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pps_第1页
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pps_第2页
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pps_第3页
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pps_第4页
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pp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才 培养的规律,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武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关键在于探索创新规律,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型国家的主人。而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探索和遵循创新的规律。关于创新的规律,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已经积累丰富的成果,揭示出了一些值得重视和遵循的规律。,一、创新的脑生理 规律与创新人才培养,关于脑科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先是斯佩里(Roger Sperry)、波根(Joseph Bogen)、葛萨纳嘉(Michael Gazzanage)三人进行的著名的分脑手术,发现了左、右脑结构与功能的区别,提出了左、右脑分工说。图1和表1分别说明了左、右脑分工的职能。这一发现在70年代初期影响很大,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一些教育研究者纷,纷进行关于右脑的教育开发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到7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健康学会的麦克连(Paul Mclean)提出脑部三分模型,依照人类进化历程划分人脑的功能区:从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到新皮层(见图2)。虽然有这种新理论出现,但在70年代,甚至到了80年代,秉持左、右脑二分法观点的人一直占优势。关于边缘系统的研究成果不被重视。,图1 左、右脑分工优势,图2 脑部三分模型,表1 左、右脑分工优势,赫曼在斯佩里和麦克连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把二者综合起来,提出了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并认为这个四象限的模型可以当作大脑运作方式的一个组织原则:四大象限类型分别比拟人大脑皮层的两个半脑(斯佩里的理论)和边缘系统的两个半脑(麦克连的理论)。这一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可用图3和图4描绘出来。而这四个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依存,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至于四象限分别由ABCD代表,构成图5。,图3 全脑模型及其生理学根据,人的大脑是左半脑、右半脑、左半边缘系统和右半边缘系统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和影响,并不是严格独立的,亦即大脑是一个整体。这启示我们: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脑生理基础是大脑的整体。单独开发右脑或左脑,都是难以奏效的。,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必须使用各种有效的材料、途径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左、右半脑、左边缘系统和右边缘系统,使它们有机协调、配合,共同激发出创造的灵感火花,产生创造性的行为,为学生的创造性成长和培养提供条件。,全脑模型为学生的创造行为过程提供了一个全脑式模式。赫曼认为,大脑是创造的源泉。不过,有许多人认为创造、创新是纯粹由右脑控制程式。但他却认为这是一个全脑活动的过程。他运用全脑模型研究创造或创新的过程,提出了一个新的由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六个阶段组成的全脑创造过程模式。在不同的阶段上,大脑发挥作用的部分(即黑色部分)不同,但整个过程的启动和完成阶段要靠全脑发挥作用,详见图6和图7。,图6 全脑创造历程,图7 全脑式创造和创新模型,兴趣是创造或创新活动的启动阶段,它表明主体对某一问题集中关注,并产生创造、创新的动机。在这一阶段,大脑的四个部分均发挥作用。在准备阶段,进行资料收集和事实分析,并将事实按照时间排列出来,正确说明问题所在。这一阶段上脑A、B两部分发挥着作用。酝酿是大脑在有意识和换意识两个层面上同时处理问,题,主要是右脑的心智活动,运动的是直觉概念式的理解能力,将可能的解决办法提升到意识的层面上来。在酝酿的基础上产生了领悟,使问题的解决突然产生,犹如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大脑的D部分发挥作用。之后是对产生的解决办法进行检验等,在这个阶段上起作用的是大脑的A、B部,分。应用是对检验成功的解决办法投入使用和推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涉及的因素很多,因而大脑的四个部分都投入进行,综合发挥作用。这样一个系统的创造过程模型对于我们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创造性活动,具有规律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二、创新的年龄规律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的年龄规律一直是有关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之一。最早开启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统计分析研究的是莱曼(Lehman,H.C.)。之后有许多研究者对此感兴趣,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发现或证明了一个规律,即创新有一个最佳年龄段,也叫创新年龄高峰,在这个年龄段,创新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高水平,分析和研讨这一规律,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莱曼研究化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创新人才及其产生的成果,最后于1936年写成科学与文学的创造年代一文,发现创新的最佳年龄段是3039岁之间。之后,莱曼又与海德勒(Heidler,J.B.,1949)研究不同作家的创新最佳年龄段,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见表2)。231232如果把上述各类作家的平均年龄数相加,用这些作家类数去除,可以得出各类作家创新的最佳平均年龄是33岁左右。,诺贝尔奖被公认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学奖,能够获奖的成果是最高创新水平的成果,获奖的人是该领域最具创新能力的人。因此,研究者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向这里,发现了类似的创新最佳年龄段。曼尼切和福尔克(Manniche,E.and Falk,G.1957)对19011950年间16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研究,其中有54位物理学家、51位化学家和59 位医学、生理学家。结果如下表3:,表2 各类作家创新最佳年龄,从表中分析得出,对整个50年来计算,医学家产生得奖成果的平均年龄是41.9岁,物理学家是35.4岁,化学家是38.3岁。 我国的研究者也对创新的年龄规律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例如,科技研究专家张笛梅(1979)对公元600年到1960年间1243位科学家和发明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他们做出的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描绘出科技人才创新成功的年龄曲线图:,从这一曲线图中,我们可以得出,在1243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中,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开始做出重大发明创造,2/3的人在40岁以前做出第一项发明创造,约有60%的重大发明是在40岁以前做出的。再如,科学学专家赵红洲(1984)对1500年1960年间全世界1249 位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其创新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之间,最佳的年龄是37岁左右,首次成名的创新年龄是33岁左右。,创新的最佳年龄段规律对培养创新人才有深刻的启示。第一,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是人才打基础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不乏有崭露头角的创新者,但主要还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完成得好,就能顺利地进入创新成功的最佳年龄区。作为打基础的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关键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这就需要认真改革现行的以追求升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与人文艺术相统一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第二,要重视大学后人才的培养,为他们在最佳年龄段产生创新成果创造条件。大学后人才的培养,包括研究生教育和出国留学、访问、进修等,尤其是为他们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把他们推到研究创新的前,沿,使他们有创新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变以课程、系统论文写作为主,为以产生创新的成果为主。创新人才的产生是以创新的成果产生为起点、为标志的。所以,研究生教育要重视教育的过程,更要重视教育的结果,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第三,要为年青人才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由于创新的最佳年龄段比较低,对于二十几岁、三十来岁的人来说,容易遭到忽视、冷落、甚至压抑,因此,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鼓励和支持年轻人脱颖而出,对其成就及时给予承认和激励,使其能够在最佳年龄段顺利产生创新的成果。,做出第一项发明的人数 做出重大发明的项数 图8 科技人才创新成功的年龄曲线,三、创新的群体连锁反应规律与创新人才培养,关于创新的研究发现,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中,有一个群体连锁反应规律,其表现是:在一个创新群体中,主体之间产生相互影响、促进和启发,从而都分别做出杰出的创新成就。,在群体创新连锁反应规律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类型就是师生连锁反应。名师出高徒,伟大的老师影响、培养出伟大的学生,一代传一代,形成一个创新连锁反应链。例如,古希腊的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典型的师生链。有关的,研究发现,在世界科学史上,卡尔迪什实验室的两位教授汤姆生和卢瑟福影响学生的例子更为典型。这两位教授一共培养了17位属于各种国籍的后来获奖人,被绘成如下连锁反应图(见下页图9):,图9 与J.J.汤姆生和卢琴福有联系的获奖师傅和徒弟,从图中可以看到,汤姆生影响、培养了卢瑟福,而卢瑟福则影响、培养了波尔等获奖人。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人的影响,不过,总的连锁反应主线是确定的。,创新的师徒连锁反应链持续比较长的典型例子是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德及其徒弟的相互影响和培养。奥斯特瓦尔德于1909 年获诺贝尔奖,之后,他培养了德国物理化学家瓦尔特内恩斯特,使他于1920年获诺贝尔奖;而内恩斯特又协助培养了美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米利肯,使他于1923年获奖;而米利肯又培养了卡尔安德森,使他于1936年获诺贝尔奖;安德森又协助培养了唐纳德格拉塞,使他于1960年获诺贝尔奖。这一创新连锁反应链持续了5代人。,师生的连锁反应是深刻的、卓有成效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师生是一种天然的教与学的关系,老师有责任教育、培养学生,学生有责任向老师学习,并协助其工作;第二,师生的影响是通过一起研究、探索完成的,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实际上是位于创新、获奖的“接力线”上,容易获得成功;第三,师生相互影响的不仅是过,程和方法,更重要是产生创新的成果,这是很明确的、共同奋斗争取的目标,它就像磁石吸引着师徒一起努力。所以,师生的影响和培养,既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与学,更要重视创新成果的产生。以上三点可能是师生创新连锁反应链形成的基础。,在群体创新连锁反应规律中,另一个典型类型是学派。学派是由一批在学术志趣、爱好、理念、价值、方法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且能分享、合作的创造性人物组成的“共同体”。学派是学术繁荣的标志之一,是创造力开发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因素。例,如,物理学中的玻尔学派、布鲁塞尔学派、生物学中的摩尔根学派、米丘林学派、数学中的布尔巴吉学派,等等,这些学派在推动学术创新方面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派产生创新连锁反应不同于师生产生创新连锁反应,前者更能赋予创新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水平的旗鼓相当和创新碰撞的富有张力,更有利于学术的探讨、争论和深入。学派主体之间更具有独立性,他们在理念上一致,但创新个性更鲜明,更富有张扬性,因而更富有创新氛围。所以,我们应该非常重视、鼓励和保护发展学派。,创新的连锁反应规律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是:第一,高度重视“名师出高徒”。一方面为学生选聘名师,善于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取得创新成果的教师;另一方面重视选拔高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不一定成绩全面优秀,但在学术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富有创造潜力的学生,更具有培养前途。,为此,要改变现行的教师、学生选择标准,把创新作为核心标准,从而汇集起创新教师的群体和创新学生的群体,为创新的连锁反应提供主体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创新教师与学生构成创新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中逐步形成培养、合作的密切关系,形成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相互影响、相互弥补和衔接的创新“链条”,不断地深化、开拓和递进下去,为师生,创新连锁反应的形成提供机制保障。第三,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在高校学生中,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形成不同的学术群体和社团,以学术探究为纽带,开展各种学术探讨活动,以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和锻炼创新人才。大学生的学术社团是学派的萌芽或雏形,对于大学生的学术创新及其后来的学术,生涯影响深远。而在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中,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要破除条条框框,提倡学术探讨的求同求异,“有同者”逐步形成一种学术共同体,“有异者”则可逐步形成另一种学术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有“同化”,有“异化”,却很自然、正常。要善于保护那些在创新上富有个性张力的教师和研究者,因为在他们身上最有,可能潜伏着我们很希望产生的那种大师的特质。我们更要把学派的林立、学派的学术探讨与政治区分开来。学派之间的学术观点不同属于学术范畴,决不能被混同或曲解为政见不同。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首先把学术与政治区别开来,为学术争鸣、学派产生与繁荣创造社会政治条件。,四、创新的时代 影响规律与创新人才培养,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创新人才也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对杰出创新人才,尤其是被他们称谓的天才,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规律,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刻的启示。,在这方面做出杰出研究的有克罗伯(Kroeber,A. L)和格雷(Gr ay ,C.E.)。克罗伯(1944)研究了世界各主要文明兴衰的资料,包括年代、国家、创造者和创造品的质量等,发现文明是波浪式发展的,有起有落,有兴有衰,形成一个克罗伯曲线(见图10)。格雷则运用演绎法研究天才群体的起落。,根据一定标准,格雷把创造人物分为七等,统计各等人物在各时代出现的次数,形成一个格雷盛衰图(见图10)。克罗伯和格雷虽然研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所形成的曲线却相似。这两条曲线充分表明,天才,杰,出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即文明盛世是天才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时代条件,反过来天才的群体发展是世界文明产生的主要主体,支撑了文明盛世的产生和延续。,图10 克罗伯与格雷西方文化创造曲线的比较,如果说克罗伯和格雷的研究是从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宏观过程,揭示了杰出创新人才与时代变迁的依存规律的话,那么我国台湾学者郭有遹则从微观统计分析来揭示这种规律。他把时代发展划分为五类:盛世:国富兵强、民生安乐,偶尔有边境之战;,治世:小康局面;安世:大致和平、偶有民变或战争,多在边境或国外;衰世:连续性的局部内乱;乱世:战争波及心脏地区与大部分领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