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徐绍虎等? 无菌包装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113? ? 收稿日期: 2010?04?09 作者简介: 徐绍虎(1982- ) , 男, 江苏泗阳人, 硕士, 重庆工商大学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包装工艺、 包装结构设计。 研究进展 无菌包装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徐绍虎, 崔 爽 (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400067) 摘要: 介绍了超高压灭菌、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和脉冲强光灭菌 3 种典型冷杀菌技术的灭菌原理、 灭菌工艺及其 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指出: 采用冷杀菌技术灭菌将成为食品无菌包装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温协同冷杀菌 技术处理食品, 会得到更佳的灭菌效果。 关键词: 无菌包装; 冷杀菌; 食品 中图分类号: TB487; TS20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 3563(2010) 15- 0113- 04 Research Progress in Col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for Aseptic PackagingFoods X UShao?hu, CUI Shuang (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The sterilization principle, steriliz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food industry of three typical col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ie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ultra ?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 high?voltage pulsed elec ? tric field sterilization and pulsed bright light sterilizait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l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ies will become the main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eptic packaging of food. Food treatment by cold sterilization with moderate temperature synergy will produce better effect of sterilization. Key words: aseptic packaging; cold sterilization; food ? ? 无菌包装是指产品、 包装容器、 材料经灭菌后, 在 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口的一种包装方法。无 菌包装的对象主要是食品, 由于包装内最初已达到商 业无菌, 所以包装后的食品可在不加防腐剂、 不经冷 藏条件下得到较长的货架寿命 1。目前, 无菌包装在 各国食品工业中非常盛行, 发达国家的液态食品 65% 以上已采用无菌包装, 每年的增速均超过 5% , 仅纸盒无菌包装, 全球每年就消耗 1000 多亿个。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关键是食品、 材料和包装环 境的杀菌, 其中食品的杀菌最复杂, 因为要兼顾食品 灭菌效果和食品保质两方面。目前, 国内外研究的食 品杀菌技术有多种, 可分为热杀菌和冷杀菌。长期以 来, 食品工业中广泛采用热杀菌法, 如巴氏杀菌、 超高 温瞬时杀菌和电阻杀菌等, 但是, 高温容易破坏食品 中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 影响食品风味。此外, 热杀 菌会带来高能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冷杀菌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新型杀菌技术。 冷杀菌是指在常温或小幅度升温条件下进行杀菌, 常 采取物理方法, 有利于保护食品的成分 2。食品冷杀 菌方法种类较多, 本文主要介绍超高压灭菌、 高压脉 冲电场灭菌和脉冲强光灭菌 3 种。 1? 超高压灭菌技术 超高压灭菌技术是指将软包装或散装的食品放入 密封的、 高强度的施压容器中, 常以水或甘油等流体作 为传递压力的介质, 在高静压( 100 1000 MPa) 条件下 处理一段时间, 杀死其中大部分的微生物。超高压灭 菌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在有效杀菌的同时不破坏食品的 风味和营养 3 , 实现了食品常温下杀菌, 符合当前绿色 食品的要求, 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杀 菌技术。美国已将开发超高压食品列为 21 世纪食品 加工、 包装的主要研究项目。 114? ?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Vol.31 No.15 2010. 08 1. 1? 超高压灭菌原理 微生物是由淀粉、 蛋白质、 水等物质组成的。在 高压下, 小分子( 如水分子) 之间的距离要缩短, 而蛋 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仍保持球状, 这时小分子就要产生 渗透和填充效果, 进入并黏附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周 围。蛋白质大分子链在压力下被拉长, 导致微生物因 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另外, 在高压下, 食品中某些物质 的分子会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 使细胞膜损坏而失去 活性 4- 5。林淑英等研究了超高压对微生物细胞形 态、 生化反应及细胞膜等的影响, 为超高压杀菌提供 了理论依据 6。 1. 2? 超高压灭菌工艺 固态食品如肉和水果等, 需装在耐压、 柔韧并能 传递压力的软包装内进行真空密封包装, 以避免压力 介质混入, 然后置于超高压容器中, 进行加压处理。 处理工艺是升压 ?保压 ?卸压 3 个过程。液态食品 如果汁、 奶、 酒等, 可以像固态食品一样先装在软包装 内, 然后由压力介质从外围加压处理, 也可以直接以 液态食品取代水作为压力介质, 但密封性要求严格。 在超高压灭菌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食品采取不 同的处理条件。除了要考虑食品的 pH 值、 水分活性 和所含主要微生物种类外, 最重要的因素是处理压 力、 加压时间、 加压次数和加压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压力越高, 杀菌效果越好; 在相同的压力下, 加压时间 越长, 杀菌效果也越好 7 。乔长晟等人研究了连续超 高压灭菌工艺与交变超高压灭菌工艺对牛乳的影响。 在加压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交变加压灭菌效果优于 连续灭菌, 而且交变次数越多杀菌效果越好 8 。宋吉 昌等人以新鲜海虾为对象, 研究重复加压对超高压灭 菌效果的影响。当处理压力为 300 400 MPa, 保压 时间为 10 20 min, 加压 2 3 次时, 海虾中各种微生 物杀灭作用显著 9。曾庆梅等进行了超高压处理枯 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研究, 发现处理压力越高, 保压时 间越长, 灭菌效果越明显; 但是, 当处理压力、 保压时 间达到一定值后, 继续增大压力和延长保压时间, 对 杀菌效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压力过高会增加设 备的投资和操作的危险性, 保压时间过长会影响食品 包装的生产效率。因此, 单纯加压处理不是一个有效 的途径, 采用温度和压力共同处理会产生协同增效的 作用 10 。适当的中温会减少加压所需的时间和强 度, 如沙门菌在 280 MPa 压力和 20 ? 下的灭菌效果 与 150 MPa, 50 ? 的灭菌效果相同。中温协同超高 压处理是当今最为成熟的协同降压技术, 超高压技术 和其他技术相结合能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Park 等 人利用高压 CO2和超高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处理胡 萝卜汁, 结果表明 419 MPa CO2和 300 MPa 高静水 压结合处理可使需氧菌完全失活 11。目前, 超高压 灭菌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液体成分的固态食品或液态 食品, 如果蔬、 奶、 肉类、 果酱、 饮料等的无菌包装。 2?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是采用高压脉冲器产生的脉 冲电场进行杀菌的方法, 有灭菌时间短、 效率高、 能耗 少等特点。近年来, 这种灭菌方法引起了人们的重 视, 对其灭菌机理及灭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研究重点主要是高压脉冲电场的系统设计、 灭菌 模型的构建以及对 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影响等方 面 12- 13。 2. 1?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原理 近年来, 关于高压脉冲电场的灭菌机理有多种假 说, 主要有细胞膜穿孔效应、 电磁机制模型、 电解产物 效应、 臭氧效应等。归纳起来, 脉冲电场的杀菌机理 主要表现在场的作用和电离作用这两个方面 14 。 1) 场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细胞膜 是由镶嵌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它带有一定 的电荷, 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强度, 膜的外表面与膜 内具有一定的电势差。在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 电势 差变大, 由于电荷相反, 它们相互吸引形成挤压力, 使 细胞膜变薄。当电场强度增大到一个临界值时, 膜上 出现许多小孔, 使膜的强度降低。当挤压力大于膜的 恢复力时, 膜就会破裂, 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 小分 子物质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致使细胞体积膨 胀, 最后导致细胞膜破裂, 细胞内容物外漏导致微生 物死亡。Jayaram 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试验证明了 酵母菌杀菌后可以见到菌体上有明显的裂痕。 2) 电离作用。电极附近产生的阴阳离子与膜内 生命物质作用, 阻断了膜内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 过程。另外, 电场能够使水分子的氢氧键断裂, 在水 中生成过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过氧化氢。过氧化 氢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会破坏 DNA, 导致细胞死亡。 液体介质中电离作用产生的臭氧同样有强烈的氧化 作用, 能与细胞内物质发生一系列反应而使微生物致 死。 ? 徐绍虎等? 无菌包装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115? ? 2. 2?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工艺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是将食品置于能产生瞬间高 压的 2 个电极间, 以脉冲电场作用于食品, 见图 1。高 图 1? 食品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装置 Fig. 1 Food sterilization by high?v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 压脉冲电场常采用 LC 振荡电路获得, 强度一般为 15 100 kV/ cm, 脉冲频率为 1 100 kHz。杀菌一般在 常温下进行, 处理时间为几十毫秒。在高压电场的作 用下, 食品可以有效地灭菌, 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增鲜 的效果, 特别适合于热敏性较高的液态食品, 如牛奶、 果汁、 酒等的无菌包装。 影响高压脉冲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电场强度、 脉冲数、 脉冲波形和脉冲时间。当电场强度超过微生 物的临界跨膜电压时, 微生物死亡率随场强的增加而 增加。脉冲数增加杀菌效果会明显提高 15。Qin B 等人对脱脂乳中大肠杆菌进行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处 理, 场强低于 20 kV/ cm 时, 杀菌效果不明显, 当场强 为 45 kV/ cm 时, 在经过 40 个脉冲后, 大肠杆菌的存 活率仅为原来的 1% 16 。目前, 用于杀菌处理的高压 脉冲波形有方形波、 指数波和交变波, 其中方形波效 果最好, 指数波次之, 交变波最差。脉冲作用时间即 杀菌时间是各次放电释放脉冲时间的总和。灭菌开 始后, 杀菌效果随脉冲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 但达 到拐点值后, 脉冲时间的增加对杀菌效果基本无影 响 17 。中温协同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会得到更好的灭 菌效果。Amiali 等研究发现, 将食品预处理温度从 20 ? 提高到 40 ? 可使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提高 2 个数量级 18 。Iu 等人采用高压脉冲与中等程度的热 处理相结合处理苹果汁, 得到了良好的灭菌效果 19 。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处理对食品的营养元素影响较小。 王艳芳对经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处理的鲜牛乳风味成 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处理比 UHT 处理对牛乳中风味物质影响小, 且产生较少的 与蒸煮味相关的含硫化合物 20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 前景广阔, 且有可能取代传统的热力学灭菌技术而成 为未来液体食品灭菌的主要方法。 3? 脉冲强光灭菌技术 脉冲强光灭菌技术是采用强烈白光闪照的方法 进行灭菌, 所用设备由一个动力单元和一个惰性气体 灯单元组成。动力单元是一个能提供高电压、 高电流 脉冲的部件, 为惰性气体灯提供所需的能量; 惰性气 体灯能发出由紫外线至近红外线区域的光线, 光谱与 太阳光相似, 但强度却是太阳光的 2 万倍, 在仅 10- 7 s 的滞留时间内照射于食品表面, 达到有效灭菌的效 果。 脉冲强光杀菌中紫外线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 250 260 nm 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力。脉冲强 光杀菌和紫外线杀菌有明显的区别。紫外线灯通常 用充水银灯管制成, 由于水银灯光所发出功率低且不 稳定, 紫外线穿透性差, 所以杀菌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有的细菌细胞在紫外线下被破坏后还能修复。脉冲 强光杀菌设备采用氙气灯管, 发出能量高达 2 J / cm2, 比紫外线灯管高 200 倍以上, 对细菌细胞中的 DNA、 细胞膜、 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能产生全面的、 不可逆的破坏作用 21。 脉冲强光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脉冲光的光谱成 分、 脉冲光强度和闪照次数。对脉冲强光光源的光谱 成分进行适当的调节, 改变不同光谱成分的分布, 可 以改善杀菌效果。脉冲强光中光谱分布可以通过改 变设备参数和光源材料等手段来调整。随着脉冲光 强度和闪照次数增加, 残余菌数会明显降低。Alex Wekhof 研究了脉冲强光对枯草芽孢杆菌杀菌效果, 脉冲强光照射剂量为 5 J/ cm 2 , 经 5 个光脉冲可使枯 草芽孢杆菌数量减少 5 6 个数量级 22。周万龙等 研究了脉冲强光对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菌都有较强 的致死效果, 经 30 余次闪照后, 可使这些菌由 10 5 个减少到 0 个 23。江天宝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和 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脉冲强光可以有效地 杀灭熟地瓜干表面染菌, 经过 20 s 处理可使大肠杆 菌数量降低 5 个数量级; 25 s 处理后, 地瓜干的感官 品质( 色泽、 气味、 质地、 味道) 没有显著变化; 理化品 质( 总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 变化率都不超过 0. 3% 24 。脉冲强光穿透能力有限, 仅限于食品表面的灭 菌。 116? ?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Vol.31 No.15 2010. 08 4? 结语 与传统杀菌技术相比, 冷杀菌技术减少了对食品 营养成分和风味的破坏且灭菌率高。相关研究表明, 中温协同冷杀菌技术会得到更佳的灭菌效果。近年 来, 国内外对其他的冷杀菌技术如辐射灭菌、 磁力灭 菌和紫外线灭菌等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一些冷 杀菌技术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对杀菌机理、 影响因 素和对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透彻地了解, 因而限制了 它们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 冷杀菌技术的理论会 不断完善。今后, 在食品无菌包装领域, 冷杀菌技术 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 孟宪文. 利乐无菌包装产品加热方法的研究J . 包装工 程, 2007, 28(2) : 52- 54. 2 ? 殷红, 葛长荣. 食品冷杀菌技术 J . 保鲜与加工, 2005, 5 (1): 40- 41. 3 ? MATSER A M. Advantages of High Pressure Steriliza ? tion on Quality of Food Products J. T 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4, 15(4) : 79- 85. 4 ? 徐振, 徐幸莲, 周光宏. 超高压用于食品灭菌的研究进展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0) : 6001- 6002. 5 ? YALDAGARD Maryam. The Principles of Ultra High Pres? sur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preservation: a Review of Microbiological and Quality As? pects J .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8, 7( 16) : 2739- 2767. 6 ? 林淑英, 宁正祥. 超高压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 J . 粮油食品科技, 2003, 11(4): 22- 23. 7 ? 黄琴, 贺稚非. 超高压灭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 用J .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 44(3): 46- 50. 8 ? 乔长晟, 贾士儒. 超高压杀菌技术对牛乳品质的影响 J . 食品科学, 2009, 30(1): 50- 53. 9 ? 宋吉昌, 李庆领. 海虾超高压灭菌的试验研究 J . 渔业 现代化, 2009, 36(1): 42- 46. 10 曾庆梅. 降低超高压杀菌压力的协同措施研究进展J . 食品科学, 2004, 25(10) : 346- 350. 11PARK S J, LEE J I, PARK J. Effects of a Combined Proces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High Hy? 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Quality of Carrot Juice 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2, 67(5): 1827- 1834. 12 San MARTN M F, SEPALVEDA D R, et al. Evaluation of Selected Mathematic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Inactiva? tion of Listeria Innocua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s 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0(7): 1271- 1279. 13ELEZ ?MART INEZ P, SUAREZ ?RECIO M, MART1N? BEL ?LOSO Olga.Modeling the Reduction of Pectin M ethyl Esterase Activity in Orange Juice by High Inten? 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 ing, 2007, 78( 1) : 184- 193. 14 吴海霞.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 展 J . 农业与技术, 2009, 29( 3) : 132- 135. 15 卢家暄, 连宾.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4): 7601- 7603. 16QIN B L, BARBOSA?CNOVAS G V, et al. Inactivating M icroorganism Using a Pulsed Electric Field Continuous T reatment system J . IEEE T rans Indus Applic, 1998, 34( 1) : 43- 49. 17 WOUT ERS P C, ALVAREZ I. Critical Factors Determi? ning Inactivation Kinetics by Pulsed El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体工商退股合同范本
- 厂家酒水合同范本
- 绿化带合同范本
- 加工户欠款合同范本
- 退休心理辅助顾问合同
- 广告营销推广合同范本
- 在线采购家具合同范本
- 标准施工合同范本2009
- 入股建酒店合同范本
- 线上兼职推广合同范本
- 执勤警示教育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CJ/T 341-2010混空轻烃燃气
- MSC:破解能源转型密码: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实践指南
- 存款代为保管协议书
- JTS-T 245-2023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 2024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保险公司考核工作方案
- 2024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分析及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