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N14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4C在考古学和医学上有着广泛用途,下列有关14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14B. 中子数为6C. 电子数为6D. 质量数为8【答案】C【解析】【详解】A由核素为614C,可知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即质子数为6,故A错误;B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为14-6=8,故B错误;C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即电子数为6,故C正确;D由核素为614C,可知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即质量数为14,故D错误;故答案为C。2.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 碳和二氧化碳B. 1mol碳和3mol碳C. 3mol乙炔(C2H2)和1mol苯(C6H6)D. 天然气和酒精【答案】B【解析】【详解】A碳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燃烧热不相等,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量的多少无关,可燃物相同,该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故B正确;C乙炔和苯物质是不同的物质,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C错误;D天然气和酒精,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B。3.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B.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C. 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纯碱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温度越高越促进油污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氯水中存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的可逆反应,光照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平衡正向移动,氯气消耗,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500的温度,不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4.对N2+ 3H22NH3 反应,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就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从而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A. 加热B. 增大体积C. 减小压强D. 补充 He【答案】A【解析】【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使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B扩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压强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减小压强,降低活化分子的浓度,从而使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补充 He,如体积不变,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5.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aq) +(aq)+(aq)+2OH(aq)=BaSO4(s)+2HO(l);H=57.3 kJ/molB. KOH(aq)+HSO4(aq)=KSO4(aq)+HO(l);H=57.3kJ/molC. C8H18(l)+O(g)=8CO(g)+ 9HO;H=5518 kJ/molD. 2C8H18(g)+25O(g)=16CO(g)+18HO(l);H=5518 kJ/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是2mol水,反应的中和热不是57.3kJ/mol,故A错误;B.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B正确;C.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是1mol物质燃烧,故D错误。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燃烧热概念应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注意概念的内涵理解。6.可逆反应2A(g)3B(g) 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5 molL1min1v(B)0.6 molL1min1v(C)0.35 molL1min1v(D)0.4 molL1min1,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均转化为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大小。详解:根据反应2A+3B2C+D,可以选D为参照,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这一结论,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D)=0.25mol/(Ls)=15mol/(Lmin);v(D)=0.2mol/(Ls)=12mol/(Lmin);v(D)=0.175mol/(Ls)=10.5mol/(Lmin);v(D)=0.3mol/(Lmin),所以最大的是。故选A。点睛:对于这种题目要:(1)把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2)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依据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单位是否一致。7.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A(g)B(g) C(s)2D(g),可以说明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是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所以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错误;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不一定平衡,故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反应是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物质的量是不变化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系体积的比值,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体积是不变化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故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8.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铜棒为负极B. 锌棒发生还原反应C. 锌棒质量减轻D. 电子从铜棒经外电路流向锌棒【答案】C【解析】【详解】A该装置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故A错误;B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故B错误;C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导致锌的质量逐渐减小,故C正确;D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D错误;故答案为C。9.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联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的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A. Cu片、Al片B. Al片、Cu片C. Al片、Al片D. Cu片、Cu片【答案】A【解析】【详解】铝片和铜片插入浓HNO3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金属铜时负极,金属铝是正极;插入稀NaOH溶液中,金属铜和它不反应,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金属铝是负极,金属铜是正极;故答案为A。【点睛】铝片和铜片插入浓HNO3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插入稀NaOH溶液中,金属铜和它不反应,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失电子的金属为负极,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是正极。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到玻璃棒:过滤;蒸发;溶解;向容量瓶里转移液体,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D【解析】【详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固体的溶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可用玻璃棒引流,则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和或和,故答案为D【点睛】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操作和配制溶液中是搅拌;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玻璃棒还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测pH;红磷燃烧试验中引燃红磷;在溶解固体时是用玻璃棒来加速溶解,在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1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总反应可知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锌失去电子,故A正确;BMnO2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故B正确;C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故C正确;D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0.0mol65g/mol=3.25g,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 + 2O2CO2 + 2H2O,C3H8 + 5O23CO2 + 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答案】A【解析】【详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由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可知,天然气燃烧时,反应物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2,液化石油气燃烧时,反应物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5,所以同体积的两种燃气,液化石油气耗氧量多,把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时,需要加大空气的量,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故答案为A。1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 0.1molB. 0.2molC. 0.3molD. 0.4mol【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Cu2+Cu2e-、H2OH22e-,阴极得到0.1molCu、0.1molH2所以阴极转移电子数为2n(Cu)+2n(H2)=20.1mol+20.1mol=0.4mol;或2H2OO24e-,阳极转移电子数为4n(O2)=40.1mol=0.4mol,故答案为D。14.当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H_。(填化学式)(3)写出M2Z2的电子式:_,写出M2Z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4)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5)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1 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则A是_(填化学式)。写出气体B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4分,每空2分)(1)Na(2)H2O H2S (2分)(3)2Na2O22H2O=4Na4OHO2(4)3Cu2NO3-8H=3Cu22NO4H2O(5)(NH4)2SO3SO2Cl22H2O=4H2ClSO42-【解析】试题分析:(1)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则Y、Z是第二周期元素,W是第三周期元素。M与X同主族,与W同周期,所以M是Na元素。设Z的原子序数是x,则Y的原子序数是x-1,W的原子序数是x+8,所以x+x-1+x+8=32-1,解得x=8,所以Z是O元素,Y是N元素,W是S元素。(2)O与S是同种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OS,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 ;(3)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2个O原子之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则其电子式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O2;(4)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则该强酸为硝酸,不是稀硫酸,稀硫酸与Cu不反应,则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水,离子方程式是3Cu2NO3-8H=3Cu22NO4H2O;(5)1 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标准状况下448L氨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说明A中含有2个铵根离子;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说明该气体B具有还原性,所以B为二氧化硫,则A是亚硫酸铵,化学式是(NH4)2SO3;二氧化硫与氯气、水反应生成两种强酸硫酸和氯化氢,离子方程式是SO2Cl22H2O=4H2ClSO42-。考点:考查元素的判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式的书写20.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1)和的元素符号是_和_。(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写元素符号)。(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答案】(1)Si;Ar(2)K;F(3)Al;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OH)3+KOH= KAlO2+2H2O(4)将单质(Cl2)通入盛有的钠盐(NaBr)溶液中,加入CCl4 看四氯化碳层是否呈红棕色,若呈红棕色,则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 2)的氧化性【解析】试题分析:(1)和的元素符号是Si和Ar。(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氢氧化铝与硫酸、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OH)3 + 3H2SO4 = Al2(SO4)3 + 6H2O ;Al(OH)3 + KOH = KAlO2 + 2H2O。(4)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l2通入盛有NaBr溶液中,加入CCl4 看四氯化碳层是否呈红棕色,若呈红棕色,则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 2的氧化性。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21.一定条件下,容积2 L密闭容器中,将2 mol L气体和3 mol M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 xQ(g)3R(g),10s末,生成2.4 mol R,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计算:(1)10 s末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前10 s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3)化学方程式中x值为_。(4)在恒温恒容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增大、减小、不变)。(5)在恒温恒压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增大、减小、不变)。【答案】(1)0.2mol/L;(2)0.12mol/(Ls);(3)1;(4)不变;(5)减小;【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三段式结合定义作答,(1)根据三段式求解;(2)根据定义求解;(3)结合生成R与Q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作答;(4)恒温恒容状态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据此分析;(5)恒温恒压状态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容积变大,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变小,分析解答。【详解】经10 s达平衡,生成2.4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Q物质的量= 0.4mol/L2L=0.8 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8:2.4 = x:3,计算得到x = 1;(1)10s末L的物质的量浓度 = = 0.2 mol/L,故答案为:0.2mol/L;(2)前10s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12 mol/Ls;(3)10 s末,生成2.4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Q物质的量=0.4 mol/L2 L= 0.8 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8:2.4=x:3,计算得到x=1,故答案为:1;(4)在恒温恒容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mol氦气,总压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其所占的分压不变平衡不动,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5)在恒温恒压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mol氦气,为保持恒压条件增大,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点睛】值得注意的是,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气体物质浓度的改变,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本题的第(4)和第(5)问恒温恒容时,充入无关气体(如稀有气体、非反应体系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气体反应物浓度不变,其分压保持不变,即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则不同,当充入无关气体时,导致容器体积增大,各气体反应物浓度会减小,其分压减小,即反应速率减小;2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在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3)如果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粗铜中含有杂质锌和银),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Y 电极的材料是_,电极反应式是_。【答案】 (1). 有气泡,溶液变红 (2). 2Cl-2e-=Cl2 (3). 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产物为Cl2 (4). 粗铜 (5). Cu-2e-=Cu2+ Zn-2e=Zn2+【解析】【分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由电源可知,X为阴极,Y为阳极,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以此解答该题;(2)Y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阳极应该是粗铜、阴极是纯铜,则X电极是纯铜、Y电极是粗铜,阴极上铜离子放电。【详解】(1)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e-=H2,在阴周围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滴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2)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Y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氯气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阳极应该是粗铜、阴极是纯铜,则X电极是纯铜、Y电极是粗铜,阳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Cu-2e-Cu2+,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23.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之比为(A):(B)_。(2)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填写字母序号)。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保持不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