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2.ppt_第1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2.ppt_第2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2.ppt_第3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2.ppt_第4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这首送别诗发生在_,_送_到遥远_。,黄鹤楼,李白,孟浩然,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公元726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写了这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mng ho 孟 浩,lng c wi 陵 辞 唯,记忆测验,解诗题 知诗人 明诗意 会诗情 享诗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孟浩然(689740),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他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他比李白大12岁,和李白是好朋友、是知己。,注释:,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之”是“去”的意思。 “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西),(东),长 江,帆影已经消失了,诗人还在翘首相望,似乎要把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此时此刻,李白在想什么呢?,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并体会诗的意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看图背诵古诗,背诵古诗,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开自己,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李白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本 诗 评 析,课 堂 练 习,“之”的意思是( )。 “广陵”是现在的( )。 “烟花”指( )。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因为( ) ,所以说“西辞”。 “尽”是( )。 “唯”是( )。 “天际”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