前病变增高。 现在趋于年轻化。(过去老百姓叫倒开花) 而宫颈癌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过早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免疫缺陷和病毒感染都 可以导致感染HPV。业界有专家认为,宫颈癌高发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思想开放程度有关,越是开放的生活方式,宫颈癌越是高发。,引起宫颈癌的原因-HP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 人乳头状瘤病毒大多是通过性生活感染的。 宫颈癌是为数不多的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将来是会消灭的。,HPV病毒类型及危险,低危型:6、11、40、42 、43、44、54、 61、72、81。 高危型:16、18、31、33、35、39、45、 51、52、53、56、58、59、68 (26、66、82)。,正常人群HPV的感染,我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北京市正常人群 HR-HPV:19.5%, LR-HPV: 4.4% Mixed-HPV: 2.0% 前10位亚型:16、58、52、68、CP8304、 31、33、59、18、11,北大医院2285名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57.1% HR-HPV: 41.0%; LR-HPV: 7.2%; Mixed- HPV: 8.9% HPV感染常见亚型:16、58、52、53、33、 6和CP8304。 HPV 感染高峰年龄:20-30岁(3034岁),大宗调查结果,199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肿 瘤研究所在宫颈癌高发区山西省进行了大 规模的HPV普查,结果发现: 宫颈癌:HR-HPV 100%; CIN II 、III: HR-HPV 97% 癌前病变 CIN I: HR-HPV 61.4%,2019/8/8,28,可编辑,HPV感染途径,性接触传播:处女常常测不到HPV感染 丈夫阴茎上HPV存在可使妻子受感染 的危险增加9倍。 相同的HPV亚型可以在性伴侣中检出。 直接皮肤接触也被认为是主要传播方式 。 母婴传播:生殖道HPV传至婴儿口腔中。,宫颈癌的高危行为,1、行为因素: 性卫生:性生活过早、多性伴、性伴多性伴。 生育:早育、多子女、多次流产。 性伴:包皮过长、精液(精胺、亚精胺) 卫生习惯: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妇女。,宫颈癌的高危行为,高危男性: 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 有宫颈癌者均为高危男性。 配偶阴茎癌其妻子较其他妇女宫颈癌的危险 性高36倍。 2、遗传因素: 只有少数研究显示宫颈癌有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跟家族性免疫功能较低有关。,日常生活与HPV感染,规范自我行为: 1、避免过早性生活 2、计划生育、严格避孕措施避免多次流产 3、感情专一,忠诚伴侣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洗手 流水 肥皂或洗手液 时间足(3分钟),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卫生习惯,回家后先洗手 同房前先洗手,卫生习惯,进卫生间后先洗手 便前便后都洗手,卫生习惯,接触公共场所设施先洗手,卫生习惯,接触钱币后先洗手,卫生习惯,常常清洗钥匙,卫生习惯,不要穿着外衣裤 直接坐或躺在床上,卫生习惯,注意公共 场所卫生,日常生活与HPV感染,高危男性: 包皮过长:包皮环及包皮部分切除 精液:精胺、亚精胺检查等。 性生活卫生:男性更加重要! 清洗生殖器官:尤其是男性,勤洗内衣裤并干燥 尊重、爱护女性:身体差、生病时、月经期、孕期、哺 乳期和劳累时减少或停止性生活 感情专一!,日常生活与HPV感染,家庭和睦、愉快生活提高身体免疫力! HPV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HPV感染,绝大多数HPV感染会被肌体免疫力自动清除 低危型HPV感染时间是8.2个月 高危型HPV感染时间是13.5个月,多数在 18个月内自动转阴 单纯HPV感染不足以发生宫颈癌,多因素过 程。宿主的免疫力也起关键作用。 免疫力低并且持续感染者容易发生宫颈癌。,持续HPV感染,持续性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HPV感染834个月可发生CIN。 *低危型的HPV感染很难发展成Ca。 *宿主的免疫功能。,宫颈癌前病变-上皮内瘤样变(CIN),CIN I,CIN II,CIN III,CIN III,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治疗,科学规范诊治CIN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定期体检:病毒检测+宫颈液基细胞涂片(HPV+TCT) 规范化诊断:“三阶梯”诊断法 合理治疗:LEEP术、冷刀锥切、宫颈切除及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不是首选!,HPV的治疗,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只针对HPV感染造成的宫颈病变 免疫制剂只是提高局部或全身免疫力而不直 接清除病毒 阴道栓剂和中成药只是消除局部炎症或提高 免疫力,宫颈癌疫苗,目前国际上只有四价疫苗: 6、11、16、18 只能预防感染不能消除病毒 只用于无性生活者和年轻未感染病毒者 暂定期限五年 疫苗只能预防上述四种病毒感染,虽抵御了80%左 右的宫颈癌发生几率,但是仍有患宫颈癌的危险,我院HPV检查现状,HPV16 3309例 45.5% H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