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第七章数字影像扫描采集技术.ppt_第1页
摄影第七章数字影像扫描采集技术.ppt_第2页
摄影第七章数字影像扫描采集技术.ppt_第3页
摄影第七章数字影像扫描采集技术.ppt_第4页
摄影第七章数字影像扫描采集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扫描基本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扫描调整,扫描仪的种类、结构和性能指标,教学实践扫描技术训练,本章学习内容,7.1 扫描仪的种类、结构和性能指标,1、扫描仪的种类和结构 扫描仪是用于将照片、底片、书刊上的影像、文字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的装置。 (1)扫描仪的种类,CCD扫描仪,CIS(或LIDE) 扫描仪,扫描仪,滚筒式扫 描仪,CCD平板扫描仪工作原理,CCD平板扫描仪工作时,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扫描原件反射后,通过反射镜的两次反射导向CCD线性阵列,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A/D转换后送给计算机。,(2)CCD扫描仪的结构 CCD扫描仪有平板扫描仪和胶片扫描仪之分,绝大多数CCD扫描仪为平板扫描仪。,分辨率是衡量扫描仪扫描精度的指标,通常用PPI或DPI作为单位。PPI为Pixel Per Inch的缩写,表示每英寸长度所具有的像素的数目。 例如,1200dpi2400dpi。,色彩位数(Color Bits)又称样本深度(Sampling Depth)、颜色深度(Color Depth),反映扫描仪在扫描时能获取信息的多少,是度量扫描仪捕获色彩数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又称密度范围(Density Range),表示扫描仪能正确探测明暗差异的能力,即在最亮和最暗区域对细节的敏感程度。例如,用于照片扫描的扫描仪,密度范围不小于3.0即可。,2、扫描仪的性能指标,分辨率,色彩位数,动态范围,最大扫描幅面是指扫描仪可以接受扫描的最大图像的尺寸,平板扫描仪有A2、A3、A4、A5等幅面的,胶片扫描仪有专用于35mm胶片扫描的和专门用于 APS胶片扫描的,还有最大支持45英寸胶片扫描的。,接 口,最大扫描 幅面,接口(Interface)是扫描仪将扫描得到的数字信 号向计算机传送通路。扫描仪接口有SCSI、EPP、 USB、IEEE1394等形式。,扫描速度既与接口传输速率有关,还与扫描仪 对扫描数据处理的速度有关。不同扫描仪其扫描速 度差异非常大。,速 度,7.2 扫描基本技术,1、扫描基本操作与要求,扫描基本操作包括连接计算机、安装及启动扫描驱动 程序、置扫描件、预扫描、设定调整、正式扫描、评估扫 描图像等。,(1)连接计算机,使用平板扫描仪时,首先要将机身下方的拨动式锁开 关,由锁定的位置(Lock位)拨到解锁位置(Unlock位)。,(2)安装及启动扫描驱动程序,在计算机上启动扫描 驱动程序,除了采用与其 他程序相同的启动方式外, 还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 “文件”(File)菜单“输 入”(Import)、“扫描” (Scan)等命令下选择相应 的扫描仪,也可以在OCR 等软件中直接启动扫描。,(3)置扫描件,放扫描件前,必须先清除平板扫描仪工作玻璃上的 所有尘污,或将胶片表面的尘粒清除后再置入胶片扫描 仪。,(4)预扫描,预扫描是为了使扫描的设置、调节有的放矢。预扫 描后,在驱动程序界面的一侧会出现扫描件的预览影像, 此后的设定就参考预览影像进行。,(5)设置及调整,扫描质量既取决于扫描仪的档次,又取决于扫描时的 设置及调整。设置、调整的项目很多,既有简单的机械性 操作,又有建立在操作者判断和理性思考基础上的设置。,(6)正式扫描,在确认可以得到满意的扫描质量后,单击驱动程序界 面上标为“扫描”、“Scan”或 的 扫描按钮,启动正式扫描。,(7)评估扫描图像,在预扫描后正式扫描前的设置、调整,主要包括划定 扫描区域、设置扫描类型、选定扫描路径、设置扫描分辨 率、影调调节、影像修饰、去网纹等。,2、扫描设置,在预扫描后正式扫描前的设置、调整,主要包括划定扫描区域、设置扫描类型、选定扫描路径、设置扫描分辨率、影调调节、影像修饰、去网纹等。,扫描仪 的扫描 设置,划定扫描区域,设置扫描类型,设置扫描分辨率,(1)划定扫描区域,对于平板扫描仪,多数情况下所需扫描内容的范围小于扫描仪最大扫描幅面,预扫描后,必须在预览影像上将实际需要的扫描区域划定,以节省扫描时间,减轻扫描仪和计算机的负担,减小扫描文件的尺寸。, 平板扫描仪扫描类型 黑白、灰度、真彩色 胶片扫描仪扫描类型 彩色正片(Slide Film)、彩色负片(Color Negative) 黑白正片(B&W Positive)、黑白负片(B&W Negative) 自动检索(Auto Detect)挡自动判别APS胶片的类型,(2)设置扫描类型,(3)设置扫描分辨率, 量出为入, 力戒插值扫描 不宜使用高于扫描仪光学分辨率的分辨率扫描。, 量入为出 不用高于原件所具有的分辨率扫描。一般而言,扫描 3R尺寸的彩扩照片时,不宜采用600dpi以上的分辨率; 扫描用35mm底片精放得到的10寸左右的照片时,不必选 用600dpi以上的分辨率。,为印刷扫描扫描分辨率要 视情况而定,扫描有层次的影像供非连续色调设备输出,扫描无层次图供非连续色调设备输出,扫描后影像用于连续色调设备输出,若扫描的影像仅在显示器上显示,则根据显示器像素定分辨率,7.3扫描调整,扫描调整,扫描驱动程序的默认曝光形式是自动曝光,而高要求的扫描要手动调整曝光。色调调节是直接在驱动程序界面上的色相、饱和度文本框中输入数值,或利用图像调节对话框进行调整。,所有的扫描驱动程序都提供对影像的曝光调整(亮度调整)、对比度调节、色调调节、曲线调节、色阶调节等功能。,扫描调整功能,功能一 定黑白场及调节色阶,功能二 利用曲线工具调整,功能三,去除网纹,功能四 影像修饰性扫描,1、定黑白场及调节色阶,黑场和白场分别是指影像中最暗的和最亮的那部分 像素。定黑白场是人为指定影像中最暗和最亮之所在。,定黑白场需借助于色阶(Level)调整工具,通过调节 其中的色阶调整滑块进行。,定黑白场的一般做法是将影像中最白的部分确定为 输出达到255的数据,最黑的部分达到0。实际操作时要 考虑扫描影像最后的输出手段,例如,胶版印刷亮度在 240以上时,会成为一片死白,而表现不出层次。,2、利用曲线工具调整,曲线工具是能对影像的影调和颜色进行最大限度控制 的工具,灵活多变,非常实用,可单独处理色阶从0到255 之间或窄或宽的任何一段范围的像素。,3、去除网纹,内容,作用,选项,去除网纹(Descreen)是扫描印 刷品图像时必须采取的一项设置和 调节。,去网纹的作用是将加网印刷图像的半色调转换为平滑的连续色调。,去除网纹选项分为不去除 网纹、报纸、杂志、艺术杂志 及自定义等档位。,影像修饰 性扫描,扫描过程中对扫描件上的不足加以掩盖,是增色性处理。,1,2,3,利用Digital ICE技术,利用Digital ROC技术,利用Digital GEM技术,ICE又称影像校正增强技术,在扫描的数字影像上不出现底片、照片表面存在的划痕、裂纹、灰雾、指印、霉迹等。,ROC功能又称彩色恢复技术,利用它能在扫描因存放时间很长而褪色的胶片、照片时,在扫描所得影像上恢复其色彩。,GEM功能利用软件分析胶片上的颗粒图案,提取与影像质量、色彩和清晰度相关的数据,并从扫描记录的影像中移走颗粒,改善影像质量。,4、影像修饰性扫描,7.4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 技术是将扫描后以图像形式存在于数字文件中的文字,进 行识别并用文字内码表示出来。,OCR软件 光学字符识别借助于专门的OCR软件。 高版本OCR软件的文字识别率高,可以识别彩色文字、混在图像中的文字以及表格中的文字、中文中的简体字、繁体字及英文字母,甚至于还可以识别手写体字。,光学字符识别操作 光学字符识别的一般过程为: 获取以图像形式存在的文字文件选择识别区域确定识别对象属性启动识别比照修改保存文件。,1,2,3,4,5,6,光学字符识别的一般过程,获取含有文字的图像文件,选择及调整识别区域,确定识别对象属性,启动识别,比照修改,保存识别文件,在文稿校对窗口中,上部为识别出来的文字,下部为识别前的扫描内容。,选择识别区域之前,先用倾 斜校正工具将待识别版面中的内 容调正,并利用擦除工具对版面 上的杂点和斑块进行必要的擦除。 识别区域的选取通过OCR软件中 的选取工具进行。 选取时,要使选区紧挨着文 字内容。对图文混排的内容,要 分块选取,且必须按照文字内容 的先后顺序逐块选取。,根据对象的类型,在OCR 软件中作必要的选择,例如简 体中文、繁体中文或英文,竖 排或横排等。,对“文稿校对”窗口中特殊颜色的字,比照显示于“文稿校对”窗口下方的扫描原图进行必要的修改,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