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Electrical-2012改.ppt_第1页
AutoCAD-Electrical-2012改.ppt_第2页
AutoCAD-Electrical-2012改.ppt_第3页
AutoCAD-Electrical-2012改.ppt_第4页
AutoCAD-Electrical-2012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utoCAD Electrical 2012,主讲内容,第 一 章 概述 第 二 章 项目管理与应用 第 三 章 原理图绘制与编辑 第 四 章 面板图、端子排与接线图 第 五 章 设计数据统计与核查 第 六 章 图纸管理与标准化 第 七 章 设计资源自定义简介,第一章 AutoCAD Electrical 2012概述,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通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包,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AutoCAD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近20次的升级,从而使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第一章 AutoCAD Electrical 2012概述,了解AutoCAD Electrical AutoCAD Electrical简称ACE ,是面向电气控制设计师的AutoCAD软件,专门用于创建和修改电气控制系统图档。该软件除包含AutoCAD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一系列用于自动完成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任务的工具,如创建原理图,导线编号,生成物料清单等。 该软件提供了一个含有650,000多个电气符号和元件的数据库,具有实时错误检查功能,使电气设计团队与机械设计团队能够通过使用Autodesk Inventor软件创建的数字样机模型进行高效协作。ACE能够帮助电气控制工程师节省大量时间。,AutoCAD Electrical 2012特点,1.专业而标准的元件符号库,2.自动导线编号和元件标记,3.自动生成工程报告,4.实时的电气错误检查,5.继电器/接触器线圈和触点的实时关联和交互,6.智能的面板/背板装配布置图,7.强大的电气原理图绘制和编辑功能,8.从电子表格自动创建PLC I/O图纸,9.工程图纸的共享和设计变更跟踪,10.工程图纸的复用(REUSE),AutoCAD Electrical 2012安装,演示,AutoCAD Electrical 2012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项 目 管 理 器,绘图提示区,状态栏,绘图区,AutoCAD Electrical 2012 项目管理,AutoCAD Electrical 是一个基于项目的系统。扩展名为 .wdp 的 ASCII 文本可定义每个项目。此项目文件包含项目信息、默认项目设置、图形特性和图形文件名的列表等信息。,AutoCAD Electrical 2012 项目管理,1.项目的建立,2.项目的激活与关闭,3.项目的特性,4.建立新图纸和添加图纸,5.图纸的删除与排序,6.项目的描述,7.标题栏更新,8.项目的三个文件,9.图纸清单报告,项目的建立,1.单击“项目”选项卡“项目工具”面板“管理器”,2.在项目管理器中,单击“新建项目”按钮,项 目 名 称,默 认 属 性,项 目 位 置,项目的激活与关闭,项目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激活状态,一种关闭状态。激活状态表示某个项目处于当前使用状态,关闭状态则表示某个项目处于退出状态。退出状态并不代表项目的删除,原有项目文件仍然存在于建立该项目时的位置。,单 击 右 键,选 择 激 活,项目的特性,可以使用“项目特性”或“图形特性”对话框指定项目或图形的默认设置、元件、线号、交互参考、样式和图形格式设置。,项 目 相 关,绘 图 相 关,单 击 右 键,选 择 特 性,建立新图形和添加图纸,在项目中新建图纸和添加图纸,如果添加图纸,建议将要添加的图纸放在和新建图纸相同的目录下。,单 击 右 键,新 建 图 形,项 目 名 称,默 认 模 板,项 目 描 述,图纸的删除只是将图纸从项目中删除,而不是实际的删除,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要避免图纸的重命名。图形在项目图形列表中的显示顺序是 AutoCAD Electrical 在项目范围内的标记和交互参考操作中处理图形的顺序。排序的先后决定了图纸本身的页码。,图纸的删除与排序,单 击 右 键,选 择 排 序,选择要移动的图纸,选择排序方式,项目的描述,“标题栏更新”实用程序可以通过项目描述行更新标题栏上的属性。AutoCAD Electrical提供WD_TB属性和WDT文件两种方法将项目描述行和某些图形特性链接到图形标题栏中的属性。,单 击 右 键,选 择 描 述,项 目 属 性,图 纸 属 性,标题栏更新,自动更新当前图形或整个项目图形集的标题栏信息。项目和图形特定的设置被链接到标题栏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单 击 右 键,选 择 更 新,项目相关,图纸相关,项目的三个文件,项目名称.wdp:项目的相关设置保存位置,项目名称.wdt:标题栏内的属性对应,项目名称_wdtitle.wdl:项目描述的属性描述,图纸清单报告,图纸清单报告用于报告项目中所有图纸的相关设置信息,报告字段包含图纸特性信息和包含在标题栏内的项目特性信息。,单 击 右 键,选 择 报 告,单 击 执 行,项目特性,库和图标菜单路径 决定该项目所用库和图标路径,项目特性,元件 格式标记 %F 元件种类代号字符串(例如,“PB”、“SS”、“CR”、“FLT”、“MTR”) %S 图形的页码编号(例如在右上角输入的“01”) %D 图形编号%G导线图层名 %N 应用到元件的序号或基于参考的编号 %X 基于参考的标记的后缀字符位置(此参数不存在表示该位置为标记末端) %P IEC-样式 项目代号(图形的默认参数) %I IEC-样式 安装代号(用于图形的默认值) %L IEC-样式 位置代号(用于图形的默认值) %A 项目图形列表中用于激活图形的分区值%B项目图形列表中用于激活图形的子分区值,%F%S%N = CR350 %F%N = CR50 %F-%S-%N = CR-3-50 %F%N = PB101、PB101A、PB101B %N-%F = 101-PB、101-PBA、101-PBB %N%X%F = 101-PB、101A-PB、101B-PB,第三章 原理图绘制与编辑,新建原理图纸 通过模板创建 自定义创建 自定义模板 注意:在ACE 中,一张图纸就是一个dwg 文件 用ACE 进行电气设计,首先要从项目文件出发,然后不断地完善项目文件内的各张图纸。,自定义创建,如不使用模板,默认按acad.dwt创建图纸 自定义大小使用limits命令 如A3图纸:0,0到420,297 如A4图纸:0,0到210,297 图纸栅格控制:1. F7快捷键切换 2.GRIDDISPLAY命令控制,GRIDDISPLAY(默认值3)命令参数:,自定义模板,模板组成 参考区 图层设置 标题栏 文字样式 其他参数,操作步骤,进入图形特性设置,生成WD_M块(注意:该块不可见,保存图纸参数等设置) 进入图层特性设置,新建一图层,名称自定义,并设定为当前层 画一个外框到Title 层上,4 个顶点坐标为(0,0),(420,0),(420,297),(0,297),注 A3纸张的尺寸为420 297mm。外框线宽0.25mm。,WD_M.dwg,保存在GB2库中,其主要包含以下属性: SHEET:这个属性用来保存图形配置对话框中的“S%”的值,即图纸编号页码。 SHEETDWGNAME:这个属性可用来保存图纸的一个图号值。 IEC_PROJ :这个可选属性用来存贮IEC 、GB项目时的图纸的项目代号,对应“P%”可变参数。从图形配置对话框的设置IEC 编码按钮输入,IEC_INST:这个可选属性为IEC 、GB项目的该张图的高层代号,对应“I%”参数。 IEC_LOC:这个可选属性为 IEC 、GB项目的该张图的位置代号,对就“L%”参数。 UNITSCL:这个属性保存插入图形符号时的放大倍数,在图形配置对话框上的设置比例按钮录入。见下图,它对应单位缩放比例,只有3 个值。 FEATURE_SCL :这个属性是图元缩放比例 RUNGHORV:画阶梯时的方向(H 或V),其中 H 表示水平导线(Rung水平)阶梯,V 表示垂直导线(Rung垂直)阶梯。,REFNUMS :当图形配置对话框中参照区中选第 3 项参考号时,它的值为 1;当选第 2项X 区域时,它的值为5 ;当选第1 项XY参考时,它的值为4 。 RUNGDIST:记录RUNG 之间的间距。比如30。 DLADW:默认阶梯宽度 RUNGINC:默认的阶梯横档之间编号的增量值。当选取参照方式为阶梯编号时有效。 TAGMODE :值为 S 表示插入元件时按顺序编号,为 R 表示插入元件时按图幅分区的参考值编号。,TAG-START:本张图上元件采用顺序编号时的起始编号值。 TAG-RSUF :只有在TAGMODE 值为R 时有用,表示元件命名时的可用后缀列表。 TAGFMT:元件取名格式指定,默认为F%N% 。 XREFFMT:交互参考格式指定,默认为N%。 ALT_XREFFMT :指图纸内的交互参考格式指定。 WIREMODES:导线编号模式,S 表示顺序编号,R 表示参考位置编号。 WIRE-START:导线顺序编号时的本图内的起始编号。,WIRE-RSUF:导线参考编号时的可用后缀表。 WIREFMT:导线编号格式。默认为N%。 WLEADERS:导线编号的引线。1 表示总是插入引线,0 表示按需要插入引线。 GAP_STYLE:导线相交型式。1 表示回路,0 表示间隙,2 表示十字。 TAG_LAY:记录图纸中存放元件Tags (名字)的图层名。 TAGFIXED_LAY:记录放置元件名固定Tags 的图层名。 DESC_LAY:记录了放置父元件的DESC(描述)的图层名。 CDESC_LAY :记录了放置子元件的DESC(描述)的图层名。,TERM_LAY:记录了放置元件端子号的图层名。 XREF_LAY:记录了放置父元件交互参考的图层名。 CXREF_LAY :记录放置子元件交互参考的图层名。 LOC_LAY:元件位置代号的图层。 POS_LAY:开关(Switch )位置文本的图层。 MISC_LAY :没有指定具体层的元件其它属性文本放到此层。 COMP_LAY:元件中图形(非属性)元素放到此层。 LINK_LAY :虚线链接线的图层。,WIRELAYS:记录可以放置导线的图层名,名字之间逗号分隔。 WIRENO_LAY:记录存放线号的图层名。 WIRECOPY_LAY:存放用线号拷贝工具拷贝的额外的线号的图层名。 WIREFIXED_LAY :固定线号所放的图层名。 WIREREF_LAY:端子和信号箭头上线号所放图层。 FAN_INOUT_LAYS :放置FAN_IN 或FAN_OUT(扇入或扇出)的线号图层。 FAN_INOUT_STYLE:其值表示FAN_IN 和FAN_OUT 的样式。,然后画一个内框到 Title 层上,根据国标制图规定,内框与外框的间距为 5mm,但左边要留装订边,间距为 25mm 。所以内框的 4 个顶点坐标为(25,5 ),( 415,5),( 415,292),(25,292 ),根据外框的画法将内框画出。并且根据国标将内框的线宽选成 0.5mm 。,由于水平方向将分成 0-9 共10 等分。而水平长为 420mm,所以每等分 42mm 。我们先在外框底边写上0-9 共10个数字,并加上隔线。 在ACE 命令行键入 TEXT 命令,输入参数J 以设定对齐方式,再输入MC(正中对正),系统提示指定文字中间点,分区标识区 0 的长度为 2mm ,高 5mm,所以文字正中在坐标(21,2.5 )mm 处,因此输入21,2.5 后回车;系统提示指定高度,输入3.5;旋转角度输入0 ;键入字母0 ,并按两次回车键结束命令。 画出分隔线,它的端点位置在(42,0 ),(42,5 ),用 Line 命令即可。,用阵列命令将刚才所输入的字母0 和分隔线选定,沿水平方向做1 行10 列。行偏移0 ,列偏移42。再将这10个字母从左到右改成0 ,1 ,2 ,3 ,4 ,5 ,6 ,7 ,8 ,9 。 将此水平分区标志在外框顶部也放上,选定刚才的字母及垂直分隔线,用镜像命令沿外框两边线的中点做一次镜像。记得打开对象捕捉的中点捕捉选项。,由于垂直方向要分成 A-F 共6 等分。与水平方向分区的制作相同,这次在外框的右边线内写上A,B ,C ,D,E,F,中间同样加分隔线。 在ACE 中键入 TEXT 命令,输入J,再输入 MC,再输入417.5,24.25 ,文字高度设 3.5,旋转角度0 ,键入字母F,并按两次回车键结束。A3纸为420297 ,分区标志为 5mm,所以计算出X 坐标为420 5/2417.5,Y 坐标为297/649.5 再取中点为24.25。 画分隔线,它的端点是(420,49.5 )和(415 ,49.5 )。 将字母F 和分隔线镜像,6 行1 列,行偏移49.5 ,列偏移0 。 将字母自上至下改成A,B ,C ,D,E,F。 鼠标框选字母和分隔线,用镜像命令沿内边框上下边线中点做一个镜像。,做完以上步骤,记得确认一下这些元素都在 Title 图层上。虽然用 AutoCAD的命令画出了图幅分区,但这只是它的外表,还需进一步设定以让 ACE 知道。单击 ACE 工具图形特性设置,标题栏定义,标题栏主要用LINE(直线命令)、TEXT(文字命令)、ATTDEF (属性定义命令)制作的。其中LINE命令画出标题栏的表格,TEXT 命令放置文本,而ATTDEF 定义的属性则可理解为一种可变的文本,这种属性不仅是可以手工赋值,更重要的是ACE 的项目文件中有一些常量定义和ACE 环境提供了一些全局变量如打印日期,图线总张数,图纸文件名等,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映射到标题栏的属性中,从而实现自动批量更改项目文件内所有图纸的标题栏属性值。,草图设置(F3),捕捉模式 捕捉模式的快捷键是F9,当启用了捕捉模式,在视图中绘制线、圆或矩形等图形的时候,鼠标光标只能在栅格点上移动或停留,也就是说绘制的点将被捕捉到栅格点上。当绘图时希望绘制一些很标准的图形,或希望严格按照栅格单位值进行绘制,那么就可以启用捕捉模式。 栅格点与点之间的一个距离为10个单位,这是默认的捕捉距离值,也就是移动鼠标时,光标从当前栅格点跳到下一栅格点的距离。 如果在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的捕捉属性组,设置捕捉X轴间距为20,那么在视图中绘制时,光标就会在X轴向上以2个栅格点即20个单位的间距移动。,正交模式(F8),它是AutoCAD绘图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模式。当启用了正交模式后,无论是绘制直线、矩形等图形,还是对图形进行编辑,都能保持一个成90的垂直关系。,极轴追踪(F10),在绘图时,当需要按照一定的角度方向绘制线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极轴追踪。 默认状态下,极轴追踪的增量角为90,通过 草图设置对话框,在极轴追踪选项卡的极轴角设置属性组中,同样可以设置增量角的大小,,对象捕捉(F3),对象捕捉是CAD绘图中最重要的功能模式 常用捕捉模式: 端点线的两端或矩形的角点。 中点线段的中心点,圆或弧的圆心,图形的中心点。 圆心顾名思义,圆形的圆心点。 当视图中有多个相互重叠交错的圆,要以其中一个圆的圆心为中心绘制同心圆时,只需要将光标放在该圆的边线上,然后单击鼠标,便能捕捉到目标圆的圆心并进行绘制。 不常用模式: 节点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点命令绘制的点称为节点,节点模式捕捉到的正是这些单独的点。 象限点指的是圆或弧线上的点。 交点即线和线相互交叉位置上的点。 垂足从一个点延伸一根线到另一段线上,当两段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这个共有的点就是垂足。 切点一段线与圆弧相接,当相接点到圆心所形成的线与该线段呈直角关系时,这个相接点就是切点。 最近点十字光标所能捕捉到的对象上的点。 平行能够捕捉到与目标线相平行的线上的点。,第三章 导线与元件,本章内容: 导线/阶梯图绘制与编辑 元件插入与编辑 回路重用 导线线号添加与编辑 PLC应用,导线相关设置,导线图层的定义 导线交叉样式设置,导线绘制工具,插入导线 注意:导线相关参数应用,多相导线的绘制,多母线绘制,三相母线或者三相四线 注意母线之间连接的多种不同接法,阶梯图绘制,阶梯图一次绘出,导线的关联参考,源信号箭头 目标信号箭头 关联搜索,导线编辑,智能导线修剪,阶梯图横挡添加,添加导线线号,步骤 1:导线插入线号 2:设置相关选项 3:选择应用范围 4:自动导线编号,编辑导线线号,复制线号 编辑线号特性 编辑线号位置 。,元件符号库,电气元件 气动元件 液压元件 PID元件,插入元件符号,在原理图中插入元件符号 查找目录数据 指定端号 添加描述行 建立元件间的父子关系,插入多相元件符号,多相元件符号一次插入 自动构建完成,插入多个元件符号,多个元件符号一次插入 自动捕捉插入点完成,复制元件 编辑元件属性 编辑元件标记 编辑元件位置 复制元件 对齐元件 删除元件 切换常开/常闭 。,编辑元件符号,回路重用,回路复制与粘贴 回路保存与插入,PLC应用,PLC库 自动接线,第四章 面板图、接线图与端子排,本章内容: 面板图 接线图 端子排,面板图配置,条目设置 引出序号设置 图层设置,面板图,通过原理图元件列表插入面板示意图 直接通过布局图图标菜单插入面板示意图,面板图注释,引出序号 元件信息显示 面板图报告,接线图,自动生成二次接线图 自动提取、标注接线信息,端子排,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端字排 自动提供图形端字排配线信息 支持多种制表格式,第五章 设计数据统计与核查,本章内容: 原理图报告 错误核查,原理图报告,报告种 类 BOM表 元件 表 接线表 ,报告格式更改 报表格式自定义,报告输出 放置在图形文件上 输出为文件,错误检查,Electrical核查 检查项目中可能的错误或者遗漏,图形核查 专门用于导线的核查,自动纠正导线的错误,第六章 图纸管理与标准化,本章内容: 样板文件 项目信息编辑/处理功能 图纸批量打印,样板文件,支持多种标准 预定义边框和标题栏,项目信息编辑/处理功能,重新排序和重新标记图纸中内容,重新利用其它项目的图纸 元件导线的编号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