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城洮南十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小题,48分) 1.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七出”、“三不去”,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对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反映了男子不可以随意休妻,体现了家庭利益为核心(强调父权族权)、男尊女卑、以礼入法(体现儒家伦理)的特点,是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体现,B项正确;A、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C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下面表格是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D【解析】从材料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中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察举制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与设计之初相背离,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唯一标准”;B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察举制在不断走向末路。3.下列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 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村集市数目增长很快,这一现象说明在这一时期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BD项排除。4.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 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B. 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C. 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D. 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鸦片战争后,魏源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反映了鸦片战争后魏源主张变法改革,体现了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故B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反映专制制度的落后,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故C排除;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后国人进行变法探索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5.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答案】B【解析】此题注意把握时间:1928年。此时毛泽东虽然已经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等星星之火,但中共中央仍然坚持城市暴动。由材料中“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革命高潮”相结合,才能变成“全国胜利”的信息可知,农民战争要配合城市暴动,以城市暴动为主体,故B项符合材料的原意。排除其它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中国革命道路。6.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A. 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B. 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C. 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D. 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生产资料进口比重远远高于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说明国家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而且呈现畸形发展趋势,由所学可知这种发展模式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B项正确;消费资料进口比重低,说明国家减少了消费资料的供给,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口比重的变化,没有提到产品如何分配,可见与生产关系变革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时间1957年可知,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没有打破,故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 国家统一样本B. 社会制度示范C. 文明交流枢纽D. 经济发展标本【答案】B【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表明香港回归是国家统一的样本;“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表明香港回归是文明交流枢纽;“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表明香港回归是经济发展标本,故A,C,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社会制度示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表述错误,但与题意相符。8.要制作历史纪实片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下列科技成就可以入选的是“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银河号”研制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说明时间范围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飞船载人航天在2003年,“银河号”研制成功在1983年,故、符合题意;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1970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在1973年,故排除。故选A,BCD排除。9.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宗教意识淡薄B. 反对神灵崇拜C. 注重物质生活D. 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排除AB.注重物质生活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0.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则按人口比例规定。根据这样的规定,现在纽约州有40名众议员,但只有两名参议员;而特拉华州有两名参议员,但只有一名众议员。因此,特拉华州与纽约州在参议院平等;而在众议院,纽约州的影响是特拉华州的40倍。”该政治现象A. 是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相调和的产物B. 反映出当时美国各州政治地位不平等C. 说明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三权分立原则D. 表明美国国会议员均由间接选举产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则按人口比例规定”表明大州和小州的利益都得到保障,体现了邦联政府的州权利要求,而“国会”则体现了联邦主义,两相调和,故A项正确。选举方式不同不等于政治地位不平等,与材料中“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特拉华州与纽约州在参议院平等”不符,故B项错误。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而材料中只体现了立法权,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C项错误。两院议会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非“间接选举产生”,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代议制形成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11.20世纪70年代,苏联领导人曾说:“让我们等待西方由于它内部经济危机和它同第三世界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而自行灭亡。我们应当避免冒风险或采取危险的倡议。”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 预见到两级格局崩溃的必然性B. 工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C. 尚未认清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D. 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团结斗争【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虽然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但总体实力仍然较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故“自行灭亡”说法错误,苏联没有认清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C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并非是西方资本主义自行灭亡,A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12.2000年4月,七十七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这一现象可看出A.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亚非拉国家地区C. 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D. 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七十七国集团古巴会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的背景下召开的,从会议讨论的问题、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来看,七十七国集团正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可以看出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信息材料不能反映,故A、B、C错误。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宋代以前,救助贫国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教助。到了家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掲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教助貧户,并设立“纳業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钟富救济本地的贫民。光结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军见的大早突,从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安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摘编自余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技济材料三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根”,对症下药,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者市县乡村五坂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策,国人因她策,因赏国原因策,因贫国类型施策,通过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状贫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分类定级,分类扶持;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年至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3)意义: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借鉴。【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可知体现的是分类定级,分类扶持;根据材料“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可知体现的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和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根据材料“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可知体现的是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2)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体现的是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根据材料“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可知体现的是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根据材料“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根据材料“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根据材料“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军见的大早突,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大旱灾的出现和政府救济力度有限。(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消除贫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和为其它国家提供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的“形而下”(注: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中体西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诸如此类的论点都与这种对科学革命的片面理解有关。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注: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突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理性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本题的论题的主题是“理性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体现的是思想文化领域余科学领域的关系。我们要明确,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两者都对对方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发展对理性主义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积极意义。【解析】本题的论题的主题是“理性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体现的是思想文化领域余科学领域的关系。我们要明确,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两者都对对方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发展对理性主义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积极意义。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理解全面、科学,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 -5分)观点较明确;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观点不明确;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考查。在解答本题时可以从“思想解放(理性精神)促进科学发展;科学推进思想解放(理性精神发展);科学与理性精神相互促进”等角度论证,但无论如何作答,都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一点:“理性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要从小的方向入手去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列出具体史实,陈述你所论证的观点。对于观点来说,我们要注意双方的相互性,不能单单只对一方面进行论述,这样有失偏颇。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金太宗生前,在女真政治家宗幹的主持下,欲废除女真旧俗,整顿朝廷的勃极烈制度,削弱由宗翰(粘罕)等把持的元帅府权力,在全国实行汉官制改革,未及行而死。熙宗即位后,继承了太宗改革的遗志,废除朝廷的国相勃极烈制,置三师(大师、太傅、太保)尚书省,由尚书有左、右丞相兼领中书、门下二省,由三师并领三省事。颁行新官制和“换官格”,实行新的法制皇统制,创建猛安谋克屯田军,实行“计口授地”,基本上完成了金政权封建改革,废除了多种制度并存,而把州县制和女真猛安谋克制统一在封建政权之下。海陵王于天德二年(1150)下令废除行台尚书省,政令统一于朝廷。正隆元年(1156)又废除中书、门下二省及领三省事,只置尚书省,尚书省直属皇帝。摘编自白寿彝上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代汉官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代汉官制改革的作用。【答案】(1)特点:废除女真原有的制度;仿效中原汉族王朝的官制;强化中央集权;循序渐进。(2)作用:有利于女真的进步与发展;强化了金的统治;对后世官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解析】 (1)由材料“废除女真旧俗.在全国实行汉官制改革”、“政今统一于朝廷”和金代汉官制改革的时序,可归纳出其特点:废除女真原有的制度;仿效中原汉族王朝的官制;强化中央集权;循序渐进。(2)金代汉官制改革实际是学习汉代先进文化,有利于女真的进步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强化金的统治,成为后世官制的重要借鉴。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美韩两国战略同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遇到了危机。尼克松上台后,提出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韩国政府反对美国撤出驻韩美军,多次公开渲染“北朝鲜威胁”,反对美国改善对朝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将汉城对华盛顿“保护伞”的疑虑推至顶峰。同样由于韩国屡次单方面秘密突袭朝鲜军队,上台伊始的尼克松甚至将朝鲜半岛列为世界三大危机多发地区之一。随着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韩国政府渴望摆脱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面对华盛顿的长期依赖。在国内青瓦台积极发展军工行业,秘密研制核武器;对外积极开展朝韩对话,并于1972年促成朝韩双方发表联合公告,正式宣布独立、团结与和平统一的三原则。梁志中美缓和与美韩同盟转型(1962一1972(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与韩国存在分歧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韩同盟关系遭遇危机的时代背景。【答案】(1)驻韩美军问题;对朝鲜的政策分歧;中美缓和引起韩国的疑虑;美韩对彼此互不信任。(2)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深陷越战泥潭,霸权地位衰落;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韩国政府反对美国撤出驻韩美军,多次公开渲染“北朝鲜威胁”,反对美国改善对朝关系”可知美韩分歧在于驻韩美军问题;根据材料“同样由于韩国屡次单方面秘密突袭朝鲜军队,上台伊始尼克松甚至将朝鲜半岛列为世界三大危机多发地区之一。”可知美韩分歧是对朝鲜的政策分歧;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可知中美关系缓和也是美韩关系出现分歧的表现;根据材料可概括出美韩对彼此互不信任也是分歧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