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整理.ppt_第1页
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整理.ppt_第2页
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整理.ppt_第3页
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整理.ppt_第4页
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整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 三,统计整理,经济管理系 培训TEL,主页,退 出,小结,选择播放 教学录像,学习目标,具备收集、审核、订正等数据整理的能力,能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并编制分配数列,能根据分配数列对数据进行内在规律的分析,会制作完整的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数据综 合分析与文案报告的撰写能力,学习目标,返回,案例导入,任务实施,任务一,返回,上一页,任务一 统计整理的意义 与统计分组,登记总账 实训,任务评价,课题二,返回,资料,一、 案例导读,87 88 92 95 97 100 100 103 103 103 104 105 105 107 107 108 108 110 110 112 114 114 115 115 117 118 119 120 115 117 123 158 146 142 137 138 136 124 124 125 126 127 127 129 129 115 138,课题二,返回,下达任务,一、 案例导读,1、任务内容: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如何正确合理的整理这些数据,使之能清晰地反映当月生产的状况和规律呢? 2、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尝试,回顾上学期已学知识,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3、任务评价:教师提问学生,课题二,返回,步骤二,二、 任务实施与评析,学生尝试完成上述任务,并由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教师点评并引入新课,1、统计分组的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被研究现象的本 质特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 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 例如:性别有男女、码数有大中小号之分,任务一,下一页,返回,二、 任务实施与评析,2、统计分组标志分类,任务一,下一页,返回,研读资料,选择分组 标志,统计分组,3、统计分组的流程图,想一想 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统计分组,下一页,返回,步骤一教师示范:,二、选择统计分组示例,例21 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单位:个)如下。试采用单变量值对数据进行分组。,二、选择统计分组示例,任务一,下一页,返回,为便于分组,可先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结果如下:,第一步:确定组数。一组数据分多 少个组合适呢?,二、选择统计分组示例,第二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Class width) 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 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第三步: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比如对上 面的数据进行分组,可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返回,下一页,返回,二、选择统计分组示例,下一页,返回,步骤二 学生模拟:,二、 统计分组示例,89 88 76 99 74 60 82 60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56 8l 77 73 65 66 83 63 89 86 95 92 84 85 79 70,有一个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不及格;6075分为中;76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试把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中、良、优四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并绘制统计图,要求,下一页,返回,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统计分组的基本技能,做到规范、正确。 2、实验资料:教材57页练一练 3、实验步骤: 第一、研读资料 第二、选择分组标志 第三、编制统计分组表,三、 统计分组实训,编制分配数列 的基本知识,编制分配 实例,课题一 分配数列,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任务二 分配数列,编制分配数列实训,任务二,返回,下一页,提问学生 案例:某班组30位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 39 38 37 40 39 36 38 35 38 40 45 34 39 46 37 35 38 37 38 39 40 38 39 41 36 45 36 45 39 45 50 想想如何才能把这些数据一目了然的让人们看出这三十名工人大概的日产量情况?,步骤 一,一、 编制分配数列基本知识,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步骤 二,1、首先要研读资料,进行的排序 2、观察数据分布特征 3、选择分组的组距 4、编制分配数列,教师点睛,引入编制分配数列的基本知识,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含义:将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每组的总体单位数,所得到的数列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分布。 分配数列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二、是各组所占有的总体单位数。,(一)分配数列概念,任务二,返回,上一页,分配数列的种 类,分配 数 列 种类,品质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品质数列,单项式变 量数列,组距式变量 数列,根据分组性质不同,任务二,返回,下一页,某大学在校学生的性别分布情况,注:品质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叫品质分配数列,任务二,返回,下一页,某车间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布,注: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数列 叫单项式变量数列,分配数列,下一页,返回,步骤一教师示范:,二、编制分配数列示例,例21 某车间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布如下。试采用单变量值对数据进行分组,编制单式变量分配数列,5、5、5、5、5、5、5、5、5、5、5、5、5、5、5、5、5、5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任务二,返回,二、编制分配数列示例,步骤二 学生模拟,任务:细读以上资料,编制单式变量分配数列,资料:1、某班30名学生的月消费如下: 400、450、480、500、800、1000、400、480、450、1200、1500、450、480、500、400、1000、480、800、500、1000、480、1200、400、500、450、1000、800、480、1000、1500,任务二,返回,三、 编制分配数列实训,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能合理准确根据所给的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品质分配与单式变量分配数列) 2、实验资料: 3、实验步骤: 第一、研读资料,进行选择标志分组 第二、根据按数量标志分组编制分配数列和品质标志分组编制分配数列 第三、学生演示成果 第四、教师评价并归纳总结,组距式变量 分配数列基 本知识,编制分配数列实例,课题二 分配数列,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任务二 编制分配数列,分配数列 实训,课题二,返回,下一页,某企业有一个班组有40人,他们的身高如下: 160cm以下的2人,160165cm有18人,165170cm有15人、170175cm有3人,155cm以上有2人要求组距为5cm,步骤一,一、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基本知识,从上述资料,我们如何能编制规范,正确的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步骤 二,1、首先要研读资料,进行的排序 2、观察数据分布特征 3、选择分组的组距 4、编制分配数列,教师点睛,引入编制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的基本知识,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一)组距式分配数列,一般是依据对总体内部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具体确定。 但组数的多少和组距的大小是相互制约的。 组数越多,组距就越小; 反之组数越少, 组距就越大。 对于组数和组距,先确定哪一个,不能机械地规定,而应视具 体情况确定。 确定组数和组距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能明显地反映出总体的分布特征; 2、要尽可能分出组与组性质上的差异。,确定组数和组距,任务 二,确定组限,任务 二,当组数、组距确定以后,还需划定各组的数量界 限,才可编制组距变量数列。组限的确定,除了 应区分事物的性质和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外,,思考:确定组数应注意哪些问题?,确定组数应注意的问题,任务 二,1、最小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2、确定组限的形式, 连续变量分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合,各组不包括其上 限变量值的单位,即所谓“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 离散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间断。,1,2,3、确定开口组和闭口组。当变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时, 可采用开口组,即用以下或以上表示。,任务二,返回,上一页,下一页,(1) 组限。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组限。组限又分 上限和下限。下限是每组最小的变量值,上限是每组 最大的变量值。 (2) 组距。每组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叫组距,它等于 上限与下限之差,即组距上限下限。 (3) 组中值。每组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数值叫组中值 组中值,教师点睛,任务二,返回,上一页,教师点睛,思考:组数与组距之间的关系,开口组的组中值计算公式为: 缺下限组的组中值 =该组上限-邻组组距/2; 缺上限组的组中值 =该组下限+邻组组距/2.,分配数列,下一页,返回,步骤一教师示范:,二、编制分配数列示例,某公司所属20家企业某月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任务二,返回,二、编制分配数列示例,步骤二 学生模拟,任务:细读以上资料,编制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结合我们前面我们所讲的内容,对下面的数据编制分配数列 1、某企业有三十个工人的月生产量如下(单位:件): 400、410、420、401、405、409、410、445、398、358、443、467、487、456、476、457、494、387、389、456、564、345、456、345、543、346、432、432、456、435 要求组数为六组或四组 2、某企业有一个班组有40人,他们的身高如下:160cm以下的2人,160165cm有18人,165170cm有15人,170175cm有3人,155cm以上有2人要求组距为5cm,智慧拼搏 快乐竞争 创造辉煌 唯我最亮,二、 进行知识竞赛,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等于1 .大于1 D.不等于1,抢答题,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2、下面属于变量分配数列的资料有( )。,抢答题,争分夺秒,大学生按专业分配 B. 电站按发电能力分配 . 商业企业按类型分配 D. 企业按国民经济类型分配,计时,答案,返回,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抢答题,争分夺秒,A、成反比 B、成正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计时,答案,返回,4、对组距数列各组的上限和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抢答题,争分夺秒,A、组距 B、组数 C、组中值 D、组平均数,计时,答案,返回,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抢答题,争分夺秒,A260 B 215 C 230 D 185,计时,答案,返回,6、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抢答题,争分夺秒,A. 正比 B. 等比 . 反比 D. 不成比例,计时,答案,返回,7、分组标志的选择( ) A、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 B、必须是数量标志 C、应选择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 D、必须是品质标志 。 E、要考虑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抢答题,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8、对某企业职工按劳动生产率(件/人)分为以下四组:5059,6069,7079,8089,由此形成的分配数列的类型属于( ) A、品质分布数列 B、变量分布数列 C、组距变量数列 D、等组距变量数列 E、异限组距变量数列,抢答题,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9. 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 A. 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B. 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D. 全距的多少成正比 E. 全距的多少成反比,抢答题,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10、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A. 教师按聘任职务分组 B. 学生按所学专业分组 C. 职工按工资级别分组 D. 人口按民族分组 E. 商业企业按销售额分组,抢答题,争分夺秒,计时,答案,返回,12.现将某班40名学生的统计学成绩分别列入不及格(60分以下)、及格(60-70)、中等(70-80)、良好(80-90)、优秀(90分以上)5个组中,这种分组是( )。 形成变量数列 B. 形成组距数列 C. 形成品质数列 D. 按质量标志分组 E. 按数量标志分组,抢答题,争分夺秒,案例导读,任务实施,课题一 统计表,任务三,返回,上一页,任务三 统计表和统计图,任务评价,课题二,返回,资料,一、 案例导读,某年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一,课题二,返回,资料,一、 案例导读,表二,某企业销售收入汇总表,注意:第二标志进行分组的组别名称要后退一、二字。,课题二,返回,案例,一、 案例导读,表三,各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课题二,返回,下达任务,一、 案例导读,1、任务内容:根据上述资料,归纳一下他们有什么共性,在生活你还见过其他哪些种类的统计表? 2、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尝试,回顾上节课已学知识,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并自行画出相关的统计表 3、任务评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课题二,返回,步骤 一,二、 任务实施,任务示范:以“填制统计表”项目为例,例1:某工业企业于2008年10月17日购买甲材料500公斤,单价12元/公斤,用于生产甲产品。乙材料600公斤,单价:13元/公斤,用于生产乙产品。运输费220元,运输费甲材料、乙材料各分摊一半。 其中仓库主管:张明 材料会计:张红 收料员:王三 经办人:李文 制单人:何路 检验员:张力 经张力验收合格,实收数量甲材料500公斤,乙材料600公斤。,课题二,返回,步骤二,二、 任务实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例:某工业企业在2008年8月8日购买材料: 其中丙材料300公斤,单价6元/公斤; 丁材料20包,60元/包;运输费200元。 经检验员张力验收合格入库,实收数量 丙材料299公斤,丁材料20包。仓库主管: 张明 材料会计:张红 收料员:王三 经办人:李文 制单人:何路,根据上述资料填制如下统计表,课题二,返回,步骤 一,二、 任务实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课题二,返回,步骤二,三、 任务评价,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步骤一,归纳统计表的定义和结构,1、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上,就形成了统计表。 2、统计表的结构 (1)从表式上看,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组成的一种表格,表格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个部分。 (2)从内容上来看,统计表是由主词栏和宾词栏两个部分组成。 3、统计表的分类,案例导读,任务实施,课题二 统计图,任务三,返回,上一页,任务三 统计表与统计图,任务评价,课题二,返回,资 料,一、 案例导读,课题二,返回,资 料,一、 案例导读,课题二,返回,资 料,一、 案例导读,课题二,返回,资 料,一、 案例导读,30万桶,15万桶,60万桶,1990年,2000年,2005年,课题二,返回,资料,一、 案例导读,绘制出相应的圆形图,课题二,返回,资料,一、 案例导读,某企业的生产总值为人民币8000万元,其中一季度产值为2000万,二季度产值为2300万,三季度产值为2500万,四季度产值为1200万,课题二,返回,下达任务,一、 案例导读,1、任务内容:根据上述资料,准确规范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2、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尝试,运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3、任务评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课题二,返回,步骤一,二、 任务实施,任务示范:以“绘制统计图的柱状图” 为例,某班50名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如下: 65 66 89 88 67 84 86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